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而学 知行合一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莫不知学习之重要。一翻开《论语》即可见人生至乐乃“学而时习之”。《格言联璧》的开篇即说:“世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是啊,没有学习就没有当今之文明。是学习这项技能促使我们的先民在原始的劳动中总结经验、传承发扬、尝试探求、不断进化。从我们一坠地,即开始了学习。学习交流,学习思考,学习生存的种种技能。当我们可以自主地行动了,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梦想这种神奇的东西,而后便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去追求那种神奇。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用一生追寻君子人格,在求学问道之路上不懈地修行。让我们借助《呻吟语》这扇门,去探寻明代学者吕坤眼中的求学之道。
  无所为而为
  劝学者,歆之以名利;劝善者,歆之以福祥。哀哉!
  ——《呻吟语·问学篇》
  或许当世的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古代很多满腹经纶的大学者为何都选择隐居去了。既然有学识,何不藉此谋得名利双收,岂不比忍受清贫寡淡的山野生活之味要强百倍吗?这就是一种极其功利的学习观。儒家虽然提倡“学而优则仕”,但强调的是用自己的学识去影响当政者,使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转。如孔子所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只要读书人有担当精神,以所学为天下苍生做出贡献了,在朝和在野又有什么分别呢?以同样的思维去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并不是告诉读书人书中有谋得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方法,而是说读书品高之人即使身在陋巷,他们所获得的快乐也是会等同甚至超过那些黄金满屋、美人在侧之人的快乐的。
  一个人获得名利不是坏事,但是只汲汲于名利之人定是俗人。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所以吕坤接着说“无所为而为,这五字是圣学根源。学者入门念头,就要在这上做。今人说话第二三句,便落在有所为上来,只为毁誉利害心脱不去,开口便是如此。”此番话早在孔夫子那里就感慨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读书不着眼于自身,总想着在他人、他物上用力,读多少书也不会快乐。
  见吾心是悟
  悟者,吾心也。能见吾心,便是真悟。
  ——《呻吟语·学问》
  电影《一代宗师》中讲习武之人的三个境界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人与天地自然对话,与人世百态对话,最终还是都要圆融到自己内心。当真有那么几刻能静下来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想一个人才能真正地发现此前所见种种之中的玄机来,一个人也才会真正地成长。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习学了一大堆别人说的这样那样,到最后能知道自己怎样的才是真的学明白了。而一个人活到什么时候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儿了,才算活明白。这就是一个明理见性的过程吧。《中庸》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难寻到,遵循人之本性即可。然而麻烦的是我们的性早被丢掉了,当我们心底诞生了私欲的时候,天性即失去了。孔子赞颂尧、舜、禹三位圣人治天下其实也并无甚法宝,只不过是率性而为。因此《大学》开篇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就是让天性(即明德、良知)再次发出光芒。所以我们再看神秀和尚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然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讲天性纯然不须拂拭,也就无怪六祖慧能可以继承五祖弘忍的衣钵了。


  知是为了行
  读书人最怕诵的上古人语,做的是自家人。这等读书虽闭户十年,破卷五车,成甚么用?
