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这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理答的实质就是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理答的效果对于语文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有效的理答,促使语文课堂变得更有张力,让学生更深入地展开自主学习。
一、改变角度,实现迁移
要让理答变得更为有效,就要尝试改变角度,促使学生实现有效迁移。当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冲突,意识出现矛盾,思维变得狭隘的时候,就要尝试发问,利用合理理答的方式让学生转换思维角度,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更好地实现能力的迁移。在追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宽广,认识到要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分析,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实现有效迁移。
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时候,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寒号鸟为什么会死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有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喜鹊没有在寒号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寒号鸟,所以导致寒号鸟被冻死了。”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我在理答的过程中尝试改变提问的角度,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我鼓励学生先阅读全文,并展开分角色的诵读活动,在诵读的过程中分别找出寒号鸟和喜鹊的行为和话语,然后分析一下它们分别做了一些什么,说了一些什么。学生发现:“喜鹊曾经几次劝说寒号鸟,但是寒号鸟并没有听从喜鹊的劝告。”“那么还能说喜鹊对寒号鸟不够关心吗?”学生认为:“不是这样的,喜鹊十分关心寒号鸟,所以多次劝说。”“那么,造成寒号鸟死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的思路更宽泛:“是因为寒号鸟很懒惰,还不听喜鹊的话。”
由于课堂生成的情况是不可预料的,所以在理答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合理理答。当学生没有深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则要提出追问,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当学生的思维出现矛盾的时候,则要尝试追问,让学生找到分析的方向;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追问则要帮助学生突破自我。这样的理答才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降低难度,分解渐进
理答是一种引起、保持或者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手段,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学生的回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在这种时候就要尝试通过合理的理答降低问题的难度,将原本比较大的问题转化成比较小的问题,逐一发出提问,这样能起到分解渐进的效果,让学生逐个突破,更好地探究作品的内容。
在指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第8课《去年的树》的时候,我鼓励学生思考:“小鸟找到的还是原来的大树吗?既然它早就知道大树被砍掉了,为何还要苦苦寻找大树,并且给它唱歌呢?你觉得大树能听到它的歌曲吗?”面对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学生感到回答起来比较困惑,学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入手分析这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先让学生从课文中的词句里寻找答案:“小鸟为了找到去年的树,做了哪些努力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直接从课文中寻找到答案。在此基础上,我又鼓励学生思考:“那么,这样的付出是否有收获呢?”我鼓励学生从文章的最后寻找答案。学生发现:“火苗轻轻摇晃,似乎很开心,所以大树能听懂歌曲。”这样学生就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小鸟从火苗的摇晃中收获了什么呢?它的付出有收获吗?”“虽然那不是原来的大树,但是却能感受到它的歌声,小鸟信守承诺,它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学情和他们的心理认知特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若问题提得过大,则学生不知道该怎样有条不紊地展开分析。这个时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合理分割,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地发展,促使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也提升思维能力。
三、提高深度,深化思維
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认为过于深奥的问题学生难以回答,便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能从课文中寻找明确的答案。这样的提问看似学生的回答效果很好,但是却不适合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因此我在理答的过程中尝试从这些基础问题出发,逐步提升问题的深度,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得到发展,渐渐地深化思维能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第14课《小马过河》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尝试回答:“小马最后听从了谁的建议呢?它是否成功地渡过了河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从课文中直接得到答案。但是,这并不是本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让学生从中收获启迪,这才是更重要的。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小马的妈妈为何不直接告诉小马答案呢,不担心小马在过河的尝试时遇到危险吗?”学生认为:“小马的妈妈肯定是知道小马能自己完成探索的任务,所以才会放心地让小马自己完成任务。”“为何不干脆直接告诉小马呢?结果不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小马自己获得的知识,它掌握就更扎实。而且,它以后也会尝试用自己探究的方式得到答案。”“那么,小马的故事对你是否有什么启迪呢?”“我们也要通过自己尝试的方式得到知识,而不是直接问别人。”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不能一开始就提出较深奥的问题,但是也不能一直都只是提出基础性的问题,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我在教学中尝试根据学生的回答效果一步步提升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我的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深入思考,从简单的字词理解发展到探究作品的主旨,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理解,这样就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转移适度,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中花费了太多时间,但是却少有收获的时候,就要考虑尝试适度地转移问题,让学生从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中转移到对于另一个问题的探究,这样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理答变得更为有效。
在鼓励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雪孩子》的时候,我提出问题:“雪孩子为何会牺牲自己,救了小白兔呢?”学生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分析这个问题。我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尝试让学生转换角度进行思考:“大家在生活中若是没有朋友陪伴,会是怎样的感觉呢?若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会坐视不理还是帮助对方呢?”学生在回答了这个问题后,就会发现,这个看似和课文无关的问题其实是对前问题的铺垫,唤醒了生活经验后,自然就能理解雪孩子的行为了。我最后还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地思考,尝试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其他作品上,这样学生就能全面提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展开理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合理理答,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避免产生教学盲区。有效理答也是促进师生对话的好方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实验小学(221000)
