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真情,智慧断案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邑有妻杀夫者,因放火烧舍,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讼于官。妻不服。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薪焚之,活者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因验尸,口果无友也,鞠之服罪。(《折狱龟鉴》)
  (东汉周纡任博平令时)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篙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外颇有疑吾与死人语者否?”对日:“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后汉书·酷吏列传》)
  (李惠為雍州刺史,)人有自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成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日:“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北史·外戚传》)
  [参考答案]
  1 张举为吴国人,是句章县官。该县有一女子杀丈夫,再放火烧毁自家房屋,谎称丈夫是被大火烧死。夫家的人感到怀疑,将女人诉讼到张举这里。女人不服罪。于是张举牵来两头猪,一头是当场杀死的,一头是活的,均用材火焚烧。活活烧死的猪口里有灰,杀死再烧的口里无灰。接着将女人丈夫尸体检验。口里果然没有灰,断定是先杀死再焚尸。女人只好俯首服罪。
  2 周纡任博平令时,廷掾都害怕周纡的严明,想挫他的威严,就在清晨时把一个死人斩断手足,放在衙门口。周纡知道后立即前往,走到死人身边,好像和死人讲话,暗地观察死人,结果在口眼处发现稻芒。就秘密问守门人说:“昨晚有谁载干草人城的?”守门人说:“只有廷掾。”又问随从的士兵:“外面有谁怀疑我和死人说话?”士兵回答说:“廷掾怀疑您。”周纡于是就收押廷掾拷问。廷掾只好一一招认,说:“我没有杀人,是在路边找来的一具尸体。”从此没有人敢再欺瞒周纾了。
  3 李惠为雍州刺史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案子);有两个人,一个是挑着盐,一个挑着柴,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两人争起一张羊皮来。都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同到州里找李惠说理。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负柴的人立刻跪伏在地承认了罪过。
其他文献
热点一:考查对古诗词“情”“景”的分析理解    古诗词的情景是古诗词的灵魂。也称为古诗词的形象。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或物,都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含着诗人的感情。鉴赏古诗词,首先就要根据题目和诗句的内容,并且联系注释对作者的介绍分析揣摩。诗题是作者对全诗内容的综括,是理解诗歌情景的重要“窗口”,必须认真审视:注释是对作者的简单介绍和对疑难字词的必要诠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了解作者思想,认知诗句内容
期刊
面对古典  张婧    我钟情于阳春白雪的文字,乐此不疲地书写着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竭尽我绵软的文字力量,把那感动了我千万次的古典声音记录下来。  可是我遂渐发现。这份美丽的感动,并不能如湖面上波光涟漪的水晕一般荡漾开来。感染我身边的人,给看到我文字的人以快乐!我感动了自己,却无法感动他人。是古典的力量消退了吗?还是我的情怀不够深沉、博大?  《美的历程》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我惊讶于李泽厚
期刊
一、传记类常用词语归类    1 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叉称太监。  (10)侍郎侍中:侍卫。  (1
期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does last train leave for Paris?  A. At
期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5 B. £9.15 C. £9.18  答
期刊
山寨文化:草根的新衣  王晓华  2008年,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种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开始理直气壮地登场亮相,并且以自己顽强的草根品格赢得了人们的掌声。有些人甚至认为山寨文化表征着民间主体性的崛起。  “山寨”一词,据说起源于粤语,指的是“盗版”、“仿冒”之类的商业模仿行为。“山寨手机”、“山寨电影”、“山寨明星”乃至“山寨文化”,都产生于这些行为之中。不过,单单强调这些,难以敞开山寨文化
期刊
[技法解说]  生活中的材料存放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必须把这些杂沓散乱的“砖瓦术石”,通过某种方式组织成美丽而坚固的“高楼大厦”,这种方式就是对所选材料的合理布局,从而使文章中心线索连贯、段落层次井然、思路完整严密,达到“有序”的境界。  如何使文章有序呢?可参考以下方法:    记叙文    一、先叙后议式,这种形式既可用于全篇。也可用于段落,叙是“画龙”,议是“点睛”;  二、先因后果式,即顺
期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A 酝酿(liang) 戛然而止(jja)  觊觎(ji) 大大落落(luo)  B 梦魇(yan) 提纲挈领(xie)  酗酒(xu) 瓜熟蒂落(di)  C 挑剔(ti) 所向披靡(mi)  果脯(pu) 嫉贤妒能(ji)  D 翘楚(qiai) 逸兴遄飞(tuan)  跻身(ji) 瞠目结舌(cheng)  
期刊
成语,涵义丰富,凝练精辟,启迪心智,引发联想,富于表现力,蕴含深刻的哲理,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积淀,具有形式整齐、结构固定、音律和谐、言简意赅的特点。它是每年高考试卷上一道永恒的风景。也是检测同学们语言运用能力的绝好题型。成语的运用除了注意读音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成语表意的特点。现将易考易误成语整理在此,供同学们识记理解,正确运用。  1 不孚众望  [解释]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
期刊
判断文言实词正误是全国各省市语文高考必考的一道题,它一方面要求积累大量文言实词,另一方面要求在积累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我在研究各省市的语文试题时,发现有些题目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快速做出正确答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請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