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培育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083-02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中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其科技创新素养决定了未来生产力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对中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培育就是教育的责任,是全民族的使命。
  一、中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培育的背景与价值
  1.创新发展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思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放在之首,并且放在发展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面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做出的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对科技创新作用的新认识。坚持创新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思路的拓展和升华,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引发广泛深刻变革。
  2.科技创新能力体现了当今世界潮流和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看,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创新格局同步调整,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和重塑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新的国家创新战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努力巩固和强化创新领导地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加快向创新发展阶段迈进,积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我国已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好、不可持续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新常态下,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提出了有关创新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在创新引领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3.中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培育是社会要求在教育领域的折射
  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急迫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从中小学抓起,这一点没有引起教育界的觉醒和重视,许多高校抱怨中学送上来得“毛坯”没有创新潜质,高校无法打磨。因此在中学,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潜能开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实在是当务之急。
  二、处理好三对关系
  1.处理好积累和创新的关系
  我们在创新时,往往有一种错误倾向:创新就是对以往的全盘否定。看看我们的城市规划,有多少重复建设。不少地方是换一届政府领导就换一套发展规划。哲学意义上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其本质就是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是在继承优秀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是走弯路,也不是瞎折腾。真正创新的态度是前期认真扎实地论证,后期坚定地前仆后继地一以贯之地执行并适当调整。加拿大有一个渥太华的城市,它的城市规划60年不变,女市长一直干到80岁,因为人民支持她的城市建设理念、规划和措施。这是一种对创新多么严谨务实的态度,是一种多么鲜明的对照。抛开历史的情感因素,客观地说,青岛人民对德国殖民者的城市基础建设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前些年,经济发展中也有类似的错误认识。我们很多企业认为科技创新的研发费用太高,最划算的是直接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比如在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等行业,涌现了大量的中日合资企业。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皮毛之下缺乏内核,我们似乎没有学到精髓。一些关键技术我们没有原始积累的文本,经常受制于人。发动机技术日本人保留了。照相机我们依然很少用国产的。学生喜欢的动漫,中国已经发展到了3D技术,日本很多还是2D,可是日本的动漫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就说明他们的科技创新积累做得扎实到位。
  因此,中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自然创新意识。要特别注重形成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架构、基本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的研发积累意识。具体来说,细节处见教育。在阅读时就要处理好经典书籍和畅销书籍的选择,在完成作业时要引导他们处理好基础题和难题的关系,在复习时要处理好知识梳理和习题巩固之间的辩证关系。
  2.处理好小概率成功和大概率成功的关系
  创新中要面对竞争。不同的民族文化就有不同的成功博弈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比较强调自然和谐,如“不违时而作”“顺应其道”等。这些都是务实科学的主张。可也有一些投机的因素。如历史书上宣讲的很多故事,都是以少胜多,如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等。在历史演义中甚至还有“空城计”这样的章节。这些严格意义上都是小概率事件,若历史老师稍加注意,应该引导学生往英雄气节上去思考,而不要让学生崇拜冒险,不要让学生以为创新就是走捷径。历史教材中应适当增加大概率成功的经典案例。如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等将军率军击退匈奴军队的战役。西汉军队获胜的秘诀就是科技创新。他们改进了弓箭技术,提高了射程,而战斗就站在稀罕军队的弓箭射程之内,在匈奴军队的弓箭射程之外。这种大概率的成功案例,能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更多的热情和遐想。   3.处理好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格的关系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教育学生:“知识是力量,而掌握力量的关键还是人。”原子弹是科学家发明的,而原子弹被如此迅速地使用在战争中,是科学家始料未及的。转基因技术研发的初衷应该是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备不时之需,可是这项技术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让科学家大为震惊,因为很多的项目科学家们还有争议,还在论证。我们的发展理念是以促进人民更美好的生活为核心的。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基础工作的目的。这句话不仅对科学家适用,对创新型人才同样适用。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把服务于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持久热情。
  怎样培育创新人格?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给我们开了良方:①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结语
  科技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强大引擎。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音犹在耳,改革开放以来拥抱“科学的春天”的欣喜仍驻心间;今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一幅令人向往的蓝图。面向未来,创新是动力之源,科技是重要支撑,惟科技创新者强。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培养中学生科技创新素养,播种科技创新的火种,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谱写无愧于时代的教育篇章!
  课题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基于个别化教学的课堂建设与课堂改革》(2017A-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博文,男,研究生,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骨干教师。研究方向:综合实践课程与德育交往。
  参考文献
  [1] 吴式颖.教育:让历史启示未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0.
  [2] 杨自伍.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谈人文和科学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
  [3] 舒尔茨著、赵鑫译.教育的感情世界(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4] 林逢祺.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5] 陈洪转. 改革创新管理课程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02).
  [6] 任保军. 浅谈新课改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科技意识及创新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6).
  [7] 于欣,乔万晖. 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素质与创造力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2).
  [8] 韦锦义,王智文,向桂云. 基于资源共享平台的学生科技創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的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2015(11)
  [9] 商润泽,李峰. 素质教育视野下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 科教导刊(下旬) [J]. 2016(3).
  [10] 霍金胜,陈景乾. 建立网络平台在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用的探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5).
其他文献
摘要: 高中体育是高中所有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对学生将来的身体健康以及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人们意识到高中体院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展开高中体育教学。本文主要对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
摘要: 在高中这段数学学习中经常会有学许多这样的情况,初中时数学成绩高,由于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相当多的学生出现严重的学习障碍,甚至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旨在说明对高中数学的总体认识,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中数学;总体认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0
期刊
摘要: 光盘资源有效教学走进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丰富了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形式,加强了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交际;光盘资源利用,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各个感官参与教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光盘资源的应用于教学,也给教师作出了标准的示范,让老师和学生开阔了眼界,学到不少教学知识,促进了教师本身的成长。  关键词: 光盘资源;有效教学;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
期刊
摘要: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最接近时代的前沿,在“微时代”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将微文化、微媒介、微课程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其打造活力,而且使其有了更科学的教育实质和方法。本文就“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微时代;思政课;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098
期刊
摘要: “学困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存在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学困生”的转化,要求教师使用科学的、切合实际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效果,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才能真正走出学习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质量才有提高的希望。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
期刊
摘要: 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思想发育和品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一个人健康成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农村教育中,对中小学生思想品格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农村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了学校不容忽视的培养任务。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对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根据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措施,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神思想品德教育水平提高。  关键
期刊
摘要: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逻辑思维,即逻辑思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就要从小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可用之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要着重的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从小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们和谐的、全面综合的发展;所以,小学教师们在数学教学时不能单单的只考虑学生们的心理与心态,更要结合
期刊
摘要: 阅读的本质就是在于理解书本中所包含的意义,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技能[1]。目前对于学前儿童阅读理解上的上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对于早前儿童智力和认知力的发展都具备着典型的作用,这使得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成为了我国总要的研究探索区域。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的现状,将图画故事书需要理解的图画形状因素、角色人物因素以及故事情节因素这三个特点进行对比,将目
期刊
摘要: C语言作为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安装模块化放松组织程序结构,因此程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C语言设计的教学中使用微课,不仅能将深奥的信息化整为零,分难度和深度,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在局限于教师面授、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加强学习记忆。使用微课还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非正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118-02在数千年世纪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幼儿教育做了不懈的探索和实验,从原始和自然状态下的"母育""膝前教育"到近代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幼儿教育从朦胧接近科学,并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人类长期的探索之后,直至今日,在幼儿教育、幼儿生理、幼儿心理、幼儿智能训练、幼儿脑功能开发,以及与幼儿相关的各类研究,其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