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章平 诗歌 森林
章平对艺术语言极其敏感,这从其小说、诗歌、绘画中都能见出。这种敏感赋予他一种能力,即深谙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创作中体现出某种普遍性、联通性的艺术思维特征。譬如,他的小说,在博采现实主义及先锋技法等小说表现形式之外,又体现出浓郁的诗性色彩;许多诗作则在精妙的语言节奏、肌理与灵动诗思之外,又呈现出叙事性特点——小说家的本色当行;而其文学书写与绘画创作之间的彼此意会、妙合,则更是另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话题了。总之,对于章平来说,其艺术直觉思维仿佛我们现在经常提及的“万物互联”,具有一种“物联网”般相互生發、激荡并进而循环不息、相因相应的特点。本文试以章平诗歌中的森林/ 树林意象为例,尝试分析这一艺术思维的诗性呈现,探讨诗人对生命存在、艺术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等的思考与表达。
在章平的笔下,“森林/ 树林”意象出现次数之多,大概不亚于其标志性的“雪”。仅就标题而言,便有《树林尽头的一片夜光》《树林小溪有一块石头》《走进森林》《让树爱树自己吧!》《树林有懂艺术的树》《树林走入了冬日》《树林路影》《秋日的树林》《我听树林鸟声把这个早晨填满》《这个不写诗的我去树林散步》《树林里有飞鸟》《我是行走过秋天树林那一枚果实》等,在具体诗作中的出现次数则更是举不胜举。“森林/ 树林”与“雪”,是两组颇有意味的物象。刘俊曾指出,章平诗中的“雪”具有“静谧、纯洁、飘逸、宁静”的特点,是章平“客观身世和内在主体的诗化反映”。如果说,“雪”所具有的洁净、纯粹、高远有着一种精神高度的象征意味,体现了能够与混乱外部世界相抵抗的内心秩序的话,那么,“森林/ 树林”则全然是另一种形态。它滋养万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由生长,这是幽暗、深邃、暧昧之地,很难令人将之与洁净、秩序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对如此相异的两者,诗人均情有独钟,其中不乏可堪玩味之处。
对于诗人来说,“森林/ 树林”首先是身心休憩之地。在诗中,“我”想要“去树林收拾心情”,乐于享受“树林温情的午后”,“从树林带点风来,带点蘑菇的滋味”,悠游追问“什么人不需要蓝色天空与树林空气?”在“这片树林”中“藏好一片树叶”,从中体味孩子般的幸福。在这些诗句中,一个向往自然、渴望身心自由的抒情主体形象呼之欲出。但更重要的是,“森林/ 树林”又是令人诗思涌动、带给人无限启示之地。诗人由“森林/ 树林”的莽莽苍苍而联想到生命的丰富与不可化约,同时深悟个体之渺小,甚至思考之可笑,“走进幽暗树林,忘记光亮的身份”,“我经常跳进自己思想的陷阱/ 感觉之受阻,看不到树林深处”。于是,“这个不写诗的我,去树林散步”,“我如野猫经常睡在迷惘树林路口”,从自然中汲取艺术成长以及生命成长的力量:“懂艺术的树,不诉说,历经时间变化/ 坚韧不拔,曲折里,持守柔静”,“树林有真实内容,我静听/ 树林里特有的安宁”。在对“森林/ 树林”之“无限”特征的深味与了解中,诗人对生命有所领悟:“行走过秋天树林那一枚果实”,“最终认识掉落,也就认识真理过程”。
作为一种自然界存在,“森林/ 树林”并不同于风雨雷电、草木虫兽之类的单一自然物象,而与海洋一样,是无数生命体的孕育、生长之地,具有深不可测的耐受性、包容性,以及自我转化、循环乃至净化、重生的能力。这样的自然体,令人敬畏,也令人迷恋。在它面前,诗人所获得的精神滋养是可以想见的。《秋日的树林》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便以极为凝练、清澈的语言传达出“森林/ 树林”复杂、丰富的存在,以及个体从中获取的生命启示。
有些事物我能看清楚
有些事物我看不清楚
一只乌鸦与一只喜鹊
一同使用上帝的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乌鸦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喜鹊声音
在落日透明的光里
黄金树叶,比光纯净
微风以剃须刀,轻刮着秋林
树木摇晃,树叶兴奋不已
喜鹊在树林,乌鸦也在
秋日树林,今日比昨日疏朗
