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人生有四季,40岁前沈志华的人生,多数时候严酷如冬天。
作为享有盛名的历史学者,沈志华从不讳言个人的历史。他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曾被命运之手扼住咽喉。而幸运的是,他赶上时代浪潮上的小舟,使得40岁后的人生,有了另外一个面貌。
一波未平
沈志华40岁前的经历,相当具有传奇色彩:两次入狱、下海后人称“中国第一号黄金贩子”……而褪去这层“传奇”的外壳,人们往往要感慨命运加诸沈志华身上的种种波折。但无论命运如何捉弄,沈志华最终还是回到了心愿的起点—这是他40岁后的事情了。
沈志华的父母都是“老革命”。“我父亲1937年就到延安了,我母亲是西安人,西安事变时,参加了救亡运动,事变过后也到了延安。”沈志华的父母到北京后都在公安部工作,后来母亲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父亲到了劳改局—这个家庭背景,日后既给他带来了“成分”的隐忧,也赋予了他一定的“好运”。
沈志华1968年参军,做的是海军航空兵地勤。当兵的第二年,沈志华19岁,已经是师里的机械师,任务重,责任大,因为飞机失事首先要负责的就是机械师。那会儿部队领导对他十分信任。
1971年,沈志华忽然在上级宣布复员军人名单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简直是晴天霹雳”。回到北京,沈志华进了石景山发电厂,每天郁郁寡欢。经过父亲的一番开导,沈志华打起精神,开始自学数理化,白天上班,晚上复习,复习完初中的数理化再自学高中的课程。赶上1973年招考,沈志华报考清华大学,在京津唐电力系统考了第一名,连清华大学的老师都来工厂里找过他。然而,这一年东三省那边忽然出了个“白卷英雄”张铁生,导致气氛大变,录取名单整个反了过来,沈志华成了最后一名,工厂开大会还批评他走“白专道路”,“学英语是崇洋媚外”!
沈志华回忆,“最后厂里送了一位4门功课加一块儿15分的起重工去清华!”“我气坏了,一把火把数理化书和做过的习题全烧了!改学社会科学,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我想整明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在这之前,他对政治毫无兴趣。
1976年沈志华代表工厂参加广交会,忽然接到电报“立即回京”,他刚一到北京就被抓了起来。当时社会上有着各种小道消息、传言满天飞,沈志华也跟着说过,结果只有他被扣上了罪名。1977年高考由于政审不合格,也没能报上名。不过,这之后在一个自杀的北京市局长的私人档案柜里,找到了“沈志华卷宗”,才得以平反。
沈志华每天坚持在8小时工作、1小时政治学习之外,再学习4个小时。“我的工作是修理磨煤机,非常累,非常脏。煤粉是88微米一个颗粒,88微米什么概念?比白面还要细,所以每天你不管穿几层衣裳,它都能渗到皮肤里去。每天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一口一口吐黑痰。都到这份上了……”
一波又起
1978年,中央机关及直属单位公开招考,沈志华同时考上了新华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日报》头版大幅报道他自学成才的故事。父亲说:“志华,新华社你就别去了,还是去社科院老老实实做点儿学问吧。”
社科院虽然考进去了,但只能算资料员,没有学历是不能搞研究的。沈志华干脆报考了研究生,考的时候要求有文章,沈志华把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梳理出来,写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概论及其他》,考察了马克思到列宁的“社会主义”。70年代末思想解放,批判“两个凡是”,这篇文章被好几家杂志转载。
读研究生期间,沈志华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动态》发表了多篇论文。这期间他十分关注现代史和苏联“新经济政策”,《人民日报》也转载过一些文章。
1982年,沈志华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新经济政策与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离毕业论文答辩还有16天,“夜里十点多,家里来了大批警察,直接就给铐走了。我正在床上和孩子玩呢!”
