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高校“两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均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两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当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打破以教师和教材内容为中心控制课堂的“话语霸权”;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采用课堂过程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再次,在教学效果上,达到重点培养学生“民族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的目标,塑造21世纪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大学生。
【关键词】话语霸权 专题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030-02
根据十六大报告和16号文件的精神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将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四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课的重大改革,对于今天从事“两课”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机遇和挑战。为使“两课”教学卓见成效,笔者以为高校“两课”改革至少要进行三方面的革新:其一,转变“两课”教学内容的旧理念,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展专题讲座,以讲授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其二,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消除以教材内容和教师为中心而控制课堂教学的“话语霸权”;其三,“两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塑造21世纪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大学生。
1 当前高校理论课的现状
回顾当前的政治理论课现状,其教学宗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一些弊端,导致教学效果黯然失色。首先,体现在教材的内容上,曾有过几次改革,但是政治理论课的框架和体系基本没变,即使有些变化,也仅仅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发展了有关的理论。教材内容的陈旧不堪限制了老师讲课的视野,教师讲述的内容大多是高中政治课内容的翻版,难怪有人声称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后高中教育”。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多采取课堂讲授型为主,师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互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和教材是权威和主宰,形成了教师一言堂控制教学的“话语霸权”局面。[1]“话语霸权”是后现代哲学家(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对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知识论追求本质主义的挑战,否认知识和真理的一元性,崇尚多元化。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抹煞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产生。要不是为了争取那几个可怜的学分,恐怕大批学生会逃课,这不能不说是贯彻“两课”教育的悲哀。再次,在这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束缚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抹煞殆尽,他们只知道考试前死记硬背学过的理论,60分通过就万事大吉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使得“两课”枯燥乏味,使得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甚至有的理工科老师也认为政治理论课没什么,只要有课本他也能上这门课。“两课”处境的尴尬给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高校教师扭转政治理论课在国民心目中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2 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革新
2.1 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展专题授课。针对改革后的新四门必修课课时量不同程度减少的现状,要求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从实际出发,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课时量减少的事实,给每门课程设置相应的专题,按照专题授课。比如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可以分为十二个专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的挑战;哲学的守旧与创新;宇宙的奥秘及发展规律;认识论的产生与发展;真理的探索与价值追求;拨开人类社会发展的迷雾;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资本主义崛起的秘诀;当代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人类社会美好前景的展望。当今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章节教授,讲授的范围教宽,讲授内容教浅,知识点较多且比较琐碎,重复性较强,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专题式教学有教学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讲授,讲授范围宽,讲授内容新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激情。比如给学生讲“什么是哲学”的专题,教师可以介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哲学、文化哲学、人生哲学等有关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哲学的认识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个人以及国家发展的意义,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见解。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它要求教师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知识积淀,能够洞悉每个专题的研究状况,并能预测该专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某一专题进行研究性的探讨。专题讲座的开展使得授课方式由单纯的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型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专题的教学研究型。专题型教学要围绕着教学大纲进行,同时也要反映学生的要求,使学生一看到讲述专题的题目,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探讨的专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教学内容讲深,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精力,训练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内化为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教学方法的革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理念的转变也要求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在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两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权威者的形象,就象传统哲学自居为终极知识和真理的代言人一样,以真理、救世主的面孔出现在讲台上,完全抹煞了文化和价值的多元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题教学型内容相适应,教学方法应由以教师和教材为主的教学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课堂过程启发式教学。在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中,消除以教师为中心的“话语霸权”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启发式教学为师生的互动提供了平台。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开创了启发式教育的先河。“今天在大众传播迅速发展、信息量空前增加的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人的主体性凸显,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结果的启发’,而更应注重‘过程启发’。”[3]就像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那样,老师和学生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玩“语言游戏”,也就是师生在一定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下研讨问题、相互启发、双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创造出智慧的火花。根据专题的需要,启发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可以从一个问题开始,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启动思维,积极地寻找问题的可能答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播放一段典型案例,展开对专题的讨论,让学生踊跃发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深化对所讲专题的理解。郑金洲在《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曾打过一个比喻:“苏联的教育学是处方式的教育学,而美国的教育学则是药理式的教育学。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2]启发式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3 培养目标——塑造21世纪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大学生
