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新中国教龄最长的大学教授,是教授们的教授,老师们的老师。他的学生可以从“20后”排到“00后”,其间英才辈出。他过90岁生日,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
张礼是那种岁月拿他没辙的人。这一点,年纪越大越明显。这位95岁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是1982年清华物理系复系后的首位系主任,1949年正式踏上大学讲台的理论物理学家,一退休就接受返聘,继续留在讲台上,至今每年春季学期仍会开课。
他是新中国教龄最长的大学教授,是教授们的教授,老师们的老师。他的学生可以从“20后”排到“00后”,其间英才辈出。问及让他自豪的学生,他怕说不完整,干脆放弃“列举”。他带的第一批学生里,有我国激光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马祖光。
5年前,他过90岁生日,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
“我已经干了70多年啦”
最近,张礼刚讲完本学期的“量子力学前沿选题”课。这是1998年,他73岁时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讲到今年已22年了。因为讲的是“前沿”,所以每一年,每节课,他都得重新准备教案,更新大量内容。
跟过去站在教室里讲课不同,今年受疫情影响,他讲的是网课。这位95岁的老教授适应得好极了,他发现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学生比面对面听课时更愿意提问。
直到现在,张礼还在不断琢磨,怎样讲课能让学生们更爱听,学到更多东西,产生更大的兴趣。
他清楚地感受到每一代学生各有不同。去年秋天,他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作自我检查,说在帮助学生上做得不够,比如只在课后答疑,让有不懂问题的学生主动来问的做法,更适合从前一门心思念书的学生,不适合成长在各种外界诱惑里的新生代,必须改进。为此,今年他在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正课外,增设了一节专门的答疑课,效果不错。
清华大学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句沿用至今的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已经干了70多年啦。”张礼说。常有人问他这么多年来,动力何在,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觉得有意思!
学不厌,教不倦。所有人都觉得他真不像90多岁的人,全然无视大众对“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普遍认知。“没人规定我要怎么做啊!”张礼说,在任何年龄,他都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永不退休的退休教授
1925年,张礼生于天津,父亲是有名的中医,家境殷实。中学时,张礼对物理产生兴趣,“力热声光电,里面有好多道理,多有意思!”
高中毕业,他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4年后,他以理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刚复校的山东大学做了一年助教后,张礼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出国深造。
1948年秋天到美国,刚读完一学期,有中共地下党员朋友动员他回国参加革命。于是1949年初,张礼给导师留了一封信,悄然回国。
他的导师、物理学家菲利普·莫里森,后来多次寄来最新出版的物理书。张礼家中仍保存着1951年時收到的一本《量子力学》和莫里森的随书来信:“衷心祝愿你和所有新中国人民拥有和平且充满创造力的未来。”
回国后,张礼先到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任教,后由国家公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进修。1957年,32岁的他调入清华大学,参与创建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成立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张礼最想做的,一直是物理科研,探究物理学里的“道理”。但当时国内师资人才稀缺,到清华大学不久,他就相继出任工程物理系核物理教研组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长期分管教学及研究生培养,一半以上的时间搞行政,剩下时间搞教学。
“讲课是我的救命稻草,科研搞不成了,我靠讲课不丢业务。”张礼说,“而且这也很有意思。”他一门接一门地讲,原子核理论、原子核结构、原子核衰变、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磁流体力学、受控热核反应……许多专业课过去没学过,就先自学,边学边教。
顾秉林说张礼是清华大学老师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张老师讲课条理清晰,任何概念和内容都非常深刻。我们讨论哪个老师影响大,很多同学都提到他。”
1974年前后,张礼去二机部(即后来的核工业部)参观,他有不少学生在这里工作,“那是给国家起了多么重要作用的地方,一看那些骨干,好多是我们培养的,我特别激动,觉得自己可真不白活。”他总想着,怎么能为学生们多做点事,这一想就是70年。
责任感是当代学生的必备特质
教了70多年书,张礼说想教给学生们的,首先是知识,然后是方法,最后是思路,也就是如何找到问题并解决。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学生,首先应具备的特质是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这是必要条件,要从这个角度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没有这种责任感,什么事只看个人利益,今天这个合适做这个,明天那个合适做那个,很难有大出息。”
在80岁生日宴上,张礼曾发表演讲,畅想未来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学术创新的发光点,“我一直有这个梦,希望我们的教育不断提高,不仅吸引国人,还能吸引全世界的学者来学习。”
走过近一个世纪风雨,在张礼看来,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做出你可能做出的贡献。”他这样回答,“有多大本事都使出来就行了。”