开头两句看似困惑,却清晰、毫不避讳地呈现出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有些事物我能看清楚/ 有些事物我看不清楚”,这是经历过世事之后的自知,带着自省与谦逊。“一只乌鸦与一只喜鹊/ 一同使用上帝的声音”,乌鸦与喜鹊,声音此起彼伏,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我”而言,孰是孰非,谁善谁恶,并不容易轻易决断。表面上,“我”面临着判断的艰难,然而,“一同使用上帝的声音”一句,却陡然直转。即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类,却也都为上帝所造,于是,一种超拔的视角,凌然而起,而这一视角的获得,正是来自于树林涵养万物的特性。“有些树叶听到乌鸦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喜鹊声音”,树叶各有所听,只是感知,并无论断、裁判,充分诠释着“诗的道德,在于避免把我们的生存道德化”。它们随风而动,任凭风带来各种声音,并不拒绝,唯有“兴奋不已”。生命的欢欣与喜悦,跃然纸上。一种摒弃了智性判断之后的天真纯粹的气息,弥漫于诗中:“在落日透明的光里/ 黄金树叶,比光纯净。”秋日的象征色是金色,这既与现实农事生活中的丰收有关,又寓意生命在经历了春天的躁动、夏天的热烈之后,经由情感、体验的积淀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黄金般的价值。于是,便有了“黄金树叶”。这树叶已成熟,它倾听、了然,既无困惑,也无执念,因而呈现出一种澄明之美,“在落日透明的光里”,“比光纯净”。这份纯净,不是简单的“洁净”,而是由醇厚酿成的清澈,是包容了无序的有序。树林也因此焕发着蓬勃生机,“喜鹊在树林,乌鸦也在/ 秋日树林,今日比昨日疏朗”。喜鹊在,乌鸦也在,树林兼容并包,无分彼此。由此,这份疏朗既是季候变换使然,也是诗人心境变换使然。虽然盛夏繁荫已过,但风神更佳。诗歌虽然不长,却蕴含着极丰厚的生命能量,令人回味无穷。尤为难得的是,文字本身亦简省、疏朗、劲健,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既对应着具体物事,又契合着思绪与意识的内烁、凝练。这是章平语言的光影艺术,是文字形式与诗思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章平笔下的“雪”重在呈现纯净、空灵之美,“雪山”又以其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标示着孤高、峻洁的精神世界的话,那么,“森林/ 树林”的意象,则以其幽深及明晦并存而呈现出接纳、包容的特质,就像诗人在《树林小溪有一块石头》中所写,“是真理也不拒绝谎言那样生活”,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多元化存在的沉潜与思悟,是生命体验成熟、沉淀过后的诗性表达。
但又不尽于此。在章平的诗中,“森林/ 树林”又以其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凸显了万物之间的深度纠缠,在“去中心化”的图景中显示出生命流转的复杂。更重要的是,这一感受、思考也同时在语言维度展开。森林不仅是生命万物的栖息之地,同时也是语言的栖息之地。它既象征着自然万物的彼此联结,也象征着语词之间紧密缠绕、共存共生的关系。于此,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波德莱尔那首著名的《感应》(又译作《万物照应》):“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这首诗以其对声、色、味,特别是语言与诗思的多重交融、生发而为人称颂,被誉为“象征派的宪章”,它表明了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仅要能够透过事物表面潜入内核,能够以其敏锐之灵魂去辨认事物之间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深度领悟、揭示语言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联。
在章平的诗中,我们已然能够看到一种类似的属于“元诗”的思与言之关系的体现。不妨来看诗人的《走进一座文字森林》:
因为诗歌,我走进一座文字森林
发现树木在生长思想叶子
走在路上,或把某些句子发现
说不清,词背后是白铁还是黄铜
每一个句子,都像一只猴子
有以前的尾巴,我们把尾巴藏好
喜爱的事物,皆在神奇生长
没有一只老虎能跳过文字说话
有树的声音,就被眼睛听见
也有文字留了地址与手机号
等诗歌狐狸发现,及被按门铃
[我们走动,忘了坐凳子上的思想?!]
