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成熟期前的曙光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Bryantseva维拉(1927年生人) 音乐学家,艺术史博士。 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 1966年发表了《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一书,全面地介绍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生活和工作,对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按其创作时期划分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一书是俄罗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全面了解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书籍。是钢琴演奏者必读书籍之一,译者也受益匪浅。因此节选本书片段《创作成熟期前的曙光》翻译并介绍给其他钢琴演奏者共勉。
  [关键词]俄罗斯钢琴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曲;音乐瞬间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6-0086-04
  [收稿日期]2015-04-15
  [作者简介]印慧媛(1982-),女,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讲师。(沈阳 110004)在创作成熟期到来之前,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两套作品:《为钢琴而作的六首音乐瞬间》op16和作品号相邻的op17《为双钢琴而作的第二组曲》。《六首音乐瞬间》创作于1896年底,而《第二组曲》是1900年底(12月)-1901年初(4月)间创作的。
  其实在1900年期间,拉赫玛尼诺夫还致力于其他几部作品的创作:有些早于《第二组曲》前完成(第二钢琴协奏曲,歌剧《佛兰切斯卡·达·里米尼》);有些与其他同时期作品合拼出版的(浪漫曲《命运》—为人声和钢琴而作的歌曲);还有一些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作品(例如合唱曲《潘杰列伊-医生》)。但是,在1897-1899年间拉赫玛尼诺夫几乎没有任何创作。人所共知,没有创作的原因是由于他的作品《D小调第一交响曲》op13,在圣彼得堡格拉祖诺夫指挥的首演惨遭失败(1897年3月15日)。《D小调第一交响曲》是一部新的转折性的作品。二十二岁的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试图在这部作品中加入悲剧元素,而人们无法理解他的这种新的诠释,这让他很难过。
  在18世纪90年代,俄罗斯最有名的作曲家的创作中,悲剧元素和沉重的戏剧性主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他们那一辈传统创作的基础上,尝试着解决这一冲突:前者柴可夫斯基描写了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冲突,优美的主人公形象时而穿上另一个时代的衣服(例如《黑桃王后》,《第六交响曲》); 后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企图在民族历史基础上解决内心的冲突(例如《沙皇的未婚妻》)。与柴可夫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两者不同的是,新一代比较年轻的音乐家力求在广泛的抽象道德的方面来描写表现紧张悲剧的主题(例如:塔涅耶夫的《奥列斯特》,《C小调交响曲》)。或在复杂化的抒情唯心的方面体现(例如:斯克里亚宾的第一和第三钢琴奏鸣曲)。
  拉赫玛尼诺夫做了很难的尝试:他把同时代的抒情悲剧的情感,和传统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特色联合起来,可是形象不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那么细腻具体,而是广泛的概括。心里面直观复杂的感觉,让年轻的作曲家觉得在发展俄罗斯生活文化框架内的这个尝试是必要的。理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俄罗斯的艺术文化是非常难的,他所理解的俄罗斯艺术文化一直受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小说影响,所以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大胆地将“富有远见”的探索结合了不成熟的艺术创作经验,从而产生了冲突。结果导致这部大型的创新之作,其主题却是很阴暗,很悲惨的。因此说明了交响曲民间音乐曲调虽然是很有前途的,却不能够灵活的展现旋律正反两面性的戏剧化的层次。
