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红:我的初恋在银川

来源 :周末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分手,并没有好与坏、对与错的问题,只是时空发生了转换;而爱情是需要不断滋养的,光靠回忆来维系感情是不可能长远的……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我生长在宁夏银川,乘承演员母亲的天赋,从小能歌善舞,9岁那年考上了宁夏艺术学校学习舞蹈,5年后毕业,分配到宁夏歌舞剧院,成了一名舞蹈演员。
  自然,漂亮的舞蹈演员是团里最迷人的一道风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关切的目光向我们打量,毕竟女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感到背后会突然掠过一丝灼热,原来是一个大男孩盯上我了。很快,他的出现成了我的女伴们评头论足的焦点:"那个男孩是舞美队画画的,好帅噢!身高估计超过1.8米!"那个年代,大家都看过很多浪温的爱情小说,每个女孩心目中都有一个"白马王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要很帅、很高大!
  我不知道我俩眼神的"交战"究竟有多少回,有时候我在练功房里练功,凭第六感就知道肯定是他在看我,他不讲话,一直这样默默地关注我的一切。同在一个团,见面的机会很多,男孩的眼神也变得越发大胆,不管我走到哪儿,都逃不出他炽热的目光。很快,他不再回避我惊诧的眼神,走在对面,还给我点头,只是谁出不跟谁说一句话。而我呢,从无意识发现到被动地躲闪,却不知道从何时起,自己那颗小小的心也起了微澜,在朦胧,羞涩的接受中情窦初开了。
  时间久了,我下意识地从侧面了解他的情况:他比我大6岁,再后来我们见面时,也会打打招呼,眼神放放电,觉得心底里有一点甜丝丝的感觉。他是个很有个性的男孩,而且从他画的布景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来看,似乎较有品位。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想法真的很单纯,从接受他目光的注视到渐渐对他产生一种完全自然的吸引,心中丝毫没有功利的概念,而那时,我真的对爱情是什么一点也不懂!
  一天黄昏,太阳的余晖很美,我在集体宿舍里和女伴们大声聊天。他径直走到我的面前,"我是--我想你应该知道我是谁!"可我小女孩的顽皮劲上来了,冷冷地对他说:"我不知道!"但我桀骜不驯的架势没有吓退他。
  "我很喜欢你,"他旁若无人地说,"能约你出去看电影吗?""不行。我为什么要跟你出去看电影呢?"他有些执著地表白:"我喜欢你,希望能够跟你有进一步的发展。"我回答:"我又不认识你!"他又好气又好笑,神情就像是哄小孩:"那,我们现在不是认识了吗?"
  
  画中的初恋浅浅淡淡
  
  而我真是太小了,对感情的事没有很深的认识,想答应又很害怕,因为耳边总响起妈妈平时管束的话语。他拿出了两张电影票,等着我的回答,我说:"今天不可以。"他点点头:"那行吧,可是以后我可以来找你吗?"我没有拒绝他,因为心中也是渴望与他在一起的,于是我说了三个字:"可以呀。"
  哇!女孩们用热烈的喝彩送走了他,我隐约地感到自己的生活从此会发生一些变化。
  此后,画画的男孩就经常来找我玩了,慢慢地,我们彼此有了好感。他住的宿舍楼底下是一个很大的画室,在那里,他给我看他的许多油画作品,还给我讲很多绘画知识,他的不断灌输对我审美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我们没谈什么感情的事,可能他觉得我太小了,聊得更多的是他的画。有一次他问我:"可不可以给你拍照片呀?"我已经很信任他了,欣然同意,于是他就给我拍了很多照片,从中再选出得意的一张给我画成肖像画。看到他留着长发,我说我不喜欢长头发男人,他很快就剪短了。
  虽然一直生活在银川,但我很少知道在银川市周边地区还有一些很原始的、散发着自然美的地方,他就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郊游。不久我学会了骑车,他又带我去沙湖写生。我们就置身在这样一些浪漫的环境里,他给我拍照,然后坐在那里画画,我就在旁边静静地看,欣赏秋天那特别美的郊区景色。可能是有他的缘故吧,我的心情格外好!
  冬天的时候,他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考大学,因为我俩认识的时候他已经通过了西安美术学院专业课的考试。我俩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他会很快地过来看我一下,然后复习文化课。终于,他要启程去西安美术学院上学了,我为他送行,那依依惜别的感觉像诗和画一样宁静而美丽。我对他萌生了一种深深的眷恋,而他相对成熟一些,感情的表达也十分含蓄,我轻轻地哭了……
  几乎每天,我都会收到他的信。我们在精神上的交流更多的就是靠拍拉图式的书信文字来传情达意。我也曾经到他的学校去看过他一次,因为我们歌舞剧院排练的大型舞剧《西夏女》到西安巡演。他和他的同学来看我演出,我告诉他:"我不是主要演员,你要看我,就拿来个望远镜吧!"他果真买了个望远镜,后来我开玩笑地对他说:"喂,我仿佛看到台底下有个拿望远镜的人,那就是你吧?"他说:"对对对,不过,你也太谦虚了,你还领舞哩!"虽然分开的时间不长,可他很高兴地说感到我长大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老师到歌舞团来挑演员。其实我曾碰到过这种事:13岁的时候我和同学到北京学舞蹈,碰到一个星探,问我想不想演戏。我的同学对我说:"不认识就搭讪,肯定是坏人!"我们就没理他,回来挨了老师的责备:"干吗不试试?"这一次,我就去试了。没想到这一试,一下客串了好几部戏,还有幸碰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唐远之老师。他看了我的表演说:"你去考我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肯定行!"
  1989年3月,我决定去中央戏剧学院考试,顺利地通过了专业考试。不久,我又二上北京,顺利通过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然后回家准备参加高考。备战3个月,我的分数超过录取线很多,一路绿灯地走进了"中戏"这座培养中国明星的摇篮。
  这时,我的画画男孩在读大学三年级,听到我考上了"中戏",他很高兴,在信中说:"我特别为你高兴,因为我一直知道你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你选择了,就一定要去做,而且一定能做成!"他也说了我们的关系:"也许我不可能拥有你了。"我说:"这不可能,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他说他特别敏感:"因为这种分离是无形的,很可能你因此而进入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氛围,可我呢?"他没往下说,但我反驳他:"实际上并不妨碍呀,我俩的事业轨迹是交错发展的,当然也是共同进步的,我们在心灵上是相互寄托的。"
  