3.1 两课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民教育的使命。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要求“两课”教学培养目标上的创新。“两课”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不仅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要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公民意识的培养、塑造21世纪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两课”教学承担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做中国人首先要有一颗中国心。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文化和政治上取得认可的民族,种族、语言上的差异并不妨碍形成多元一体的,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如果没有这种认同感,一个祖宗的子孙也会闹分家,搞分离,极端的台独分裂分子就是否认民族认同感的表现。但是真正的认同感并不是强迫的,它靠的是内心的自觉自愿,而这种自觉心只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两课”教学应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分量。但必须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分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不仅讲汉族的优秀文化,而且也要讲少数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国民教育。
3.2 “两课”教学要开展公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在国民教育的基础上,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还要进行公民教育。“正如有识之士说指出:提高中国人的素质,办法有千条万条,实行公民教育应当是最重要的一条。”[4]对大学教育来说,同样如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意识。大学生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应懂得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但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相脱节的现象,造成了仅享有权利而忽视应尽义务、缺乏社会责任感或者仅履行义务而没有认识到享有相应权利的现状。权利与义务的失衡意味着地位的不平等,从而造成了主体性意识的丧失。其次、培养大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之一就是专制主义、集权主义,推行所谓的“君权神授”论,经过意形态的包装,政府合法性的来源从“天授”、“神授”转变为领袖对真理的“先知先觉”以及通过革命拯救“后知后觉”者的神圣天职,窒息了民主、平等的思想。由于没有民主教育和民主实践,大学生的民主素质就永远提不高,由此造成一个关于中国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素质培养的悖论。中国近代的科技发明之所以落后于西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受到专制主义的束缚和压抑。14世纪前后西方国家以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碎了中世纪宗教神学套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为欧洲科技、文化、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针,造就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辉煌。文艺复兴之后,世界科技发明的中心依次由英国向德国、美国的转移也是思想文化中心逐次转移的见证。可以说,西方国家的每一次科技创造、科技发明的昌盛都是由思想意识领域的革命引起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同样,我们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腾飞也需要思想文化为先导带动一系列领域的发展,发挥思想领域领先的辐射作用。因此,“两课”教学必须注重对大学生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培养,使学生能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思想创新的潜力,为学生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机会平等的舞台。这对于今天我们建造一个公平、公正、权利、自由、民主的市场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再次、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两课”教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普遍联系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作为地球公民,应当具有保护地球生物圈的生态意识;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应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大国同时又是资源小国(按人均水平衡量)。“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的发展老路,先破坏环境,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治理环境。要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绿色来平衡黑色(以钢铁和煤炭为代表的工业主义发展观)、黄色(无节制的市场经济和物质享受观)和红色(政治意识形态),让下一代人的头脑中有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未来世界图景。”[5]
3.3 培养21世纪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教育有助于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一种求真务实,勇于怀疑和创新的精神,它的主要目标是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求善与美的超越经验生活层面的自由精神,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价值理想,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用人的尺度去衡量万事万物;赋予人类生活的世界以某种意义。“两课”教学应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即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科学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一种体现,“终极关怀源于人是一种有限而追求无限的存在物,是对宇宙、人生形而上层次的思考,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6]20世纪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对科学精神的热衷追求的同时,相对忽视了人文精神即价值世界的追求,终极关怀的意义就是将科学世界与价值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两课”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一批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郑金洲.教育碎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白忠祥,李玲,王剑峰,陈克宏,王洁.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与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03,(7),40.
[4] 希来.中国教育:一场革命无法回避(下)[J].招商周刊,2005,(23),54.
[5] 希来.中国教育:一场革命无法回避(下)[J].招商周刊,2005,(23),54.