  五年后,当拉赫玛尼诺夫创作《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时仍保持了《第一交响曲》中的优点,但加入了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曲调和丰富多彩的主题形象。与交响曲不同的是,在协奏曲中有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以及光明主题的胜利。
  对光明的渴望(是1905年之前俄罗斯艺术创作之中的主题),与悲剧和紧张的情节是相互配合的。例如这一时期的列维坦创作了他最有名的油画:充满悲伤的《弗拉基米尔卡》、《墓地上空》和充满光明的《三月》、《金色的秋天》、《春讯》。
  20世纪之初,有许多无情揭露罪恶的艺术作品,可是契诃夫创作的作品却是“充满朝气,并且热爱生活的”高尔基说。光明与黑暗的对抗也出现在了柴可夫斯基的歌剧《约兰塔》、塔涅耶夫的《奥瑞斯提亚》、格拉祖诺夫的《从黑暗走向光明》和斯克里亚宾的《第三奏鸣曲》中。至于拉赫玛尼诺夫,他在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之前,已经对反应敏感的社会深层矛盾的创作题材很感兴趣,(我们能在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中听出来)。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六首值得关注的钢琴作品称之为《音乐瞬间》。不同于《幻想乐曲》或沙龙音乐,它们并不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乐曲,它们在整套作品中充当着自己的重要角色,整部作品展现了从哀愁悲伤过渡到快乐光明的过程。
  《音乐瞬间》可以划分为三组乐曲(两首为一组),三组各代表不同的主题形象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渐渐发展开的,发展的方向还不坚定。
  第一首是B小调,拥有柔和音调的悲伤小夜曲。它是六首中最不成熟的一首。它与肖邦的夜曲有些相同之处,在作品的中部可以听得出柴可夫斯基音乐的影响,它甚至属于拉赫玛尼诺夫自己的沙龙乐曲中不太成功的一首夜曲。由于过于直白和冗长抒情的表达方式,使这部乐曲与Kalinnikov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著名的《悲歌》(1894)有点相似。但是在这首音乐瞬间里作曲家掌握了很重要的修辞手法,他试图表达自由而宽广的俄罗斯传统歌曲的旋律,并使这种主题特点长久联系起来。这种音乐创作手法他运用的还不够灵活,也不太适合这首主题的音调,然而他的音乐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第二首E小调音乐瞬间与第一首相比更生机勃勃的,更有特色。这部作品的始末两端的旋律是哀怨的叹息,惊慌之情充满身心(这里表现了很激烈的冲突):
  旋律声部与双手伴奏声部的快速跑动的线条是密不可分的,形成了重要的背景。这个有些急躁和激动的伴奏声部虽带有不安感,但还有很大内在的灵活性,支撑着积极向前流动的主旋律。这一特点在作品的中间发展部特别明显:背景变得极其动荡,流畅,反较之前积极的主题旋律更充满光明。在乐曲最后,简洁的和弦式的结尾听起来像是经过长久的不确定的焦虑后,做出的勇敢果断的决定。   假如说第一组这两首音乐瞬间是捉摸不定的,没有充分表达出情感,那么第三和第四首音乐瞬间则表现出了对比和沉思,并融合了悲剧、戏剧性色彩的效果。
  《音乐瞬间》(op16 ,no3)B小调,非常特殊地展开了一条内心上强烈戏剧性的抒情线,充满了对柴可夫斯基的哀悼,具有安魂曲的情绪。柴可夫斯基刚过世,拉赫玛尼诺夫便马上创作了伤感的钢琴三重奏《悼念伟大的艺术家》,并在他同样著名的另两部作品:第三弦四重奏(作曲家劳布去世时创作)和三重奏《悼念伟大的演员》(鲁宾斯旦去世时创作)中继承了柴可夫斯基所创立的传统。但与柴可夫斯基的很多悼念“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不同的是,拉赫玛尼诺夫在他的三重奏中,在悲伤的情绪中加了重音。这层意义上,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重奏比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深沉抒情的最后一个乐章更加有压迫感。因此拉赫玛尼诺夫的自由套曲形式的三重奏都看起来不够完整,内容有些粗松。
