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 震撼中华百年 千秋功过 任由后人评说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3年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曾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和没有与毛泽东在同一时空生活过的人,也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缅怀这位20世纪叱咤风云的伟人。1976年毛泽东逝世之后,尽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和人民的价值观念已与当年大为不同,尽管毛泽东不时会受到某些人或明或暗的诋毁和贬抑,但是毛泽东光辉依然,魅力依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所景仰和尊崇。本刊选发的这几篇纪念和评论毛泽东的文章,便是普通中国人民的心声。
  
  率性真情 平民本色
  佚名
  
   毛泽东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的一生都带着农民质朴的本色,甚至有些被精神贵族们所不屑的“土气”。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录中记载这样一件小事,毛泽东吃饭对肥肉偏爱,说要吃红烧肉“补补脑子”,江青认为是不讲究营养,就对李银桥说,“真是改不了的农民习气!”毛泽东听后勃然大怒,拍了桌子:“我就是农民的生活习惯,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吃饭不要她管,今后我吃我的,她吃她的。就这么办了!”,大凡毛泽东讲出的话,轻易再不肯改口。此后,毛泽东和江青一直是各吃各的。偶尔在一个桌子上用餐,也各吃各的饭,各吃各的菜。江青的菜,毛泽东从不动一筷子,他就有这么一股倔劲。只要稍微有轻视农民、自视清高的精英意识,毛泽东就会针锋相对,绝不让步。
   农民的儿子毛泽东永远是农民的习惯,勤俭实用而不讲究,比如转战陕北的时候,毛泽东当时洗脸洗脚都用一条毛巾,卫士李银桥劝他,“那就买条新毛巾擦脚吧。”毛泽东严肃地说:“账可不能这么算,我多买一条新毛巾,那算不了什么,如果全军每人都节约一条毛巾的话,我们就可以多打一个沙家店战役了。”比如从1950年代初到1971年,每年春秋两季都穿用的木絮棉睡衣,补了又补,补丁达73个之多,打满了补丁。今天,我们的某些精英官员,浑身上下是名牌包装,油光水滑,极其讲究,原沈阳市委书记慕绥新的一双洋名牌皮鞋,价值达1万多元。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我就是没有见过毛泽东西装革履的样子,这可能也是毛泽东为某些精英人士所诟病的地方。1972年2月,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毛泽东穿的是大兴县一位农村老太太做的圆口布鞋。这简直犯了喜欢油头粉面、西服笔挺的精英们的大忌。什么“一生就是去过苏联一次”啊、什么“没见过世面”啊、什么“闭关自守”啊、什么“拒绝先进”啊,等等。总之,在精英们看来,不穿西装的毛泽东简直就是一个“不与国际接轨”的典型。
   毛泽东却有自己的观点,他只穿棕色皮鞋,很反感黑色皮鞋。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罗瑞卿看到他穿一双棕色皮鞋便说:“主席,你还是换一双黑的吧。”“为什么?”“按照国际惯例……”“为什么要按国际惯例呢?”毛泽东打断罗瑞卿的话,“我们中国人要按中国人的习惯穿!”1954年8月24日,毛泽东会见英国工党领袖、前首相艾德礼,工作人员见他穿着一条屁股上扎满了罗纹补丁、膝盖等处磨得发白的裤子,劝他换一条。他说:“不要紧,谁看我后面呢?”,穿着补丁裤子接见外宾,这在各国领导人中恐怕是没有的。
   好一句“为什么要按国际惯例呢?我们中国人要按中国人的习惯穿!” 中国人要走中国人的道路,中国人要学习先进,可是未必需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按国际惯例”来包装,这就是毛泽东的风格,不崇洋,你有你的穿法,我有我的穿法。穿着补丁裤子接见外宾,不是毛泽东故意作秀,而是他本来就天天穿着这些补丁,勤俭是他与生俱来的本质。毛泽东在公开场合、在外交场合是那样的随意,是那样的自然,从不扭捏作态,从来没有见过毛泽东在镜头前对自己的衣着左顾右盼,左整右理,自然、得体、朴素、大方是我们在镜头前见到的毛泽东的穿着风格。
