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重绘生命的图景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河岸》时常让我回想起几个月前,在贵德黄河北岸初次见到朱立新先生的情景。盛夏长河流云的光影反映在远处丹霞的山体上,他站在欢愉的朋友们中间俊朗沉静。这片水域和土地就是朱立新的生长之地。大河古村,当年那个迎河独立的少年,在日复一日潺潺流去的河声中,在宽厚丰实的河岸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时候,自然地开始用追根溯源,讲述与之情感生长蔓延牵绊的地方,与之肌肤相亲的世界。于是,这河岸之地也成为朱立新文学的诞生之地。
  朱立新描写的故乡是从个体生命深处开始的,是从古老的村庙开始的。作者说“我相信,凡在我心灵深处,淤积着疼痛的地方,抑或记忆深处某种被唤醒的苦衷或哀怨,都与这座庙宇息息相关,与我对眼前世界的基本认识息息相关”。作者是在“文昌庙的流年碎影”里最初发现“自我”的。开蒙在此的“我”因为“天性里的执拗和狂躁”,因为飞檐走瓦式的儿童的顽皮,被关在了庙宇的大殿之中。直到黑暗降临,在巨大的空寂与恐惧里,“我”从观看外物而转向对自我内心的体察,于是“寻光”成为了具有仪式感的、来自生命深处的渴求。“趋光,是人类的本性”。古寺“寻光”如同隐喻,驱使这个懵懂的孩童在时间之轴上,在与故乡同声相应的同时又跳出这个世界,用不断攫取的精神之光照亮内心,照亮田垄,照亮古庙。
  作者和世界发生的最初且深刻的连通之气,用自己的眼力向外感受世界、向内凝视自我,都是从被乡民们称为“文昌庙”的庙宇开始的。“光束”被不断地发现:庙宇是粮食的收集储存之地,是乡民在锣鼓镲钹喧响中的精神安顿之地,是“我”体察乡民信任与情义的原初之地。生命状态从局促到舒展,内在的充盈使“光束”逐渐化为作者身上的秀蔚之气。即使在当下整体乡村经验与情感逐渐瓦解,土地经验破碎化和意义不断疏离的背景下,作者依然能够“收视反听,耽思傍讯”(陆机《文赋》),这种寂焉凝神之功,即来自于庙宇之光。
  陈超先生在《散文之路——兼与诗歌本体依据比较》里谈到。散文的“价值信念,不应是‘乐’的向往,恰恰应该是对焦虑、时间、死亡、分裂的直接进入”。《河岸》里对“死亡”的直面,是在对“生”的建构中完成的。“河”与“岸”本身就有对“生”与“死”的隐喻。作者在《隐遁之河》里写“更多时候,我所有的欲念都浸染在对河流的认知里——苦难无数次侵蚀着躯体,悲伤无数次拍打着头颅,但我依然享受着河流给予我的灵性和荣耀,就像我摔倒在河岸的沙砾路上,爬起来,身上却留下了花粉、青草、露珠的暗香”。在河流南岸遍布的坟茔里,如今也躺着作者的父亲与母亲。他們生命的印痕留驻在了作者的笔下,这里都饱含了“生”的意蕴。就像文昌庙涵容了学校、谷仓、卫生所、社火曲艺排演地等多重功能一样,朱立新父亲身上集稼穑、民办教师、会计、大队赤脚医生、农科所技术员和广播员于一身。这恰恰体现了乡村巨大的复杂性与包容性。而在父亲诸多的身份中都与生命之源——粮食,生命之本——身体,生命之光——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父亲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存在。当作者从精神的隧道中重新抵达少年的河岸时,当他亲手拨开黄河苍茫浩瀚的晨雾时,父亲正与蓬蓬勃勃的庄稼在一处等待他的归来。那是在庙宇里脖子上的青筋勃起,告诉少年的“我”粮食都是土地里的金颗颗的父亲;那是将“我”从大殿房顶喊下来,给予棍棒教育的父亲;那是深夜提着马灯带“我”急行在村路上,给病家送去希望的父亲;那是用锃亮的镰刀在麦子间划出优美弧线的父亲,那是在母亲殁后催我出门远行的父亲。
  《你是一条河》无疑是散文集《河岸》中最为厚重的作品。文中将母亲的生命喻为河流而非大地,原因想来是黄河被谓之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而黄河上游较之于长江又多温润之气,温柔敦厚之心,且如作者的母亲一生多有怒却从无怨。较之于父亲对作者显性的影响,母亲则是在日日的劳作中使少年作者的手、眼、心、身融入土地、融入大河。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高度凝练且具动态感的话语:“通常是男人们干的活你干,女人们不能干的活你也干,在生产队臭气熏天的饲养院里掏粪;往县粮站上缴公粮;收割麦子;三更半夜去地里浇水;挽起裤腿驾驭骡子一天犁五亩地;踩踏云梯摘梨;挖水渠;到麻巴滩开垦荒地……你用体力和耐力与强大的岁月角力”。