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经济与政治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在不断更新。面对新教材,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都需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案例进行取舍,“舍远取近”、“舍旧取新”、“舍生取熟”、“舍表取里”,做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
关键词: 中职经济与政治教学 新教材案例 取舍
1.中职经济与政治教材的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课程在课改步伐的推动下,教材内容在不断更新。目前中职德育课程中的经济与政治知识教学主要使用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也有部分学校使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等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无论哪种教材,隔一段时间就会修订一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主要内容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教材中更换最频繁的就是使用的案例和数据。
2.中职经济与政治新教材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取舍
国家规划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供全国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选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都需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新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取舍,做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
2.1“舍远取近”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是面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所选案例需兼顾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课堂教学中舍弃一些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案例,选取或更换一些距离学生生活近的案例能更好地引发学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
例如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中第4课有一个名为“关于‘水’的思考”的案例,以“北京水价”为例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江苏学生会感觉距离有点远,可以更换为江苏当地的商品举例讲解。然而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中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以“江苏省华西村”的例子讲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就让江苏的学生觉得距离很近,甚至有学生去华西村参观过,介绍得比教材详细丰富得多。第3课最后还有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小张参加了意外伤害保险,后来被车撞伤后获得了保险理赔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本校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理赔的案例,如我校学生校运会受伤理赔的例子,能够更加贴近学生。
2.2“舍旧取新”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2009年6月出版了第一版,经过两年的使用,一些教师对该书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2011年又修订了第二版,但现在距离第二版出版发行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为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教材中部分案例做到“舍旧取新”,才能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整本教材中案例时间标注为2008年的有近10个,标注为2009年和2010年的也各有5个左右。第3课中关于华西村的案例所用的全村销售收入450亿元是2007年的数据,其他统计数据截止日期多在2010年之前。第11课的案例“中国载人航天——自主创新的典范”中有“2011年底,中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表述,而实际上“天宫一号”已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第7课关于我国伟大成就的图片中有一张“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场景,然而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已成功送入太空。还有第8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中提到“近年新的法律出台”是以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和2008年施行的《就业促进法》为例的。这些案例在上课过程中虽然依然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学生强调教材的编写时间,并且补充新的数据,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这也是经济与政治知识教学的一大特色。
2.3“舍生取熟”使课堂教学贴近职业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内容中每一章节都会有很多枝枝节节的内容,教师不可能在上课过程中全部展开讲解。对于通俗易懂学生又较为熟悉的案例,学生可以自己阅读。对于较为陌生的案例,教师可以适当取舍,尽量找寻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案例进行更换。
比如第一单元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关于“企业中的劳动者”部分内容共使用了王洪军、孔祥瑞、李斌三个模范人物的例子,学生都比较陌生,可以选择一两个详细介绍或者更换一个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模范人物加以说明,做到更加贴近职业。
2.4“舍表取里”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经济政治与社会》新教材为了精简文字,有许多案例只有一句话或一张图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许多相关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案例所表達的具体内容。
例如在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第9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关注社会”栏目中提出:“从相关公务人员因‘华南虎照片事件’被处理,到湖南省株洲市发布全国首个网络反腐文件,将网络反腐推向制度化,再到抽‘天价烟’的房产局长被免职,网络在推动舆论监督和制度反腐方面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一句话提到了三个在社会上有巨大反响的案例,学生很感兴趣但书上又没有具体说明内容,这就需要补充“华南虎照片”、“天价烟”照片等材料或相关新闻报道,让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全方位了解,构建多维知识空间。另外,书上还有许多没有多加文字说明的图片如“南京长江大桥”、“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等,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文字材料,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3.案例取舍让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中职经济与政治教材知识点多,甚至有时比较零散,学生不易有完整性认识,如果照本宣科,则只能加重学生记忆负担,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很费劲。适当筛选适合学生的案例,巧妙地将知识点整合起来,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教师也不会觉得千头万绪,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知识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让中职经济与政治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关键词: 中职经济与政治教学 新教材案例 取舍
1.中职经济与政治教材的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课程在课改步伐的推动下,教材内容在不断更新。目前中职德育课程中的经济与政治知识教学主要使用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也有部分学校使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等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无论哪种教材,隔一段时间就会修订一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主要内容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教材中更换最频繁的就是使用的案例和数据。
2.中职经济与政治新教材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取舍
国家规划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供全国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选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都需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新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取舍,做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
2.1“舍远取近”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是面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所选案例需兼顾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课堂教学中舍弃一些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案例,选取或更换一些距离学生生活近的案例能更好地引发学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
例如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中第4课有一个名为“关于‘水’的思考”的案例,以“北京水价”为例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江苏学生会感觉距离有点远,可以更换为江苏当地的商品举例讲解。然而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中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以“江苏省华西村”的例子讲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就让江苏的学生觉得距离很近,甚至有学生去华西村参观过,介绍得比教材详细丰富得多。第3课最后还有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小张参加了意外伤害保险,后来被车撞伤后获得了保险理赔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本校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理赔的案例,如我校学生校运会受伤理赔的例子,能够更加贴近学生。
2.2“舍旧取新”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2009年6月出版了第一版,经过两年的使用,一些教师对该书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2011年又修订了第二版,但现在距离第二版出版发行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为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教材中部分案例做到“舍旧取新”,才能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整本教材中案例时间标注为2008年的有近10个,标注为2009年和2010年的也各有5个左右。第3课中关于华西村的案例所用的全村销售收入450亿元是2007年的数据,其他统计数据截止日期多在2010年之前。第11课的案例“中国载人航天——自主创新的典范”中有“2011年底,中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表述,而实际上“天宫一号”已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第7课关于我国伟大成就的图片中有一张“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场景,然而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已成功送入太空。还有第8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中提到“近年新的法律出台”是以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和2008年施行的《就业促进法》为例的。这些案例在上课过程中虽然依然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学生强调教材的编写时间,并且补充新的数据,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这也是经济与政治知识教学的一大特色。
2.3“舍生取熟”使课堂教学贴近职业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内容中每一章节都会有很多枝枝节节的内容,教师不可能在上课过程中全部展开讲解。对于通俗易懂学生又较为熟悉的案例,学生可以自己阅读。对于较为陌生的案例,教师可以适当取舍,尽量找寻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案例进行更换。
比如第一单元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关于“企业中的劳动者”部分内容共使用了王洪军、孔祥瑞、李斌三个模范人物的例子,学生都比较陌生,可以选择一两个详细介绍或者更换一个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模范人物加以说明,做到更加贴近职业。
2.4“舍表取里”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经济政治与社会》新教材为了精简文字,有许多案例只有一句话或一张图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许多相关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案例所表達的具体内容。
例如在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第9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关注社会”栏目中提出:“从相关公务人员因‘华南虎照片事件’被处理,到湖南省株洲市发布全国首个网络反腐文件,将网络反腐推向制度化,再到抽‘天价烟’的房产局长被免职,网络在推动舆论监督和制度反腐方面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一句话提到了三个在社会上有巨大反响的案例,学生很感兴趣但书上又没有具体说明内容,这就需要补充“华南虎照片”、“天价烟”照片等材料或相关新闻报道,让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全方位了解,构建多维知识空间。另外,书上还有许多没有多加文字说明的图片如“南京长江大桥”、“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等,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文字材料,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3.案例取舍让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中职经济与政治教材知识点多,甚至有时比较零散,学生不易有完整性认识,如果照本宣科,则只能加重学生记忆负担,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很费劲。适当筛选适合学生的案例,巧妙地将知识点整合起来,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教师也不会觉得千头万绪,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知识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让中职经济与政治课堂教学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