一柄生锈斧头,从传递者手中苏醒
我开始伐木,用一生不多的时间
砍伐一堆句子,砍伐心思奇妙
如吴刚砍树,一斧快乐,也一斧愁苦
这首诗从内部逻辑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节。诗歌开头便凸显“元诗”特质:“因为诗歌,我走进一座文字森林/ 发现树木在生长思想叶子”,文字本身的时间绵延性特征与树木的生长性如此相似,于是,在“走进森林”这一可能存在的现实行为之外,便引入了写作维度的观照、省思。接下来,“走在路上,或把某些句子发现/ 说不清,词背后是白铁还是黄铜”,是对上一句的延续。林中路纵横交错,思想之树叶丰盛繁茂,树林的幽深、富饶固然不断带来意外发现,但也令人难以确定其真正的价值。但事实上,思绪的犹疑与语词的游移,却也恰恰正是真诚的诗作中必不可少的珍贵之物,它们构成了诗作的内在张力,酝酿着多种不可预测的可能。“每一个句子,都像一只猴子/ 有以前的尾巴,我们把尾巴藏好”。“猴子”是显見的森林之物,以之比喻“句子”,生动体现了言语所特具的跳跃性、不确定性、难以把捉的特征。“尾巴”则具有双重含义:思想的尾巴,语言的尾巴。前者指向思维的陈旧,后者指向语言自身的冗余。在这里,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第二节中,先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转折,“喜爱的事物,皆在神奇生长”。这句话可谓是全诗的“眼”,体现了一个真正的诗人在面对语言时的敏锐感受力。森林中物类万千,繁密茂盛,互相缠绕,自在生长,似无法则,却又各安其位,像极了文字之间的神秘联结。它们是诗人“喜爱的事物”,唯其喜爱,便能容其恣肆生长。“神奇”,是物的神奇,更是文字造物的神奇,那纯真的静观者,也可以说是驱使文字者——抑或为文字所驱使者——安住其中,又仿佛置身其外,保留着一份原始、本真的对“神奇”的惊讶与喜悦。这是一句极有力量的诗,验证着“诗的天真奠定了一种立场,显示了针对存在的最深刻的洞察力”。接下来,诗人以丰盛的想象力安置、铺设林中之物,呈现诗歌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诸种形式:辞句内部的规律与法则,“没有一只老虎能跳过文字说话”;心灵感知、头脑思维的文字视觉转换,“有树的声音,就被眼睛听见”;诗人深明文字的不确定性与隐藏性,寻踪觅迹,捕捉并将其固定于诗中,“也有文字留了地址与手机号/ 等诗歌狐狸发现,及被按门铃”;文字相对于思维的独立性及逃逸的可能,“[我们走动,忘了坐凳子上的思想?!]”。以上诸种,均体现着对诗歌与语言、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深刻省察。诗人充分体味到语词之间复杂、丰富的生成性,试图还原语言自身的驳杂原貌,在对写作行为的洞察中,体现了对语言的尊重,对语言思维的审慎的观照。语言的敞开过程,也即现实空间、诗歌空间被打开的过程。
第三节回到诗人自身。“我开始伐木,用一生不多的时间/ 砍伐一堆句子,砍伐心思奇妙”,用“伐木”这一行为来比拟诗人对文字、思想的处理,匠心独运、别开生面。体现了诗歌写作中“作”的一面。确然,在诗歌写作中,语词的磨练、 经营之重要性,并不亚于突现的灵感。对诗歌之“技艺”一面的确认,使得诗人从现实的惰性、语言的惰性中挣脱出来,用耐心、坚持去打磨诗歌并使之成型。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伐木意象”用在这首诗中,却似又将语言、思想对象化,凸显的是“我”的主体性存在,以及与“物”的分离,在前两节中所体现的包括语言在内的万物“神奇生长”、生机勃勃的敞开状态却又转为封闭,诗人与万物浑然一体所带来的天真、澄明之境,似又消隐。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去处置“我”与森林的关系,保持诗歌内部的浑然完整,或许亦值得思索。
