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偏颇,如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观念落后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是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情感和积极态度的培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培训队伍,加强培训教育与参训教师之间的联系等。
  【关键词】教师培训;问题;对策
  
  校本培训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强化教学能力为方向,以服务于学生为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继续教育手段,它以学校自身为主体,充分利用本校的师资培训资源,对本校教师实施师德、师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这表明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自身的发展成为必须,其维持职业的手段是不断地学习。”《学会生存》指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教育的特殊化使命和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继续不断地学习。”
  从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实践来看,校本培训已经成为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学校教育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型,实现对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等“人”的生命价值的深度开发的重要途径。校本培训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培训教师”这一层面上,而是通过校本培训,并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自我”的转变,实现教师自身的“工作方式”即教育方式的转变,实现其在学校中的生存方式的转变。在其中,学校教育、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都同时获得了转变的可能。因此,校本培训可以成为学校整体变革的一种途径。这样看来,校本培训所追求的内在的、深层次的目标,就是实现学校教育中的“人”的转型,实现学校教育整体存在的形态与内在基质的转型。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已越发显得重要,但因经济、文化、地域、历史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已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这种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将影响和阻碍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1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由于中小学教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部分农村中小学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的办公,师资培训工作已成为无米之炊。
  1.2 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校本培训虽然以“校”为主,但是更要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规划、领导和指导下进行,不能庸俗化地理解为完全把培训权交给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 指出:完善和加强国家--省--市(地)--县--乡--校各级培训机构建设。这就以文件形式确立了校本培训工作要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1.3 校本培训工作的理论指导不够。培训教材匮乏。目前,我国关于校本培训的理论探讨工作,尤其是具体的微观理论还十分贫乏,培训教材不足。在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的落后,图书、报刊和网络等设施、设备不足,教师更无处得到相关理论的指导。
  1.4 师资紧缺,缺乏名师的带动和专家的指导。农村中小学师资
  紧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经济的落后,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大
  量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师资力量整体变弱,学校只能利用扩大班额和给教师增加课时量来缓解这一矛盾,广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参加校本培训更是力不从心。一些专家对经济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校本培训质量很难提高。
  1.5 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与奖惩机制。校本培训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方兴未艾,所以配套的考核、奖惩机制仍未建立,各校是各自为战,无法评定高下优劣,难以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鉴于以上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仍旧是传统的陈旧模式:
  ①以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为主的“学本”培训模式。这种培训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补偿和提高学历,用以弥补学历的不足。这种单一的学本培训模式难以适应当前多元的教师培训需要,特别是难以完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任务。
  ②利用节假日对教师开展的运动式、报告式、理论灌输式的集中培训。这种方式由于参与者较多,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无法保证培训的质量。
  ③对教师参加培训后的考评仍然是传统学院式的纸笔考试评价,缺乏对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水平的评价体。
  2 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2.1 加强领导是关键。把以校为本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结合起来,纳入工作计划,以下统筹安排,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落实培训经费,保障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2 转变观念是基础。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指出:“教学改革的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对影响自己的观念系统的反思、清理、重建,是教师在校本培训中首先要实现的。而且,正是因为要改变的是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个体的观念系统,这种改变的过程就将是艰难的、长期的,需要在激型的观念冲突中,深挖出教师行为背后的观念系统,才可能有
  效。这样,对于教师而言,就需要有意识地将自身的行为作为反思的
  对象,不断自我解剖,将内在的观念外显化;就需要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自我”融入学习过程,将他人的导学转化为自觉地“悟”学。这样,就可能获得真实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的转变。
  2.3 采取合理的措施与方法。任何工作的成功均取决于合理的措施与方法,校本培训由于它作为终身教育的延续性,作为师资培训的实用性,作为系统工程的复杂性,更要采取好的措施与方法:
  ——系列讲座。如办学特色讲座、方针政策讲座、教法创新讲座、优秀教师讲座、继续教育讲座……等等,目的在于让教师们及时了解教学改革动态,及时改变观念。
  ——组织研讨。目的在于组织教师们的交流与学习,优势在于互动性与互补性,进而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及教学经验的最大化效应。
  ——集体办公。包括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共同批改……等等,目的是促进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实际上也是常规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育科研。加强教师们的教研工作,着眼点在于经验总结和论文撰写,目的在于提高理论水平,激发积极性,从更高层次上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发展。
  ——现场示范。就如何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革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施等问题,邀请部分学科带头人和教育专家进行现场课堂教学示范,使实验教师通过亲自感受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2.4 以校为本与专家指导相结合。聘请多方面的专家和名优教师进入到农村中小学,和广大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帮助广大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培训和教研指导,从而提高教学的教学实践水平和教学质量。
