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名字写上世界地图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虽然与国际大都会香港一水之隔,但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却与香港不可同日而语。常常令出访国外的深圳官员以及到海外旅游的深圳市民比较尴尬的事情是,必须依附香港并将其作为参照系,才能基本让对方明白自己所居住、工作的城市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这种尴尬的实质,正是深圳在城市品牌建设中所遭遇的困惑:一方面是飞速发展的经济和急剧扩张的城市规模;另一方面则是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的低下和认同感的严重不足。
  
  无序——“邻家男孩儿”的认同焦渴
  
  简要回溯深圳30年发展历程,以及伴随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品牌主题的演变,有助于我们初步探究新兴城市品牌建设的一些基本规律。
  特殊政策:1979年特区成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三来一补”和转口贸易起家的深圳,其城市推广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卖点就是一个“特”字——政策优势。要为中国已经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杀出一条血路来!”而在“不给钱不给物”的苛刻条件下,却给了深圳特区一柄“尚方宝剑”——可以大胆试、大胆闯的政策!于是,从中国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深圳诞生开始,在杀出那条血路的过程中,深圳以“排头兵”敢于并且乐于牺牲的精神,冒着风险,硬是为国家的全面改革开放闯出了数以百计的“中国第一”,如土地拍卖第一槌,触动了土地是国有资产不得买卖的法律底线;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突破了新中国建国以来铁桶般的外汇管理体制和政策……
  高新科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其他经济特区的陆续崛起、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开放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等等,国家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开启了“特区(政策)不再特”的普惠时代。深圳背靠香港、面向全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受到削弱。此后,深圳提出“率先进入WTO”的口号,又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被CEPA和“泛珠9+2”所消化……于是,深圳悄然开始了产业转型和升级。1999年,由中国10个部委联合主办、深圳市政府承办的国家级的“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问世。深圳城市推广的主要内容就自然变成了“高科技之城”。
  文化产业:从本世纪初到2003年,在全国各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圈田圈地正忙,追着赶着学习深圳要搞高新科技的那个当口,深圳又一次悄然地“华丽转身”,确立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其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是2004年5月,又一个国家级的大型国际展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问世,标志着文化产业成为深圳探索走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瓶颈的出路之一。随着大芬村油画基地、高品质大规模的雅昌印刷、国家级的动漫基地、书城、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产业企业的兴起和文化设施的兴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和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于是,深圳城市推广的内容和口号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动漫之城、钢琴之部、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等等。
  创新创意:2005年,深圳向国家申请“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未果,舆论开始爆炒“深圳向何处去”。深圳以敏锐而超前的眼光,关注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提出实施自主创新的城市发展战略,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开始着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2008年11月,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媒体高调评价:“深圳抓住了撬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杠杆。”在2009年,深圳又被确立为中国的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于是,“创新之城”、“设计之都”又成为深圳城市推广的重要口号。
  大运之城:2007年,深圳争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深圳,成为该运动会史上最年轻的举办城市。2011大运会是近年来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之后,又一个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深圳向国际大体联承诺,要办一届“更精彩、更成功、更具影响力”的大运会。于是,深圳可以说是举全市之力开始了大运会的筹办,政府投巨资兴建26座场馆和5条线路共250多公里的地铁、快速公交等一大批公共设施。在官方提出的“办赛事、办城市,新深圳、新大运”理念的统一指引下,“大运之城”、“青春之城办青春盛会”等,成为这座城市品牌推广营销的又一崭新主题。
  显然,在这座新兴城市的经济急速发展、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和战略都在不断变革的历史时期,其城市品牌建设也随之同样处于变化中、不定型的初级阶段。
  与此同时,深圳在这30年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行业也从不同的角度来宣传和解读着这座城市。比如,官方强调和推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文明城市”、“关爱之城”;推进深港合作的相关部门又强调打造“深港大都会”、“深港都市圈”;金融行业高调推广的是深圳要建成“区域金融中心”;物流行业则力推深圳是“港口之城”;旅游行业的口号更是直接仿自香港的“精彩深圳,时尚(欢乐)之都”,等等。这些看似杂乱无序似乎互不相关的口号,却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旨在引起外界的关注,其根本动因就在于急切渴盼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由此可知,城市品牌建设初级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驱动无意识、定位不清晰、口号多变化、推广杂乱而无序。就像正处于青春期的“邻家男孩儿”一样,在其快速的成长发育过程中,总是试图不断以各种方式引起别人关注自身的存在。
  
