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八)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37599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元好问 《老树》 《秋怀》 《续小娘歌十首》
  《老树》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此诗写作时间,或说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或说兴定二年(1218)。就“旅食秋看尽”一句看,以贞祐四年说为近。这年夏,元好问举家避兵南渡来到三乡(今河南宜阳)。诗人本希望兵定回乡,但自夏徂秋,眼见秋已将尽,战事不仅未已,反倒更殷,蒙古兵破潼关,入河南,东进阌乡。归乡无望,于是打消回乡之念。因思绪纷乱,难以命题,便以首二字“老树”为题,其实属于无题诗。除首句外,其他诗句与“老树”无关。
  诗八句,前四句,物各安然;后四句,我独漂泊。诗的前六句都从一个漂泊者眼中写来,由物及人,最后一联发为深叹,言意作结。
  第一联“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尽管已是秋尽冬来,木叶脱落,但在高枝上依然有疏葉残留,而晚秋的老藤,竟然开出新花。寒藤,秋寒中之老藤。庾信《奉报穷秋寄隐士》:“秋水牵沙落,寒藤抱树疏。”作花,即发花、开花。两句从树与藤,写所见植物,或说是静物。树与藤,不管寒冬将至,依旧安然自在,呈现各自的生意。
  第二联写鸟,写动物。“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深秋时节,“沙平”“野迥”,大地为过雁和群鸦提供了适宜的栖息之所。泊雁,指大雁栖息、栖止。迥,即辽远,这里是辽阔意。攒鸦,指聚集着寒鸦。雁为候鸟,经过此地,有平沙栖息,尽管只是一时,也是安定的托身之处;而辽阔的旷野,群鸦更可随意聚集栖止。
  第三联由物转而写人,想到自身,感叹人不如物。“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旅”和“行”,都是写自己的漂泊。旅食,指客居他乡,寄食在外,这里指他乡避兵生活。行吟,指且行且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当下的战乱,似乎没有影响物的生存。物皆安然,唯我飘零,行吟悲凉。看看到了秋末,“旅食”尚不知尽期,“行吟”已成生活之常态,日复一日,眼前“日又斜”。
  秋晚日暮,最是客子思乡时,何况诗人是一位避兵的难民。又见物各有托,我独无归,内心的凄凉如何消解?既然无法消解,不如不想为好,这就是最后一联“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战事不知何日消停,思家无用,徒然自苦,干脆不想。干戈代指战争。飘忽,即飘忽不常。干戈飘忽,言战争的形势不可捉摸,难以把握。当时蒙古军破潼关一路东进,掳掠汝州。不用,意即“无须”,此处言形势不允许,无须思家,思亦无用。
  元好问写这首诗时27 岁,诗笔已如此老道,所有的辞彩与工巧都已淘洗净尽,风格沉郁,情感深蕴,而又含浑无迹。清人潘德舆因有“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这样的诗句,称赞元好问“真少陵苗裔”(《养一斋诗话》)。
  《秋怀》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诗题下注:“崧山中作。”崧山即嵩山。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入河东(山西),第二年,元好问故乡忻县(今忻州)陷落并遭屠城,元好问的哥哥好古遇难。贞祐四年,诗人避难河南,流寓三乡。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元好问从三乡移居登封,并在昆阳买屋置地,安居下来。家事稍安,但国难正殷。这年秋,蒙古军占领了山西全境,家乡忻州收复无望。对元好问来说,乱定归乡的愿望彻底破灭。郁闷中,写了这首《秋怀》。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是一个悲凉的季节,是触动客子乡思的季节。元人方回编唐宋律诗三千首为《瀛奎律髓》,其中有“秋日类”,其小序说:“‘悲哉秋之为气’,宋玉之辞极矣。后之作者,悲秋为多。”元好问这首诗要写的,就是秋风秋雨秋怀,用秋风秋雨写愁绪。元好问这首独特的秋怀诗,感情真挚,有动人处。
