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人文的催进与生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化大省与美术教育构成关系的解析,阐释了美术教育是文化大省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自由与人文的美术教育对文化大省的贡献,体现在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两个方面。美术教育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拥有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也提供了拥有一定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文化受众。从人的教育角度思考,美术教育能激发创造潜能,形成完美人格,催进自由与人文观念的生成,使人具备了无限的可能性,从而去创造无限可能性的伟大文化。
  关键词:文化大省 美术教育 文化 构成 功能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理性有多强、想象力有多猛、创意有多奔放、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心有多旺盛,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文化的重要意义被再度唤醒。世纪之交前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贵州、云南、河南、河北、福建、湖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各省纷纷亮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主张。文化大省建设和美术教育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构成关系?美术教育与文化大省的功能关系如何?理清这些理论关系,对美术教育界而言,对文化大省建设而言,显然都是个紧迫而重要的基础课题。
  
  一 文化大省与美术教育的构成关系
  
  文化大省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通过大量的词汇搜索分析,发现文化大省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解释:(1)省文化建设的目标。当下,各级政府关于文化大省建设的公文主要指的是这个含义;(2)古迹、历史名人等较多的省,即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省。比如在百度搜索上搜到的“中国十大文化大省”“文化大省排名”,就属于这个含义。无论是哪种解释,都显示文化大省与省文化有关,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未来,后者侧重于历史。文化大省以省文化为内核,“省文化”是指省内的文化存在,这种存在包括了省内固有文化以及部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那么,文化大省建设,顾名思义就是省文化之建设。
  文化是人的各种社会生活因素的总和,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全方位的建设。一般人认为,发展文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创新自己固有的文化;另一种就是吸收外来文化。但是,文化不是孤立的现象,创新固有文化往往少不了外来异质文化的作用,吸收外来文化也往往意味着原有文化的更生。所以,文化创新与文化融合是同步进行的。文化融合是文化的常态,文化融合并不是本有文化的自我的毁灭,而是自我的再生——创造了一种新文化。文化融合有快有慢,排他和闭关的政策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干涉,延缓了自然的文化融合。相反,开放自由的社会,加速了文化融合的速度,有利于创造更具适应性的新文化,这种融合涵盖了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以及自身多元文化的融合。这就是文化的自由融合规律,或者称作“文化自觉”。这和“文革”以及“破四旧”等文化粗暴是不同的,文化融合是自由基础上的自觉行为,而文革是暴力基础上的文化人为干涉。其实,“任何先进文化实际上是符合人性的文化,因此,改变一种文化中不符合人性的文化因素,吸纳符合人性的文化因素,是改善我们生存方式、提高我们文化品位的必要途径。”那么,文化的发展就是探寻建构社会的一切方面更贴近人性的过程。这就是文化的人性化规律。所以,文化大省建设的本质就是探索文化的人性化过程,其决胜因素就在于迎合自由与人文的需要。
  从子文化形态系统分析,文化可以分生出各种形态的子文化系统。比如:地域子文化系统、行为子文化系统、形式子文化系统等等。教育是文化的一种行为子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活动。美术是一种形式子文化,“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文化大省则属于省文化的地域子文化范畴,美术教育是美术和教育的交集,具有形式子文化和行为子文化两种性质。文化大省与美术教育都位于文化的子文化系统层面,共同下属于顶级的人的文化。可见,文化大省建设与美术教育都得服从于人文与文化的规律。
  那么,文化大省与美术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构成关系呢?其实,让人感觉迷惑是因为文化大省的文字障,如果我们省略“大省”的话,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文化包括了教育,教育又包括了美术教育。在省的范畴内,文化、教育和美术教育的构成关系并不改变。美术教育本身就是教育门类之一,也是一项文化建设行为。作为省文化建设的文化大省必然涵盖了美术教育的内容,美术教育是文化大省建设的一部分。这就是文化大省与美术教育的构成关系。
  从文化大省与美术教育的构成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发展美术教育是文化大省建设的有机构成;二、文化大省建设不能缺少美术教育的助力。
  
  二 美术教育与文化大省的功能关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仔细考察人类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美术在人类的基本生存和生存质量提高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包括美术文化在内的整个人类文化,都是促进人类实践水平和生活幸福水平提高的生产力,美术的学习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文化好比树,美术教育好比叶。文化作为整体为美术教育施加影响,并提供养分;美术教育之“叶”作为文化之“树”的局部呈现,通过教育的“光合作用”对文化之“树”发生特殊的作用。美术教育具有艺术教育特有的自由与人文的气息:博大沉雄的美术作品带来直接的视觉震撼力,这种视觉场效应冲击,如同悲剧的崇高或者宇宙本源之力,不需要理性的思考乃至感悟的过程,扑面而来,无以抵挡;亦有小桥流水的园林,幽环曲折,耐人寻味,成就亲近的自然,折射东方特有之哲学玄密。只要进入美术的本体,自然拨动人的心弦,陶陶然而忘忧,淳淳然而心化,灵魂接受洗礼,情操得以净化。海德格尔认为美的显现就是存在的显现,就是真理的显现。道理就在于此。美术使平凡的世界变得不平凡,使暗调的生活露出七彩阳光。美术史正是一部人文史,每一部伟大的美术作品都显露着美术家感人的人格魅力,每一个美术时代都展现着时代的人文精神。美术是人的纪念碑,美术用艺术的自由解放人类的时候,确立的是人的尊严与价值。美术是神造的奇迹,它如同海风吹来自由与人文的气息,让人沉醉,也使人显得伟大。认识美术的精神慰藉润泽性,既可以促进美术创造者,自觉诉求创作出更多能有效润泽人心灵的好作品,又能帮助美术接受者自觉地去寻求作品中抚慰人心灵的美术文化营养。
