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院前急救(附30例死亡病例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前急救(急诊120)一般是指在医院外,对危急重症病人、意外事故受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抢救,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在医疗救护下将病人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抢救。院前急救要求有一支通讯敏捷、反应迅速的专业救急队伍,并且24小时全天候接受生命救助。本文通过2008年5月-2015年4月8年间我院120救护站接诊的急诊病人,120急救医生到达现场时已明确临床死亡或途中死亡病例作对比分析,就现场急救的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作如下探讨。
  1临床资料
  1 30例死亡病人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月-85岁,平均43.6岁;其中20-40岁中青年占37.5﹪,60岁以上老年人占52.3﹪,婴幼儿占11.2﹪。从接到120指令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查看病人,时间5分钟-30分钟,平均20分钟,。
  2病因分析 车祸、高处坠落等外伤致颅脑损伤8例,占2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5例,占17﹪;严重脑溢血、晚期肿瘤、新生儿窒息等4例,占13﹪;剧毒农药中毒2例;电击伤1例;严重药物过敏性休克、肝衰竭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呕血窒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外伤致失血性休克、尿毒症各2例,占42﹪。
  3心电图表现:接诊时心电图呈一直线26例,室扑、室颤4例。
  前4位病因及急救120到达时间
  病因 发病及救护人员到达时间 平均时间
  车祸及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 10-30分钟 25分钟
  8例
  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 5-20分钟 12.5分钟
  5例
  严重脑溢血致呕吐窒息、脑疝性形成 15-30分钟 22.5分钟
  4例
  溺水及新生儿窒息3例 10-26分钟 18.5分钟
  4复苏过程:全部病人除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明确判断患者临床死亡外,均在转运过程中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吸氧、吸痰,针对性输液,直至患者出现临床死亡: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开始散大、心跳停止、心电监测频发室早、室速、室颤、无心电活动为止。
  2讨论
  1 急性疾病和意外创伤,是人们随时可能发生和遇到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现代化、驾乘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国民普遍对生命价值的忽视等,决定了心脑血管疾病、外伤等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 在处置危急重症的过程中 ,医生的技术水平,临场的处置是否及时、妥当,对病人的安危和预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急救箱药物的配备尽可能齐全;随车、急诊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精准。早在上个世纪中叶,Stepnenson就曾对1200例循环骤停复苏成功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94﹪病例是在循环骤停4分钟内开始抢救的。另有6﹪病例是在循环骤停4分钟后开始抢救,但均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近、现代生理学早已证实,只要呼吸停止4--6分钟,大脑内葡萄糖、ATP将被耗尽,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故目前国际上把4分钟定为复苏时限。大量的统计学资料表明早期复苏在8--12分钟,二期复苏在16分钟以上时,死亡率为100﹪;早期的心肺复苏在4分钟以内,二期复苏在8分钟以內存活率为43﹪。说明早期的心肺复苏是何等重要﹗
  3 长期以来,国人的传统观点就是有了疾病(包括急症),就是将病人送到医院治疗,往往忽视了必须的现场急救措施,严重地影响了许多急症病人的救治,甚至使一部分有希望能被救治的病人失去了抢救的希望。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更为重要。只有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病人才有生的希望。许多病人如果现场心肺复苏及时,很有可能挽回生命。
  4 目前,急救知识的普及在我国仍处于滞后阶段,全民的急救、自救意识也很淡漠。由于接触和发现病人的最初目击者往往是患者的亲属、同事及出事地点的群众,如果大众现场急救的知识得到普及,就能在 对病人进行现场急救的基础上,边救急边呼叫120急救中心,从而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从事120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基本功扎实,训练有素,思维敏捷,反应讯速,责任心强。接诊后,脑海中应立即想到患者的病情属于何系统,危险等级。相应的辅助检查措施得力。如:最基本的能做、读懂心电图;进行气管插管以及电击除颤;识别休克的类型,掌握输液的内容、输液速度的快慢原则。特别是急性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处置。确保患者安全抵达医院急诊科,为下一步的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死亡率和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为院前急救树立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宗浩 急救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2月
  2 刘秉银 阳晓麟 马 英 刘 征 中国预防医学与临床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年7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中进行过开颅手术的30例颅内感染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出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9例患者的颅内感染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死亡1例。讨论:严格依照临床治疗的要求,对颅内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同时对其实行微创手术;术后,再实施抗生素治疗,剂量适中,就可以降低其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出现的概率。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方面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140例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分别行以不同药物,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行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各血脂血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无差异,可比。  1.2 方法  治疗前为两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并记录血脂和血压的各项指标,然后为两组患者分别使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甲基强的松龙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d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肺功能等相关指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显示的血肿位置、形态、大小,确定头皮的穿刺点、方向、角度及深度,置入软通道进入血肿腔中心,通过术中抽吸及术后反复尿激酶液化引流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结果:96例脑出血患者,存活8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ADL:I级13例,Ⅱ级20例,Ⅲ级26例,1V级20例,V级4例,死亡13例(住院期间死亡9例,出院后随访期间死亡
期刊
摘要:目的 : 研究分析男性泌尿生殖道性病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男性泌尿生殖道性病感染患者,共160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所有患者性病感染分泌标本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各类药物敏感率状况。结果: ①在160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性病感染患者中,有4种病原体的阳性率较为显著,其中主要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健康教育时间、住院时间、对疾病的认知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五个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健康教育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同时伴有肝脏功能损害的临床治疗特点及经验总结。方法:本院在工作临床中发现的16 例甲状腺亢进的患者同时经过检查发现这些患者肝脏功能损害存,通过与没有肝脏损害的甲亢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病程治疗的时间,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甲亢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情况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病程越长, 其发生甲亢性肝损害的几率越大;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并发症甲亢肝损害的几率也越大;甲亢合并肝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4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语言障碍、视力障碍以及肢体瘫痪等症状,主要由心源性血栓、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经综合治疗后,有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9%(48/54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对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3月份接收的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7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I组和II组,各35例。I组给予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II组给予桡骨小头切除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显示,在治疗效果比较上,I组优良率比II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术后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急救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氧疗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无创通气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效果。结果:经过1h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