借着“森林/ 树林”的意象经营,诗人充分呈现了思与言之间的万千交错。在诚实的诗人看来,那些不及物的文字、被轻率对待的文字,就如同鸟儿离开树林,树木离开土地,已无生命可言:“鸟儿纷纷离开树林/ 星星纷纷离开夜空/ 树木纷纷离开土地/ 诗稿纷纷离开文字。”在章平笔下,“森林/ 树林”意象真正成了蕴含自然、语言的复杂有机体,显示出丰沛的生命能量,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交流、沟通、契合提供了丰富的隐喻空间,也为诗的产生提供了丰盈的土壤,文字在其中缓慢生长,以自身的节奏,自由自在,柔软而充满力量,正如树木在林中一般:“树林没有欢迎或不欢迎的姿态/ 好像我就是树林中一棵树”,“树林会尊重树……一切皆自然,没有困惑又满布困惑。”在敞开的、无限的自然之物面前,个体的存在被充分悦纳,进而具有了自我省察、重构、无限延伸的可能。
这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臣服,也是在自然的怀抱中对个体生命的捍卫。章平的诗,写出了臣服的愉悦,也写出了捍卫的坚定。
章平对艺术语言极其敏感,这从其小说、诗歌、绘画中都能见出。这种敏感赋予他一种能力,即深谙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创作中体现出某种普遍性、联通性的艺术思维特征。譬如,他的小说,在博采现实主义及先锋技法等小说表现形式之外,又体现出浓郁的诗性色彩;许多诗作则在精妙的语言节奏、肌理与灵动诗思之外,又呈现出叙事性特点——小说家的本色当行;而其文学书写与绘画创作之间的彼此意会、妙合,则更是另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话题了。总之,对于章平来说,其艺术直觉思维仿佛我们现在经常提及的“万物互联”,具有一种“物联网”般相互生發、激荡并进而循环不息、相因相应的特点。本文试以章平诗歌中的森林/ 树林意象为例,尝试分析这一艺术思维的诗性呈现,探讨诗人对生命存在、艺术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等的思考与表达。
在章平的笔下,“森林/ 树林”意象出现次数之多,大概不亚于其标志性的“雪”。仅就标题而言,便有《树林尽头的一片夜光》《树林小溪有一块石头》《走进森林》《让树爱树自己吧!》《树林有懂艺术的树》《树林走入了冬日》《树林路影》《秋日的树林》《我听树林鸟声把这个早晨填满》《这个不写诗的我去树林散步》《树林里有飞鸟》《我是行走过秋天树林那一枚果实》等,在具体诗作中的出现次数则更是举不胜举。“森林/ 树林”与“雪”,是两组颇有意味的物象。刘俊曾指出,章平诗中的“雪”具有“静谧、纯洁、飘逸、宁静”的特点,是章平“客观身世和内在主体的诗化反映”。如果说,“雪”所具有的洁净、纯粹、高远有着一种精神高度的象征意味,体现了能够与混乱外部世界相抵抗的内心秩序的话,那么,“森林/ 树林”则全然是另一种形态。它滋养万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由生长,这是幽暗、深邃、暧昧之地,很难令人将之与洁净、秩序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对如此相异的两者,诗人均情有独钟,其中不乏可堪玩味之处。