  ——《呻吟语·学问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的是学习的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了才会快乐。“习”的甲骨文的形状是雏鸟张开翅膀在鸟巢里反复练习飞翔。如果一个人学习知识后不能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永远是死的,永远无法张开翅膀飞翔。和别人谈起学问来全是修身要道,一转过头去该说脏话还说脏话,该闯红灯还是闯,这类人我们称其伪君子可以,说他是死读书也是可以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一章孔祥语老师翻译得极好:“一旦知晓天下至道,立即循道而行,一直到死。道是一生的追求,至死都要坚持。”子路更是可爱,所学的知识尚未都实践的时候,他都害怕听到新知识。只要我们所学到的,所追求的道是正道,就值得我们去立即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吕坤还有一个类比特别形象:“上吐下泻之疾,虽日进饮食,无补于憔悴;入耳出口之学,虽日事讲究,无益于身心。”是啊,闻道而不习之,与上吐下泻有什么分别呢?所以学习既要好好地消化吸收,觸类旁通,举一反三,还应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每天真的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如曾子般提醒自己:“传不习乎?”愿我们与书籍的每一次相遇内心都是山青水白般清雅,不要让心被名利压得太重,在知与行的互动中收获学问大道沿途的鸟语虫鸣,禾风稻香。
其他文献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已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  屈原明明要投
期刊
庄子说:生和死其实都差不多  在老子那,善和恶其实都差不多,祸和福其实都差不多。这种相对主义到了庄子那里,就发展到了极致,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说:生和死其实都差不多。因此就有了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老婆死了,他居然敲着瓦盆唱歌。他的好朋友惠施看不下去了,斥责他说:“朝夕相处的老伴儿去世了,你不悲伤都说不过去,反而敲着瓦盆唱歌,太过分了!”  庄子说,老婆刚死的时候,我当然也很
期刊
同宗聚族而居,钟鸣鼎食以祀。在徽州这片土地上,宗祠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在徽州,家族观念、宗亲观念十分看重。在我的记忆中,我接触宗族,是从“本家”开始。小时候,家中或者隔堂亲戚家有“大事”,老本家人就会出动帮衬。此所谓“大事”,即婚丧嫁娶之事。懵懂年纪时的我,并不明白“本家”一词,也不懂“本家”在这一脉血亲当中所起的作用。老长一段时间里,不曾想明白“本家”与“亲眷”的不同。但从家人的言语、行动中,
期刊
1.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洞庭湖君山岛,君山又名洞庭山。为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其售价为当今名优茶之最。君山茶曾用名黄翎毛、白毛尖,1957年始定今名。  君山宛如于西洞庭湖中一块绿宝石,刘禹锡有诗赞曰“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古老的君山,物产万类,以茶最享盛名。古时君山茶年产仅一斤多,清朝尚有贡尖、贡蔸之分(即银针、毛尖)。乾隆下江南后,下诏岁贡18斤。即时是今天,茶
期刊
传统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  于是有了家族制度,祠堂,正是家族制度的外化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中国的家族制度一直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这种生活理想,田园情怀,返朴归真的态度,以趋福避祸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清淡的幸福。事实上,从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角度,“家族之长存”对于推动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
期刊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有人问睦州和尚:“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真够俗的。怎样才能超脱这些呢?”  睦州回答说:“穿衣吃饭。”  那人大惑不解:“我不懂您的意思。”  睦州又回答说:“如果你不懂我的意思,就请穿衣吃饭吧!”  那个人的问题,是想摆脱平凡的生活。睦州的回答呢,就是让他从平凡中求不平凡。因此佛家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是烦恼之外另有个菩提,生死之外还有个涅槃。菩提就在烦恼之中,涅槃
期刊
“在城市急速扩张及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可能一夜之间一座存在数百年甚至更久的祠堂就消失了,历史与文化的活文献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皮之不存,所谓民间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也将无所依附而分崩离析。”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课,多是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开始。陈氏文章有股演说气,句式铿锵,探及进步与保守时认定“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
期刊
有一句話说,云里写诗,泥里生活。这里的云,是一种状态,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高远的状态。云和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距离遥远,境界殊异,是截然不同的。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魏晉时期的嵇康,就是一个绝世独立,耽于理想的人。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因得罪钟会,被他有心
期刊
1912年1月,民国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不久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又进一步将经学无用化,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与传统学术价值,也被从根本上否定。尽管诸多学者曾撰文呼吁“中小学读经一科不宜尽废”“东方文化有诸多优点”,但终究没能扭转“废经”的事实。80多年后,王财贵以一己之力在台湾发起读经运动,推广大量诵读传统经典的教育理念,一时吸引了数百万台湾儿童的参与。经过2
期刊
他用一幅画来向我们打招呼——也用来告别。  他作为牺牲为艺术祭了坛。你知道,作为祭坛牺牲的,往往都是最好、最纯洁的事物。譬如传说里祭神的童子童女。他就是侍奉艺术之神的那名非他不可的金童。我们宁愿他去了另一种世界——与我们所在的世界不同的另一种世界,大地与天空相融、凡人与神圣接近的世界,和眨眼之间、近千年之后同样作为牺牲祭了坛的、一位名叫海子的、早早冒出天才萌芽、孩子一样的青年诗人相见,握手微笑,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