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的物感说与感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l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乐记》的物感说中,主体要虚静澄澈,客观物象诱使主体生发相应的情感情绪,也要合乎礼乐规范,注重感物的礼乐诗教传统。主体在虚静澄澈心境下与物像之间的一种瞬时直觉和情感顿悟,而外在物像性态决定着主体所生成的情感情绪,要符合礼乐仪式规范下的范式结构。所以,《乐记》提出要“慎所以感”。
  关键词:《乐记》 物感 感兴 审美活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有两种生成层面,一种层面是艺术生成活动中情感情绪的激发,另一种层面是欣赏活动中兴致和韵味的激发,这两种层面活动中,都是一种艺术瞬时直觉和情感顿悟。这种审美活动,构建了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的一种活动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虚静澄澈心境下的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主体应是“致虚致,守静笃”的一种精神状态,也就是说主体在宁静澄明的精神状态,才能促使其诱发出一种情绪情感。这种情感情绪是因外物的刺激而使主体产生的。
  感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理论,历来就受到研究家们的重视,“从文艺理论和美学视角进行研究,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理论体系。综观这些理论研究及发展过程,有个基本转向,那就是从感兴的训诂注解特别是对兴的训诂注解向感兴的阐发以及主体深层心理生成转向。这一研究的转向,不再是对感或兴作单一的训诂和字源的考证,实质是探讨主体的宇宙历史观,追索主体的生存体验意识,更重要的是求得一种生命的感悟意蕴。”
  对感兴从美学视角进行思考的,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较典型的要数《乐记》。《乐记》的作者及成书于何时,至今仍无定论,只是有一定倾向性意见。《乐记》提出了物感说。《乐记·乐本》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主体心的动是因为受到外在物像信息刺激引起的触动,就是“感于物而动”。在先秦美学理论中,主体本性至纯至静,没有受到外在物像蒙蔽与侵蚀,“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这是人的天性。主体本性之心虽然是“生而静”,但随着智识的参与和后天欲望的诱导,“生而静”之心就容易受到物像信息的刺激,于是就会产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这种物感说,是主体与客观物象世界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既对主体有所规定,也对客观物象有所要求。那么,对主体有一种什么规定呢?庄子提出“心斋”,就是主体之心要有虚空的境界,澄澈的质地,没有受到功利和物欲的污染,而是超越功利的一种心境,就是“疏瀹而心,澡雪其精神”的境界,最终能达到所谓“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如”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要求主体以“虚一而静”之心对待外物,方能感知和体悟出事物的本真。即是说主体要用摒弃功利的心态去感悟物像世界。主体所接触的外在物像的各种性状会触动主体生成相应的情感情绪状态,产生相应的志意感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主体的哀乐喜怒敬爱之心都是由于受到外物触动而生成的,而不是主体的天性。在《乐记》看来,外在物像性态决定着主体所生成的情感情绪。所以要“慎所以感”,要纯洁外物,选择那些能够引起主体产生喜乐爱敬之心的外在物像。用什么方式“慎所以感”呢?“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就是用礼乐政刑四种规范仪式引导约束,防止恶事恶物触动主体纯净之心,避免像郑卫桑间濮上之音这种民间音乐来触动主体,以免产生哀怒的情感情绪。在礼乐盛行的时代,郑卫桑间濮上的民间舞乐和流行俗乐则被视为“乱世之音”和“亡国之音”,郑音是“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卫音是亡国之音,而桑间濮上之乐是当时的通俗之乐,却是不符合儒家所推崇的雅乐正声传统,无助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容易导致荒于政事,沉迷淫佚,“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要尽力避免和摒弃这些音乐,不能让其进入儒家正统雅乐正声的领地。所以,先王们用“制礼乐”来规范引导主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反映,音乐也是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映的,相应的社会生活就会有相应的音乐艺术产生。所以,儒家认为,郑卫桑间濮上这些民间新兴的时乐俗乐,是乱世之音、亡国之音,是应该摒弃的。在《乐记》看来,既要求主体有一种宁静澄澈的心境状态,又要求观照对象符合在礼乐规范下的范式结构。只有在这种情状下,主体与所感外物才是符合规范的关系。
  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俶真训》中提出了“耳目应感动”,“且人之情,耳目应感动,心志知忧乐,手足之拂疾痒,辟寒暑,所以与物接也。”这种“与物接”,也是强调主体与外在物像之间的一种关系,主体耳目感动是在耳目感官受到外在物像信息刺激时瞬间生成的,从而引起感动。只不过刘安认为,耳目之感动是一种气的流动,“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被德含和,缤纷茏苁,欲与物接而未成兆朕。”
  东汉班固提出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是就“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的乐府民歌而言的,但也道出了诗歌特别是乐府民歌是世风民俗的反映,通过世风民俗,“可以观风俗,知厚薄”。这是注重乐府民歌的“风”教传统。这与《诗经》中的“风”传统是相承袭的,即观风俗,知厚薄,也就是诗歌的礼乐教化功用。但“感于哀乐”,也是由于社会物象世界对主体情感情绪的冲击和诱使,而使主体兴发出与所感物像相似质地的情感情绪。这与《乐记》“感物”是相通的。
