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习的好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可是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预习只是提前看看课文,学学生字而已。因此,我们可以在预习单上下文章,让学生们在完成预习单的过程中,学会预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提供条件,让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单;工具;质疑;桥梁;自信
新基础教育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是通过改革实践改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以完成教案为实际终极目标的课堂教学状态,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方向,而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可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预习单就能有效地让学生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去。
一、预习单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
高年级的语文课本所选取的文章有不少篇幅较长,涉及的内容比较广,而且文章的内涵比较深。因此,学生阅读文章的时间相对要多一些,而每一节课就只有40分钟,如果要所有的学生把文章读完、读懂,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学习能力比较落后的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预习单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
如,《开国大典》这一篇文章,笔者设计的预习单如下图。
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圈画关键词很容易就能把表格填写完整,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条件,学生在做预习单的时候已经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上课时就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进文本,感受群众的心情以及毛泽东的风采。
二、预习单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
部编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五年级上第二单元学习要求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前面三篇课文是学习速度的方法,第四篇课文是运用前面学习到的方法。所以,在预习单里必须要记录阅读课文所需要的时间,阅读的方法,还要记录下速读的结果。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学习单。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按照学习单提示的方法去默读课文,既能较好地运用阅读方法,又能在上课小组交流阅读体会的的时候,迅速掌握方法。在第八课就能灵活运用前面三课所学习的速读方法去阅读课文。预习单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基本上学会了迅速阅读的方法。
三、预习单是学生学会质疑的途径
高年级的语文课本都选取了不少富含教育意义的课文,这些文章大部分与 学生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的区别比较大,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难道比较大。这些文章其实让学生们产生不少疑问,我们可以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设计合适的预习单就能够教会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质疑,解决问题。
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中国近代史,对八国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感到费解。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的预习单。
这样设计预习单就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翻阅书籍或者询问家长等方法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不仅如此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恶行,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质疑的习惯,就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为逐渐形成好问、爱讨论、愿意发表不同意见的群体学习气氛打下了基础。
四、预习单是“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书本世界”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何让“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来一个亲密接触,这就要考查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懂得“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的道理。
例如,在学习《自相矛盾》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可以在预习单上设计一栏:在生活中你做过或看过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吗?
这样学生便有目的地在生活中、电视上去搜索有关的例子,在汇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写电视上的一个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学生不自觉地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寓言故事联系起来,这样对故事的内容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根据教材内容巧设预习单就能为学生们筑起一座跨越“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使知识从书本形态到生命形态的转化。
五、预习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質量是每一位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而预习单就能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特别是第二课时的预习单,随着年级层次的提升,语文课本所选取的文章内涵越来越丰富,很多时候在课堂上第一课时只能做到教结构,用结构或拓展阅读只能留到第二课时。这时我们就能通过预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景物描写的变化。而第22课《四季之美》作者分别撷取了春、夏、秋、冬四个典型的画面,要求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并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学生对画面进行想象补白才能感受每个季节的独特韵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春天、夏天的美,笔者通过教结构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想象补白、感情朗读等感受画面,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和春天、夏天的独特韵味。第二课时,笔者就设计了以下的预习单:请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想象补白、感情朗读的方法,感受秋天和冬天的美。根据预习单及课堂上所掌握的方法,学生能从静听的模式中走出来,呈现出活的状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不断地主动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树立自信。
根据不同的文章设计不同的预习单,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不同的预习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供有利条件,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9ed14b3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2.html.
[2]叶澜.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单;工具;质疑;桥梁;自信
新基础教育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是通过改革实践改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以完成教案为实际终极目标的课堂教学状态,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方向,而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可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预习单就能有效地让学生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去。
一、预习单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
高年级的语文课本所选取的文章有不少篇幅较长,涉及的内容比较广,而且文章的内涵比较深。因此,学生阅读文章的时间相对要多一些,而每一节课就只有40分钟,如果要所有的学生把文章读完、读懂,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学习能力比较落后的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预习单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
如,《开国大典》这一篇文章,笔者设计的预习单如下图。
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圈画关键词很容易就能把表格填写完整,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条件,学生在做预习单的时候已经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上课时就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进文本,感受群众的心情以及毛泽东的风采。
二、预习单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
部编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五年级上第二单元学习要求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前面三篇课文是学习速度的方法,第四篇课文是运用前面学习到的方法。所以,在预习单里必须要记录阅读课文所需要的时间,阅读的方法,还要记录下速读的结果。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学习单。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按照学习单提示的方法去默读课文,既能较好地运用阅读方法,又能在上课小组交流阅读体会的的时候,迅速掌握方法。在第八课就能灵活运用前面三课所学习的速读方法去阅读课文。预习单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基本上学会了迅速阅读的方法。
三、预习单是学生学会质疑的途径
高年级的语文课本都选取了不少富含教育意义的课文,这些文章大部分与 学生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的区别比较大,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难道比较大。这些文章其实让学生们产生不少疑问,我们可以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设计合适的预习单就能够教会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质疑,解决问题。
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中国近代史,对八国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感到费解。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的预习单。
这样设计预习单就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翻阅书籍或者询问家长等方法主动想办法解决困难。不仅如此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恶行,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质疑的习惯,就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为逐渐形成好问、爱讨论、愿意发表不同意见的群体学习气氛打下了基础。
四、预习单是“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书本世界”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何让“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来一个亲密接触,这就要考查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懂得“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的道理。
例如,在学习《自相矛盾》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可以在预习单上设计一栏:在生活中你做过或看过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吗?
这样学生便有目的地在生活中、电视上去搜索有关的例子,在汇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写电视上的一个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学生不自觉地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寓言故事联系起来,这样对故事的内容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根据教材内容巧设预习单就能为学生们筑起一座跨越“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使知识从书本形态到生命形态的转化。
五、预习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質量是每一位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而预习单就能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特别是第二课时的预习单,随着年级层次的提升,语文课本所选取的文章内涵越来越丰富,很多时候在课堂上第一课时只能做到教结构,用结构或拓展阅读只能留到第二课时。这时我们就能通过预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景物描写的变化。而第22课《四季之美》作者分别撷取了春、夏、秋、冬四个典型的画面,要求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并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学生对画面进行想象补白才能感受每个季节的独特韵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春天、夏天的美,笔者通过教结构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想象补白、感情朗读等感受画面,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和春天、夏天的独特韵味。第二课时,笔者就设计了以下的预习单:请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想象补白、感情朗读的方法,感受秋天和冬天的美。根据预习单及课堂上所掌握的方法,学生能从静听的模式中走出来,呈现出活的状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不断地主动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树立自信。
根据不同的文章设计不同的预习单,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不同的预习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供有利条件,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OL].https://wenku.baidu.com/view/d9ed14b3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2.html.
[2]叶澜.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