对于诗人来说,“森林/ 树林”首先是身心休憩之地。在诗中,“我”想要“去树林收拾心情”,乐于享受“树林温情的午后”,“从树林带点风来,带点蘑菇的滋味”,悠游追问“什么人不需要蓝色天空与树林空气?”在“这片树林”中“藏好一片树叶”,从中体味孩子般的幸福。在这些诗句中,一个向往自然、渴望身心自由的抒情主体形象呼之欲出。但更重要的是,“森林/ 树林”又是令人诗思涌动、带给人无限启示之地。诗人由“森林/ 树林”的莽莽苍苍而联想到生命的丰富与不可化约,同时深悟个体之渺小,甚至思考之可笑,“走进幽暗树林,忘记光亮的身份”,“我经常跳进自己思想的陷阱/ 感觉之受阻,看不到树林深处”。于是,“这个不写诗的我,去树林散步”,“我如野猫经常睡在迷惘树林路口”,从自然中汲取艺术成长以及生命成长的力量:“懂艺术的树,不诉说,历经时间变化/ 坚韧不拔,曲折里,持守柔静”,“树林有真实内容,我静听/ 树林里特有的安宁”。在对“森林/ 树林”之“无限”特征的深味与了解中,诗人对生命有所领悟:“行走过秋天树林那一枚果实”,“最终认识掉落,也就认识真理过程”。
作为一种自然界存在,“森林/ 树林”并不同于风雨雷电、草木虫兽之类的单一自然物象,而与海洋一样,是无数生命体的孕育、生长之地,具有深不可测的耐受性、包容性,以及自我转化、循环乃至净化、重生的能力。这样的自然体,令人敬畏,也令人迷恋。在它面前,诗人所获得的精神滋养是可以想见的。《秋日的树林》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便以极为凝练、清澈的语言传达出“森林/ 树林”复杂、丰富的存在,以及个体从中获取的生命启示。
有些事物我能看清楚
有些事物我看不清楚
一只乌鸦与一只喜鹊
一同使用上帝的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乌鸦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喜鹊声音
在落日透明的光里
黄金树叶,比光纯净
微风以剃须刀,轻刮着秋林
树木摇晃,树叶兴奋不已
喜鹊在树林,乌鸦也在
秋日树林,今日比昨日疏朗
开头两句看似困惑,却清晰、毫不避讳地呈现出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有些事物我能看清楚/ 有些事物我看不清楚”,这是经历过世事之后的自知,带着自省与谦逊。“一只乌鸦与一只喜鹊/ 一同使用上帝的声音”,乌鸦与喜鹊,声音此起彼伏,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我”而言,孰是孰非,谁善谁恶,并不容易轻易决断。表面上,“我”面临着判断的艰难,然而,“一同使用上帝的声音”一句,却陡然直转。即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类,却也都为上帝所造,于是,一种超拔的视角,凌然而起,而这一视角的获得,正是来自于树林涵养万物的特性。“有些树叶听到乌鸦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喜鹊声音”,树叶各有所听,只是感知,并无论断、裁判,充分诠释着“诗的道德,在于避免把我们的生存道德化”。它们随风而动,任凭风带来各种声音,并不拒绝,唯有“兴奋不已”。生命的欢欣与喜悦,跃然纸上。一种摒弃了智性判断之后的天真纯粹的气息,弥漫于诗中:“在落日透明的光里/ 黄金树叶,比光纯净。”秋日的象征色是金色,这既与现实农事生活中的丰收有关,又寓意生命在经历了春天的躁动、夏天的热烈之后,经由情感、体验的积淀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黄金般的价值。于是,便有了“黄金树叶”。这树叶已成熟,它倾听、了然,既无困惑,也无执念,因而呈现出一种澄明之美,“在落日透明的光里”,“比光纯净”。这份纯净,不是简单的“洁净”,而是由醇厚酿成的清澈,是包容了无序的有序。树林也因此焕发着蓬勃生机,“喜鹊在树林,乌鸦也在/ 秋日树林,今日比昨日疏朗”。喜鹊在,乌鸦也在,树林兼容并包,无分彼此。由此,这份疏朗既是季候变换使然,也是诗人心境变换使然。虽然盛夏繁荫已过,但风神更佳。诗歌虽然不长,却蕴含着极丰厚的生命能量,令人回味无穷。尤为难得的是,文字本身亦简省、疏朗、劲健,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既对应着具体物事,又契合着思绪与意识的内烁、凝练。