马克思在评价黑格尔的《现象学》时这样规定了劳动的意义:人类的劳动中“现实地把他的族类的力量发挥出来”。母亲的劳动因为体现“族类”的价值而赢得尊重,文中描写“你”对自己“越来越清瘦的脸颊和越来越佝偻的身躯”满不在乎,“你真正在乎的是,我们一家的温饱,以及村民对你竖起的大拇指”。母亲对“生”本能的敬畏与信仰,还让她长达八年作为村义务接生员而辛苦奔波,这从另一个侧面与父亲作为大队赤脚医生的使命有了隐秘的呼应。正是这种为“族群”所躬身奉献的朴实的“生命之河”状态,这种悲抑不伸的真切体验,滋养着作者在年少面对母亲离世的苦难境遇时,在自我精神雕镂的历程中,不囿于自伤身世的狭窄格局,而是“借纸笔以悟死生”,在大河与土地中寻求生命的真谛,才使自我不断的精神思辨成为可能,才能在与痛苦保持一定心理距离的前提下,完成收心敛性、质朴谦恭的品格塑形。
  在散文集中,作家童年与少年时期有两次“出门远行”。一次是11岁时来自卡车上解放军帽顶五角星的召唤,让“我”在迷幻与眩晕中扒上车厢,随车远行;一次是母亲去世后,父亲让我出门散心,而我随性踏上了不知名的草原。两次出行都偶遇老者,童年遇见的那位老者收留并送“我”回家,少年遇见的老者让我的灵魂找到了安歇之所。生命似乎就是在未知中,在不断的更新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如果童年的“我”是懵懂地在老者身上感知生命的沉着与踏实,那么少年的作者则是凭借自身敏锐的感悟力,从老者身上找到对待生命的智慧。正是在充满智慧与温馨的人情味的土地上,肌肤与心灵之痛才能与深情相伴,给予少年前行的力量。只有在个人精神顽健的捏塑之中,才使得作者找到了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动”与“静”之间的生命平衡点。进入如苏轼所言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轻捷的生命状态。
  朱立新执着于用文字表达思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靠近土地,靠近同样用智慧创造着的朋友们。使自身的精神元气不被当下的喧嚣所侵扰,在文学原发的生气里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用文字重绘个体与乡村多维的生命图景——孤独且真实,繁复又单纯,负有德性和动人的精神尊严。
  【作者简介】冯晓燕,女,1980年出生,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多民族文学教学、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对于“八零后”或者更年轻的读者而言,长篇小说《马兰花》具有一种新鲜而又真切的代入感。那些曾被父辈和祖辈们讲述过的苦难人生和荒诞岁月,经由作家的精心构思和准确描摹,一代人的生动形象、一时代的基本状貌便跃然纸上了。事实上,我的母亲曾多次讲述过她们那代人的遭际,其中的恐惧、无奈和悲苦与《马兰花》中所写的情景并无二致,因此,我在阅读过程中很快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家直言,这是一部用以“回报母亲”的小说
期刊
选择了小说,就像你在马群里挑中了一匹好马,但如何让它成为你坐下良驹,驮你三山五岳、江河万里,看遍世间好景,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我希望可以拥有理瑭丁真的珍珠那样的小马儿,乖巧可爱,驾驭起来得心应手,但我没有。所以,踯躅不安失魂落魄的時候远比胸有成竹下笔有神的时候多得太多,故时常感到无力和沮丧。  不过《我是更嘎》倒是完成得很快。  写得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初次尝试用这种“独白”的方式来完成小说,顺
期刊
