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中国,对文人画的诠释,已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工作。我们看到,在各类重要的展示活动中,艺术家也正在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这一传统的理解。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共识,在今天这样一个到处飘荡着“变革”风气的信息社会里,关注一下人类的历史和记忆,也许更能认识人性的价值。
  董小明以他的《墨荷》表达了自己对文人画的一种诠释。《墨荷》的作风可追溯到文人画的鼻祖之一的米芾那里。据传,米芾作画“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蔗滓,或以莲房”,他的这类画风几乎被董其昌等人排斥在正统的文人画之外,而董小明则振而起之,自出机杼。他取薄如蝉翼的皮纸,用墨线略略勾出形象后,即泼水淋漓,晕染背拓,或印之杂纸,或印之琉璃。毕后再用清水冲洗,将所有的棱角一一磨去,使画面的形象全都隐退到烟雨空之中,给人一种风行水上、自然高华的感觉。近来,他又在布面上尝试这种表现手法,使画面的意境更加开阔和深邃。这些匠心独造的《墨荷》,不仅展现出画家精湛的造型能力和水墨技巧,还显示一种雅致的古典修养。这种修养可以把他的画与一系列古典的美学品质作品联系在一起。所谓“逸”、所谓“韵”、所谓“隔”的趣味,都能从中呈现出来。
  自宋以降,画荷者历代不衰,先是“写生”,续而“写意”,到了近代,荷花几乎成了文人画家表现自己书法技巧的一种载体,尤其是在赵之谦、吴昌硕等金石画派那里。“画中有诗”成了“画中有书”,因此,一些美术史家便提出,在文人画中,实际上隐藏着“诗画分离”的矛盾。董小明将宋人的那种擅长表达特定空间氛围的诗意画的风格带入自己的画中,克服了后期文人画的那种过分沉湎于笔墨游戏的弊端,进而也唤起了我们对古代那些咏荷诗、对那种与诗学背景相关联的画学传统的追忆: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李《摊破浣溪沙》)
  胭脂雪瘦薰沉水,
  翡翠高盘走夜光。(蔡松年《赏荷》)
  


  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吴文英《拜星月慢》)
  正是由于这种追忆,使我们的思绪得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断地回环重复。我们不仅复现了我们的伟大文学传统,也复现了我们欣赏绘画的传统。古代的文人画家告诫我们,应当把作品风格与前人的传统联系在一起欣赏。只有这样,观众才能体会出他作画时的心境,才会使欣赏也成为一种创造活动。我们不应该把眼光仅仅停留在画面,因为绘画常常只是一个指号—它既指向诗歌又指向书法。所以,如何把即兴的表达与意境的经营这两个主题联结在一起,便成了人们最心仪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在今天的学术界,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观点:艺术中的价值和情感的力量,不是在艺术自身的形象中,而是在解读艺术的过程中。读董小明的《墨荷》,常常能使我们的思绪穿过那清露未的景色,而沉浸到对传统的解读和回忆的情态中,有时甚至会觉得我们回忆起自己正在回忆,回忆起自己每次在面对米芾的《墨戏云山》或八大的《河上花图卷》时的那种雅致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不仅是沉睡的传统被唤醒了,摆在眼前的作品也获得了一种勃发的生机。这是一种细腻、精微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有赖于艺术史的知识在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反复地传递。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就可以说,传统不只是过去的文化状态的一种记录,也是激发我们艺术灵感的一种动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在人类的艺术行为中,有一种比“惊奇”更诱人的力量—“历史的标准”在吸引着我们。
  董小明的《墨荷》,不仅以其卓越的风格表达了他对文人画传统的一种独特的解读,也向我们的当代艺术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追忆”这一珍贵的人性品质,是否应当成为我们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主题?如果今天的艺术只是为了满足我们感官的一时“惊奇”的话,那么,我们就应当对它的价值表示质疑。一旦艺术也开始成为一种损坏而不是增进我们人脑的记忆的工具—就像不断更新换代的电脑一样,人类的前景就令人担忧了。尤其是当我们知道,人类曾遗忘过某种知识时,这种担忧就更加深切了。在此,我想引用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世界的趋势》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短文:
  


  我们就像所有的动物一样,已经忘记了阳光是可以作为食物的,也忘记了怎样进食阳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未完全重拾这套被遗忘的知识。
其他文献
陈子林  1927年生,陕西乾县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参军;1954年转业后考入西北人民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前身)美术系;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被下放到陕西县文化馆,从事基层美术工作;1980年调回西安美术学院院师范系任教;1993年离休。  br>    先生自幼爱画,十四五岁时入省立兴国中学读书,于冯友石先生门下学习书画。三年寒窗苦苦求索,深得冯先生垂爱,曾任兴国中学