原来,沈志华和一个在外语学院教书的美国博士生有过几次接触。这名美国人被认定是中央情报局的人,后来查清此人并非特务,限令48小时离境。而沈志华最后还是因“泄露国家重大机密”,被判刑两年。
沈志华在狱所里并不觉得“度日如年”,反倒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因为在监狱里信息非常闭塞,没有任何事情干扰,“一天到晚你脑子想的就是你眼前的这个事。我想的就是我这本书。所以你看,我不到一年就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历史的启示》,讲的是192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
“又有钱又有病”
“我的一个朋友章百家(编者注: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说,在中国做学问有两种人:要不有钱—做学问既花时间收入又少,没钱不行;要不就有病,脑门子里一天到晚就想弄这个,喝糠吃菜他愿意。他说,老沈,你又有钱又有病,天生就是弄历史的料。”
他感慨,多亏了后来的“改革开放”给了他一条生路。刚出狱那会儿,他还推过一车梨到大栅栏卖,结果半天就回家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吆喝啊”。南下深圳,他还做了一阵子进出口贸易。回到北京,又给华夏出版社审稿子。到了1988年底,眼睛不好了,他来到广州,开始了黄金生意。
黄金买卖是有严格管制的,沈志华做的是遵纪守法的生意。凭借态度和人脉,他很快就在北京打开了渠道,拿到了合法批文。“我没走什么歪道,我也干不来这个。就是人家负责管事的人认可我。我每月几次飞北京进货,每次背个30几块,一块25公斤,那一年我一人做了半吨黄金。那个时候黄金界都知道我,沈志华,中国头一号黄金贩子,每天在飞机上来回背黄金。”
“我从一开始就想好了,只要赚到一笔够我后半辈子不愁吃喝、够买档案、够坐飞机去世界各地开会的钱,我就停了生意。”沈志华一边做生意,一边还翻译了《匈牙利人民民主制度》。这时候他已经赚了不少,“反正有几十万,我就觉得足够了,自己搞个研究所,能花多少钱?而且正好1990年那年我 40岁了,我想不能再干了,再干就掉钱眼儿里出不来了”。 “回到北京,我又赚了一把,这次更多。我做了一套文白对照的《资治通鉴》,很成功。”“发行的时候,我也想了几招。我把新书发布会开到人民大会堂,上了新闻联播。”在北京丰台新丰宾馆的书会上,他争取到一个小时,给几百家新华书店的经理讲《资治通鉴》。“当场就订出4万套。”
这一回沈志华可彻底有了底气了。开始写论文、搞研究了,组研究所,建立史学基金,都是自己出钱垫。这是1993年开始的。接着,命运的春风吹了过来—俄罗斯解密了前苏联的档案。中苏关系缘何破裂?苏联为什么解体?历史的真相在向人招手。
1994年,深圳召开了一次题为“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的学术会议,以苏联东欧历史学会的名义召集,经费由沈志华筹集。会上沈志华提出:重新振兴苏联史的研究要靠档案!“当时苏联的档案都解密了,再不动作就晚了。苏联档案很重要,我们学界说了半天什么苏联解体的原因,大家都是在猜想!70多年的历史,苏联共产党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不深入地研究历史本身的事情,就妄下结论,不都是想象出来的吗!苏联从十月革命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我们必须搜集档案,在新的史料的基础上探究历史的真相。”
回北京后,沈志华邀请国内研究苏联的十多位专家,专门论证这件事。中国社科院的朱庭光、齐世荣,中央编译局的郑异凡,陕西师大的杨存堂,上海师大的叶书宗等重量级学者纷纷到场。中国社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忍之说:“中国急需苏联的档案,最理想的当然是我们社科院出面去买,但社科院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沈志华说:“社科院拿不出钱,我有钱啊!我只是来向你求个名分,一切费用由我出。”
历史就像拼图