《文心雕龙》自成书以来一直是文人学者研读的对象,枢纽论部分作为其理论之精华,成为历代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所谓“枢纽”,即《文心雕龙》的总论或总纲,应当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基本思想与指导写作的总原则,体现出刘勰对“文”的根本认识与如何进行写作的识见。然而对于此,龙学界亦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勰之“枢纽”是否为五篇?他们之间的关系、地位又是如何?成为龙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文心雕龙〉枢纽论新探》
期刊
小说《我叫更嘎》分别以更嘎、尼玛拉旦和仁钦三位个人视角,以自我描述和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讲述一个因特殊原因从出生就生活在内地大城市的藏族孩子在八岁时回归高原,寻找自我,认同民族身份的故事。  小说以“我叫更嘎”为题,意图明显,这是一种强调,也是一种暗喻。名字是一种符号,它也是一种身份的标签。“我叫更嘎”,是一种对自我的强调和某种身份的认同,对于小主人公更嘎来说,“我叫更嘎”这是确定的,即使我一度不是“
期刊
每个人、每本书都有一个灵魂,书店是一群灵魂的集聚空间。走进书店之门,可以跟喜欢的灵魂对话、交流乃至认识一些新的、有趣的灵魂,我们在尘世上就不会感到寂寞和虚空。  身为一名图书编辑,在几何书店未营业之前,我常到西宁历史久、规模大的大十字新华书店、西宁书城买书、看书,省内外作家的新书首发式和分享会也几乎在这里举办。那时候它们两家书店是全西宁最大最好的书店,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们首选的书香之地。  近些年,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如一件尘封已久的珍贵文物,被学界挖掘了出来,成为争相阅读的书籍,一时间竟有“不读《围城》,枉为读书人”的说法,各路媒体记者前去采访钱钟书,想向人们介绍一个学者之外“围城故事”之中的钱钟书,钱先生一一拒绝,理由是“吃了鸡蛋就好,何必去了解下蛋的老母鸡”,这属于典型的“钱氏幽默”,钱先生自然明白知人论世的意义。或许是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观念的尊崇,
期刊
【编者的话】  唐明是青海省屈指可数的儿童文学作家,长期在西陲重镇格尔木从事文学工作。近年来,她立足于青海西部的人文风情及自身经历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她的文章视角很低,故而显得世界很大。她的洞察力中既有孩童的好奇,又有成人的悲怆和智慧。其文章总是在隽永的诗意中透出深沉的暖意。《我叫更嘎》沿袭了唐明一贯的创作风格,独特的布局使整篇故事呈现出跳跃的节奏,与儿童的心路历程非常吻合。故事用双线回归的
期刊
1  白昼的太阳安静地悬挂在头顶  小贩与三轮车  来来往往逛街人的声音  从未安静  一条短短的不足百米的巷子  突然让我触摸到这个城市许多发黄的记忆  一个小孩从面前兴冲冲地跑过  远去的时间潮水  溅湿了我的衣襟一角  在白昼里反复念叨明月二字  这个城市以前长满了大树  月亮常常美麗地出现在树梢  树下散落着不多的几户人家  月亮时常一览无余地照在这个小城的面庞上  后来的一条巷子  多出
期刊
我在西宁城中区一小区内住了近六个年头,但我始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融入这座城市,也始终不能与它达成休戚相关的亲近和默契,因而我常常自诩为“外乡人”。我的故乡是傍河而依的贵德,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草原小镇恰卜恰,西宁仅仅是我周末涉足的一个“驿站”。对于它,我所有的感知、体验、认同以及情感,皆来自久远或清晰或模糊的往事记忆。当我以“一种小地方的人的谨慎”(波兰诗人米沃什语),试图对它做一次钩隐抉微时,才发现
期刊
大 雪  像心里的朋友一个个拉出来从空中落下  洁白、轻盈、柔软  各有风姿  令人心疼的  飘飘斜斜向四处散落  有的丢在少年,有的忘在乡间  有的从指头上如烟缕散去  我跟船而去,在江上看雪  我以后的日子在江面上散开  正如雪,入水行走  悄无声息……  虢国车马坑  有马在。有两千多年历史在。躺着,一把骨头。  我捏捏手臂上的肉,有五十多年在。  还有谁在?  有的捡陶片,有的发微信说这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