   毛泽东读过私塾,上过几年师范,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又坚决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毛泽东没有正式学过英语,但又有兴趣了解英语、尊重英语却不盲从。毛泽东学英语,却不在外国人面前卖弄,1973年,美国人基辛格访华会见毛泽东,其间基辛格问毛泽东,“听说主席阁下在学习英语”,毛泽东笑答:“只会几个单词,如paper,tiger 之类的”,在场的人被毛泽东的坦率、幽默引得开怀大笑。首先承认学得不怎么样,只会几个单词,再用paper,tiger暗示“纸老虎”。在外国人面前,毛泽东始终是不卑不亢,决不迎合,决不谄媚,展现了中国式的气度,没有虚伪和做作。
   看记录毛泽东活动的记录片,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自然,特别在人民群众中间,他的眼神里没有那份矜持,那份居高临下,那份傲慢,那份修饰,更没有那份作秀的虚假。毛泽东在大会发言当中,讲完一段,往往会露出率真的笑容,就象一个慈祥老人在和大家拉家常。一组毛泽东回韶山探亲的镜头,毛泽东在一大群孩子中间,天热,拿着草帽,任由两个孩子在他脖子上戴红领巾,孩子个子小,在毛泽东高大的身躯前摆弄,毛泽东衬衣的领口拢拉着,一副慈爱的笑容,象一个宽厚的爷爷。我注意到,毛泽东只要一接近人民群众,他的眼睛就自然地笑成弯月状。
   如果说毛泽东作秀,可能在党的十大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全体大会结束时,所有代表起立鼓掌,请主席退场,毛泽东当时因为腿疾,已经无法站立了,但他不愿意大家看出来,就坐在座位上,看着大家,周恩来总理打个圆场,说“毛主席要目送大家退场”,毛泽东马上微笑着大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代表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看了又看,退场就很慢,主席也就一直微笑着坐在那里,把他对代表们的尊重坚持到最后,始终没有敷衍的表情,没有疲惫的形态。
   农民的儿子毛泽东没有靠作秀、卖弄来博取人们的注目,增加人们对他的印象,可是他对最广大人们群众始终如一的炽热感情,对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功勋,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之中,他朴实、勤俭、博学、坚毅的形象将永远扎根在我中华大地,永志千秋。
  


  雄才大略 兵家泰斗
   赵三多
  
   毛泽东是集战略家、军事理论家和统帅于一身的战争艺术大师,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经历冲突类型最多而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统帅。他从千余人的农民队伍起家,经过22年的武装斗争,直到成为数百万大军的统帅。他平生直接或间接指挥了400多个堪称经典的战役和战斗,留下了500多万字的军事著
  作和军事文电,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以人民战争为主体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指挥他一手创立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与内外敌人作战20余年──包括日本军队、美国军队这样非常强悍的军队,歼灭敌军千余万人;他领导他一直都处在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一直都在战胜处于强者地位的敌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象他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一样,在连续22年的严酷战争中,都是在劣势的情况与强大的敌人作斗争而最终能立于不败之地。试问这还不叫奇迹的话,世界上还有什么可称作奇迹呢?