  诗的首联“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紧扣题目“秋”起。凉叶,秋凉中的树叶。谢庄《黄门侍郎刘琨之诔》:“秋风散兮凉叶稀。”萧萧,象声词,古人用以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等,这里指风雨中秋叶的凄清之声。《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也可理解为风吹木叶,听来疑似雨声。释无可《秋寄从兄岛》:“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散,指散播、散布。虚堂,即空堂。淅淅,象声词,描述轻微的风声或雨声。杜甫《秋风》:“秋风淅淅吹我衣。”掩霜清,即笼罩在清冷的霜气之中。秋风秋雨,秋声秋意,两句写足。室外室内,散布着(散)、笼罩着(掩)秋气。“秋”的凄寒感写到极致,秋“怀”自在其中了。诗以对句起,用“萧萧”与“淅淅”的声韵,和雨声与霜清的感受,将清冷难耐的气氛营造得极为浓重。
  第二联承第一句“声”字(秋风)来。“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上句风物,下句人事,对仗工整,转换自然。黄华,即黄花、菊花,“华”同“花”。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远客愁多,故白发早生。菊花与西风“自”相约,本无关人事,菊花是秋之花,西风是秋之风,西风来时,菊花开时,正是客愁最浓时,远客白发不期而“先”生。菊花与西风,两个最典型的秋之物象,组合成使人愁而至于销魂的意象,让人体验秋怀之苦。
  第三联依然承第一句,上句虫吟之苦承秋声,下句鸟栖不定承凉叶。候虫,随季节而生或鸣叫的昆虫,如夏之蝉、秋之蟋蟀等,这里指秋虫。吟,吟诗,作诗。古人作诗在吟哦中斟酌字句,故称。黄庭坚《胡宗元诗集序》:“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寒鹊,寒天的鹊。梅尧臣《送崔秀才》诗之二:“秋蓬随野转,寒鹊绕林飞。”虫吟本无苦与乐,苦人听来自苦。愁人不眠,吟诗打发时光,而吟声之苦更甚于秋虫;凉叶飒飒,寒鹊栖息不定,时时惊起,诗人梦魂与寒鹊同惊怯。但诗人心惊,与寒鹊不同,寒鹊只是因秋凉栖息不稳,诗人心中惦念的,是家乡的沦陷,国势的危殆,自身的命运。这一联的妙处,在于人与物为一,景与情为一:人比虫吟更苦,心和寒禽同惊。这一联显示了诗人运情入景手法的娴熟,不足处是“惊”字难以落在实处。   尾联“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直写其“怀”,但已非“秋”可笼罩:梦中乡关路,何时能一到?石岭关,在太原北,是太原到忻州之要冲,作者归乡的必经之路。眼暂明,因兴奋而眼神顿时放光。诗人假想有一天站在石岭关上望家乡,那会是多么快意呀!宋人杨时《席上别蔡安礼》有“故里相看眼暂明”之句,对于杨时,那是可期待的。元好问则不同,他这一愿望是缥缈难期的。想象一种不可实现的快意,只能加重思归的愁绪。尾联撇开言意,是唐宋律诗的常用章法。
  元好问最受人称赏的是七律,是七律中的丧乱诗。这首诗正属此类。但必须明白,这类诗需要“老更成”。此诗写于作者29 岁时,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律诗形式已经运用纯熟,针线细密,句法也见精妙。至于这类诗需要的老境美,尚待进一步锤炼。
  《续小娘歌十首》
  吴儿沿路唱歌行,十十五五和歌声。唱得小娘相见曲,不解离乡去国情。
  北来游骑日纷纷,断岸长堤是阵云。万落千村藉不得,城池留着护官军。
  山无洞穴水无船,单骑驱人动数千。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处过明年。
  青山高处望南州,漫漫江水绕城流。愿得一身随水去,直到海底不回頭。
  风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鸦头路更遥。不似南桥骑马日,生红七尺系郎腰。
  雁雁相送过河来,人歌人哭雁声哀。雁到秋来却南去,南人北渡几时回。
  竹溪梅坞静无尘,二月江南烟雨春。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太平婚嫁不离乡,楚楚儿郎小小娘。三百年来涵养出,却将沙漠换牛羊。
  饥乌坐守草间人,青布犹存旧领巾。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
  黄河千里扼兵冲,虞虢分明在眼中。为向淮西诸将道,不须夸说蔡州功。