沈志华一行4人到了莫斯科,才发现苏联档案的管理已经收紧,而且收费十分高昂。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复印,1页1美元,苏共中央档案馆1页2.8美元,沈志华口袋里的钱不够了。而且当时俄罗斯物价很高,“刚到时,我们在俄罗斯社科院的一个普通餐厅请人吃了顿饭,5个人每人一个菜一瓶酒,两个凉菜,花了460美金!”最让他们头痛的是官僚体制,档案馆上午11点才上班,中午又休息,下午3点钟就下班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掉了。
沈志华想出了办法:不看档案,光看目录。两个人看目录,把需要的目录抄下来;他跟另外一个同事“公关”,到处找朋友“拉关系”,主要是“请他们喝酒”!俄罗斯人爱酒如命,他俩就随身带着茅台、二锅头,推杯换盏几次,沈志华拿出目录,说明难处,请俄罗斯“好朋友”帮忙去复印具体的档案文件,复印费照付,每人再发几百美元的劳务费,俄罗斯好朋友当然一口应允。这样一来节省了不少时间,更节约了一大笔费用。
当时搜集这批苏联历史档案,大约花去了140万人民币。这批档案的获取,也使得沈志华的学术地位和国内的冷战史研究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世界各地搜集历史档案至今,沈志华认为不同国家的档案管理、分享,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的档案观念同国外发达国家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对待档案,仍然是保管大于利用;而发达国家的想法是:档案看得越多,档案的价值越高,所以在美国很多档案馆,学者去查资料,很多時候不仅不交钱,还可以申请档案馆设立的研究基金。”
现在沈志华的研究重点转向中国的周边,他认为中国学者必须找到一个研究中国政治外交的支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什么东方同盟关系特别脆弱?西方的结构就非常稳定。最近一段时间,我忽然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对自己周边的邻居不够了解。由此我就想到中国周边问题。学术领域,国家政治的角度,都需要这个领域的研究。”2015年起,他又接了国家的特别委托项目,“你看这个”,他递过手机,文档里密密麻麻写着项目里搜集到的档案名称。
“别人看到的是枯燥的档案,但我能看到里面的关联、细节。”沈志华喜欢将档案比作小孩玩的拼图游戏:“本来是只大象,给你切割成80块,噼里啪啦打散了一扔,而历史学家要做的,是抽丝剥茧,将那打散的碎片还原成历史。”
沈志华强调,历史档案的研究方法,往往是经过梳理、筛选、比对,把重要的事情罗列起来,寻找其中内在的逻辑关系。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差不多每一个环节都是偶然的,但它有一个必然的大趋势”。
这是历史的逻辑和趋势,大概,人生的也是?
作为享有盛名的历史学者,沈志华从不讳言个人的历史。他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曾被命运之手扼住咽喉。而幸运的是,他赶上时代浪潮上的小舟,使得40岁后的人生,有了另外一个面貌。
一波未平
沈志华40岁前的经历,相当具有传奇色彩:两次入狱、下海后人称“中国第一号黄金贩子”……而褪去这层“传奇”的外壳,人们往往要感慨命运加诸沈志华身上的种种波折。但无论命运如何捉弄,沈志华最终还是回到了心愿的起点—这是他40岁后的事情了。
沈志华的父母都是“老革命”。“我父亲1937年就到延安了,我母亲是西安人,西安事变时,参加了救亡运动,事变过后也到了延安。”沈志华的父母到北京后都在公安部工作,后来母亲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父亲到了劳改局—这个家庭背景,日后既给他带来了“成分”的隐忧,也赋予了他一定的“好运”。
沈志华1968年参军,做的是海军航空兵地勤。当兵的第二年,沈志华19岁,已经是师里的机械师,任务重,责任大,因为飞机失事首先要负责的就是机械师。那会儿部队领导对他十分信任。
1971年,沈志华忽然在上级宣布复员军人名单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简直是晴天霹雳”。回到北京,沈志华进了石景山发电厂,每天郁郁寡欢。经过父亲的一番开导,沈志华打起精神,开始自学数理化,白天上班,晚上复习,复习完初中的数理化再自学高中的课程。赶上1973年招考,沈志华报考清华大学,在京津唐电力系统考了第一名,连清华大学的老师都来工厂里找过他。然而,这一年东三省那边忽然出了个“白卷英雄”张铁生,导致气氛大变,录取名单整个反了过来,沈志华成了最后一名,工厂开大会还批评他走“白专道路”,“学英语是崇洋媚外”!
