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课堂教学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手段。但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教师存在知识面窄、方法旧、理论性太强等问题。为了解决教师遇到的困难,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通过储备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范围,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小学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教师的课堂教学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是知识面窄,无法拓展教材内容,丰富课堂;二是教学方法陈旧,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理论性太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太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授小学科学的经验,提出了四种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
一、通过储备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范围
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学科,主要的作用就是启蒙学生。由于教材内容有限,学生无法对科学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所以教师的拓展就极其重要。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积极储备各类科学知识,从而在讲解教材内容时,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储备过程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类。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无论是雾霾,还是全球变暖,都是人类应当重视的问题。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理应将这些问题告诉他们,培养他们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的意识。二是宇宙类。我们生活在浩瀚宇宙中,探索宇宙知识的新边界,就是在探索人类知识和未来的可能性,因此,宇宙类的知识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三是生活常识类。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为了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运用这些科学知识,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例如,在讲授《指南针》一课时,笔者就向学生拓展了指南针的由来和方向的划分等知识,经过拓展,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自如地运用有关方向的知识,并根据已知的地图寻找未知的地方。学无止境,知识是无法传授完的,而教材的承载内容也很有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自己所知的科学知识,不仅能丰富课堂,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对外部世界具有探索精神,但同时由于年龄和经验限制,其耐力水平并不高。因此,要想让学生进行持久、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方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媒体技术一般是用来辅助教师的讲授的,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有三种使用情境:一是抽象类。小学科学不仅包含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还包括与宇宙相关的复杂理论。所以,教师在遇到抽象、复杂的知识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二是立体类。书本是二维的载体,所以当遇到关于立体方面的知识时,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帮助。笔者在讲授《观察物体》一课时,大部分书本中的物体都是立体的。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每种物体的形态,笔者用多媒体技术对每种物体进行了建模,从而将它们的模样全方位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加清楚物体方面的知识。三是声音类。声音的动感性很强,只依靠书本无法体会这种动感效果。因此,在讲授声音类的知识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的音频,便可使学生体会到强烈的声音效果。同时,教师应当注意: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要喧宾夺主,失去了应用技术本该达到的目的。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是指学生以4至8人为一组,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任务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更全面和更有创新力的观点、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备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有效地使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从而达到学生团结合作的目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使用。为了迎合新的教学要求,许多老师会出现为了小组合作而让学生分组讨论的情况,将小组合作看成是一种例行的任务,而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合理使用:不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小组合作方式,而是针对不同问题使用不同的策略,对于需要讨论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问题,则选择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其发挥的作用最大化。二是合理引导。小组合作并不是指将课堂的所有权全部交给学生,而是将讨论的空间自由化。但自由有时会带来懒散、跑题等问题,这时便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使学生的讨论回归到正确的方向,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三是合理分工。职业的存在是为了让社会更有效率地运行,所以为了讨论的效率最大化,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也应当明确。例如,让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做组长,进行总结发言;让有创造力的同学提出观点,使想法更加丰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使小组合作的效率最大化。教师将小组合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际的生活元素,不仅可以拓展教材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为了准确描述水的变化,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对冰箱和水壶进行观察,关注水结冰和水蒸气的变化过程。在观察过后,学生们对水的变化都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使讲授过程更加简便和快速。科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探索科学的由来和意义是让小学科学教学更有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观察法,还有三种结合实际生活的手段:一是实验法。通过做实验来重演理论形成的过程或是验证科学知识的正确性,实验的器具一般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同时,实验的步骤一般很简单,方便学生操作。二是扮演法。通过对各种抽象的事物进行角色扮演,从而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科学知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要结合情境,通过在具体情境下的演绎,使学生更加了解理论的具体性。三是制作法。一般用于课本实验的模擬,通过对教材中出现的实验物品进行制作,从而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更为深刻。结合实际生活,不仅是一种方便具体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主要方法。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实践能力。但许多教师存在效率和质量都较低的情况,为了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种可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储备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范围;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从多方面出发丰富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双信.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161.
[2]滕宝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有效性探究[J].好家长,2017(29):96.
