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244942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艺文变故,我的一个总体的观感是,这是一个偏用了断裂手段的决绝时代。依照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这是一个理想主义极端狂热,而实用与拜金主义同样迷狂的时代,前者属于八十年代,后者大体即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实况。我向不以表象说服自己,故于此,我也不大以为然的。以我今日的凡眼看,这其中的变化,充满了吊诡的策略与合谋,当然,有关吊诡的说法,我大体是取了一个中立的不具褒贬的立意在里面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一直相信一个有关惯性延迟的心理学说法的结果。大体,1980年之前的三十年中,由于一种基于神化的人群力量,致使一些聚众的运动与个人的崇拜,成为一种惯性,穿透所有中国人的身体与灵魂。而当这种惯性持续了一个较长的人浪潮流之后,平息自然是需要昂贵的代价的,这之中就必须用到策略与合谋,来应对至为强悍但已属强弩之末的人心。
  我的另一个有关本期这个“变”与“不变”主题的说明是我在阅读张志扬《渎神的节日》时得到的一个借用,张志扬在谈到用哲学的方法来对现存事物包括它的理论形态展开批判时,提出这里往往包含了两个向度的批判模式:一是从现存的事物自身的逻辑悖论中导引出它自身的反驳;一种则是弃绝这种事物本身于不顾而另辟蹊径,至多将之作为批判的一个参照,而从外部导入一种批判的方式,则是最为重要的手段。我于此的一个偏解是,拿这来分析当下所谓的“中国画”的“变”与“不变”的问题,似乎很有他几分内在的逻辑道理。
  我这篇小文的一个基调是将基于经典中国绘画基础上的当代“中国画”认作为“这种事物”,则有关于这个“中国画”的当下发展及其批判模式,我即可总结为一个内与外的概念。大体这个“中国画”在1980年代以来的发展(除去建国三十年的断裂外),按照当时的一个颇为广泛的思想寻根潮流看,是要绕过建国三十年而要寻到民国乃至晚清之前的,我粗粗地查了一些资料,他们当时的一些想法大体也就是要寻到民国,但并不彻底,也即是是否寻到了民国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将台港澳这五六十年经典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一并纳入思考的话)。但当日的主题绝对是寻根与求变,乃至于求生、求自由的变,这个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共有。
  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有关于这个“中国画”的,出现了另一个变化。我细察了一下当日的杂志与学术论著,以及民众的喜好与趋向,比如出版的杂志、图书数量,报考这一专业的人群在数量、地域分布、性别、年龄乃至坚持时间的长短等。我的结果是如众多被呈现于眼前的事实所征服的观者一样的感受:萎缩,极度地萎缩;坚守,顽强地坚守。当然,这种比照的对象即是基于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之内的。在最近的七八年中,我的另一个观察,开始让我从这种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走了出来,其原因是,二元对立似乎已不再是问题的主流,而继起的基于媒体、媒材、观念之上的新艺术门类的冲击,成了又一轮的扩张与萎缩、进攻与坚守的“战争”主题。而基于经典基础上的国画与油画、版画、雕塑,则一起沦为了小众的“纯艺术”。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小众”与“纯”似乎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它与精英文化所拥有的特征,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但问题的关键则在于,虽然“小众”了,也“纯”了,但参与小众的人的精英化与否,则成了一个问题。从我的一个考察与访谈来看,基于这一行业的发展,第一流与第二流的人才,似乎都不再将视线垂顾到这非常“小众”的“纯艺术”门类中,而目前支撑这一个“纯艺术”门类的中坚,大多是中年创作群体。葛兆光在他的《中国思想史》中,曾专门谈到唐代佛教鼎盛的原委,他通过对当时人才流布的分析发现,佛教的鼎盛与当时第一流第二流人才的介入有很大的关系,而第三流的人才,基本都是去当官做文人的。可见,人才的流向才是决定门类发展与否的核心,这与是否小众没有关系。这里我又想到,在建国初期院系大调整与美术分科时的情况,据过来人说,大体那时候有过一些强行的措施,将第一流第二流人才作适当的分类,这样就避免了此盛彼衰的问题。我或也不信其真,但若说其假,则也要旁证若可。