  那么从理论上阐释,自由的美术教育如何对文化大省施加作用力?美术教育的构成可以分为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其对文化大省的作用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分析:(1)从美术学科本体而言,是指传播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延续和发展美术学科,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生活的需要;(2)从教育功能角度而言,是指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养和能力,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发展。前者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但美术学科本体的功能不是指向文化的普遍价值,后者的教育功能则必须在前者美术学科本体的基础上生发,并且指向人文文化的普遍价值以及人的创造力等综合潜能的发挥。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专业院校的美术教育相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取向而言,更侧重于美术学科本体的功能,即专业的美术教育;中小学普及美术教育更侧重于教育功能的延伸,即普及义务教育的美术教育。
  学科本体方面而言,一方面,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对于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美术、建筑设计、电影艺术、电视制作、动漫艺术、旅游文化、舞台美术等行业而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文化大省中美术文化的人力资源。美术人力资源是美术文化产业的最关键因素。美术产业的实质是美术的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但美术的商品化,也带来了美术商品属性化的问题:美术功利化、庸俗化和“沾染了金钱”的浮躁。美术产业的源泉是博大深沉的美术本体。市场在需要大众化美术产品的同时,也需要一颗单纯与虔诚的艺术之心。在这商业直接性与艺术专注性的对立矛盾之中,形成了自由的美术文化市场。在人人都渴望成名暴富的商业社会,那种在寂寞中独立探索的艺术精神更显得可贵,这其实体现的是人的创造精神与人性自由的伟大。这种艺术精神是最值得赞美的事物,是美术产业最本源的推动力。政府不失时机地对即将成形的文化区给予资金注入以及整体性包装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形成美术文化产业品牌。北京798工厂、宋庄画家村和以前的圆明园画家村等美术文化区,就是这样最典型的例子。假设没有改革开放后的美术教育之人才贮备,没有孤独艺术家的自我奋斗,没有政府的规划与包装,这些响当当的文化产业品牌是不可能形成的。又假设我国能给这些美术人才,以更广阔的事业空间和基本的福利关照,可以相信我们的美术文化产业将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文化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对人的关照是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关照。无论是美术自由工作者,还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更完备的人文关照。这种对人才的尊重、对人的重视,可以成为一种价值观,我们期待着这种人的价值观能成为我们国家之文化的一部分。
  教育功能方面而言,一方面,在于通过施加“全人”教育,使人的知、情、意均衡发展,拥有更大的创造力,从而为全方位的文化建设产生潜在的助力。另一方面,全民美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文化大省中美术文化的广大受众。“全人”教育是自由与平等的教育,它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创造物与心调和,希望人的个性、尊严与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然而,因为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困扰,美术教育等非应试科目一直“很正常”地受到忽视,其教育价值也一直难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众多的先进教育理念只能停留在“知易行难”的处境,创造力与个性教育基本只是作为“纸上的文章”或者“不协调与不连贯的教育”,这使美术文化处于长期性的“缺氧状态”。而国民的美术素养不足又进一步萎缩了美术市场,减少了美术文化的受众,成为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艺术教育对我们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而知识如果不能为一个开放心灵的个人所活用,就不能对个人有益,亦不能对社会有所帮助。所以,心智平衡发展成为了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美术教育的价值有进一步确认与挖掘的必要,而美术教育担负的责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它承担着国民审美教育、创造力与个性教育、身心健全教育的重任。唯有通过自由与人文的美术教育,才能产生出广大的美术文化受众,才能形成庞大的美术文化市场;唯有激发出国民的创造力,才能拥有文化的创造力,才能建设出真正的文化大省。
  总之,美术教育是文化大省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其功能与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美术教育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拥有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也提供了拥有一定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文化受众。从人的教育角度思考,美术教育能激发创造潜能,形成完美人格,催进自由与人文观念的生成,使人具备了无限的可能性,从而去创造无限可能性的伟大文化。
  
   注:本论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06年度科研项目“关于实施‘美术大教育’推动文化大省建设的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6037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龙应台:《百年大计,请从文化始》,《联合早报》,2004年3月19日。
   [2] 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黄壬来:《艺术与人文教育》,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6] 罗恩菲德,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
