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信息技术具有直观、生动、资源广泛等特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保证数学课堂高效开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学科,其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有重要的优势。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和落后,主要是由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对教师的配合度不高,学习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课堂,获得更好地学习体验。在数学课堂中,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预習,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预习是有效听课的前提。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提前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以往教师只注重课教室内的讲课,忽略了预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即便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也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前熟悉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这种预习方式对学生的自由度很强,学生根本意识不到预习的重要。应用信息技术创建微课,让学生提前以网课的形式了解教学内容,掌握学习重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旋转与平移现象》这节课时,笔者首先在家长群中为学生发布了需要预习的微课,微课中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比如:游乐园中摩天轮和风车等都是旋转现象,滑滑梯、推积木等都是平移现象。在微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独自判断:1.电风扇转动是什么现象?2.汽车在公路上直行行驶是什么现象?3.抽油烟机工作是什么现象?荡秋千是什么现象?在完成判断题后,家中有陀螺的学生,可以通过玩儿陀螺体会旋转。这样的预习方式,让学生不在局限于课本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达成预习目标。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直观性,促进学生理解和吸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高度发展当中,在学习复杂的数学知识时,难免会有一些吃力。倘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教师不能仅仅把原因归结于学生不认真听讲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寻找自己授课的不足,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降低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信息技术中的图片、音频、视频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的展示出来;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的直观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克、千克、吨》的认识这节课,克与千克是生活中常见的计量单位。但是由于吨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且教师无法在教室中展示吨位级的物品,所以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吨的意义。对此,笔者在幻灯片上展示了10袋重100kg的沙子,并告知学生1吨=1000kg,让学生体会吨的重量。那么,100kg又如何体会呢?这时,笔者挑选了班中有50kg的学生,让大家通过抱抱她,感受两个50kg的学生是100kg沙子的重量。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图片和亲自体会的情况下,更好地认识吨这一单位。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由于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的学科,所以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教材,还要通过教学拓展,丰富数学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样既能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能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资源属性,教师可以在讲到相关知识时,利用多媒体拓展教学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商场抽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感知中奖的可能性,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比如:大转盘活动。假如顾客转到蓝色部分视为无奖,转到黄色部分获得二等奖(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转到红色部分获得一等奖(家用抽油烟机一个)。此时转盘上的蓝、黄、红颜色比例为4:3:1,请问某顾客获得二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生活实际中拓展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结束语: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优势,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李长征.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6):133-134.
[2]代振业.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139-140.
(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小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学科,其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有重要的优势。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和落后,主要是由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对教师的配合度不高,学习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课堂,获得更好地学习体验。在数学课堂中,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预習,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预习是有效听课的前提。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提前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以往教师只注重课教室内的讲课,忽略了预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即便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也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前熟悉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这种预习方式对学生的自由度很强,学生根本意识不到预习的重要。应用信息技术创建微课,让学生提前以网课的形式了解教学内容,掌握学习重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旋转与平移现象》这节课时,笔者首先在家长群中为学生发布了需要预习的微课,微课中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比如:游乐园中摩天轮和风车等都是旋转现象,滑滑梯、推积木等都是平移现象。在微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独自判断:1.电风扇转动是什么现象?2.汽车在公路上直行行驶是什么现象?3.抽油烟机工作是什么现象?荡秋千是什么现象?在完成判断题后,家中有陀螺的学生,可以通过玩儿陀螺体会旋转。这样的预习方式,让学生不在局限于课本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达成预习目标。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直观性,促进学生理解和吸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高度发展当中,在学习复杂的数学知识时,难免会有一些吃力。倘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教师不能仅仅把原因归结于学生不认真听讲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寻找自己授课的不足,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降低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信息技术中的图片、音频、视频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的展示出来;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的直观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克、千克、吨》的认识这节课,克与千克是生活中常见的计量单位。但是由于吨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且教师无法在教室中展示吨位级的物品,所以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吨的意义。对此,笔者在幻灯片上展示了10袋重100kg的沙子,并告知学生1吨=1000kg,让学生体会吨的重量。那么,100kg又如何体会呢?这时,笔者挑选了班中有50kg的学生,让大家通过抱抱她,感受两个50kg的学生是100kg沙子的重量。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图片和亲自体会的情况下,更好地认识吨这一单位。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由于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的学科,所以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教材,还要通过教学拓展,丰富数学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样既能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能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资源属性,教师可以在讲到相关知识时,利用多媒体拓展教学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商场抽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感知中奖的可能性,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比如:大转盘活动。假如顾客转到蓝色部分视为无奖,转到黄色部分获得二等奖(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转到红色部分获得一等奖(家用抽油烟机一个)。此时转盘上的蓝、黄、红颜色比例为4:3:1,请问某顾客获得二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生活实际中拓展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结束语: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优势,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李长征.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6):133-134.
[2]代振业.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139-140.
(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