  1980年代基于经典中国绘画基础上的“中国画”,曾经有过一个“实验水墨”的变异过程,这个过程,现在已经被有些批评家乃至画家拿来置于源于这个“中国画”自身变革的一份子,甚为可笑。我的一个观察是,这个“实验水墨”,其实是一个夹缝中的尴尬境遇。依照当时的流行艺术创作来看,圈子化与激进思想笼罩的实验艺术界,大多不承认“实验水墨”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坚守经典中国绘画内部逻辑推进发展的所谓“国画家”,则是极力反对并排斥这类艺术家为“国画家”的一份子。这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现象。当然,这种尴尬的身份,似乎并没有成为他们寻求变化路途中的绊脚石,相反,却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尽管这种斗志的持续性长短,至今仍然成为一个疑团。而当“实验水墨”过去二十年后,我们重新翻检当日的记忆,并比照今日的现状发现,逝者已去。当日的骁将们,离土的离土,招安的招安,湮没的湮没。此中的执着与坚守,则早已成如烟往事,理想不再、自由不再,当然还有甚至认可当日的自由为今日过剩的饭食的。故而,对于这一“实验水墨”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它在这个“中国画”里的阶段性地位的评判,我的一个论断是,它既非全然内部的逻辑断裂的结果,也非一种完全外部的另辟蹊径。因而我对于现在将“实验水墨”或“当代水墨”置于当代“中国画”这个框架内的学术考量是心存疑虑的,或者我是认可其是一种伪归类。
  我比较倾向于将这个“中国画”在当下的发展,认作两个阶段,一个即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年代,一个即是2000年以来。当然这后一个阶段,尚处于成长的状态,并且它是否可能会成长为一个阶段,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前后的不一样,以及有关于他们的叙述与记忆,是必须要断然分开的。而是否可以将这一后发阶段的创作景观纳入到“中国画”范畴,也存在很多来自思想、情绪、观念等的攻击与诘难。而其中的劫难者,则又与甚嚣尘上的“回归”、“复古”,耽溺古人趣味的新“中国画”风气,紧密相联的。
  若以此来论,“变”与“不变”的问题,我是不敢信其为真的,况且,这人才的流向也昭示了一个核心的动向与判断依据。
  
  观点链接
  “创新”是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一旦它具体到画家身上时,很容易因此而改变不同质的画家生命个体的生长进程,并促使画家的精神生命从内养转向外寻。这个结果是提倡山水画“创新”所始料不及的。原因很简单,精神生命的成长需要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生长过程。这个成长过程也是人们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没有例外。在外部“寻找自我”与向内“培育自我”肯定会有区别。创造一个接受外部理念而成形的视觉样式与展现自己的生命感受而成形的视觉样式肯定不能等同,这也跟“应该做”与“愿意做”是两个不同出发点一样。它们是一个生命体迸发出的两种不同的生命火花,前者是理智的选择,后者是感性的选择,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确地对待时代赋予我们的“创新”要求,不能脱开民族文化的土壤去“独树一帜”,否则就有“拔苗助长”之嫌。
  对于那些脱开山水画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法另建一种表现方式的求新方法我是反对的。因为仅为求视觉效果的不一样而舍弃对高精山水画法的追求不是明智之举,其舍弃者也应该自问,既然能将支撑着国画山水体系的基本内涵都舍掉,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画冠以中国山水画这样一个虚名呢?我们不能因为当今时代没有出《论语》、《史记》这样的“新”经典,而迁怒中文的表现能力,更不能因此舍掉这个语言系统而创建一套新语言。同样,对于山水画这套语言系统知之甚少的画家切不可将自己表现力不强的责任推给它。因为掌握任何一套系统都需要你付出艰辛的努力。对于那些将山水画的时代感简单地套用西方现代派的视觉模式的做法更是值得商榷,因为“挂羊头卖狗肉”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节选自张伟平《对“现代山水画”理法的思考》)
其他文献
李荣伟  1964年生,祖籍山东青岛。198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基础教研室主任。      生于山东,长于海西,作为一位女性,李荣伟似乎从小就比别人多了一些不凡的经历:幼赴千里之外,壮结一画之缘。作为一位女画家,李荣伟似也不免要在遥遥古道中寻觅文化真谛了。  也许就因为如此吧,我从李荣伟的画里怎么也看不出流行的所谓女性意识。话又说回来,性别是一个标准吗?我以为不是
期刊
吉武昌  1962年出生于陕西华县。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现为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汉中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建设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美术事业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昌盛的时期。作为民族文化精粹的中国画在整个美术发展大格局中,其创作的主流形态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在社会发展及自身对本体结构的调整变化中正呈现出
期刊