  与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内容和简练集中的结构一样(连调性都相同),B小调音乐瞬间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然而它们内容是不同的,规模甚小的音乐瞬间不是对人生斗争的总结。B小调音乐瞬间发展了一个悲伤抒情的形象,甚至连一个明亮的回忆都没有。然而这部作品富有悲伤和非常激烈的内心斗争。别林斯基曾评价过这部作品:“人性的尊严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无论何时,对于严重受伤的灵魂而言,自我严酷的坚忍克制,只有靠我们为之骄傲的意志才能办到。
  这首乐曲中看似表面上所有表达方式都是统一的,而内在却具有强烈的矛盾情绪。这种情绪集中表现在无穷尽的旋律中,经过十分长久的持续发展,从一个短小的曲调,紧张、缓慢地扩大,组成了乐曲音调的核心:
  旋律里一次次激动的呐喊声紧密的出现,直到乐曲高潮处发狂似的痛哭,与克制平缓的、冗长悦耳的音调相配合;曲调中无限广阔的呼吸和叹息式的休止相结合;自由不对称的旋律线和纪律严格的节奏相配合。所有这些矛盾的要素不仅仅是相互对抗的,也是复杂地交错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着。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内容丰富的旋律歌曲,都有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所有的曲调都源自于重要的俄罗斯文化,或是俄罗斯的歌剧、浪漫曲,抑或是俄罗斯的民歌和史诗。
  民歌是通过葬礼慰灵合唱曲呈现的。B小调音乐瞬间的结构是由重叠的三度音旋律和严格的和弦伴奏组成,按照平稳和紧密的声部进行,主要用于低音区。它不仅是钢琴曲、合唱曲,更是无伴奏合唱(阿卡贝拉)。通过这段“合唱”我们能听到送葬中沉重的脚步声,阴郁的气氛突然来势汹汹地笼罩在乐章的这一情节中(在再现部一开始出现了很意味深长、有节奏的流动型低音声部,由重复的八度音组成)。再现部之前和乐曲最后几个小节出现了两次孤独的呼喊声,被悦耳的回声烘托着,最后只能与终段里的和弦合而为一,像“内心永不停息的抱怨声”。
  与柴可夫斯基相比,在运用俄罗斯的慰灵歌曲的音调方面,拉赫玛尼诺夫在许多细节中运用了现代的独创性的另一种诠释方法。柴可夫斯基用抒情悲剧的情节表达主角严重的心理困扰(例如《第三号四重奏》中缓慢的赞美诗片段,《黑桃皇后》第五场哀伤的演唱,《第六交响曲》中的“与圣人寄托灵魂”)。
  年轻的拉赫玛尼诺夫也喜欢用这种创作方法,而且很快便以非常不同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在了b小调音乐瞬间里。这里没有引用安魂曲的语调,而是把复杂的浪漫派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对于作曲家重要的不仅是鲜明的曲风,悲伤哀悼的感觉,更多的是乐曲的深度。在古老的史诗民歌中,他发现了与强烈的抒情相对立的戏剧性的情绪。在这方面,这首不大的乐曲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展现了这一具体的形象特点,它也是拉赫玛尼诺夫在形成成熟的创作风格的复杂过程中,最显著的一步。
  b小调音乐瞬间代表了这一时期悲剧性抒情作品的顶点,在这部作品之后,拉赫玛尼诺夫在发展音乐形象内容上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严肃的、忧郁的色彩依然蔓延在紧随其后的E小调音乐瞬间中(Op16 ,no4)。但这里流露出的热烈、活跃、积极的能量已经预示了前程的光明和希望。
  这部乐曲最重要的形象是激烈汹涌的自然力,核心的表现形式就是不知疲倦的“背景”音型,让人联想到愤怒的浪涛。这个乐章富有简练的旋律主题——严格的,但拥有热情刚毅的呼喊声,坚定平稳的递降型音乐线条,像被美丽的广阔的风景包围着:
  e小调音乐瞬间是一部炫技作品,所以演奏时需要展示强烈的情感热度、极度的精湛技术和毅力。与斯克里亚宾的升d小调练习曲一样,这首作品一直延续了优秀的戏剧性的浪漫派练习曲的传统,(最早一首是著名的肖邦《革命》练习曲)。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充满了他们那个年代的叛逆精神,展现了像年轻的高尔基创作的《海燕》一样,带有革命性的与众不同的音乐。具体的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情绪,对于作曲家是非常难的事情。与e小调音乐瞬间几乎同时创作的歌曲《季节》(Op14 ,no12)也有愤怒的抗议基调。Semyon Nadson写的抽象的文字为这部过度激情的,宣泄式的作品充当了歌词材料。拉赫玛尼诺夫在自己的弦乐作品中展示了更多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再一次找到了对强大的祖国土壤的热爱之情。e小调音乐瞬间的主题:大胆动态化的语调,构成了最具特色的俄罗斯古代抒情史诗的旋律(从一个出发点平稳渐进的推动着声音进行)。没错,这种表达方法被穆索尔斯基精彩地运用在了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这部作品中,展示了民族的悲泣和愤怒:
  在悲惨戏剧性的主线过后,最后两首音乐瞬间即将以快乐幸福的情感统治世界。
  在这部光明的、内省的抒情作品中,降D大调音乐瞬间(Op16 ,no5)出现了新的富有表现力的创作手法,对拉赫玛尼诺夫成熟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旋律的戏剧性风格建立在“冲动与抑制”熟识的基础上。首先是亢奋(很快升到顶点),然后慵懒的陶醉其中,像是这种强烈的情感要持续很长时间才会完全消失(旋律长久缓慢而蜿蜒的渐渐消失):   这是第一个由拉赫玛尼诺夫独创的,抒情赞美诗的形象。后来它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中鲜明的形象都被列入最重要的几个形象之列。它们的起源可以延伸到俄罗斯东方肥沃的土地上,声乐作品出现以前的一种抒情吟唱。拉赫玛尼诺夫稍早些创作的,形象接近东方风格的抒情歌曲《她像正午一样可爱》、《在我的灵魂中》(op14,no9 & no10)就是最直接的证据。降D大调音乐瞬间甚至和《在我的灵魂中》的主题有明显的相像之处:
  然而跟这些声乐的赞美诗作品相比,拉赫玛尼诺夫在自己的器乐作品里更加精心地去除了表面上的东方曲风,而是把东方音调和俄罗斯民歌更加内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体裁方面,降D大调音乐瞬间保存了典型抒情歌的表达方式。悦耳嘹亮的声音(差不多每次都叠加三度),在船歌三连音的伴奏背景下唱着自己激情的歌曲。它仿佛生动地描绘了:在几乎结冰、看不透的水面上,遥远空灵的情歌回荡着,显得更加庄严。
  在充满爱的抒情“独唱”赞美诗之后,紧跟着是自发的热情而庄严的赞歌:C大调音乐瞬间(Op16 ,no6)。它与同类型和同时期有名的浪漫曲《春水》(Op14, no11)不同,《春水》塑造了汩汩而流的、不急于向前奔跑的河水,悄然的唤醒了沉睡的两岸。而这首音乐瞬间更加汹涌,甚至溢出变成了奔涌的洪水):
  作曲家甚至过于热衷此处活跃有表现力的、汹涌奔腾的背景音型和明亮的音调,但它没有第四首E小调音乐瞬间那样内容丰富。这些层次丰满的音型,被强有力的低音支撑着,韵律被自由的转换以欢腾的号角声,宣告着“春天已经来临”。在乐曲中部,通过优美的和声对比,我们能感受到新的形象色彩——陶醉的美,春的气息,这个主题转化成了懒洋洋的呼唤。这种呼唤一会又变成了兴奋的呼喊,通过一层层厚重的华彩音型,重新开始了“洪水颂歌”。虽然这首颂歌缺少了和谐悦耳和集中显明的歌曲旋律,但它的整体气势和情感基调已经勾画出如同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中激昂兴奋的颂歌线条。
  在《第一交响曲》悲惨的创作经历后,拉赫玛尼诺夫曲中的阴暗色彩基调仍然蔓延在自己的新作品和抒情曲OP14中。而在套曲《音乐瞬间》OP16里,他开始有目的的,努力顽强地开辟了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道路,并且已经初有成果。尽管由于创意危机,这条道路突然中断了。但三年后作曲家化解了危机,他用同样顽强的韧性和新的强大的力量回归了,继续向他确立的伟大的目标前进。
  (责任编辑:邢晓萌)
其他文献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艺文变故,我的一个总体的观感是,这是一个偏用了断裂手段的决绝时代。依照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这是一个理想主义极端狂热,而实用与拜金主义同样迷狂的时代,前者属于八十年代,后者大体即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实况。我向不以表象说服自己,故于此,我也不大以为然的。以我今日的凡眼看,这其中的变化,充满了吊诡的策略与合谋,当然,有关吊诡的说法,我大体是取了一个中立的不具褒贬的立意在里面的。之
期刊
姜丽娜  黑龙江鹤岗人。2004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07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并获得硕士学位。
期刊