  有序——与城市发展同步统筹与整合
  
  对于像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而言,在其城市品牌建设的初级阶段,那些看似并无统一规划设计的无序的推广主题和营销活动,在其形式的多样或者说杂乱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诉求——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竞争力。因为,在这个层面,他们都是城市的利益相关者。所以,他们各自所进行的旨在宣传与自身行业(产业)或者部门有关的那些营销推广活动,同样可以使其成为城市营销推广的资源,并且在客观上也达到了“分对象地介绍本城市发展的理念、前景、特点和优势,等等”。深圳在这30年间那些各自为政的多元化推广口号和方式,在客观上获得了类似的效果,即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品牌建设以及营销推广的目的一从不同的路径和渠道,引起世界的关注。
  进入本世纪后,深圳的城市形象品牌工程逐渐进入了官方的议事日程。提出了培育四大品牌:一是以大运会为契机,推广深圳城市人文形象品牌。二是以深港合作为契机,推广深港大都会形象品牌。三是以文博会为契机,推广深圳城市文化形象品牌。四是以高交会为契机,推广深圳城市科技形象品牌。
  由此可见,深圳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之后,城市功能定位和规模结构已经初步定型,其城市品牌建设不但正式进入官方议事日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工程”,而且其方向和目标也从混沌到开始明晰,操作思路以及营销策略也已从无序到逐步形成条理和系统,其可用于城市品牌建设和营销的相关资源也在渐进地得到统筹整合、有效利用。
  30年间,深圳抓住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经年不懈地向全球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宣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逐渐使深圳的名字开始在世界地图上烙下了印记,不但为科学精准的城市品牌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结语
  
  一座新兴的年轻城市,其城市品牌形象的确立,都是与城市发展及历史积淀的时间坐标成正相关的,在城市发展的早期,也就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初级阶段,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知名度的提高,包括以多种形式和多种形象向外界宣示自己的存在——在世界地图上标出自己的名字,此举既是新兴城市初级阶段品牌建设及营销之要务,又是其打造城市品牌最基础的必由之路。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2009年3月25日,杭州市与上海日报社正式签订开办《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杭州专版的合作协议。从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的周一到周五,英文《上海日报》每天将设立一个四开全彩色的杭州专版,三年内累计近700个版面,宣传报道杭州时政经济新闻、旅游会展信息等。截至2009年底,共推出203个专版,并出版了16版全彩色世博会特刊、4版杭州旅行推介特刊,刊发200多篇报道和近60
期刊
采访新星出版社社长谢刚很是不容易。一是他忙。在他四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总坐着等着说话的人,他的电话也总是“不识时务”地响个不停。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他刚刚从陕西的一个县城回来。一天的时间“飞”了一个来回。笔者好奇地问,“这是折腾什么呢?”谢刚憨厚地一笑,“噢,没什么,就是去农村收购了几麻袋的剪纸。”然后就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做停留。  二是从第一次见谢刚开始,他都很少谈及“外宣”这二个字。更多
期刊
编者按: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以嘉宾主持的身份走进贵州电视台演播厅,掀开大型高端对话节目——《论道》的序幕。  龙永图在本次《论道》中对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李稻葵师从于2007年
期刊
福建在中国对外开放史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与世博会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一百多年来,世博会留下了诸多福建元素的印记,也成为福建与世界开展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2008年起,福建省参加20lO年上海世博会工作机构,组织力量进行主题策划和咨询论证,开展了展示概念策划方案公开征集活动,发动全社会力量和智慧共同参与策划,形成了展示方案。    主题的演绎    福建省参博工作机构在对福建展示主题概念
期刊
“有声有色”是胡锦涛主席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何做到有声有色,优质的媒体服务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对外传播》就此专访了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上海世博会媒体服务方面有关负责人翟惠生。  翟惠生的工作向来面对各路媒体,他眼里的世博会也别具视野。他认为,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自己风貌的博览会,靠什么来展示?必然通过媒体传播来展示,从这种角度来说,世博会也是一个新闻传播的博览会。  对
期刊
南京作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城市,高度重视上海世博会,把参与世博作为贯彻国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三个发展”的完美契机,积极对接上海世博会各项工作。南京市各界希望充分利用世博会平台,做好宣传工作,让世界了解南京,走入南京,品味南京,同时推进南京引智引资工作,提升南京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请进“世博元素”    请进“海宝”。2008年底,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南京市外经
期刊
2009年以来,宁夏利用一切对外交流的机会和重大活动,在加强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交流的同时,向来宁的各国外宾、国外媒体记者推介世博会,较好地展示了宁夏地域和民族特色。    在宁夏了解世博    为使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和宁夏馆设计理念较早地走入外界视野,在2009年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刚刚被确定为国家级贸易投资洽谈会时,宁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邀请参会的巴
期刊
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戏,包括《牡丹亭》、《长生殿》等,译成英文,以英汉对照形式出版。这部昆曲选剧英译,一个重要特点是译自场上演出本,以流畅、活泼、富有诗歌旋律的英文,把精心选择包装的昆曲经典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仅是昆
期刊
编者按:在全球化传媒时代,即使有了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仍由于所具备的声画并茂、同步直播等特殊功能,以及大众化的普及性使其传播效果无可比拟。电视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致让我们有时熟悉得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谈起中国电视外宣的发展,与电视传播打了32年交道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很是欣慰。每当新闻突发事件来临时,央视国际频道越来越努力在第一时间向海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在这次涉藏报道和奥运
期刊
2007年7月,外文出版社委托加拿大作家李莎(Lisa Carducci)赴新疆采访。在新疆外宣办的大力支持下,李莎走遍了天山南北,采访了20多位有代表性的普通人,并直接用英、法文撰写。《这些新疆人》一书的英、法文版于2008年1月同时出版。  近日,在外文出版社的协调下,我们共同举行了圆桌会议,以《这些新疆人》、《这些宁夏人》的出版,就图书出版过程中如何靠近受众对象,使用受众熟悉的语言、满足受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