   有人读了几本洋人的书,每每言必称巴顿。事实上,巴顿整个一生的作战经历不超过3年,而毛泽东麾下的我人民解放军授衔时的千员战将,哪个不是15年以上的作战经历?从土地革命战争参加革命的红军将领,一生作战已不能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而是货真价实的“身经千战”,据已故肖锋少将留下的日记所载,他平生作战1365次。这,大概可以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吧?而且,肖锋将军肯定不是我军将领中作战次数纪录最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几千个“巴顿”。而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等强国军队和将领的表现,除了在战争强度上胜我一筹外,无论从战略的远视、谋略的高明、斗争的复杂等方面,都不能与毛泽东所指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相提并论。艾森豪威尔、朱可夫等著名统帅都是在其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的保障之下去指导战争的。而毛泽东的条件则简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他一切本钱都要自己凑,要边凑本钱边打仗,这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毛泽东这样的兵家泰斗,古今中外,谁人能匹?我们身为中国人,为能在我们的国度产生这样的兵家泰斗而骄傲和自豪。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人不光睁着眼睛看不到我们民族的英雄和伟人,还跟着别人瞎起哄去诋毁他、贬损他,这的确是非常可悲的。不过这样的人之所以让某些对中华民族不怀好意的美国人觉得还有作用,恰恰说明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所创立的新中国在他们心目中那种举足轻重的份量。试想,如果中国还是50年前那种萎靡的形象,他用得着费那么大精神来说三道四吗?
  毛泽东,为病弱古国振军威,让一个趴在地下任人宰割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历史功绩谁人能匹?毛泽东,中华民族永垂史册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专门为弱者提供的战胜强者的思想武器,在20世纪所有统帅中,就指挥战争的时间之漫长,规模之浩大,情况之复杂,内容之丰富,条件之艰苦而言,毛泽东都是首屈一指的。西方军界公认的兵家泰斗拿破仑,一生从事战争20余年,从一个炮兵少尉直到法兰西皇帝,指挥过60个战役,其中有少数是以少胜多的,其对手也很少有超过自己一倍以上的力量。而且,拿破仑自己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只有流传下来的几百条语录。如果与毛泽东相比,那就只能是“稍逊风骚”了。笔者斗胆妄言,就凭毛泽东成名之作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役,也足以让拿破仑叹为观止,狠狠地嫉妒一回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毛泽东所指导的革命战争,也毫不逊色于其它强国。苏联的卫国战争,该是战争史上无以伦比的宏篇巨制了吧?然而从双方的投入和战果来看,苏军的战略指导却很难称之为高超。苏军总兵力一直占优势,装备水平也不弱于对手,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占优势,可作战付出的代价却高于德军。比如人员伤亡和兵器损失,就大大高于对方。美、英、法等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即或是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等名将,其取胜的前提无一不是己方军力远优于对手。而与他们同时代的、远在中国黄土高坡窑洞中穿着破衣烂衫的毛泽东需要面对的对手,却远不是大自己一倍两倍的概念。区区数万兵力,要在敌伪顽夹击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不要说发展壮大去战胜对手。
   把握形势和机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全面抗战那会儿,一遇上日本人和蒋先生眉来眼去暗递秋波之时,最先被出卖的就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可笑到最后的是谁?蒋先生当年总骂共产党是靠卢布喂大的,可是细究起来,蒋先生拿的卢布是共产党的几百倍,且不 说当年黄埔军校就是苏联装备起来的,蒋先生的中央银行是1000万金卢布奠的底!而同时期的中共却只在北伐那几年每年从共产国际领过几十万银元,蒋先生和共产党一翻脸,共产党这份钱就没地拿了──关山阻隔,蒋先生的队伍封着哩,想拿也没法拿。而蒋先生可是照拿不误!抗战那年头,蒋先生独揽了几亿美元的苏援,共产党除了从苏联人那里领回几次文件来,也就只能星星点点得点零头,最大的一笔也就是王稼祥带回的30万美元。难怪那会儿延安的人们常常自嘲:“书本给了无产阶级,银子给了资产阶级。”
   至于抗战胜利,中共也就是在东北从苏联人手中得了30万支日本步枪,有不少还是通过金日成从朝鲜弄回来的。而解放军从蒋先生手中夺得的枪棒棒是3000万支。你看从天安门前走过的解放军部队,拿的是什么家伙?日本家伙,美国家伙,那可都是蒋先生送的。连刚穿上军装的共军士兵们都会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就连最亲蒋的美国总统特使魏德迈将军也说了句公道话:“中共既使有苏援,也不能和蒋先生的美援相提并论。”试问,毛泽东在这样的环境下铸造了一支无敌的铁军,不叫奇迹叫什么?倘不论战争的强度(强度是由客观情况决定的,不是毛泽东决定的),毛泽东的谋略高明,战略的远见,战术的灵活,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有人把世界列强的军事指导艺术分为美英为代表的技术型、苏联为代表的力量型,那么中国为代表的就是最高层次──谋略型。以此为据,有人曾戏言,让诸葛亮与巴顿在同等情况下对垒,巴顿极有可能败北!同样,毛泽东彼时倘有美英苏等国的物质力量,和彼辈对垒,鹿死谁手,谁能测之?