  《乐记》及其后所言的物感是感于物而动,借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用以感发志意。主体之本性是虚静的,因物欲刺激主体受到外物的触动。物感说之“物”的内涵不断丰富泛化,“不单指客观的自然物象,更主要指社会生活,具体说来就是主体所生存的时代的社会礼仪和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现象”。物内涵的演变和发展,对感物说理论也不断深化。所以,感物审美活动中,很注重所感之外物的属性,即“慎所以感”,要引导主体去感知外物,要“发乎情,止乎礼仪”。这又回到了正统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伦理和政治功用方面。   由上可知,不管是主体的性志,还是客观物像世界的性状,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主体。这与西方的主客二分是完全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的,主体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客观对象,往往是去思考、分析、判断客观物象,所以,在艺术表现中,注重对客观物象的模仿,即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但在主客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世界中,在审视观照客观物象时,也需要主体有一种忘却功利的心态,正如康德所说:“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存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评判者。”在中华传统审美文化中,强调主体要以纯静虚空之心去感悟体验客观物象,要求消解掉与客观物象之间的界隔,与客观物象彼此融合,达到神与物游,神人以和,天人合一。其实,主体在观照客观物象时,也就是将主体自身的人格融化于客观物象之中,通过对物象世界的观照而体悟主体的生命存在。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审美的最高境界。所以,表现在艺术中,主体的作用就十分明显,需要主体用虚静澄澈之心去体会、感悟自然物像,才能悟出自然的真谛和个中韵味,主体的情感情绪才能兴发出来。
  从《乐记》的“感物而动”到刘安的“耳目应感动”再到班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强调的是主体与物象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前提是“与物接”,即刘安所说的“人之情,耳目应感动,心志知忧乐,手足之拂疾痒,辟寒暑,所以与物接也”。“今万物之来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忽禀,其可得邪?”主体由于受到外物刺激触动而引起心之感动,就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在这感动和反应的基础上,激活主体潜伏积淀着的情感情绪,使其能兴发起来,于是便会取譬引类,借托草木鸟兽来述其志意。明代李梦阳所谓:“情者,动乎遇者也……故遇者物也,动者情也,情动则会,心会则契,神契则音,所谓随遇而发者也。梅月者,遇乎月者也;遇乎月则见之目怡,聆之耳悦,嗅之鼻安,口之为吟,手之为诗。诗不言月,月为之色。诗不言梅,梅之为馨。何也?契者会乎心者也,会由乎动,动由乎遇,然未有不情者也。故曰:情者,动乎遇者也。”主体与外在物象相互间的关系:遇物、动情、心会、神契,而动情、心会、神契都是在遇物之后瞬间连动而产生出来的。这“遇物”与《乐记》的“感物”、《淮南子》的“与物接”,可以看出一定的承接发展关系。
  感物说演进到魏晋六朝以后不断成熟,渗透到艺术创造活动中。“遵四时而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哀、乐、喜、怒、敬、爱六者,随物感动”,“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诗者,发乎情而止乎礼义也,感事触物,必形于言,有不能自己也”,“情者,动乎遇者也……故遇者物也,动者情也,情动则会,心会则契,神契则音,所谓随寓而发者也”。主体感官与外物接触的瞬间而触发的情感情绪,进而演化为诗兴活动,进入感兴状态,幻化为一种艺术形象,“梅月者,遇乎月者也;遇乎月则见之目怡,聆之耳悦,嗅之鼻安,口之为吟,手之为诗”。感官受到外物刺激而调动各种感官联动,不需要智识参与其中,而是心物相遇霎那间不知缘起的感动,再升华到一种感性的兴奋,进入一种迷狂境界,便有艺术的生成,“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从《乐记》及汉代对物感的阐释来看,更注重感物的社会伦理及礼乐诗教传统。虽然在“感兴”中需要主体以一种虚静澄澈之心来审视观照物象世界,但必须合乎礼乐规范,而不是情感的恣意兴发。对所感之“物”也必须要合乎礼乐规范,是需要主体根据礼乐规范有选择地去“感”。从这方面而言,就更多的是对主体有所要求和规范。这与魏晋以降的“感兴”就有一定的不同,如陆机所说:“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主体情感情绪被外在物像兴发起来后无拘无束自由驰骋流动,是精神和情感的完全释放和自由,走向主体的更深层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探索主体人生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6]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79年版。
  [7] 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8]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9] 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7年版。
  [1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12] 李梦阳:《空同集》,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3] 向天华:《直觉与顿悟——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14] 向天华:《〈乐记〉的心物审美观》,《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作者简介:向天华,男,1971—,四川平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学、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象似性,或曰理据性,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灵活运用于各类语言艺术之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诗歌译界,象似性的引用不仅有助于升华语言叙述的自然性,同时也使文字表达的真实感得以凸显。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以澳大利亚当代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三首诗歌译作为例,从语音、形状、顺序等典型象似性原则的角度出发,旨在阐明象似性理论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实用
期刊