这是章平语言的光影艺术,是文字形式与诗思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章平笔下的“雪”重在呈现纯净、空灵之美,“雪山”又以其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标示着孤高、峻洁的精神世界的话,那么,“森林/ 树林”的意象,则以其幽深及明晦并存而呈现出接纳、包容的特质,就像诗人在《树林小溪有一块石头》中所写,“是真理也不拒绝谎言那样生活”,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多元化存在的沉潜与思悟,是生命体验成熟、沉淀过后的诗性表达。
但又不尽于此。在章平的诗中,“森林/ 树林”又以其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凸显了万物之间的深度纠缠,在“去中心化”的图景中显示出生命流转的复杂。更重要的是,这一感受、思考也同时在语言维度展开。森林不仅是生命万物的栖息之地,同时也是语言的栖息之地。它既象征着自然万物的彼此联结,也象征着语词之间紧密缠绕、共存共生的关系。于此,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波德莱尔那首著名的《感应》(又译作《万物照应》):“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这首诗以其对声、色、味,特别是语言与诗思的多重交融、生发而为人称颂,被誉为“象征派的宪章”,它表明了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仅要能够透过事物表面潜入内核,能够以其敏锐之灵魂去辨认事物之间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深度领悟、揭示语言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联。
在章平的诗中,我们已然能够看到一种类似的属于“元诗”的思与言之关系的体现。不妨来看诗人的《走进一座文字森林》:
因为诗歌,我走进一座文字森林
发现树木在生长思想叶子
走在路上,或把某些句子发现
说不清,词背后是白铁还是黄铜
每一个句子,都像一只猴子
有以前的尾巴,我们把尾巴藏好
喜爱的事物,皆在神奇生长
没有一只老虎能跳过文字说话
有树的声音,就被眼睛听见
也有文字留了地址与手机号
等诗歌狐狸发现,及被按门铃
[我们走动,忘了坐凳子上的思想?!]
一柄生锈斧头,从传递者手中苏醒
我开始伐木,用一生不多的时间
砍伐一堆句子,砍伐心思奇妙
如吴刚砍树,一斧快乐,也一斧愁苦
这首诗从内部逻辑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节。诗歌开头便凸显“元诗”特质:“因为诗歌,我走进一座文字森林/ 发现树木在生长思想叶子”,文字本身的时间绵延性特征与树木的生长性如此相似,于是,在“走进森林”这一可能存在的现实行为之外,便引入了写作维度的观照、省思。接下来,“走在路上,或把某些句子发现/ 说不清,词背后是白铁还是黄铜”,是对上一句的延续。林中路纵横交错,思想之树叶丰盛繁茂,树林的幽深、富饶固然不断带来意外发现,但也令人难以确定其真正的价值。但事实上,思绪的犹疑与语词的游移,却也恰恰正是真诚的诗作中必不可少的珍贵之物,它们构成了诗作的内在张力,酝酿着多种不可预测的可能。“每一个句子,都像一只猴子/ 有以前的尾巴,我们把尾巴藏好”。“猴子”是显見的森林之物,以之比喻“句子”,生动体现了言语所特具的跳跃性、不确定性、难以把捉的特征。“尾巴”则具有双重含义:思想的尾巴,语言的尾巴。前者指向思维的陈旧,后者指向语言自身的冗余。