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的英国学生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笔者参与了一个英国访学项目,在两所公立学校进行为期六天的教育践习。一位看过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并对里面英国“熊孩子”的上课表现印象深刻的朋友问道:“听说英国的学生很不听话,很让老师崩溃,是这样吗?”
  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系统中,“不听话”的学生总是那么令人头疼,而“听话”的学生无疑为教师减轻不少压力。但是观察英国学生,不那么“听话”的他们在自己的教育系统中似乎也并不像笔者想象中的那样“面目可憎”,而是浑融于自由开放的课堂文化环境中。这不禁让人反思:为什么要听话?听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吗?细细想来,朋友对英国学生“不听话”的印象实际上源于中国“学生应该听话”的视角。朋友的提问其实隐含着文化和教育观念的巨大差异。
  笔者试图以中国基础教育为比较基点,以观察到的几种教育现象(教师教学活动+学生表现)为线索,来看中英师生关系的差异。
  “老师和我一样高”
  初入英国课堂,看到教师坐着教学还是让笔者有些惊讶。在中国,座位排列一般为整齐的“方形”,教师站在位于教室前方中心的讲台之上,这种站位潜在地将学生视野中的教师形象高大化。课堂学习的中心点、学生关注的焦点在于老师,一旦某个不听话的学生打扰了老师,就会同时影响整个班级,“不应该给大家添麻烦”的集体主义意识也深化了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英国教室座位安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中国类似的集中式,另一种是分散式。其中集中式适用于语言、地理、历史等学科,但教师是坐在教室前方的侧边椅子上进行教学。一方面英国班级学生人数远少于中国(大多为10-30人,座位总共也只有3-4排)教师坐在侧边也能将声音传给后排学生。另一方面,从视野上看,教师与学生位置持平,没有高一层,也没有中心化,这种位置所带来的权威性与压力性远远小于中国。
  在中国,学生数量庞大、考试竞争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等原因使得课堂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数量较少、考试竞争压力小、教学任务较少的英国课堂则以学生为主导。这在分散式的座位安排课堂中尤其明显。在需要动手操作和大规模讨论的科学课(物理、化学、生物)课堂上,学生被分为几大组,每组学生围绕一张独立的大桌而坐。师生之间的“联系”被弱化,生生对话远多于师生对话。
  是讲解还是讨论
  一节历史课上,教师在简单介绍背景之后抛出了一个主问题,主问题下有三个不同难度的任务,每个任务又下设几个子问题。学生们立刻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思考与小组讨论,讨论持续了近半个小时,教师未从中打断或把规划好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要求记诵,只在有人举手时去到学生身边解答其问题,协助其探索。最后十几分钟是学生的成果展示时间。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一节课下来,教师讲解不超过15分钟。
  学生们身处自由热烈的课堂氛围中,以放松的心情、积极的态度进行深度思考与踊跃表达。“不要惧怕犯错,错误是成功的一部分”“(学生)没有不好的问题,只有(老师)不好的回答”,英国的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学生也坚信自己的问题值得被大家听见,自己的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中国课堂也有自由讨论,但是其所占时间与重要性无法与英国课堂比拟。英国教学推进的基点不在于教师的规划,而在于学生的现场表现。但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学生来说,自由往往意味着散漫,如历史课上,后面两组学生的学习热情显然淡于其他人,即便面对多位听课教师,依然毫不在乎地“划水”:两个女孩听着音乐轻轻哼歌,两个男孩聊着昨天玩的游戏,还有好几个在发呆……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老师,我不”
  “起立!出去!”对一位上课一直说话的女生忍无可忍,教师终于发出了这样的指令。女生会如何回应?一脸尴尬地呆站在座位上还是紧张羞愧地走出教室?都不是。女生昂起头,斩钉截铁地说:“老师,我不!”看到这一幕时,笔者震惊之余也为教师捏了一把汗,学生如此直接地在全班同学面前拒绝教师的要求,教师的威信何在?令人惊讶的是,教师似乎也不在意,让女生坐下,然后继续讲课了。
  几天后,笔者已习惯了这样的课堂行为处置与回应。英国学生自主选择听不听教师的话,他们可以随时举手打断正在讲述的教师,也可以直面拒绝教师的要求。课后笔者与几位英国学生交流,“完全听从甚至惧怕教师”在他们眼里简直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课程是自己选择的,课堂是自己的舞台,认不认真学和如何学都应由自己把握。只有从心底确认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信服这位教师,才愿意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做。同一位女孩,在数学课上插科打诨打扰课堂,无视教师的责骂把“不听话”贯彻到底,但到了社会学课上,她坐得比谁都端正,被教师指责太吵时,立刻就闭上了嘴。课后笔者问她为什么,她回答:“我觉得社会学很有用,能学到很多想学的东西,我很喜欢这门课,也很喜歡这位老师。”
  英国教师同样不认为学生的这些行为是无礼的挑衅,而是自我意志的合理张扬。笔者看到过教师讲课过程中,一位学生走上前将脸贴在墙壁上,也看到一位学生三次从教室后方的座位走到前面去丢垃圾,教师并没有对他们加以任何制止与指责,这在纪律严明的中国课堂是很难想象的。
  “家长会我也要参与”
  中国的家长会往往排除了学生,由家长与教师两方“共谋”。而英国的家长会,教师会提前将学生的成绩等级评定、各科进度记录等学习进展材料发给家长与学生,使他们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家长预约时间,与各学科教师一对一谈话。与中国的很大不同在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或不参与,这是平等师生关系的重要细节体现,也是对学生本人意志的尊重,让他们明白,在有关“我”的事情的探讨上,“我”有权利参与。
  自古以来,中国教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担任“道德楷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深入人心的秩序理念使教师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尊敬。散文家周作人曾说,以前的人不是把儿童作为缩小的成人灌输圣经贤传,就是把儿童当成无知的小人,一笔抹杀他们的观点。直到现代,儿童才被“发现”,教师也不再是古代那般的绝对权威,但对教师“言听计从”仍是无数学生与家长遵循的准则。在较早开启现代化进程的英国,“儿童的发现”走在前列。从儿童对成人(包括家长和教师)男士(man)、女士(woman)、夫人(madam)等称呼就能看出成人对儿童的平视和尊重,这些称呼抹平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年龄、学识、阅历、身份的差异,表达出对学生观点价值的确认和肯定。此外,英国教师不需要背负成为道德行为楷模的社会期望,他们同政府官员、警察等其他从业者一样,是履行社会职责的公职人员,被要求以民主平等的理念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
  坐在英国的教室里,笔者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教师不是班级、课堂学习的“领导者”,而是“协助者”;不是“聚合点”,而是“点缀物”。学生也不是等待园丁浇灌的“幼苗”,而是与大树并排生长、枝叶交错的“小树”。平等、自由、开放的氛围保护了学生的个人意志,在这种关系中成长的学生,往往更有主见,更乐意参与社会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行事更有方向性与自我规划性,这种教学风格或许对中国的教师有一定启发(但应警惕过于宽松的管理导致学生学习低效与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