(《新华每日电讯》2020.6.19 王京雪/文)
张礼是那种岁月拿他没辙的人。这一点,年纪越大越明显。这位95岁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是1982年清华物理系复系后的首位系主任,1949年正式踏上大学讲台的理论物理学家,一退休就接受返聘,继续留在讲台上,至今每年春季学期仍会开课。
他是新中国教龄最长的大学教授,是教授们的教授,老师们的老师。他的学生可以从“20后”排到“00后”,其间英才辈出。问及让他自豪的学生,他怕说不完整,干脆放弃“列举”。他带的第一批学生里,有我国激光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马祖光。
5年前,他过90岁生日,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
“我已经干了70多年啦”
最近,张礼刚讲完本学期的“量子力学前沿选题”课。这是1998年,他73岁时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讲到今年已22年了。因为讲的是“前沿”,所以每一年,每节课,他都得重新准备教案,更新大量内容。
跟过去站在教室里讲课不同,今年受疫情影响,他讲的是网课。这位95岁的老教授适应得好极了,他发现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学生比面对面听课时更愿意提问。
直到现在,张礼还在不断琢磨,怎样讲课能让学生们更爱听,学到更多东西,产生更大的兴趣。
他清楚地感受到每一代学生各有不同。去年秋天,他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作自我检查,说在帮助学生上做得不够,比如只在课后答疑,让有不懂问题的学生主动来问的做法,更适合从前一门心思念书的学生,不适合成长在各种外界诱惑里的新生代,必须改进。为此,今年他在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正课外,增设了一节专门的答疑课,效果不错。
清华大学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句沿用至今的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已经干了70多年啦。”张礼说。常有人问他这么多年来,动力何在,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觉得有意思!
学不厌,教不倦。所有人都觉得他真不像90多岁的人,全然无视大众对“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普遍认知。“没人规定我要怎么做啊!”张礼说,在任何年龄,他都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永不退休的退休教授
1925年,张礼生于天津,父亲是有名的中医,家境殷实。中学时,张礼对物理产生兴趣,“力热声光电,里面有好多道理,多有意思!”
高中毕业,他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4年后,他以理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刚复校的山东大学做了一年助教后,张礼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出国深造。
1948年秋天到美国,刚读完一学期,有中共地下党员朋友动员他回国参加革命。于是1949年初,张礼给导师留了一封信,悄然回国。
他的导师、物理学家菲利普·莫里森,后来多次寄来最新出版的物理书。张礼家中仍保存着1951年時收到的一本《量子力学》和莫里森的随书来信:“衷心祝愿你和所有新中国人民拥有和平且充满创造力的未来。”
回国后,张礼先到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任教,后由国家公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进修。1957年,32岁的他调入清华大学,参与创建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成立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张礼最想做的,一直是物理科研,探究物理学里的“道理”。但当时国内师资人才稀缺,到清华大学不久,他就相继出任工程物理系核物理教研组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长期分管教学及研究生培养,一半以上的时间搞行政,剩下时间搞教学。
“讲课是我的救命稻草,科研搞不成了,我靠讲课不丢业务。”张礼说,“而且这也很有意思。”他一门接一门地讲,原子核理论、原子核结构、原子核衰变、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磁流体力学、受控热核反应……许多专业课过去没学过,就先自学,边学边教。
顾秉林说张礼是清华大学老师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张老师讲课条理清晰,任何概念和内容都非常深刻。我们讨论哪个老师影响大,很多同学都提到他。”
1974年前后,张礼去二机部(即后来的核工业部)参观,他有不少学生在这里工作,“那是给国家起了多么重要作用的地方,一看那些骨干,好多是我们培养的,我特别激动,觉得自己可真不白活。”他总想着,怎么能为学生们多做点事,这一想就是70年。
责任感是当代学生的必备特质
教了70多年书,张礼说想教给学生们的,首先是知识,然后是方法,最后是思路,也就是如何找到问题并解决。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学生,首先应具备的特质是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这是必要条件,要从这个角度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没有这种责任感,什么事只看个人利益,今天这个合适做这个,明天那个合适做那个,很难有大出息。”
在80岁生日宴上,张礼曾发表演讲,畅想未来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学术创新的发光点,“我一直有这个梦,希望我们的教育不断提高,不仅吸引国人,还能吸引全世界的学者来学习。”
走过近一个世纪风雨,在张礼看来,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做出你可能做出的贡献。”他这样回答,“有多大本事都使出来就行了。”
(《新华每日电讯》2020.6.19 王京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