摘要 尽管天各一方,处于不同时代,但是中国唐代诗人王维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在“自然”这一主题上却有着许多相似的见解。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两位诗人诗歌作品所呈现的生态意蕴,以期对当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有所启示。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王维 生态意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诗歌是最古老、最具文学特质的一种文学体裁。中、英两国都是诗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约翰·邓恩的《爱情的圣徒》(The Canonization)和本·琼生的《致西莉亚》(Song:To Celia)两首诗歌为文本,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应用,欣赏意象在表达相同爱情主题下的魅力。通过比较意象应用的差异发现:两首诗歌运用意象都精准到位,完美地为读者呈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爱情的美好,通过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社会背景为读者欣赏邓恩和琼生的诗歌提供新的解读。  关键词:意象 约翰
期刊
摘要 文学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语言的有效运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句法学和修辞学相关理论知识对英语文学作品——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章(范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句法学中句子的多样性、变异性以及修辞学中的排比句和修辞词语是英语文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研究和欣赏英语作品时,须对语言的动态性加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作品 语言 动态 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王维山水诗中的“落花”不同于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它受到佛源禅典的淫染,具有异质性。在诗人“空观”的审美关照下,“落花”超越了自然“物”的形质,以花体禅,花已非花,成为“虚空花”,是王维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写照,同时透映出诗人在静与寂的艺术实境中,寻求空明本体,达到一种刹那永恒的人生体悟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 “落花” 虚空花 禅宗审美 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波德里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波德里亚理论与麦克卢汉理论的关系。指出波德里亚理论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麦克卢汉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并且在波德里亚理论本身的框架内延伸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而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媒介理论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波德里亚理论 麦克卢汉理论 媒介理论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让·波德里亚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学科定位,他总是徘徊在体系内与体系外之间,用林
期刊
摘要 在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研究中,学界已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万千气象,但鲜有从印度佛学这一层面和背景着眼去揭示其内在的佛学意蕴。王国维顺向式继承了叔本华的佛教思想(主要是《奥义书》),其理论和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均闪烁着佛学的灵光。特别是《人间词话》中,“有我”“无我”的观点承袭了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的表征和内涵,“天人合一”之论亦与印度佛教中的“梵我一如”相契合。不难看出,王国维
期刊
摘要 模糊性作为英语的一种重要属性,也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美学元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美学与英美文学翻译的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中的模糊性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翻译技巧,使广大中文读者能够深入享受英美文学的模糊性之美。  关键词:美学 英美文学 模糊性 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模糊性是语言的重要的属性之一,它在每一语体中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体现。而性对于其他语体,
期刊
摘要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与其语言研究在来源上有很大的关联,如在修辞学方面,他从智者的修辞术中总结出比喻理论,从而创建了著名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在语法学方面,极其经典地表现了语法与逻辑之间的承递关系;在语义学方面,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学说,得益于其对语义的探索,因此,语言因素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 逻辑学说 渊源  中图分类号:B81 文
期刊
摘要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上一直为人类所接受和利用,虽然在其发展中的某一段时间里被人类所否定,但是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或精神,而且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或多或少地让人们产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乌托邦的空想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探讨了它形成以来对社会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意义,以及它的存在对人类是利还是弊。  关键词:乌托邦 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