履生主编让我谈谈我们美术与设计学院,我觉得能够在《当代中国画》这一当代学术刊物上向全国展示一下我们学院的面貌,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更何况,我正在主持这个学院的工作,我觉得有责任让同仁和社会更加广泛地认识和了解现在的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毕竟她有自己存在的现实。    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东南树木葱郁的钟秀校区。由于南通地处长江之尾、黄海之滨,这里蓝天清澈,江海交汇,四季分明,与
期刊
崔振宽(陕西)  1935年生于西安,祖籍陕西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81年调入陕西国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何水法(浙江)  1946年生于杭州。198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商业联合会艺术市场联盟副主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
期刊
壶天主人     春风送暖,牡丹盛开之时,王和平择一风和日丽之日与爱人黄哲到北京中山公园游玩,守着牡丹花一坐数小时,权且享受半天。画画主要还是因为喜欢,能带给你快乐,到一个地方可以画速写,也可以静与花语,坐上半天,境界到了,自然画好了。   一年春季,在他北京的寓所海云轩,王和平作画时信手写下一则长跋:“余之才不足以明道,用之于艺唯消遣而已耳。枕书卧游,偶有心得,手舞足蹈,奔告于人,而人不知何为之
期刊
2007年12月18日上午9时30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纪念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四大教授艺术成就与教学思想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  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美协外联部副秘书长陶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事司处长贾德永,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
期刊
在今天中国,对文人画的诠释,已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工作。我们看到,在各类重要的展示活动中,艺术家也正在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这一传统的理解。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共识,在今天这样一个到处飘荡着“变革”风气的信息社会里,关注一下人类的历史和记忆,也许更能认识人性的价值。  董小明以他的《墨荷》表达了自己对文人画的一种诠释。《墨荷》的作风可追溯到文人画的鼻祖之一的米芾那里。据传,米芾作画“不专用
期刊
〉〉〉〉〉〉〉〉忆余幼年,喜画树石,每于课本上涂鸦。暇中辄赴古籍书店,流连于木刻画谱和珂罗版影印本之间。  稍长,受时代牵制改攻西画,考美术学院。乃渐忘旧习,然心常系之。后幸遇恩师陆俨少先生,受其亲炙渐窥传统堂奥,粗通笔墨之理。方悟曩之画作,俱可作废,直徒费年月而已。自此潜心改迹,终年耽习,不容一日虚度。然谋生所系,间中不免旁骛,此亦余之遗恨也。    〉〉〉〉〉〉〉〉写山水亦如悟道,张彦远言:“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4-0013-10  绪论  “歌声是最真实不过的历史,它具有奇特的功能,能够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曾经经历的岁月,甚至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从来没有经历和体验过的往日情怀,无论是古老的《诗经》还是汉乐府、宋代词牌,无论是江南小曲还是草原长调,人在,歌声也就常在。”[1]一段话道出了歌唱艺术的本质和特征。事实上,
期刊
文人画在现代和未来社会占有何种地位,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形态,它体现的文化精神,它所包含的艺术技巧,要得到继承和发扬,这是没有争论的。继承和发扬文人画的精神和技巧无非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地延续文人画的“原形态”,在 “仿古”的形式中寻求新意的表达,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以古开今”;另外一种则是将其精神与技巧吸收和融合在“新形态”的创造之中,赋予新形态的艺术创造以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