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一部国学根底书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2002c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中国史记研究会与司马迁故里最高学府陕西渭南师范学院将在2015年10月中旬联合举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对于弘扬司马迁的创新精神,推动《史记》研究,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这篇短文,借《博览群书》笔谈平台,漫议这一话题,期以抛砖引玉。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有创造天才的历史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三者集于一身。他有着崇高的人格、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史才,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就写出了一部具有世界史性质的中国古代通史,即纪传体《史记》。这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见识超群的历史巨著,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历史哲学,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是伟大中华人格的凝聚。司马迁是语言的巨匠,他以如掾大笔刻画和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各色历史人物的典型形象,惩恶劝善,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提供借鉴与效法的榜样,《史记》也因而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司马迁是继孔子之后最杰出的古代文献学家。他“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融会百家学说、天文地理、人事物事各种知识汇于一编,将各种文化典籍整理编撰为一部历史著作,是文献运用的最高形式,因而《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是古代民族文化的浓缩。用一句话概括:《史记》是一部体大思精的一代大典,可传之久远的国学根底书。因此,自《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有不可胜计的中外学者阅读和研究它,因而《史记》早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史记》全本在朝鲜、日本已流传一千四五百年,近现代《史记》走向世界,传入欧美各国,史记纪传被翻译成俄、英、德、法、波兰等文,美国学者完成了英文全译本《史记》。美国、法国的汉学家还著有《司马迁传》《司马迁评传》出版。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史记》之树生命长青,它有着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具有无与伦比的凝聚作用,成为中国人应当人人必读的国学根底书。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梁启超在20世纪初倡导新史学之际,十分推崇《史记》,提出《史记》应当进入高校课堂。傅斯年在台大当校长期间,全校大学生一年级必须选修《史记》课。国学大师、教育大家陈垣先生说,高校学子,文史两系学生不读《史记》是不合格的大学生。这些前辈学问大家的至理名言,说明了《史记》这部国学根底书对于人生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司马迁自己把《史记》比拟为《春秋》,定位为一部道德伦理教科书。司马迁把全社会的人际关系浓缩为君臣父子四个方面。他说国君不读《春秋》,不知道怎样做国君;臣子不读《春秋》,不知道怎样做臣子;父亲不读《春秋》,不知道怎样做父亲;儿子不读《春秋》,不知道怎样做儿子。一句话,全社会的人不读《春秋》,也就是不读《史记》,就不知道怎样做人。司马迁的结论是:“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谓“礼义之大宗”,即道德伦理教科书。因此《史记》以人为本位,全方位记述三千年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全社会的人都可以在《史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学习的榜样,避开邪恶的教训,修养人生,成长为事业的成功者和有用的人才。
  《史记》问世已流传两千多年,养育着一代又代人的成长,由古及今,每一个时代都有一长串名流学者阅读和研究《史记》。汉代史学大家班彪、班固父子,文献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哲学家扬雄、王充,唐宋文学八大家,史学家刘知几、郑樵,哲学家程颢、程颐、朱熹等数十人,明清时代的学问大家、考据家与文史哲各界泰斗如王阳明、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王鸣盛、钱大昕、赵翼、万斯同、王念孙、阎若璩、章学诚等,不胜枚举。近现代的梁启超、刘师培、王国维、胡适、鲁迅、郭沫若、侯外庐、范文澜、朱东润、程金造、白寿彝等,也为大家所熟知。据粗略统计,历代以来至2010年,研究《史记》的学者达两千余人,留下的论著约三百部,论文近5000篇。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史记》研究和《史记》论著,30年间迅猛发展,发表《史记》论文论著的作者达1200余人,占历代以来作者总数的60%;发表的论文总量4000余篇,占历代论文总量的70%;出版的学术论著150余部,占历代总量的55%。综合比较,当代30年间积淀的《史记》研究成果占《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总成果之半,成绩巨大。许多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史记》课,有的高校还成立了研究室。这一切标志着当代《史记》研究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一方面,《史记》研究深入发展,不断开拓新领域;另一方面日益走向普及。当前几乎没有一家书店的书架上不摆《史记》的论著,每家出版社都在推陈出新。因为《史记》厚重的历史价值与对民族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使《史记》成为培养中国人民族自信心与爱国主义思想源泉的教科书。司马迁的思想、精神、人格对中国知识阶层、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至于不研究司马迁和《史记》,就不知中国文化研究从何说起。这就是《史记》由古及今,始终是一门热学的原因。
  司马迁是一位自觉的历史家,他有着崇高的人格,创新的精神,激励人生奋发有为。司马迁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三立精神就是司马迁积极有为的人生观,是立志效法圣人写《春秋》的原动力。正当《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司马迁遭受李陵之祸蒙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使司马迁痛不欲生,但想到《史记》未完成,他又坚强地活下来。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体悟到生命的价值,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而闪光。司马迁把他的感悟写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如果人的一生,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待后人评说,而仅仅以一死来与屈辱抗争,就如同“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拍案而起,发愤著书。他要效法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那些前辈先贤,忍辱著书。司马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血倾注在《史记》中,成为“一家之言”,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使《史记》成为一部修养人生的道德伦理教科书。