[3]黄贤群.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7(17):18-21.
责任编辑 王 慧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小学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教师的课堂教学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是知识面窄,无法拓展教材内容,丰富课堂;二是教学方法陈旧,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理论性太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太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授小学科学的经验,提出了四种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
一、通过储备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范围
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学科,主要的作用就是启蒙学生。由于教材内容有限,学生无法对科学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所以教师的拓展就极其重要。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积极储备各类科学知识,从而在讲解教材内容时,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储备过程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类。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无论是雾霾,还是全球变暖,都是人类应当重视的问题。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理应将这些问题告诉他们,培养他们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的意识。二是宇宙类。我们生活在浩瀚宇宙中,探索宇宙知识的新边界,就是在探索人类知识和未来的可能性,因此,宇宙类的知识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三是生活常识类。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为了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运用这些科学知识,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例如,在讲授《指南针》一课时,笔者就向学生拓展了指南针的由来和方向的划分等知识,经过拓展,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自如地运用有关方向的知识,并根据已知的地图寻找未知的地方。学无止境,知识是无法传授完的,而教材的承载内容也很有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自己所知的科学知识,不仅能丰富课堂,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对外部世界具有探索精神,但同时由于年龄和经验限制,其耐力水平并不高。因此,要想让学生进行持久、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方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媒体技术一般是用来辅助教师的讲授的,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有三种使用情境:一是抽象类。小学科学不仅包含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还包括与宇宙相关的复杂理论。所以,教师在遇到抽象、复杂的知识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二是立体类。书本是二维的载体,所以当遇到关于立体方面的知识时,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帮助。笔者在讲授《观察物体》一课时,大部分书本中的物体都是立体的。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每种物体的形态,笔者用多媒体技术对每种物体进行了建模,从而将它们的模样全方位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加清楚物体方面的知识。三是声音类。声音的动感性很强,只依靠书本无法体会这种动感效果。因此,在讲授声音类的知识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的音频,便可使学生体会到强烈的声音效果。同时,教师应当注意: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要喧宾夺主,失去了应用技术本该达到的目的。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是指学生以4至8人为一组,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任务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更全面和更有创新力的观点、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备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有效地使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从而达到学生团结合作的目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使用。为了迎合新的教学要求,许多老师会出现为了小组合作而让学生分组讨论的情况,将小组合作看成是一种例行的任务,而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合理使用:不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小组合作方式,而是针对不同问题使用不同的策略,对于需要讨论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问题,则选择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其发挥的作用最大化。二是合理引导。小组合作并不是指将课堂的所有权全部交给学生,而是将讨论的空间自由化。但自由有时会带来懒散、跑题等问题,这时便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使学生的讨论回归到正确的方向,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三是合理分工。职业的存在是为了让社会更有效率地运行,所以为了讨论的效率最大化,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也应当明确。例如,让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做组长,进行总结发言;让有创造力的同学提出观点,使想法更加丰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使小组合作的效率最大化。教师将小组合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际的生活元素,不仅可以拓展教材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为了准确描述水的变化,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对冰箱和水壶进行观察,关注水结冰和水蒸气的变化过程。在观察过后,学生们对水的变化都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使讲授过程更加简便和快速。科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探索科学的由来和意义是让小学科学教学更有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观察法,还有三种结合实际生活的手段:一是实验法。通过做实验来重演理论形成的过程或是验证科学知识的正确性,实验的器具一般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同时,实验的步骤一般很简单,方便学生操作。二是扮演法。通过对各种抽象的事物进行角色扮演,从而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科学知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要结合情境,通过在具体情境下的演绎,使学生更加了解理论的具体性。三是制作法。一般用于课本实验的模擬,通过对教材中出现的实验物品进行制作,从而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更为深刻。结合实际生活,不仅是一种方便具体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主要方法。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还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实践能力。但许多教师存在效率和质量都较低的情况,为了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种可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储备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范围;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从多方面出发丰富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双信.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161.
[2]滕宝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有效性探究[J].好家长,2017(29):96.
[3]黄贤群.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7(17):18-21.
责任编辑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