沈志华回忆,“最后厂里送了一位4门功课加一块儿15分的起重工去清华!”“我气坏了,一把火把数理化书和做过的习题全烧了!改学社会科学,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我想整明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在这之前,他对政治毫无兴趣。
1976年沈志华代表工厂参加广交会,忽然接到电报“立即回京”,他刚一到北京就被抓了起来。当时社会上有着各种小道消息、传言满天飞,沈志华也跟着说过,结果只有他被扣上了罪名。1977年高考由于政审不合格,也没能报上名。不过,这之后在一个自杀的北京市局长的私人档案柜里,找到了“沈志华卷宗”,才得以平反。
沈志华每天坚持在8小时工作、1小时政治学习之外,再学习4个小时。“我的工作是修理磨煤机,非常累,非常脏。煤粉是88微米一个颗粒,88微米什么概念?比白面还要细,所以每天你不管穿几层衣裳,它都能渗到皮肤里去。每天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一口一口吐黑痰。都到这份上了……”
一波又起
1978年,中央机关及直属单位公开招考,沈志华同时考上了新华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日报》头版大幅报道他自学成才的故事。父亲说:“志华,新华社你就别去了,还是去社科院老老实实做点儿学问吧。”
社科院虽然考进去了,但只能算资料员,没有学历是不能搞研究的。沈志华干脆报考了研究生,考的时候要求有文章,沈志华把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梳理出来,写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概论及其他》,考察了马克思到列宁的“社会主义”。70年代末思想解放,批判“两个凡是”,这篇文章被好几家杂志转载。
读研究生期间,沈志华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动态》发表了多篇论文。这期间他十分关注现代史和苏联“新经济政策”,《人民日报》也转载过一些文章。
1982年,沈志华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新经济政策与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离毕业论文答辩还有16天,“夜里十点多,家里来了大批警察,直接就给铐走了。我正在床上和孩子玩呢!”
原来,沈志华和一个在外语学院教书的美国博士生有过几次接触。这名美国人被认定是中央情报局的人,后来查清此人并非特务,限令48小时离境。而沈志华最后还是因“泄露国家重大机密”,被判刑两年。
沈志华在狱所里并不觉得“度日如年”,反倒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因为在监狱里信息非常闭塞,没有任何事情干扰,“一天到晚你脑子想的就是你眼前的这个事。我想的就是我这本书。所以你看,我不到一年就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历史的启示》,讲的是192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
“又有钱又有病”
“我的一个朋友章百家(编者注: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说,在中国做学问有两种人:要不有钱—做学问既花时间收入又少,没钱不行;要不就有病,脑门子里一天到晚就想弄这个,喝糠吃菜他愿意。他说,老沈,你又有钱又有病,天生就是弄历史的料。”
他感慨,多亏了后来的“改革开放”给了他一条生路。刚出狱那会儿,他还推过一车梨到大栅栏卖,结果半天就回家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吆喝啊”。南下深圳,他还做了一阵子进出口贸易。回到北京,又给华夏出版社审稿子。到了1988年底,眼睛不好了,他来到广州,开始了黄金生意。
黄金买卖是有严格管制的,沈志华做的是遵纪守法的生意。凭借态度和人脉,他很快就在北京打开了渠道,拿到了合法批文。“我没走什么歪道,我也干不来这个。就是人家负责管事的人认可我。我每月几次飞北京进货,每次背个30几块,一块25公斤,那一年我一人做了半吨黄金。那个时候黄金界都知道我,沈志华,中国头一号黄金贩子,每天在飞机上来回背黄金。”
“我从一开始就想好了,只要赚到一笔够我后半辈子不愁吃喝、够买档案、够坐飞机去世界各地开会的钱,我就停了生意。”沈志华一边做生意,一边还翻译了《匈牙利人民民主制度》。这时候他已经赚了不少,“反正有几十万,我就觉得足够了,自己搞个研究所,能花多少钱?而且正好1990年那年我 40岁了,我想不能再干了,再干就掉钱眼儿里出不来了”。 “回到北京,我又赚了一把,这次更多。我做了一套文白对照的《资治通鉴》,很成功。”“发行的时候,我也想了几招。我把新书发布会开到人民大会堂,上了新闻联播。”在北京丰台新丰宾馆的书会上,他争取到一个小时,给几百家新华书店的经理讲《资治通鉴》。“当场就订出4万套。”
