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养路径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0051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既包含对本民族文化清晰的认识,又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充分肯定和认同,还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拥有坚定的信念,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自觉地、积极地传承、弘扬和创新。本文在建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模型的基础上,从天津市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出发,针对大学生在构建文化自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现状 培养路径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释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個文化自信。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庄严,观点更鲜明,态度更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①。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习主席说:“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既包含对本民族文化清晰的认识,又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充分肯定和认同,还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拥有坚定的信念,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自觉地、积极地传承、弘扬和创新。当代青年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文化自信程度决定着中国文化未来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培养路径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构建的理想模型
  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的构建,具有理想的构建模型。从传统文化角度看大学生文化自信,包含大学生对传统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在践行传统文化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可以分别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考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认知情感和价值认同程度,进而调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程度。实现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拓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广度。只有认知度提高了,才能产生文化情感,进而形成传统文化意志和信念。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对传承文化的了解,在进一步产生文化情感的基础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价值认同,并通过文化行为形成外在表现。本课题的问卷设计正是基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度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大背景考察文化自信的程度,并根据大学生文化自信行为的外在表现,探讨符合大学生文化需求和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案。
  三、天津市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第二部分是从大背景下考察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和情感认知,第三部分是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践行程度的调查。调研分别对天津市3所高校展开问卷调查,包含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发出问卷175分,收回有效问卷175份,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1.少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
  在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时候,56%以上的同学选择一般;在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选项中,选择研究过的大学生只占了5.14%,有41%的同学选择了一般了解,有32%的同学选择了不是特别了解。在调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有53.1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喜欢。在对书法、国画或者民族乐器的学习情况调查时,选择学过一些皮毛和一点没有学过的大学生占40%和41.1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数据显示认知度较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很大的空间。
  2.多数同学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比较深厚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问卷中有关于“你在欣赏中国文化时,你对其中蕴含价值观的自信如何”的问题,有72.57%的同学选择了有强烈的自信心,十分认同喜欢;在“你认为传统文化的前景如何”中,有73.71%的同学选择了比较乐观;在“你更乐于参加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还是圣诞、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选项中,有76.57%的大学生选择了传统节日。在“你觉得现代教育体系中,是否应该开设国学教程”的选项中,选择非常有必要开设和可以开设的大学生分别占到了46.29%和49.14%。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较高的需求。
  在“您觉得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类课堂么”的选项中,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分别占到48%和42.86%;在“你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么”的选项中,选择非常希望和比较希望的大学生分别占到52.57%和46.29%。在“你觉得现代教育中,是否应该开设传统文化教程”的选项中,有46.29%和49.14%的同学选择了非常有必要开设和可以开设。通过调查,反映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愿望,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培养提供了依据。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重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1.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
  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去粗取精,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日常教育相结合,形式新颖多样开展,巧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在问卷中,有关于大学生对易于接受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调研,有57.71%的同学选择了学校课堂教育,有66.29%的同学选择了专家和文化名人讲座,有电视、报刊、主流媒体等大众传媒的正向宣传,有69.71%的大学生选择了学校大学生文化活动或者传统文化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有60.57%的大学生选择了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优美的话语和睿智的思想,对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重大的意义,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挖掘、提升,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丰富的内容,更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增强了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进行现代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恰当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可采用流行剧、网络流行语、四字成语中等通俗易懂、积极向上、脍炙人口、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拉近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把想要大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立体地呈现出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并被大学生所需要和接受,进而实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在调查过程中,本课题对20位大学生展开问卷座谈,座谈会中主要讨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很多同学提到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影响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20名大学中,有5位来自中医传承班的学生,他们有的出自中医之家,或者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出自这样家庭的学生对文化自信内涵的理解更深刻。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联合共建的教育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合力,要求我们不能将传统文化教育看成高校单向度的教育,而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社会工程。比如通过礼敬中华、民俗风情、敬老孝亲等系列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践行,在大学生与家长传统式的互动方式中,从知识文化、礼仪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3.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形成文化自觉。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群体定位,以学生骨干主体示范,在学生社团、骨干的带动下,在高校内形成人人宣传传统文化、人人践行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扩大活动的覆盖面。问卷中,“你认为提升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是什么”?有61.71%的大学生选择了个人提高对文化的重视,有意识地自我提升。在问卷调查中,有70.86%的大學生选择了从公民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可以利用什么方式鼓励身边的人一起践行文化自信?大学生分别选择了进入社区进行文化推广,一有机会就向身边的人宣传和传承文化,以写作、演讲、摄影等方式进行文化推广等。问卷中,“你认为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意义何在”?89.71%的学生选择了传承文化精华,弘扬优秀的传统精神,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的大学生认为,形式多样地开展各种传统文化宣传,以自身实际行动投入宣传、传承文化自信的队伍中,他们有着践行文化自信的责任感,有着拓宽传统文化受益面的使命感。问卷中,“你对传统文化道德的态度”?有70%的大学生选择了传承文化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见,大学生具有自身价值和判断的能力。因此,高校可建设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传播队伍,成立学生传统文化宣讲团,在“互联网 传统文化”的模式下,形成网络宣传和线下互动的统筹联动机制,结合校园媒体,形成宣传合力。同时,加强与各国高校的交流和合作,加强留学生之间的交流。
  注释:
  ①新华网.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5/c_1119330939.htm.