[6] 卞敏.终极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J].江苏社会科学,2005,(5),104.
【关键词】话语霸权 专题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030-02
根据十六大报告和16号文件的精神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将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四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课的重大改革,对于今天从事“两课”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机遇和挑战。为使“两课”教学卓见成效,笔者以为高校“两课”改革至少要进行三方面的革新:其一,转变“两课”教学内容的旧理念,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展专题讲座,以讲授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其二,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消除以教材内容和教师为中心而控制课堂教学的“话语霸权”;其三,“两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塑造21世纪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大学生。
1 当前高校理论课的现状
回顾当前的政治理论课现状,其教学宗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一些弊端,导致教学效果黯然失色。首先,体现在教材的内容上,曾有过几次改革,但是政治理论课的框架和体系基本没变,即使有些变化,也仅仅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发展了有关的理论。教材内容的陈旧不堪限制了老师讲课的视野,教师讲述的内容大多是高中政治课内容的翻版,难怪有人声称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后高中教育”。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多采取课堂讲授型为主,师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互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和教材是权威和主宰,形成了教师一言堂控制教学的“话语霸权”局面。[1]“话语霸权”是后现代哲学家(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对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知识论追求本质主义的挑战,否认知识和真理的一元性,崇尚多元化。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抹煞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产生。要不是为了争取那几个可怜的学分,恐怕大批学生会逃课,这不能不说是贯彻“两课”教育的悲哀。再次,在这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束缚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抹煞殆尽,他们只知道考试前死记硬背学过的理论,60分通过就万事大吉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使得“两课”枯燥乏味,使得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甚至有的理工科老师也认为政治理论课没什么,只要有课本他也能上这门课。“两课”处境的尴尬给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高校教师扭转政治理论课在国民心目中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2 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革新
2.1 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展专题授课。针对改革后的新四门必修课课时量不同程度减少的现状,要求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从实际出发,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课时量减少的事实,给每门课程设置相应的专题,按照专题授课。比如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可以分为十二个专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的挑战;哲学的守旧与创新;宇宙的奥秘及发展规律;认识论的产生与发展;真理的探索与价值追求;拨开人类社会发展的迷雾;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资本主义崛起的秘诀;当代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人类社会美好前景的展望。当今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章节教授,讲授的范围教宽,讲授内容教浅,知识点较多且比较琐碎,重复性较强,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专题式教学有教学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讲授,讲授范围宽,讲授内容新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激情。比如给学生讲“什么是哲学”的专题,教师可以介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哲学、文化哲学、人生哲学等有关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哲学的认识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个人以及国家发展的意义,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独特的见解。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它要求教师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知识积淀,能够洞悉每个专题的研究状况,并能预测该专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某一专题进行研究性的探讨。专题讲座的开展使得授课方式由单纯的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型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专题的教学研究型。专题型教学要围绕着教学大纲进行,同时也要反映学生的要求,使学生一看到讲述专题的题目,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探讨的专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教学内容讲深,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精力,训练学生从多个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内化为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教学方法的革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理念的转变也要求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在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两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权威者的形象,就象传统哲学自居为终极知识和真理的代言人一样,以真理、救世主的面孔出现在讲台上,完全抹煞了文化和价值的多元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题教学型内容相适应,教学方法应由以教师和教材为主的教学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课堂过程启发式教学。在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中,消除以教师为中心的“话语霸权”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启发式教学为师生的互动提供了平台。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开创了启发式教育的先河。“今天在大众传播迅速发展、信息量空前增加的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人的主体性凸显,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结果的启发’,而更应注重‘过程启发’。”[3]就像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那样,老师和学生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玩“语言游戏”,也就是师生在一定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下研讨问题、相互启发、双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创造出智慧的火花。根据专题的需要,启发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可以从一个问题开始,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启动思维,积极地寻找问题的可能答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播放一段典型案例,展开对专题的讨论,让学生踊跃发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深化对所讲专题的理解。郑金洲在《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曾打过一个比喻:“苏联的教育学是处方式的教育学,而美国的教育学则是药理式的教育学。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2]启发式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3 培养目标——塑造21世纪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大学生