  


   “图书馆的书架被那些称颂毛泽东为卓越的游击战权威的书本压弯了。但是,毛何止是一位游击战士!他是位伟大的战略家。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他在一系列辉煌的游击作战中,把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弄得痛苦不堪。10年后,他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40年代后期,他在一系列得心应手的运动战中征服了中国。最后,他的部队在朝鲜的阵地战中顶住了美国。哪个领袖能象他这样在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前国防部助理部长菲利普.戴维逊在其著作《毛泽东的战略》开篇就发出了这一连串的惊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提醒人们:“关于共产党军事思想的最好阐述,不见诸于苏联的著作,而见诸于中国的著作。这并不是偶然的。苏联的势力扩张,主要得力于政治斗争的巧妙运用,以及德国在中欧垮台后所造成的许多有利条件。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全部胜利,或更确切一点地说,他们之所以能维持生存,其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利用军事行动获得政治上的利益。”这位国际关系大师还警告西方:“如果你对毛泽东一切都不记得了,那么,你只要记住,他是一切战略家中最重实效,最主张批判地接受经验的一个。”
   毛泽东既是一位军事理论巨匠,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战争艺术大师。毛泽东众多的军事理论论著,奠定了现代中国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的基础,培养出许许多多著名将领,至今仍是现代中国军人学习军事、了解战争、研究战争的钥匙,并常年置之于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军人的案头。毛泽东一生指挥过众多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小战斗,更是现代中国军人引为自豪的战争艺术精品。西方军事学校目前学习战略思想的基本方法主要还是学习战争史,读战例,这就使他们比我们许多似乎懂很多现代战争知识的人更注重从巨人们身上汲取战争艺术的养料,而我们一些人,看了几本洋人自吹自擂的传记什么的,凭着对军事历史的一知半解,就对人家盲目顶礼膜拜,而对自己国度产生的伟人妄加褒贬,这实在是非常可悲的。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报告赫鲁晓夫,苏联军方印发出版了一批俄文版的毛泽东军事著作。赫鲁晓夫极为反感,说:咱在大兵团机械化作战的时候,毛还在玩红缨枪呢!替他吹乎什么?遂停止发行。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赫氏浅薄和无知。对于战略家来说,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将就你所玩的家伙,去挣到你想要的东西。表述清楚一点,就在客观条件界定范围内,去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就象一个生意人一样,本钱雄厚挣钱不算什么本事,本钱小挣大钱才算真功夫。军备和技术可以日新月异、千变万化,而思想的火花却光艳夺目、永恒不朽,否则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孙子兵法》还被今天的军界奉为圣经宝典。
  
  运筹帷幄 智慧化身
  林治波
  
   伟大的人物必有非凡的智慧。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雄才大略、神机妙算令人叹服,而其折射的智慧之光,至今仍熠熠生辉。
   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比别人更深刻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本处于弱势地位。敌强我弱的客观环境使毛泽东更多地以智谋与敌人周旋,而不是死打硬拼。毛泽东摸索出许多巧计良方。如:避实击虚,先打弱敌;示南形北,声东击西;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游击战、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宽待俘虏,瓦解敌军;等等。这些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能够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逐步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打败敌人。
   “不信邪”,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每逢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常常敢于顶住巨大压力,谋惊天动地之计,出力挽狂澜之策。如土地革命战争中领3万红军反击10倍之敌的“围剿”;长征中率数万红军冲破数十万敌军之合围;抗战爆发后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日军后方,开辟敌后战场;解放战争初期统率百余万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4倍之敌,实行自卫战争……这无一不是非凡勇气与深思熟虑相结合的产物,充分说明,雄才大略不仅需要以智慧为基础,而且需要胆魄与意志的支撑。
   毛泽东不仅长于宏观谋划,也善于微观决策。红军时期,他直接带兵打仗,在战术上也表现出卓越才智。抗战初期,他对于八路军的出兵时机、出兵方向、兵力部署和作战方式,都直接指挥,周详备至。凡读过毛泽东《论袭击》一文的人,对于一位战略家如此深入细致地探讨游击战术,无不感到惊叹。