  ②人民网.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EB/OL].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18/c414305-29594501.html.
  ③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教版选修一中有一节探究活动课,此课题长期未受教师和同学们的重视,在今天改革浪潮下,理解改革者的勇气与智慧,正确认识改革的实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中的热点,也成为历史教师的责任。作者撰写相关教学设计,以引领同学思考改革,探讨改革的成败,理解改革者的艰辛。  关键词: 历史改革 探究活动课 教学设计  改革天然地蕴含了探索,人们探索禁区,从而突破禁区,便是改革。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呼
摘 要: 方言的书面表达,尽管不一定能找到与之完全对等的现代汉语词语,但要力求以意为主,兼顾读音,尽可能地向普通话靠拢。若实在没有与现代汉语相对应的汉字表示,可用同音字代替,既有助于方言逐渐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又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关键词: 方言 普通话 书写  苏中作家刘仁前的《香河》描绘了苏中里下河地区的风物风俗风情,其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作品呈现出的鲜明的地方人性美和风俗美,有相当成分是作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 要: 本文对秦岭以南的汉中宁强县青木川古镇与秦岭以北的渭南澄城县尧头古镇的旅游纪念品状态予以调查分析并进行初步的开发设计。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出造型新颖、富有创意、具有古镇特色、能被现代消费者接受的旅游纪念品,并使到访者感受到陕西南北古镇的历史韵味和文化特色。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旅游纪念品 陕西古镇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国民在节假日里的普遍选择,
摘 要: 对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外语界日益受到关注,胡文仲教授一直致力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文仲先生在外语类期刊上发表文章几十篇,本文对它们进行梳理与综述,并划分为80年代、90年代及20世纪后三个阶段。80年代为第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课堂提供思路与策略;90年代为第二阶段,主要特点为展开学术对话,国内跨文化交际类书籍及课程开始普及;20世纪后
摘 要: 人的终身发展呼唤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衔接。全面依法治国对法治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为例,从全面依法治国、从江苏“两聚一高”发展需要、从苏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从新时代法律职业发展需要四方面分析“3 2”分段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旨在为后续继续研究打好基础。  关键词: 高职 应用本科 分段培养 法律专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的《国家中
摘 要: 辍学率一直是慕课学习的痼疾,找到影响慕课影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解除这一痼疾的前提。文章应用田野研究法,基于慕课学习经历分析,从课程、平台、教学、学习者个人特征对影响大学生慕课学习成功的因素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發现以个性化、智能化的平台技术为基础,以课程与教师为保障,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学生、平台、课程形成完整的慕课学习生态系统。相对于现实课堂,师生互动对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意义更
摘 要: 高校急需在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宽视野、跨学科、重创新的新生力量。设计理论课程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设计专业课程的重要支撑,起到设计理论知识体系建立的基础关键性作用。而传统设计理论课程传授知识单一,课堂互动性差,无法达到培养多元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通过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课程内容、讨论问题、课堂形式、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提供多
摘 要: 高职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课程是幼儿园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课程。本文立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探讨本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课程设置的现状,进一步提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课程设置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为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建议和借鉴。  关键词:
摘 要: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培養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近年来,扬州技师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德育科研为突破口,成功地创立了“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实现了技职类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传承”到“创新”的转变。  关键词: 技职类院校 思想道德 教育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
摘 要: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江苏省高校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主要研究高校网络宣传员目前的建设状况,并总结了江苏省高校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 网络宣传员 队伍 现状  目前全国各高校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人,大学生上网的比例已超过90%。不少国内学者对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做了研究。覃欢[1]在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