在这里,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第二节中,先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转折,“喜爱的事物,皆在神奇生长”。这句话可谓是全诗的“眼”,体现了一个真正的诗人在面对语言时的敏锐感受力。森林中物类万千,繁密茂盛,互相缠绕,自在生长,似无法则,却又各安其位,像极了文字之间的神秘联结。它们是诗人“喜爱的事物”,唯其喜爱,便能容其恣肆生长。“神奇”,是物的神奇,更是文字造物的神奇,那纯真的静观者,也可以说是驱使文字者——抑或为文字所驱使者——安住其中,又仿佛置身其外,保留着一份原始、本真的对“神奇”的惊讶与喜悦。这是一句极有力量的诗,验证着“诗的天真奠定了一种立场,显示了针对存在的最深刻的洞察力”。接下来,诗人以丰盛的想象力安置、铺设林中之物,呈现诗歌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诸种形式:辞句内部的规律与法则,“没有一只老虎能跳过文字说话”;心灵感知、头脑思维的文字视觉转换,“有树的声音,就被眼睛听见”;诗人深明文字的不确定性与隐藏性,寻踪觅迹,捕捉并将其固定于诗中,“也有文字留了地址与手机号/ 等诗歌狐狸发现,及被按门铃”;文字相对于思维的独立性及逃逸的可能,“[我们走动,忘了坐凳子上的思想?!]”。以上诸种,均体现着对诗歌与语言、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深刻省察。诗人充分体味到语词之间复杂、丰富的生成性,试图还原语言自身的驳杂原貌,在对写作行为的洞察中,体现了对语言的尊重,对语言思维的审慎的观照。语言的敞开过程,也即现实空间、诗歌空间被打开的过程。
第三节回到诗人自身。“我开始伐木,用一生不多的时间/ 砍伐一堆句子,砍伐心思奇妙”,用“伐木”这一行为来比拟诗人对文字、思想的处理,匠心独运、别开生面。体现了诗歌写作中“作”的一面。确然,在诗歌写作中,语词的磨练、 经营之重要性,并不亚于突现的灵感。对诗歌之“技艺”一面的确认,使得诗人从现实的惰性、语言的惰性中挣脱出来,用耐心、坚持去打磨诗歌并使之成型。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伐木意象”用在这首诗中,却似又将语言、思想对象化,凸显的是“我”的主体性存在,以及与“物”的分离,在前两节中所体现的包括语言在内的万物“神奇生长”、生机勃勃的敞开状态却又转为封闭,诗人与万物浑然一体所带来的天真、澄明之境,似又消隐。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去处置“我”与森林的关系,保持诗歌内部的浑然完整,或许亦值得思索。
借着“森林/ 树林”的意象经营,诗人充分呈现了思与言之间的万千交错。在诚实的诗人看来,那些不及物的文字、被轻率对待的文字,就如同鸟儿离开树林,树木离开土地,已无生命可言:“鸟儿纷纷离开树林/ 星星纷纷离开夜空/ 树木纷纷离开土地/ 诗稿纷纷离开文字。”在章平笔下,“森林/ 树林”意象真正成了蕴含自然、语言的复杂有机体,显示出丰沛的生命能量,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交流、沟通、契合提供了丰富的隐喻空间,也为诗的产生提供了丰盈的土壤,文字在其中缓慢生长,以自身的节奏,自由自在,柔软而充满力量,正如树木在林中一般:“树林没有欢迎或不欢迎的姿态/ 好像我就是树林中一棵树”,“树林会尊重树……一切皆自然,没有困惑又满布困惑。”在敞开的、无限的自然之物面前,个体的存在被充分悦纳,进而具有了自我省察、重构、无限延伸的可能。
这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臣服,也是在自然的怀抱中对个体生命的捍卫。章平的诗,写出了臣服的愉悦,也写出了捍卫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