   毛泽东之所以智慧出众、胆识超群,不仅是因为他个人具有突出的聪明才智和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获得智慧的正确方法。毛泽东曾说:“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这便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他的经验之谈。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这八个字看似简单浅显,实则奥妙无穷,它从方法论的高度解决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群众、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有了这个方法,毛泽东就突破了个人才智、阅历的局限,而步入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他向实践寻求答案,向群众寻求方法,向历史寻求借鉴,开掘了无穷无尽、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具备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和意志品质,找到获取智慧的正确方法,投身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实践,毛泽东就是这样成为杰出的战略家和策略家。这对于后人,是激励,更是教益。
  
  诗人气质 独领风骚
   泛子
  
   这两天,电视记录片《诗人毛泽东》在央视上演了,题目为《独领风骚》,我个人觉得,这个题目非常好,很有意思,且恰如其分。
   众所周知,中国的诗歌,起源于风骚,风者风体,以春秋时期各国风体为主,如魏风、秦风,风体的深义,推而广之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骚者,以楚辞为主,然后以屈原的《离骚》而闻名,故曰“骚体”,再形成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而唐时的李杜,则分别又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代表。所以,风骚成为中国诗歌的代名词,而诗人毛泽东,确实独领风骚,他的诗歌,既现实,且浪漫,往往是在现实中浪漫,在浪漫中现实,达到了浪漫与现实的高度统一。这里,我主要谈的,并不是毛诗的现实与浪漫,恰恰是毛诗背后深切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与爱国主义情思。
   电视记录片中曾有诗人徐迟向毛泽东请教作诗要诀,毛泽东给了他三个字:“诗言志”。毛泽东的三个字,可谓字字千金,一语中的,所以,古人说歌以咏志,然后,把那些艳诗丽词称之曰“无病呻吟”。而毛泽东诗词的背后,就是毛泽东坚定不移的革命乐观主义与爱国主义。电视剧《长征》中,在雪山之巅,毛泽东说“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即使困难如雪山,毛泽东也是斗志昂扬,横看苍穹;而毛泽东诗词最大的精神财富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人民五亿不团圆,所以,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多少苦难,毛家还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六位烈士,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然后万方乐奏有于阗;革命成功仅一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新中国面临新挑战时,毛泽东大气魄地出兵朝鲜,战胜了美帝,写下了“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的绝笔。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又岂是诗言志?即使在平常的生活中,毛泽东也用他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与爱国主义情思感染着身边的战友和中国人民,所以,人们才称他为“伟大领袖”,他的伟大,不是自封的,是人民群众认可、承认的,而法国总理也说透视毛泽东的诗词,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毛泽东,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更说毛泽东是“伟大的导师”。
   毛泽东的诗词可谓博大精深,融合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精华,且不断创新,他的诗,不拘泥于五律、七律,甚至还创出六言、四言;他的诗词,既豪放且婉约,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把人们带入了情感的高潮和时代的巅峰,一句“不爱红装爱武装”将中国人民带入了强烈的爱国情潮之中。
   毛泽东,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是时代的音符,是历史的壮歌,毛泽东代表了中华5000年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他的身上,是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毛泽东的时代,中国产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所以,人们感念毛泽东、敬仰毛泽东;而如果人们去否定毛泽东,放弃了毛泽东思想,那么,中国虽然表面强大,但其实懦弱,会被帝国主义的枪弹吓倒,然后,变成美国的附庸,让西方人顺顺利利地实现他们的“和平演变”。
   毛泽东以诗言志,感召中国人民,所以,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他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向前进!
