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健全会计内部会计内部控制开始的,会计内部控制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加强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规范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已愈来愈被会计理论界和实践界所重视。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意识薄弱。很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严重失效。
2.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一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二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三是内控机制不健全。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产生了大量“内耗”,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3.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不足。一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低,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二是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诚信度不足;三是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等。
4.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并且内审人员也只是审核账目,不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项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系统好比一个四层金字塔,塔尖是企业领导班子,负责领导各项内部控制工作;下层是分析、考评与监督部门,具体负责内部控制的分析考评与监督;再下层是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负责制定、修改、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负责日常内部控制实施与协调;底层是单位全体员工,负责办理具体内部控制事项,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建成后,还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财务预警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各种风险,为防范风险,企业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企业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和合同风险评估等内容。企业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时应成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将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筹资和投资的两个方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风险评估,从而提出管理风险的措施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这在企业外部环境改变时对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尤为关键。
3.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缺失,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强化内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制定出一整套的内部监督制度,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在日常工作全过程的控制作用。同时要保护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强化单位领导人在审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必须保证审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对那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当事人、责任人,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不坚持原则、玩忽职守的审计人员调离工作岗位,以确保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4.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总之,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方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加强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规范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已愈来愈被会计理论界和实践界所重视。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意识薄弱。很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严重失效。
2.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一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二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三是内控机制不健全。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产生了大量“内耗”,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3.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不足。一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低,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二是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诚信度不足;三是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等。
4.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并且内审人员也只是审核账目,不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项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系统好比一个四层金字塔,塔尖是企业领导班子,负责领导各项内部控制工作;下层是分析、考评与监督部门,具体负责内部控制的分析考评与监督;再下层是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负责制定、修改、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负责日常内部控制实施与协调;底层是单位全体员工,负责办理具体内部控制事项,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建成后,还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财务预警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各种风险,为防范风险,企业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企业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和合同风险评估等内容。企业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时应成立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将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筹资和投资的两个方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风险评估,从而提出管理风险的措施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这在企业外部环境改变时对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尤为关键。
3.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缺失,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强化内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制定出一整套的内部监督制度,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在日常工作全过程的控制作用。同时要保护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强化单位领导人在审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必须保证审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对那些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当事人、责任人,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不坚持原则、玩忽职守的审计人员调离工作岗位,以确保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4.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总之,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约不正当的行为,方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