  笔者并不反对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但也不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绝对权威、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的师生互动也不意味着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忍受极端不听话的学生。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是“听不听话”可以概括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教师的指令与学生的反应。好的教学应该有包容学生听话与不听话的空间,保证课堂基本教学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自主探索与个性发展,对极端任性的学生予以及时监督与“拨引”,使教学最终达成一种良性的交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周丽
其他文献
2018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创近年新高  日前,教育部發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比上年增加1.17万所,增长4.60%。其中,民办幼儿园16.58万所,比上年增加5407所,增长3.37%。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比约为38%。在园幼儿4656.42万人,比上年增加56.28万人,为近年来新高。  网友热评  @94681104064:现在的
期刊
教案侧重“怎么教”;学案侧重“怎么学”;而“学历案”侧重“何以学会”,强调学习经历和过程,较之前两者既是突破也是超越。下面我结合课文《故宫博物院》,谈谈基于學历案的课堂教学。  遵循“课标”与教材  “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必须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目标的制定又需考虑“课标”和教材。《故宫博物院》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标”对说明文的学习要求是:能够辨别说明顺序;能够分析文章使用的
期刊
生命最初的几年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持久影响,在这一关键阶段,儿童的大脑每秒能够建立超过100万个神经元连接,这是此后任一阶段都无法再现的速度。大脑发育是一个生理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变化过程,依靠多种“养分”,适宜的食物、刺激和照料,或者说营养、游戏和关爱,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可或缺。近年来的前沿研究发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际互动”对儿童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儿童早期投入还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期刊
“老师别抢我,妈妈不要走!”  每年入园季,幼儿园门口都会上演“孩子园内哭,家长泪长流”的“苦情戏”。幼儿新生拉著家长不肯放手,哭闹着不让家长离开;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教室后会躲在门外悄悄观察孩子的情况,担心不已,自己也跟着泪水涟涟。入园之初,很多孩子都会不安、哭闹,严重的甚至还可能生病;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行为倒退——原本已经可以自己去卫生间了,却突然开始三天两头尿裤子,上课发呆,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
期刊
◎保持平常心 做好“三准备”  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孩子在心理上依赖熟悉的亲人和环境,一旦离开亲人,到新的环境中去,就会因各种不适应而产生焦虑感,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不安全感的一种反应,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面对孩子的开学分离焦虑,教师会采取一些常规手段帮助孩子缓解,多数孩子能通过转移注意力、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调整焦虑不安的情绪,一周左右就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有的孩子具有强
期刊
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山东省济南育英教育集团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近几年学校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在创建济南市领航学校过程中“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办学信念实现办学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每个孩子天生都喜欢抬头寻觅未知的天空。“太阳为什么会发光?”“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月全食’是什么样的?”科普剧《太阳家族》近日在中国儿童科学教育高峰论坛亮相,中国科学院第五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通过形体表演模拟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与茫茫宇宙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孩童时的科学直觉与好奇心从哪里来?探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存有哪些疑惑和困难?从仰望星空到走向太空,不仅仅是抬头看那么简单,更需要有人来呵护
期刊
“计划—工作—回顾”是主动学习模式一日生活常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计划”环节是在“工作”前表达自己游戏意愿、做出决定的过程,幼儿主要阐述“做什么事”“用什么材料”“如何运用材料”“和谁一起做事”等具有目的性和意向性的决定。计划的详细程度直接决定了幼儿在游戏中内容的丰富程度和过程的专注程度,提高幼儿做计划的能力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做计划的关键在于表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期刊
21世纪,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2019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制定了《關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数学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相关。这进一步强调了高素质数学人才的重要性,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人数学好,
期刊
2019年被称为“数学年”。这一年,全社会对数学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高度。被空前重视的同时,数学仍被很多学生视为“老大难”科目。当下学数学存在哪些误区?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袁亚湘。  数学学习,“过度刷题”有害无益  《教育家》:您呼吁学数学要领悟到数学的“美”。很多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