王非  1959年生,陕西合阳人。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非先生是我们在中等师范学校读书时的美术老师。印象中,那时的王非老师,虽然个头不高,身形清瘦,但额头宽阔,目光淡然而有神,所以给人以神清气朗的感觉。那时他经常穿着干净的灰色青年装,颇有些儒雅温和之风,
期刊
[摘要]  针对99篇舞蹈创作方面的学术论文,笔者通过分类后反复读解,细致研究,从百花齐放再现编导家们独特而卓见的创作观念;把握浓郁风格张扬作品个性是民间舞创作的生命;舞蹈作品结构、构图、主题动作深层思索个性见解;作品的舞台调度功能阐释各抒己见;古典舞创作中语言的“转化”必将衍生出新的审美内涵;中国舞蹈分类产生的利与弊需要理性认知等这六个方面,综述了作者们28个舞蹈创作研究精彩观点,它的呈现有利于
期刊
[摘要]本世纪初才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称“无形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已成为当下社会热点之一。2011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我国非遗保护进入历史新阶段。但“非遗”概念易误解,且易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割裂隔绝。我们认为,即便最典型的无形的音乐类“非遗”,也与其物质基础(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之间存在不可须臾分离的紧密联系。借鉴我国古代“形而上”、“形而
期刊
石迦  1972年生于陕西西安,四川仁寿县人。199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石鲁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长安佛教》执行主编,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在西安当代青年画家中,石迦无疑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实力派的后起之秀。在当下无数画家纷纷陶醉于肌理制作附庸时尚或从它类艺术中去寻找新奇、或从西方现代绘画中去刻求图式、急功近利求风格的时候,石迦始终坚守在自己的“点”
期刊
陈子林  1927年生,陕西乾县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参军;1954年转业后考入西北人民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前身)美术系;195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被下放到陕西县文化馆,从事基层美术工作;1980年调回西安美术学院院师范系任教;1993年离休。  br>    先生自幼爱画,十四五岁时入省立兴国中学读书,于冯友石先生门下学习书画。三年寒窗苦苦求索,深得冯先生垂爱,曾任兴国中学
期刊
张岩  1965年生于山东单县。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访问学者。       结识张岩,始于共同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因缘,师门出入,一来二往中,渐知其人其学其艺,继而与之游,蒙其不弃,成为切之友。  张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供职于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古代书画研究和教学工作。旋又考取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深入对中国古
期刊
主持人语:  本期的焦点,是有关于一个国画家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展开的。其实有关这样一个话题的,相关的论讨已经很多,且为时已久。但本期的不同在于:1.这个问题被放在2008这样一个新的时空维度上来谈;2.在90年代后半期国画论讨风波渐趋平息的时候,再度提起这样一个话题,除了少了些许的硝烟味,我想更多的是遵从了一个事实生发的本事基础上的再谈;3.社教与艺文环境的大不同,以及基于本土的经济生发,催
期刊
[摘要]传媒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社会生活的剧变,这种变化影响着音乐的创作、表演与传播,也对音乐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因为与当前音乐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兴学科,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正在由稚嫩的幼苗而逐渐成长,这个过程离不开前辈学者们的开拓与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遂今先生作为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学科带头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