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如何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工作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本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会上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是风起云涌。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均在纷纷进行。我们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现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浅谈几点体会。
1 重新认识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再次,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换言之,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高职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2 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
2.1 从深处入手,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教育理念。
就目前高职学院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的教学时空才能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师生的大部分精力才不至于耗费在识记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请进来”和“走出去”才是理所当然。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才能更注重知能的结合,职业能力才可能是结构性而非点式、线性的,实践才不至于沦落为理论教学的点缀,“选修”才不至于是“挂羊头卖狗肉”;课堂教学才可能真正“有效”。
2.2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选用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与其它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是互动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德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与别人不一样,而且力求比别人做得更好,着力培养学生在求异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成为革新技术的探求者,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创新性的专业教育。
二是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程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够用和实用为前提。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践教学基地(群)。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
三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创造各种实践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实践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2)大大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比例。 (3)增加跨学科的课程设计,拓宽专业基础。 (4)重视实践环节,强化校内外实训、见习和实习。 (5)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建设一批可共享的实验和训练基地。 (6)加强与相关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完善实践条件,保证实践的质量。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2.3 从实处入手,着重革新课堂设计思路,在备课中合理配置课堂各要素。
尽管“能力本位”的职教模式已推行多时,各专业有专业培养目标、每一门课有课程目标、每堂课有课堂目标,其最终的归结点应该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结构性“能力”,但无论是专业的教学计划,还是课程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都未能着眼于“能力”,更不用说最后落脚于“能力”。很多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大打折扣。
反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所有课程都应该是某种职业能力的立体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
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要真正在职业教育中落实“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是基础,而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关键。
2.4 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树立全面的考试观。
考试是教育效果测量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考试也是个指挥棒,“考什么”和“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考试结果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什么样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因此,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将直接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应根据考试科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取论文、方案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教见解等方法。
总之,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认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认清教育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进行百倍的努力,认真实践,才能实现这项改革的成功,从而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
[2]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2
[3] 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4
[4] 童加斌,《高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 艾昌清,《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本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会上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是风起云涌。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均在纷纷进行。我们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现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浅谈几点体会。
1 重新认识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再次,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换言之,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高职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2 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
2.1 从深处入手,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教育理念。
就目前高职学院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的教学时空才能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师生的大部分精力才不至于耗费在识记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请进来”和“走出去”才是理所当然。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才能更注重知能的结合,职业能力才可能是结构性而非点式、线性的,实践才不至于沦落为理论教学的点缀,“选修”才不至于是“挂羊头卖狗肉”;课堂教学才可能真正“有效”。
2.2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选用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与其它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是互动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德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与别人不一样,而且力求比别人做得更好,着力培养学生在求异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成为革新技术的探求者,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创新性的专业教育。
二是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程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够用和实用为前提。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践教学基地(群)。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
三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创造各种实践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实践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2)大大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比例。 (3)增加跨学科的课程设计,拓宽专业基础。 (4)重视实践环节,强化校内外实训、见习和实习。 (5)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的地区应建设一批可共享的实验和训练基地。 (6)加强与相关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完善实践条件,保证实践的质量。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2.3 从实处入手,着重革新课堂设计思路,在备课中合理配置课堂各要素。
尽管“能力本位”的职教模式已推行多时,各专业有专业培养目标、每一门课有课程目标、每堂课有课堂目标,其最终的归结点应该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结构性“能力”,但无论是专业的教学计划,还是课程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都未能着眼于“能力”,更不用说最后落脚于“能力”。很多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大打折扣。
反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所有课程都应该是某种职业能力的立体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
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要真正在职业教育中落实“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是基础,而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关键。
2.4 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树立全面的考试观。
考试是教育效果测量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考试也是个指挥棒,“考什么”和“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考试结果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什么样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因此,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将直接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应根据考试科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取论文、方案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教见解等方法。
总之,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认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认清教育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进行百倍的努力,认真实践,才能实现这项改革的成功,从而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
[2]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2
[3] 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4
[4] 童加斌,《高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 艾昌清,《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