3.1 两课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民教育的使命。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要求“两课”教学培养目标上的创新。“两课”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不仅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要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公民意识的培养、塑造21世纪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两课”教学承担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做中国人首先要有一颗中国心。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文化和政治上取得认可的民族,种族、语言上的差异并不妨碍形成多元一体的,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如果没有这种认同感,一个祖宗的子孙也会闹分家,搞分离,极端的台独分裂分子就是否认民族认同感的表现。但是真正的认同感并不是强迫的,它靠的是内心的自觉自愿,而这种自觉心只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两课”教学应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分量。但必须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分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不仅讲汉族的优秀文化,而且也要讲少数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国民教育。
3.2 “两课”教学要开展公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在国民教育的基础上,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还要进行公民教育。“正如有识之士说指出:提高中国人的素质,办法有千条万条,实行公民教育应当是最重要的一条。”[4]对大学教育来说,同样如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意识。大学生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应懂得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但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相脱节的现象,造成了仅享有权利而忽视应尽义务、缺乏社会责任感或者仅履行义务而没有认识到享有相应权利的现状。权利与义务的失衡意味着地位的不平等,从而造成了主体性意识的丧失。其次、培养大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之一就是专制主义、集权主义,推行所谓的“君权神授”论,经过意形态的包装,政府合法性的来源从“天授”、“神授”转变为领袖对真理的“先知先觉”以及通过革命拯救“后知后觉”者的神圣天职,窒息了民主、平等的思想。由于没有民主教育和民主实践,大学生的民主素质就永远提不高,由此造成一个关于中国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素质培养的悖论。中国近代的科技发明之所以落后于西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受到专制主义的束缚和压抑。14世纪前后西方国家以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碎了中世纪宗教神学套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为欧洲科技、文化、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针,造就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辉煌。文艺复兴之后,世界科技发明的中心依次由英国向德国、美国的转移也是思想文化中心逐次转移的见证。可以说,西方国家的每一次科技创造、科技发明的昌盛都是由思想意识领域的革命引起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同样,我们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腾飞也需要思想文化为先导带动一系列领域的发展,发挥思想领域领先的辐射作用。因此,“两课”教学必须注重对大学生民主、平等教育思想的培养,使学生能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思想创新的潜力,为学生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机会平等的舞台。这对于今天我们建造一个公平、公正、权利、自由、民主的市场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再次、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两课”教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普遍联系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作为地球公民,应当具有保护地球生物圈的生态意识;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应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大国同时又是资源小国(按人均水平衡量)。“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的发展老路,先破坏环境,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治理环境。要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绿色来平衡黑色(以钢铁和煤炭为代表的工业主义发展观)、黄色(无节制的市场经济和物质享受观)和红色(政治意识形态),让下一代人的头脑中有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未来世界图景。”[5]
3.3 培养21世纪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教育有助于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一种求真务实,勇于怀疑和创新的精神,它的主要目标是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求善与美的超越经验生活层面的自由精神,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价值理想,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用人的尺度去衡量万事万物;赋予人类生活的世界以某种意义。“两课”教学应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即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科学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一种体现,“终极关怀源于人是一种有限而追求无限的存在物,是对宇宙、人生形而上层次的思考,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6]20世纪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对科学精神的热衷追求的同时,相对忽视了人文精神即价值世界的追求,终极关怀的意义就是将科学世界与价值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两课”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一批具有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郑金洲.教育碎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白忠祥,李玲,王剑峰,陈克宏,王洁.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与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03,(7),40.
[4] 希来.中国教育:一场革命无法回避(下)[J].招商周刊,2005,(23),54.
[5] 希来.中国教育:一场革命无法回避(下)[J].招商周刊,2005,(23),54.
[6] 卞敏.终极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J].江苏社会科学,2005,(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