  永远飘逝的红丝线
  
  人的生活往往有很多戏剧的成分,现实像奔涌的潮水一样,当你被裹挟着往前走时,就无法再回头了。
  不久,他毕业了,去了深圳。如果他不去,也许我们会有另外一种结局。但他全家人都过去了,他只能跟随。那时我住的学校宿舍楼里只有一部电话,很难打进。可是每天我依然可以收到他的信,我们只能靠书信维持着我们最纯真的感情。只有过年回家时,我们才能有机会见面,那一个月的时间总觉得过得飞快。我回到北京后,常常去美术馆看画展,这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又是为他看,有时也会在画展上买很多资料寄给他。当时我们真的觉得在精神是是相通的,对他也比较满意,因为他很有追求,对我如兄长般关怀,处处呵护着我。
  上大学二年级时,我在电影《筏子客》里出演女主角杏花,不久又在电影《追赶太阳的人》、《女杀手》中显露了才华,人们开始注意到影视圈里有个叫陶红的女孩子。还像以前在银川时一样,他会给我的表演提很多建议,现在看我的电影也会告诉我;"呀,我觉得你这样不好,可能那样会更好。"刚开始拍戏的我,演技还是比较稚嫩的,所以他希望我多看别人的片子,还为我琢磨人物的心理,说得十分客观到位。
  实际上他是一个很细心的男孩,我的生日以及我们认识的那一天,他都记得,他都会给我打电话,也会有意外的小礼物送给我,虽然不是很贵重,但都是经过他一番策划、亲手做出来的礼物,比如他会画一张有趣的生日卡等。有一年,他把他给我拍的照片剪裁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再做成非常精致的卡片,让我看了特别感动。
  有谁会想到我们之间的那根红丝线会渐渐地断了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不可能去他那边,而他在深圳已经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主要作广告、装潢设计,生意做得挺大。他也曾试图从深圳到北京来发展,但再到北京来,就像是从零开始,前途未卜。其实,距离与事业的调整,实际上也不是问题,更多的是两个人都长大了,他也更加成熟了。大家都觉得长期不在一起,会有很多的困扰,两个人已经没有办法维持这段感情了。我们的分手,并没有好与坏对与错的问题,只是时空发生了转换,这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当两个人再到一起,会发现有一种陌生感,发现彼此都有很大的变化。爱情是需要不断滋养的,光靠回忆来维系感情也是不可能长远的。但两个人怎么也不甘心,总是试图再找回从前那种单纯与美好,所以我们一直很怅惘,很难抉择。
  想想看,我们有5年的恋爱时光啊,心头有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无论我与他都有一段时间很难适应这种无可挽回的分离,但我们还是谈开了,实际上如果我们再回头,两个人都发现哪里不对劲了,但又说不出来。最后我跟他说:"实际上你的周围也有许多很优秀的女孩子……"后来他结婚了,我说;"看起来很好呀。"他说:"是的,很好。"
  现在他有孩子--是个女儿,他给我打电话,我向他道一声恭喜!他到北京来,我们也会见见面,但已经只是朋友了。如果去深圳,他和他太太也会请我吃饭,他的太太是很贤惠的妻子,我们大家也都成了朋友。现在我们偶尔还会打打电话。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结局,也是我最高兴看到的结局了。
  对于初恋,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家里一直珍藏着好多信,毕竟那是曾经有过的一种很美好的情缘,一段纯真感情的真实记录。
  (《知音》2001年第6期上半月版 梁伟伯荐)
其他文献
她的身世、成长、本色……    成长经历    宋祖英出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苗寨山村里。  古丈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至今县城人口还只有一万余人。古丈最大的特点是山多,大山、小山,一座连一座,走进古丈就是走进了山的世界。古丈有公路,但汽车是绕着山盘旋。古丈也有铁路,但火车是在山洞里穿来穿去。  老寨村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苗寨里常年歌声飘荡,宋祖英从会说话开始,就跟着母亲哼起了苗歌。
期刊
处长父亲,光鲜背后的生活怎堪入目    1987年4月,天津市某中学丧偶不久的女教师林东敏经朋友介绍与已离婚8年的庄子明相识了。  42岁的林东敏与她的同龄人一样,也经历了上山下乡的运动。粉碎"四人帮"后,她通过刻苦自学考上了新华业大,毕业后应聘成为中学教师。然而,她的婚姻却极为不幸,婚后不久,丈夫就因工伤高位截瘫,此时儿子才刚满周岁。林东敏无怨无悔地伺候了丈夫9年,直到他去世。即使这样,她也从未