一、改变角度,实现迁移
要让理答变得更为有效,就要尝试改变角度,促使学生实现有效迁移。当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冲突,意识出现矛盾,思维变得狭隘的时候,就要尝试发问,利用合理理答的方式让学生转换思维角度,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更好地实现能力的迁移。在追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宽广,认识到要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分析,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实现有效迁移。
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时候,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寒号鸟为什么会死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有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喜鹊没有在寒号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寒号鸟,所以导致寒号鸟被冻死了。”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我在理答的过程中尝试改变提问的角度,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我鼓励学生先阅读全文,并展开分角色的诵读活动,在诵读的过程中分别找出寒号鸟和喜鹊的行为和话语,然后分析一下它们分别做了一些什么,说了一些什么。学生发现:“喜鹊曾经几次劝说寒号鸟,但是寒号鸟并没有听从喜鹊的劝告。”“那么还能说喜鹊对寒号鸟不够关心吗?”学生认为:“不是这样的,喜鹊十分关心寒号鸟,所以多次劝说。”“那么,造成寒号鸟死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的思路更宽泛:“是因为寒号鸟很懒惰,还不听喜鹊的话。”
由于课堂生成的情况是不可预料的,所以在理答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合理理答。当学生没有深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则要提出追问,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当学生的思维出现矛盾的时候,则要尝试追问,让学生找到分析的方向;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追问则要帮助学生突破自我。这样的理答才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降低难度,分解渐进
理答是一种引起、保持或者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手段,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学生的回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在这种时候就要尝试通过合理的理答降低问题的难度,将原本比较大的问题转化成比较小的问题,逐一发出提问,这样能起到分解渐进的效果,让学生逐个突破,更好地探究作品的内容。
在指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第8课《去年的树》的时候,我鼓励学生思考:“小鸟找到的还是原来的大树吗?既然它早就知道大树被砍掉了,为何还要苦苦寻找大树,并且给它唱歌呢?你觉得大树能听到它的歌曲吗?”面对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学生感到回答起来比较困惑,学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入手分析这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先让学生从课文中的词句里寻找答案:“小鸟为了找到去年的树,做了哪些努力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直接从课文中寻找到答案。在此基础上,我又鼓励学生思考:“那么,这样的付出是否有收获呢?”我鼓励学生从文章的最后寻找答案。学生发现:“火苗轻轻摇晃,似乎很开心,所以大树能听懂歌曲。”这样学生就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小鸟从火苗的摇晃中收获了什么呢?它的付出有收获吗?”“虽然那不是原来的大树,但是却能感受到它的歌声,小鸟信守承诺,它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学情和他们的心理认知特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若问题提得过大,则学生不知道该怎样有条不紊地展开分析。这个时候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合理分割,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地发展,促使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也提升思维能力。
三、提高深度,深化思維
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认为过于深奥的问题学生难以回答,便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能从课文中寻找明确的答案。这样的提问看似学生的回答效果很好,但是却不适合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因此我在理答的过程中尝试从这些基础问题出发,逐步提升问题的深度,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得到发展,渐渐地深化思维能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第14课《小马过河》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尝试回答:“小马最后听从了谁的建议呢?它是否成功地渡过了河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从课文中直接得到答案。但是,这并不是本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让学生从中收获启迪,这才是更重要的。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小马的妈妈为何不直接告诉小马答案呢,不担心小马在过河的尝试时遇到危险吗?”学生认为:“小马的妈妈肯定是知道小马能自己完成探索的任务,所以才会放心地让小马自己完成任务。”“为何不干脆直接告诉小马呢?结果不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小马自己获得的知识,它掌握就更扎实。而且,它以后也会尝试用自己探究的方式得到答案。”“那么,小马的故事对你是否有什么启迪呢?”“我们也要通过自己尝试的方式得到知识,而不是直接问别人。”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不能一开始就提出较深奥的问题,但是也不能一直都只是提出基础性的问题,这样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我在教学中尝试根据学生的回答效果一步步提升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我的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深入思考,从简单的字词理解发展到探究作品的主旨,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理解,这样就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转移适度,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中花费了太多时间,但是却少有收获的时候,就要考虑尝试适度地转移问题,让学生从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中转移到对于另一个问题的探究,这样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理答变得更为有效。
在鼓励学生学习二年级上册第20课《雪孩子》的时候,我提出问题:“雪孩子为何会牺牲自己,救了小白兔呢?”学生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分析这个问题。我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尝试让学生转换角度进行思考:“大家在生活中若是没有朋友陪伴,会是怎样的感觉呢?若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会坐视不理还是帮助对方呢?”学生在回答了这个问题后,就会发现,这个看似和课文无关的问题其实是对前问题的铺垫,唤醒了生活经验后,自然就能理解雪孩子的行为了。我最后还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地思考,尝试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其他作品上,这样学生就能全面提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展开理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合理理答,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避免产生教学盲区。有效理答也是促进师生对话的好方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实验小学(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