  这是一组仿吴地民歌写的乐府体诗,共十首。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或以为写于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羁管聊城期间,或据诗中“伤心此日河平路”句,认为应作于窝阔台汗十年(1238),元好问从冠氏回忻州,路经卫州即河平路。这些说法都过于坐实。从诗的内容看,应作于宋蒙联合攻陷蔡州灭金后的一段时间,也即天兴三年(1234)正月之后的某一时间,但这一时期未见蒙古军进入吴地的记载。“吴儿”所唱“小娘相见曲”应是吴地民歌,诗中所写,是蒙古掳掠江南人口。诗题《续小娘歌》,名之曰“续”,实为“拟”,元好问听到吴儿唱《小娘歌》而拟作。
  蒙古军在战争中掳掠人口是常事,元好问生前,也许不止一次目睹此类残暴与惨痛,因此写下这组民歌体诗歌。“小娘歌”今已无可考,幸而元好问留下这一组拟作,才使后人得知其名且多少有些了解。一个旧金文士,模拟南方民歌,记录了东南民众被掳掠到沙漠的悲惨事件,无疑是很珍贵的文献。
  这组诗十首,第一首交代《小娘歌》及其流行地少男少女原本的生活状态,第十首以议论作结,抨击南宋朝廷的失策。中间二至九首,按照人口被掳、被驱和北去的行程,依次写来,记录了这些人的不幸与哀伤。诗中所述,不一定也无须全是诗人亲见。
  第一首写吴儿吴女在家乡生活的常态。“吴儿沿路唱歌行,十十五五和歌声。”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爱于斯,祥和而安定,没有想到突然一日灾祸降临。吴儿,吴地少年。吴地相当于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歌行”本指乐府的一种体式,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籤·体凡》说:“(乐府)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总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这里指吴儿唱的“小娘歌”。十十五五,谓十人一群,五个一组,成群成组。和歌,互相酬答对唱。“唱得小娘相见曲,不解离乡去国情。”小娘相见曲,即《小娘歌》,或《小娘歌》的具体内容。从名字看,当为恋歌。不解,即不懂,不理解。这两句是说:他们从来不知离乡去国是什么样的感受,也想不到这种劫难会落在他们身上。以往的解读将第一首就解为走在被掳北去的路上,应该是误解了“沿路唱歌行”。
  第二首写被掳,“北来游骑日纷纷”,蒙古骑兵到来,百姓需要保护时,“城池留着护官军”,官府不保护,他们落入了蒙古骑兵之手,灾难降临。
  第三首写被驱北去,“单骑驱人动数千”。从来“不解离乡去国情”的青年男女,被驱离乡远去,感觉前路凶险。
  第四首“青山高处望南州”,已经离开“南州”而回望乡国,渴望能像南流的水一样回到家乡,这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让人无比伤痛。
  第五首继续北行,“踏碎鸦头路更遥”(鸦头即鸦头袜,袜头拇趾与其他四趾分开,成“丫”形),他们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路有多远,好像没有尽头。
  第六首前二句“雁雁相送过河来,人歌人哭雁声哀”,指被驱的男女与春天的大雁一路相伴北行,大雁好像送他们北去,渡过黄河。人歌人哭,指既歌且哭,悲歌痛苦。离乡的人们真正感觉到身在异乡他国,不禁悲歌痛哭。后二句,“雁到秋来却南去,南人北渡几时回”。大雁可以在南北之间自由往还,而他们自己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家乡。
  第七首写被驱北上的人们路经黄河以北的平河路,看到的是“千里荆榛不见人”,与家乡“二月江南烟雨春”对比,感到伤心。
  第八首,继续北行。“太平婚嫁不离乡,楚楚儿郎小小娘。”楚楚,风度姿态出众。《魏书·祖莹传》:“莹与陈郡袁翻齐名秀出,时人为之语曰:‘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元好问《为程孙中乡作》:“诸郎楚楚皆玉立。”小小娘,娇小的姑娘。这两句是倒入,正常应是“楚楚儿郎小小娘,太平婚嫁不离乡”。太平年代婚嫁不离乡,他们不幸生逢乱离,被掳远去万里沙荒。“三百年来涵养出,却将沙漠换牛羊。”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是“沙漠换牛羊”。三百年,从北宋建国的建隆元年(960)到此时,计二百七十多年,三百年是举其成数。涵养,滋润养成。这两句是说,这些南方青年的气质风度,是三百年礼仪文化涵养而成。郝经《巴陵女子行序》:“宋有天下文治三百年,其德泽庞厚,膏于肌肤,藏于骨髓。”如此灵秀的少男少女,却被牲口一样驱赶到沙漠,当作奴隶去换取牛羊。
  第九首,继续北行,他们看到了更加目不忍睹的惨相:“饥乌坐守草间人。”
  最后一首,基于以上所述,诗人直接发声,怒斥南宋官方:宋金唇齿相依,虢亡虞随,宋之亡国在即,人口被掳,军队只能拥城自保,竟然还在夸耀联蒙灭金(于蔡州)之功!