期刊
少校的女儿,6岁迷恋周璇巧遇恩师常教授。10岁一曲成名    邓丽君的父亲邓枢,一位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的退役少校,抗战初期曾参加过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但在退役后长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到台湾初期在云林县大埠乡龙光村居住。  邓丽君本名"邓丽筠",由于多数人误将"筠(音同云)"字错念为"均",为避免困扰,她就将艺名取为"邓丽君"。细数邓丽君的歌唱成就,从1963年,即11岁这年,在
期刊
我真乐意忘掉我和我们全家1913年在俄亥俄州那次洪水泛滥中的遭遇。不过,我们忍受和经历过的艰苦和骚乱并不能冲淡我对家乡州府的感情。我现在日子过得挺好,并且希望哥伦布还在世;可是有谁如果希望一个城市陷入一场大混乱的话,那么要数1913年堤坝决口那天吓人而凶险的下午,说得更准确些,就是全城男女老少都信以为堤坝当真决口那天下午,最合他的心意了。那次经历即使我们身价倍增,也使我们声名狼藉。特别是爷爷所表现
期刊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最初看到这句话是从一幅漫画上,说的是两个久居的人换了房子以后的感觉。他们互相调换了居住的地方以后,两个人都有一种很意外的惊奇,感觉很好。后来又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人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文章中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千差万别,应有尽有,很少人想
期刊
文化宽度,不是指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是指一个人的广博学识,而是指一个人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有效资讯的接受程度。通俗地讲,也就是一个人的包容能力和适应能力。什么样的人包容?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人包容。当他们肯定一种存在的独特价值时,也就同时把那种存在纳入怀中,因而也就拥有了世界。什么样的人适应能力强?能够及时调整自己以便与环境相谐的人适应能力强。古代先贤推崇水的适应能力,因为无论周边的地形怎
期刊
父爱的阳光照耀在我孤寂的天空    1967年,我出生在青岛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纺织工人。我自小耳边听到的是父母的争吵声,我8岁那年,父母离异了。此后,我和父亲相依为命,我变得内向、沉默、脆弱,父亲很内疚不能给我一个完整的家,只有对我倾注全部的父爱。  父亲离婚后没有房子,我和他就住在那间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外面是煤,还有好多废铁车皮,父亲在门前搭个炉子生火做饭,我们每天
期刊
当却斯跟着母亲走下牙齿矫正诊所的走道到停车场时,他的下嘴唇无助地发抖着。这个11岁的男孩无疑即将度过他生命中最难过的夏天。虽然医生对他既温和又客气,但他却必须面对牙齿矫正架来矫正一口参差不齐的牙这个事实。矫正过程可能相当痛苦,他不但不能再吃硬或耐嚼的食物,而且他也认为自己会被他的朋友取笑。母亲和孩子开车回到他们小小的乡间小屋,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他们的家只有17英亩,但也养着一只狗、两只猫、一只
期刊
(一)美眉是芳邻。一张租房启事,引来一  位漂亮美眉。天啊!保佑她别把我赶出去。    在我快29岁的时候,我决定搬出集体宿舍。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我还顽强地蛰伏在那儿,这多少是件没有面子的事。  可城市里的房租实在太贵,又很少有单间出租。最后选来选去,在离公司不远处的一处住宅区内,看中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500元,水电费自理。一咬牙,签了一年的合同。  月底一结账,房租水电费一共花去
期刊
1999年11月,我和34岁的美国人戈尔德新婚不久,就从中国回到他在圣地亚哥的家。稍加安顿,我们赶到底特律,接回了戈尔德与他的前妻生的、被祖父母带了一年多的儿子海曼。  戈尔德是研究儿童权益社会保障的学者,而我在中国时是北京一家受国外慈善基金支持的儿童福利院的保育员。戈尔德在福利院作社会调查时发现了我。当时我已32岁了,仍是独身,是为10多个孤儿、弃儿、残疾儿操劳的"准妈妈"。终于,他决定找我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