其他文献
2002年3月,松花江江北月亮湾电视城。   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新学期校务会议在此召开。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韩在山做了主题为“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工作报告。确定了以“教好书,育好人,办好学校”为宗旨,以学生为本、尊重教育的新理念,明确了学校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所具有国家一流水平的名副其实的示范性高中,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名牌学校,一所成功的学校,一所令人怀念的好学校。    (一)理论篇  
期刊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附中)创建于1984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建校至今,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各项工作都位于淮北市同类学校前列,2001年已成为淮北市示范高中。附中为何会在短短的20年就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附中校长冯建华。   冯校长说,总体而言,附中的成功之路是因为学校始终遵循着“以德育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关键,以创新为目标”的办学思路
期刊
为了和平 征集百国题词    人类呼唤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一位普通的中国人,为争取和平,让世界儿童从小在心灵中树立和平理念,摒除暴力武器而不辞辛苦,几十年如一日,奔波于各国驻华使馆和联合国驻华机构。宣传他的和平建议,这个人就是刘安胜。  刘安胜的和平建议源于1995年5月9日,当时他在哈尔滨一位朋友处做客,朋友5岁的儿子陶原看到电视新闻中因战乱而尸横街头的惨象,就问妈妈:“坏蛋手里拿的枪,怎么没人
期刊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地学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前身是1916年创建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标本陈列室,长期致力于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和宣传国土资源国情,是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中国地质博物馆以历史悠久、典藏量大、珍品率高、科研成果丰硕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馆藏标本20万件,具有较高科研和陈列价值,一批关于原始鸟类的科研成果在世界古生物界引
期刊
创办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的荆门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校,它既是人才的摇篮,又是荆门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而这样一所百年老校在近几年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南,以开展创新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以“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让学生具有成才的潜质,为教师筑建成功的平台”为办学理念,形成了“严谨、求实、探索、奉献”的教风和“博学、多思、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的素质在这一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极端重要性,越来越深切、明显地被人们感受到了。尤其通过在澳大利亚短暂的20多天的培训、学习之后,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也就是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国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也更进一步证实了21世纪中国城市要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将人的素质建设真正纳入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次由来
期刊
石油与核武器构成了俄罗斯谋取国际政治和经济影响的“两个拳头”。   2003年12月15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开始对日本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此间媒体认为,在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晤中,双方将谈及备受争议的石油管道问题。不仅是在日本,俄罗斯在世界其他国家也积极地推行能源外交。一方面是因为能源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基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目前俄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都来自能源出口;另一方面,
期刊
文怀沙: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红学家、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有活屈原之誉。著有《宝学概论》、《离骚今译》、《九歌今译》、《九章今译》、《招魂今译》、《屈原集》、《文怀沙序跋集》等。  ——编者按  在哲学家看来,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得从这个难以琢磨的性格着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就是文怀沙先生的
期刊
号称“巴比伦雄狮”的萨达姆这回彻彻底底地栽了,他落到了美国人的手里,他的命运已不再由自己掌握。这位出生于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成长于伊拉克阴谋、政变迭出的动荡时代的铁腕人物的前半生结束了。    少年命运多坎坷     萨达姆1937年4月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据说,他的继父待他很不好,经常虐待他,也很少和他讲话,实际上将他抚养成人的是他的一个叔叔。特殊
期刊
举世关注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经过为期4天紧张而务实的磋商,于2月28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作为会谈的主要成果,会议发表了一份包括7点内容的主席声明。这是六方会谈进程启动以来发表的第一份书面文件。声明强调说,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第二轮六方会谈启动了实质问题的讨论,通过会谈,各方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了解,同时也存在分歧;各方表示将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并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通过对话和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