   谷涛,男,1973—,湖南省岳阳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学、美术学、美术文化学,工作单位:浙江省温州大学。
   谷峰,男,1970—,湖南省岳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工作单位:江西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玄幻小说自诞生后不久,便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2003年前后更是网络文学的关键词之一;从2004年至今,玄幻小说不仅仅占领了网络文学的领头位置,同时也不断创造出一个个出版奇迹。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依赖于网络小说发展为其创造的良好发展条件,使之产生了新变化和新发展。  关键词:网络 玄幻小说 新变化 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1207.42 文献标识码:A    在网络文学文本中,除了占比例最大的
期刊
摘要孟子作为继孔子、老子之后独当一面的思想家,对心性问题做过较深的思考,其心性论的构建明显的重道德伦理方面“善”的构建。孟子之言“性善”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十分深远。其所论的 “心”不仅是认知心,更重要的是道德心。孟子的道德心是其心性论的基石。孟子的心善即性善,具有激励人们为实现道德理想奋斗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 心性论 善 道德意义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
期刊
摘要林语堂幽默观的中心内涵是对失败之境中的人或物的怜悯之情,对人性自由的相对认同,是追求闲适的快乐哲学。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有儒家的仁学中庸,道家的超然知命,佛家的怜悯洞悉,还有基督教的博爱奉献。它们相互融合汲取,共同作用才产生了林语堂独特的幽默观。  关键词:林语堂 幽默观 儒 道 佛 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1924年,林语堂首先将古希腊医学中的术语“hu
期刊
摘要元末诗人杨维桢以古乐府见称于时,其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铁崖体”风格震荡凌厉,奇丽诡怪,是元末诗人张扬个性、独抒性灵的反映。明初由于政治、文化、文学等方面的限制,“铁崖体”最终走向衰歇,诗风转雅。  关键词:杨维祯 铁崖体 奇丽 独抒性灵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清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元季杨廉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对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做一简单梳理,并聚焦小说《黑暗的心》的其中一个中译本,从这个中文译本中选取一些翻译实例,来探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若干常用手法,并进而对译本的处理效果作一简单评价。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的心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英籍波兰裔作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以其非凡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主张
期刊
摘要传统诗教内涵的生成,实则经历了周代礼乐诗教、孔子“言语”诗教、汉儒经学政教、刘勰的文体诗教等,一系列开放式的建构过程。这其中,诗教文本,即“诗”,经历了由“散诗”到结集的《诗三百》,而《诗经》,而“文学诗”这样的发展过程;“教”的内涵同样经历了礼乐为教、“言语”为教、政治为教、情感为教的演变重构过程。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传统诗教是政治、文学与教化的综合性人文存在,其存在特征则是动态与开放,顺应与
期刊
摘要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息息相关。剖析美洲地名这块历史文化的“化石”,我们可以领悟到美洲印第安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  关键词:印第安语 美洲地名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它通常能反映出当时的某些自然特征和历史背景的状况,甚至史事本身的某些侧面或具体细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该地的历史地理特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语言、文化与思维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的习惯性迁移的主要情况,以Schachter(1983)的迁移理论为基础理论,将迁移视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性策略,结合教学法、教育心理学、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了对比分析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写作 对比分析 习惯性迁移 困难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跨文化语用失误从两方面分析了语言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对避免翻译中的亏损提供了理论依据。旅游翻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日趋重要。英文景点介绍的准确、详细,是提高涉外旅游服务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将从语用失误的角度分析旅游翻译。  关键词: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旅游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原文语言)组织成文的材料(textural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及翻译方法,指出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地由于文化背景、政治制度、思维习惯等不同,在电影片名翻译标准、策略上存在差异,并探究其原因。  关键词:片名翻译 大陆 香港 台湾 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电影是传播最快最广,具有国际性的艺术形式。随着世界范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欧美电影涌进中国。而电影片名,作为影片的眼睛,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