  古今拟民歌体诗很多,如《长干曲》《竹枝词》等,一般说来,拟民歌体所写,多男女爱恋,情调轻柔畅快,特别是拟南方民歌,更是如此。元好问拟吴歌体,却记载了这样的悲惨事件,是前所未见的。虽然记述为人间暴行与苦难,却能保持南方民歌柔和舒展的情调,仍可感受江南民歌风味,这是难能可贵的。其中叠字的使用,效法民歌的韵律节奏,应该是形成其情调风味的主要因素。诗中叠字如“十十五五”“雁雁”“楚楚”“小小”,读来确有吴地民歌的柔和感。但到第九首“饥乌坐守草间人,青布犹存旧领巾。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那情调已经无法保持。最后一首“黄河千里扼兵冲,虞虢分明在眼中。为向淮西诸将道,不须夸说蔡州功”,已经怒不可遏,发为怒斥。民歌体与怒斥之间协调的困难,削弱了愤怒的语气,但读者还是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的愤激之情。
  这是一组很特别的拟民歌体诗。如果把它看作是元好问的大胆尝试,可以说,他的尝试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巴浦洛夫说过:“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质疑问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质疑问题能力的培养,让“?”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不仅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趋势,也是为学生将来“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让“?”点燃学生
期刊
【摘 要】笔者一直以来就很困惑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生一说英语就小嘴呱呱,而一落笔写就错误哗哗呢?看似学了7、8年英语,怎么到最后连个简单的人物描述都写不出来呢?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讨论了英语课堂中如何提高和改进初中生写作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列大纲,坚持造句训练,仿写等。  【关键词】写作训练 存在问题 解决问题方法  从事初中英语教育的老师我想
期刊
自工作之日起,从初中到小学高段,班主任工作还从没有卸任过呢,但担任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于我来说,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呢。但是任务分给我了,虽内心忐忑,却还是硬着着头皮接了下来。说真的,当时真有一种我不上断头台谁上的悲壮呢。  开过新生家长会的当天下午,孩子们来学校,当我站在他们面前,看着那一双双明亮如闪烁在天际的星星的眼睛,我的嘴角不由的向上弯,向上扬,但当我把自己在网上搜到的那些应该强调的
期刊
1982 年春,我入读北大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受业于谢冕先生研修当代文学,遂与黄子平和张志忠成为同学。两位师兄都深爱文学,从文学少年成长为文学青年,又都接受了基本完备的中学教育,从早年的知青生涯就开始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几乎是同根相连的命运与共,而且一开始就进入了当代文学的学科体制。比起来,我则是野路子,远离城市圈的文化生态,基本靠自学,而且喜读杂书,没有以文学安身立命的少年壮志,唯独当代作
期刊
【摘 要】备战高考,是辛苦忙碌的,但要做到忙而不乱,顺利又出色的完成备考,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制定完整的计。特别是数学这一学科,大都是通过讲题来复习,那么讲好每一个题就是我们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细致 全覆盖 深入浅出 最准确 最精练  “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又送别了一届学生。回首高三,辛苦而充实。经验谈不上,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吧!  一、一轮复习的准备  首先,我们找了宁夏等新课标考区近
期刊
关键词:写作取向 向后看 长时段 现代经验  被称作“铁西三剑客”的青年作家双雪涛、班宇和郑执,成为文坛的一个热点,引人瞩目。和新文学史上许多青年作家[从20世纪20年代的郁达夫(《沉沦》)、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直到“80后”作家韩寒(《三重门》)、张悦然(《誓鸟》)等]青春叙事的创作起点相异的是,他们讲述的是父辈下岗、失业的悲凉记忆,大工业基地的沈阳往事,而不是青春的迸发与怅惘,爱情与叛
期刊
鲁达送走金老父女,救人完成。接下来,就要干第二件事:打人。  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鲁达起身了。回家吗?不!“迳到状元桥来!”  你有没有感觉到一团煞气,陡然升起?  状元桥,是镇关西肉案铺所在地。场景转换到这里,施耐庵这样描述镇关西的肉铺:  且说郑屠开著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著三五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
期刊
20 世纪“双百时代”绽放的鲜花中,有一篇貌不惊人的作品,名叫《假日》(《人民文学》1957 年第1 期,作者陈布文)。也许题材太细小,加上写法较平淡,发表后波澜不惊,没有引起批评家的关注。  然而,貌不惊人的《假日》却是一篇真正的杰作。它绵里藏针,不动声色地演绎了新时代“几乎无事的悲剧”;艺术上,它白描清逸,虚实相间,疏密有致,惜墨如金,丰富的“象征”意蕴,令人回味无穷。六十年后读此文,给人“蓦
期刊
要说当代学人中长相最像笑口常开的“弥勒佛”,首推张志忠——研究现当代文学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  初识张志忠,是在1992 年。那时,我还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一枚“青椒”。正赶上“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桂子山上召开,一时群贤毕至。时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团职讲师”(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个职称)的张志忠也与会。此前,我就读过他的很多文章,知道他毕业于北大,是谢冕先生的弟子,黄子平、季红真的师
期刊
关键词:章平 魔幻小说 《阿骨打与楼兰》  当今世界的汉语文坛,大多的华语作家还是喜欢遵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缺少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力。但这个世界从来就沉浸在“被”幻想所诱惑的渴望里,因为人类的成长总是以不断丢失生命中的童真为代价,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现实的迷惑时,更期望在想象的世界里奔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力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所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也因此在美国文坛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