这一回沈志华可彻底有了底气了。开始写论文、搞研究了,组研究所,建立史学基金,都是自己出钱垫。这是1993年开始的。接着,命运的春风吹了过来—俄罗斯解密了前苏联的档案。中苏关系缘何破裂?苏联为什么解体?历史的真相在向人招手。
1994年,深圳召开了一次题为“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的学术会议,以苏联东欧历史学会的名义召集,经费由沈志华筹集。会上沈志华提出:重新振兴苏联史的研究要靠档案!“当时苏联的档案都解密了,再不动作就晚了。苏联档案很重要,我们学界说了半天什么苏联解体的原因,大家都是在猜想!70多年的历史,苏联共产党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不深入地研究历史本身的事情,就妄下结论,不都是想象出来的吗!苏联从十月革命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我们必须搜集档案,在新的史料的基础上探究历史的真相。”
回北京后,沈志华邀请国内研究苏联的十多位专家,专门论证这件事。中国社科院的朱庭光、齐世荣,中央编译局的郑异凡,陕西师大的杨存堂,上海师大的叶书宗等重量级学者纷纷到场。中国社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忍之说:“中国急需苏联的档案,最理想的当然是我们社科院出面去买,但社科院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沈志华说:“社科院拿不出钱,我有钱啊!我只是来向你求个名分,一切费用由我出。”
历史就像拼图
沈志华一行4人到了莫斯科,才发现苏联档案的管理已经收紧,而且收费十分高昂。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复印,1页1美元,苏共中央档案馆1页2.8美元,沈志华口袋里的钱不够了。而且当时俄罗斯物价很高,“刚到时,我们在俄罗斯社科院的一个普通餐厅请人吃了顿饭,5个人每人一个菜一瓶酒,两个凉菜,花了460美金!”最让他们头痛的是官僚体制,档案馆上午11点才上班,中午又休息,下午3点钟就下班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掉了。
沈志华想出了办法:不看档案,光看目录。两个人看目录,把需要的目录抄下来;他跟另外一个同事“公关”,到处找朋友“拉关系”,主要是“请他们喝酒”!俄罗斯人爱酒如命,他俩就随身带着茅台、二锅头,推杯换盏几次,沈志华拿出目录,说明难处,请俄罗斯“好朋友”帮忙去复印具体的档案文件,复印费照付,每人再发几百美元的劳务费,俄罗斯好朋友当然一口应允。这样一来节省了不少时间,更节约了一大笔费用。
当时搜集这批苏联历史档案,大约花去了140万人民币。这批档案的获取,也使得沈志华的学术地位和国内的冷战史研究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世界各地搜集历史档案至今,沈志华认为不同国家的档案管理、分享,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的档案观念同国外发达国家还是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对待档案,仍然是保管大于利用;而发达国家的想法是:档案看得越多,档案的价值越高,所以在美国很多档案馆,学者去查资料,很多時候不仅不交钱,还可以申请档案馆设立的研究基金。”
现在沈志华的研究重点转向中国的周边,他认为中国学者必须找到一个研究中国政治外交的支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什么东方同盟关系特别脆弱?西方的结构就非常稳定。最近一段时间,我忽然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对自己周边的邻居不够了解。由此我就想到中国周边问题。学术领域,国家政治的角度,都需要这个领域的研究。”2015年起,他又接了国家的特别委托项目,“你看这个”,他递过手机,文档里密密麻麻写着项目里搜集到的档案名称。
“别人看到的是枯燥的档案,但我能看到里面的关联、细节。”沈志华喜欢将档案比作小孩玩的拼图游戏:“本来是只大象,给你切割成80块,噼里啪啦打散了一扔,而历史学家要做的,是抽丝剥茧,将那打散的碎片还原成历史。”
沈志华强调,历史档案的研究方法,往往是经过梳理、筛选、比对,把重要的事情罗列起来,寻找其中内在的逻辑关系。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差不多每一个环节都是偶然的,但它有一个必然的大趋势”。
这是历史的逻辑和趋势,大概,人生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