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成语试题的辨析方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语试题一直在高考中出现,学生难于准确解答这种题,本文对高考中成语试题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归纳。有助于学生应对考试中的成语试题,值得我们大家一读。
  【关键词】高考;成语;辨析;方法
  成语试题在高考中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题,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们一般对此题感到害怕,不好应对,下面就高考中成语试题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1. 注意感情色彩
  有些成语,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是非明了,好恶清晰,只要准确地把握了成语的感情色彩,才能准确辨别正误,恰当运用。如:
  (1) 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恳切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你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词,与句中的感情色彩不合。
  (2)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学围棋、练钢琴、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2008年江苏高考)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事不做,即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是贬义词,用在这句里不合语境。
  2. 注意形似神异
  一些成语,从表面上看,它们的构成语素十分相近,但意义却相差很大,如:“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等。另一类是构成成语的语素比较相近,成语的意义也很接近,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指日可待”与“拭目以待”,“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一笔抹杀”与“一笔勾销”等等。这两类成语极易混淆,应多多比较,清楚地掌握甜蜜蜜之间的细微差别。如:
  (1) 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作手。(2009年山东高考)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此处应用“一蹴而就”。
  (2) 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2007年江西高考)
  “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易与“不由自主”混淆,“情不自禁”重在控制感情上,而“不由自主”重在控制动作上。
  3. 注意整体意义
  成语是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固定的现成语,有其固定的整体的意义,要根据成语意义的固定性,整体性去理解和运用成语。不能将组成成语的每个语素简单相加,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成语,更要注意其本意、古意,不能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意义去理解。如:
  (1) 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2007年高考北京卷)
  (2) 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2007年江西高考)
  上面两例都没有注意到成语的整体意义而造成误用。例句1中的“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从语法上来说,也不能作定语修饰“花蕾”应改为“含苞待放”。例句2中“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乱或大便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该句中误作“休息”用,属望文生义。
  4. 注意使用对象
  每个成语都有比较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适用范围,弄错了搭配对象,就会造成因成语和对象之间的错位而误用。如:
  (1) 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善于遍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2010年全国高考Ⅰ)
  “声情并茂”: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句中用来形容“他写的剧本”使用对象不当。
  (2) 这是一位已故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敝帚自珍的意味。(2009年辽宁高考)
  “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不能用于说别人。
  5. 注意语法逻辑
  有些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它与整个句子前后的语法关系,从成分是否搭配,语序是否正确,表意是否明确,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精炼等方面来辨别成语的正误。如:
  (1) 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009年湖南高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既然无路可通,也就无所谓“关口”,也就没有“一夫当关”之说,所以有逻辑上的错误。
  (2) 今天看来,亚里斯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斯多德有很高的威望,他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2007年全国高考Ⅱ)
  “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道理充足,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形容确凿,不容怀疑,该句中本是想强调在古代,亚里斯多德的话不容怀疑,“不可置疑”前加了“不应”意思就表达反了。
  6. 注意语境要求
  成语的运用与语境密切相关,因为语境对语言表达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注意语境要求就是从成语前后的语句来辨别它们内在的关联、衔接、过度是否有问题。如:
  (1) 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2010年全国高考Ⅱ)
  (2)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姑妄言之”是随便说说,表示说的未必有根据或有价值,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句中与语境不合。
  7. 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们不能改变成语的含义,但是有些成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改变其常规用法而产生一种临时的意义,或者有的成语有两个以上的词义,我们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如:
  (1)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想入非非”:本指胡思乱想,虽然是贬义词,但在这里表示想象进入到一个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它已不在是贬义词,而是临时转变为褒义词了,表明埃及人想象奇特。
  (2) 最近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和风潮,多含贬义,而在这里却是个中性词,表明“维纳斯”计划对中国信息产业界影响很大。
  8. 注意习惯用法
  有些成语不但有约定俗成的意义,而且也有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如果临时改变用法,常常使人不能明白。如:
  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上例中“等闲视之”前面往往要加上“不可”、“不能”、“岂能”等否定词语,故这里不符合使用习惯。
  9. 注意回归本意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是它的本意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如:
  (1)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是贬义。故使用正确。
  (2) 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仔细,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这里正是使用了它的本义。
  收稿日期:2012-03-22
  
其他文献
主体是个哲学概念,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所谓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是独立于意识而又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那么,教师是客体吗?不是,客体是学生所要认识和掌握的客观知识,教师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知识的载体,而且是众多载体之一(书籍、大众媒
期刊
老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 ,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 氛 .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 的 45分钟,为什么课 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这就
期刊
【问题阐述】  研究背景   小学阶段是探索、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阶段。音乐课则是这一阶段不可或缺的实施素质教育途径之一。唱歌具有独到的表现形式与功能,唱歌具有器乐演奏所不能比拟的普及功能,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易普及,最受小学生欢迎的音乐教学内容之一。音乐课在小学属于专科课,在过去学生心目中音乐课可上可不上,许多学生甚至连简谱都不识,更谈不上呼吸练习、练声、节奏、音准、和声演唱了。那么现在由于新课程标
期刊
怎样使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小学和中学形成一种合力?如何做好中小学的衔接,促进全校师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直是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而我校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尝试:  1. 在学校管理方面,加强三方面的研究    1.1 首先加强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体制研究。   从历史来看,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是两个独立的学段,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初中与小学在办学理念、
期刊
【摘要】语感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语感品质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而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培养语感: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要善于朗读和背诵同时要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语感。   【关键词】培养;英语语感    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
期刊
【摘要】批评作为必要的教育手段,可以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然而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批评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及艺术,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本文从尊重学生,以情感人;寻找闪光点,在肯定中批评;守规则,一视同仁;小事严格,大事宽容;弄清真相,选择不同的批评方式;做好善后,消除不良情绪六个方面阐述了批评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使批评发挥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批评;艺术    金无足赤,人无
期刊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将“爱”投诸学生,使师生间的情感火花碰撞起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照亮其稚嫩的心扉,则可以改变民族学生后天的不足,产生直接的期望效应。   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对全国一统的汉语文教材,觉得不易适应。民族学生在家庭及其周围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从词汇到语法,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模式,且运用自如,可一旦进入操用汉语言教学的学校,学生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习惯,学习和使用新的语言及文
期刊
【摘要】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初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师生共同关注、探索初中作文教学。 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指导;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知。把握学生心理,发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从而参与教学全过程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是一种伴有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在学习中会伴随着高兴、悲伤、喜欢、厌恶等各种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情绪又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根
期刊
古之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他们学中乐,才能使他们乐于学,学生一旦对某些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情绪饱满,想象横生,好奇心胜。求知欲强,使知识迁移加快,信息流量增大从而克服各种障碍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如何唤醒、激励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便是化学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1. 兴趣的产生   初三的学生刚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