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课前准备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c)-0196-01
1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爱玩,而且在幼儿园里是不要求他们去做课前准备的,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进行课前准备这方面的训练。我是这样做的。
1.1 强化训练
学生自控力差,单凭老师一句简单的“做好课前准备”绝对不行,必须通过实际演练,学生才能摸到门道,才能按规则去做,进而养成习惯。所以在班会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景:现在下课了,下一节课是语文课,你们该怎么做准备工作?语文课上可能要写字,你还要准备些什么?在如同游戏的训练中,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课前准备”。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反复演练,让学生做到又快又好。
1.2 提示语提示
下课了,美妙的音乐声响起,学生的心已经飞到外面去了,哪还会想起什么“课前准备”。我就让学生在“老师再见”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一句话,“拿好课本”。让学生一说完这句话,就坐下来做这些准备工作。
1.3 表扬激励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开始时,我和班干部轮流督促检查,做好的即时表扬,没做好的即时纠正,一次奖励要比10次批评的效果好得多。久而久之,学生课前准备用具的习惯就养成了。
2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又是学生举止文明的体现。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经常走神。如何才能使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
2.1 由“要我听”到“我要听”
教师讲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吸引住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
2.2 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我会适时追问一句:“刚才同学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他的意思或提的问题给大家再说说吗?”上课孩子们发言时,我常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大家认真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当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时,我会提出:“你和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听,不易走神。我也会经常鼓励学生:“这位同学听得真认真,大家没有发现的问题他居然听出来了。”其次,教师讲话不要罗嗦和重复。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只讲一遍,用这样的方法养成学生“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2.3 训练学生“说”的水平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1 认认真真看书,一字不漏朗读
一年级课文的特点是篇幅短小,一篇文章只有几句话,而学生记忆力很强,往往只要听老师或同学读一遍就能随声附和地读起来,但是,由于没有认真读书,课文里的字却不一定认识,好比“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为了培养学生认认真真看书朗读的习惯,首先要学生做到正确地读。读“正确”就是每个字读准确,每个词、每句话读清楚。第一学期开学初,让学生用手指点着逐字逐句地认清、读准。训练一阶段后,就要他们“眼看口读心想”了。遇到学生读错、漏字、添字、重复字句时,一定要求学生加以纠正,直到读正确为止。
3.2 指导学生潜心去默读
一般说来,经过上阶段的严格训练,学生就能初步养成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读书习惯,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了。在这个基础上,便开始进行默读训练。默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默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思考,从字里行间钻研语言文字的含义并提出问题,用自我设疑、释疑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及联系。
3.3 培养学生的勾、画、圈、点,以笔助思的习惯
虽然是低年级学生,还不会在读中摘录佳词妙句,或做简要的批注。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也要求学生用笔在文章中圈、点、勾、画。我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平翘舌音、生字新词、自然段的序号以及自己不明白的词句。经过这种训练,我们班上几乎所有的孩子无论在读书或者说话时都能正确的区分平翘舌音。这种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积累词句的习惯,现在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也能自觉地动笔圈画佳词妙句,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4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我认为做作业习惯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端正态度。其次,要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再次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良好习惯。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查自改的习惯。学习如同耕作,不能只讲耕耘不讲收获。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只要我们认定目标不动摇,坚持不懈,那么当汗水浸泡、恒心维护的好习惯茎长叶茂时,便可见常青藤上,缀满了成功的花蕾,只待金秋来临,硕果压枝。
关键词:教学课前准备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c)-0196-01
1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爱玩,而且在幼儿园里是不要求他们去做课前准备的,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进行课前准备这方面的训练。我是这样做的。
1.1 强化训练
学生自控力差,单凭老师一句简单的“做好课前准备”绝对不行,必须通过实际演练,学生才能摸到门道,才能按规则去做,进而养成习惯。所以在班会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景:现在下课了,下一节课是语文课,你们该怎么做准备工作?语文课上可能要写字,你还要准备些什么?在如同游戏的训练中,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课前准备”。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反复演练,让学生做到又快又好。
1.2 提示语提示
下课了,美妙的音乐声响起,学生的心已经飞到外面去了,哪还会想起什么“课前准备”。我就让学生在“老师再见”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一句话,“拿好课本”。让学生一说完这句话,就坐下来做这些准备工作。
1.3 表扬激励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开始时,我和班干部轮流督促检查,做好的即时表扬,没做好的即时纠正,一次奖励要比10次批评的效果好得多。久而久之,学生课前准备用具的习惯就养成了。
2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又是学生举止文明的体现。刚入学的孩子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经常走神。如何才能使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
2.1 由“要我听”到“我要听”
教师讲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吸引住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
2.2 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我会适时追问一句:“刚才同学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他的意思或提的问题给大家再说说吗?”上课孩子们发言时,我常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大家认真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当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时,我会提出:“你和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去听,不易走神。我也会经常鼓励学生:“这位同学听得真认真,大家没有发现的问题他居然听出来了。”其次,教师讲话不要罗嗦和重复。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只讲一遍,用这样的方法养成学生“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2.3 训练学生“说”的水平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1 认认真真看书,一字不漏朗读
一年级课文的特点是篇幅短小,一篇文章只有几句话,而学生记忆力很强,往往只要听老师或同学读一遍就能随声附和地读起来,但是,由于没有认真读书,课文里的字却不一定认识,好比“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为了培养学生认认真真看书朗读的习惯,首先要学生做到正确地读。读“正确”就是每个字读准确,每个词、每句话读清楚。第一学期开学初,让学生用手指点着逐字逐句地认清、读准。训练一阶段后,就要他们“眼看口读心想”了。遇到学生读错、漏字、添字、重复字句时,一定要求学生加以纠正,直到读正确为止。
3.2 指导学生潜心去默读
一般说来,经过上阶段的严格训练,学生就能初步养成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读书习惯,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了。在这个基础上,便开始进行默读训练。默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默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思考,从字里行间钻研语言文字的含义并提出问题,用自我设疑、释疑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及联系。
3.3 培养学生的勾、画、圈、点,以笔助思的习惯
虽然是低年级学生,还不会在读中摘录佳词妙句,或做简要的批注。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也要求学生用笔在文章中圈、点、勾、画。我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平翘舌音、生字新词、自然段的序号以及自己不明白的词句。经过这种训练,我们班上几乎所有的孩子无论在读书或者说话时都能正确的区分平翘舌音。这种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积累词句的习惯,现在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也能自觉地动笔圈画佳词妙句,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4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我认为做作业习惯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端正态度。其次,要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再次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良好习惯。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查自改的习惯。学习如同耕作,不能只讲耕耘不讲收获。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只要我们认定目标不动摇,坚持不懈,那么当汗水浸泡、恒心维护的好习惯茎长叶茂时,便可见常青藤上,缀满了成功的花蕾,只待金秋来临,硕果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