  司马迁发愤著书,被升华为“发愤著书说”。司马迁认为只有那些能够经受得起艰难环境磨难的人,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这一认识不但激励了自己,而且也启迪着后人深思。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提出“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就是对“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扬。
  司马迁的人格是崇高的,他的人格魅力、创新精神已达圣人境界。《史记》与《春秋》,司马迁与孔子,可以相提并论。东圣孔子,西圣司马迁。当我们谈论中国梦,复兴中华文化的话题,是离不开这两位圣人的。伴随中国国力的提升和伟大中华文化的复兴,东圣孔子大踏步走向世界,如今孔子学堂遍布全世界。西方舆论认为,21世纪是中国孔子的世纪。西圣司马迁也必将紧随东圣之后大踏步走向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迎来了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我们纪念先贤哲人的诞辰,缅怀先人的辉煌,激励今人的奋斗,展望前途似锦的未来,定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我们深信,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其他文献
笔者在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之初,对这门学科的源头就曾抱有略显天马行空的妄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文学”概念起源,一定要延续西方的既定规则一路走下去吗?如果说一个世纪前,是西方的、“先进的”文学理论为中国的“新文学”提供了新的样式,那么在多元开放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沿着这个路径一成不变地走下去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需要丰富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向中国泱泱千年的文学传统索要点什么
说起文学领域里的领军人物,对新疆而言,这委实不太好说。但若说文学对于新疆的意义,却是大有可说之处的。  “文学”对于新疆的多民族而言,更多的是诗歌与散文  新疆拥有地理意义上六分之一的国土,全国各个民族几乎都在这里留下过自己的足迹,更不用提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多少辈的13个世居民族,这决定了多民族性是这个地处偏远的省份——无论从哪个意义来讲——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偏远”,或者最西部,则是这个省份另一
美国资深媒体人、时代周刊专栏记者图雷(Toure)通过采访美国当代105位处于政界、学界、商界、娱乐界等不同行业和背景、但均具有标志性、典型意义和影响力的非裔血统的社会中层人士,出版了《谁害怕后黑人民族性》(Who’s Afraid of Post-Blackness?)一书(2011,纽约:西蒙与夏特出版社)。这本关于后现代时期美国非裔对本族裔的认知与评价的书,以大量深入生活的材料和作者的亲身经
马年春节期间,一部讲述茶文化的6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再度播出。该片由该频道历时三年打造,主创团队遍访全球知名茶地茶乡、茶人茶事,全景展示了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生长流变的历程,揭示了茶文化对世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叙事生动,意味隽永,是一部饱含诗情画意的茶文化影像作品,彰显出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卓越的国际化品质,去年11月首度播出后就得
2007年7月23日,法国中国学界一颗巨星陨落——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学科创始人、著名中国学家谢诺先生(Jearl CHESNEAUX)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在巴黎家中溘然长逝,享年85岁。  谢诺先生病故,法国学术、教育等各界同人,无不为之惋惜、哀痛;中国史学界同人也为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悲伤。不到三天时间,我就接到十几位法国朋友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告知这一不幸消息。最早通知我的是法国著名中国近
由于孤陋寡闻,笔者以前只知道余英时在《郭沫若抄袭钱穆著作考——〈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中罔顾事实地说郭沫若抄袭了钱穆。11月23日经人指点,看了网上的一篇《问题文豪郭沫若:删减史料 涉嫌剽窃》(署名“走刀口”),才知道世界上还流传着关于郭沫若的三种抄袭说: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抄袭了考古学家邹衡的讲义、郭沫若研究管子的文章抄袭了马非百的《管子轻重篇新诠》、郭沫若上世纪50年代将一位
张雅文的作品很多,且很有影响,我记得以她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曾引起极大的反响。但最打动我的并不不是张雅文的作品,而是她的为人,我以为她是一名少有的坚强女性。这种坚强既体现在她克服困难的韧劲上,也体现在她对信念和爱的执着上。她的自传体作品《生命的呐喊》更让我充分认识了她的坚强个性,这部作品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这部作品征服了评委,还不如说是一种坚强的个性征服了
有一个女孩,她出生在德国,却被视为荷兰人的骄傲, 至今仍然有无数荷兰公民强烈要求政府追认她的荷兰国籍。虽然她不是荷兰人,因为荷兰法律不允许死后追授国籍,但2004年荷兰KRO电视台评选10大荷兰伟人,她却当选,名列第八。她就是以一本日记震撼世界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这本风靡全球的日记叫做《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全球最多人阅读的100本书之一。自1947年发表以来,以65种语言版本在全世界
丰子恺先生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市石门镇)。今年恰逢丰先生诞辰110周年,应编辑部之邀作此小文,以表纪念。参考丰先生对自己作品曾经做的一个主题含义上的分类,我将他一生的绘画创作分为五类,即生命诗意、童真诗意、古典诗意、民俗诗意、叙事诗意。分门别类地归纳丰子恺绘画的诗意很困难,因为诗意内涵丰富复杂,而分类难免有交叉重叠,但这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认识丰子恺的绘画艺术,故我斗胆
2000年,《致愤青》出版,在书中,克里斯托弗·希钦斯依然承认自己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一位“一个头发花白的、具有巴黎‘五月风暴’精神的老头,成了最后一个可理解的、革命年代的幸存者”。  仅仅一年以后,他因为支持布什政府出兵伊拉克,从《国家》杂志辞职,与以前的同志分道扬镳(这种“决裂”在他身上发生过多次,其中包括和曾经是好友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进而,他宣布自己不再是一位“左派”。  事实上,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