期刊
张岩  1965年生于山东单县。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访问学者。       结识张岩,始于共同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因缘,师门出入,一来二往中,渐知其人其学其艺,继而与之游,蒙其不弃,成为切之友。  张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供职于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古代书画研究和教学工作。旋又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深入对中国古
期刊
主持人语:  本期的焦点,是有关于一个国画家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展开的。其实有关这样一个话题的,相关的论讨已经很多,且为时已久。但本期的不同在于:1.这个问题被放在2008这样一个新的时空维度上来谈;2.在90年代后半期国画论讨风波渐趋平息的时候,再度提起这样一个话题,除了少了些许的硝烟味,我想更多的是遵从了一个事实生发的本事基础上的再谈;3.社教与艺文环境的大不同,以及基于本土的经济生发,催
期刊
[摘要]传媒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社会生活的剧变,这种变化影响着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也对音乐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因为与当前音乐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兴学科,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正在由稚嫩的幼苗而逐渐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前辈学者们的开拓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遂今先生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
期刊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艺文变故,我的一个总体的观感是,这是一个偏用了断裂手段的决绝时代。依照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这是一个理想主义极端狂热,而实用与拜金主义同样迷狂的时代,前者属于八十年代,后者大体即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实况。我向不以表象说服自己,故于此,我也不大以为然的。以我今日的凡眼看,这其中的变化,充满了吊诡的策略与合谋,当然,有关吊诡的说法,我大体是取了一个中立的不具褒贬的立意在里面的。之
期刊
姜丽娜  黑龙江鹤岗人。2004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07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并获得硕士学位。
期刊
履生主编让我谈谈我们美术与设计学院,我觉得能够在《当代中国画》这一当代学术刊物上向全国展示一下我们学院的面貌,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更何况,我正在主持这个学院的工作,我觉得有责任让同仁和社会更加广泛地认识和了解现在的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毕竟她有自己存在的现实。    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东南树木葱郁的钟秀校区。由于南通地处长江之尾、黄海之滨,这里蓝天清澈,江海交汇,四季分明,与
期刊
崔振宽(陕西)  1935年生于西安,祖籍陕西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81年调入陕西国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何水法(浙江)  1946年生于杭州。198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商业联合会艺术市场联盟副主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
期刊
壶天主人     春风送暖,牡丹盛开之时,王和平择一风和日丽之日与爱人黄哲到北京中山公园游玩,守着牡丹花一坐数小时,权且享受半天。画画主要还是因为喜欢,能带给你快乐,到一个地方可以画速写,也可以静与花语,坐上半天,境界到了,自然画好了。   一年春季,在他北京的寓所海云轩,王和平作画时信手写下一则长跋:“余之才不足以明道,用之于艺唯消遣而已耳。枕书卧游,偶有心得,手舞足蹈,奔告于人,而人不知何为之
期刊
2007年12月18日上午9时30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纪念李可染、叶浅予、刘凌沧、郭味蕖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四大教授艺术成就与教学思想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  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美协外联部副秘书长陶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事司处长贾德永,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