  2.5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校本培训中,教学与培训相结合,不是为培训而培训,而是为改善教学而培训,校本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深化理论,而是为了改善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6 以科研促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科学知识而实践性知识的转换。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教育科学知识向实践性知识转换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以一种科学研究意识对待他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用教育科学知识实质性地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要指导教师树立科学研究意识,教师要认识到关系学生发展的每一个问题都有是一个课题,一个有价值的科研课题。教师要主动地培养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主体性地捕捉教育教学中有挑战性但又能通过自己努力得到某种程序解决的问题,把它确立为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科学研究,提高自己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2.7 营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为教师发展提供学校组织文化。目前,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促进教师进修培训的学校文化。教师对培训缺少主体意识,往往是在学历进修完成之后,不再主动进修。教师的培训都是由上级教育部门下达命令,学校要求教师执行而已。如何缔造一种适合教师发展的文化成为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想使教师在学校层面得到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发展看成一个简单的培训过程、而且把教师发展看成一个“培训+支持+提供条件”的过程。
  2.8 开展教师校际交流,实现各校优势互补和扩大优势学校的教育影响。建立校际间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校际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差的学校得到较快发展,提高不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水平。即使处在相同发展水平的学校,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通过校际交流,教师接触不同的学校文化、教学情景,融合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这对于丰富教师经验,提高教师素质是极其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在中国优势教育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应努力扩大优势教育资源的辅射影响,这是全面提升我国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
其他文献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初中历史教学担负着为高中历史教学打基础的重任,所以不能忽视。同时,初中历史教学也肩负着引导初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任务,是在历史课堂中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形式。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由历史学向哲学、文学、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需
期刊
海岛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差,兴趣不高,基础语感较为薄弱,朗读能力十分有限(其主要表现为普通话发音不准,断句能力差,无语音语调,缺乏情感投入等)。因读不准字音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比比皆是。由于长期忽视朗读的作用,学生无法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情感,更无法将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已经成为海岛学生语文学习的瓶颈。  1 对朗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2007年4月,组织进行了针对性较强
期刊
1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1.1学习类问题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
期刊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重要场所。如果师生共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就可以保证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选编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这些作品形神俱佳,融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于一体,这就为情感培养提供了可依托的教学条件。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备,但就具
期刊
【摘要】我们要与时俱进,站在教师是教学者的角度,借助思品课的教学平台,依托教材,启迪和教育学生的竞争意识,要把竞争的意识、理念施加影响每个学生,做到潜移默化,让他们入脑于心,在心灵深处扎下烙印。要告诉和教育学生竞争意识的重要性,懂得去竞争;要告诉和教育学生竞争能力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竞争如战场,是凭实力的:要告诉和教育学生竞争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竞争并不意味着去伤害别人,去牺牲别人的利益。要把竞争
期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是对应的,但新课程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并不矛盾。如何在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面前不能加避的问题。下面我就初中毕业班数学复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研读课标,考试说明    1.1认真研读课标:《教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摘要】 探讨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双低油菜的优质高产节本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    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0%,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种植上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实践和油菜品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双低、高产、高油和抗(耐)菌核病能力强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  1 双低油菜保优
期刊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造成后进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除少数后进生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出现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失误积累造成的。在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矫正与补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排除后进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障碍,激发数学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后进生转化。    1教师应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由于住校生多,并且大多都是留守学生,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各位同仁切磋。  1 要与时俱进,创新
期刊
【摘要】评课是课堂教学的再现,是听课者和上课教师的心得交流,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的目的,因此制定一个适当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评课;标准;理念;过程    评课对于老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怎样评课?大多数学校都有优质课大赛,有优质课的评标准。优质课的要求仅仅是老应该有的外在素质,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上好一节课光具备外在素质还远远不够,要在内在素质(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