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汴绣:京都繁华岁月无痕
说开封不可不说汴绣,来古城不可不赏汴绣。
让我们追溯到千年前的一个辉煌王朝——宋朝。遥想当年作为北宋国都的开封,眼前不禁浮现出历史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的繁华——阳光普照,清风拂面,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市井、桥畔、街巷、阡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北宋,刺绣业是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
崇宁四年(1105年),开封城中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大学”——文绣院诞生了。可有鞭炮齐鸣,披红挂彩,大盘鼓惊天动地,可有各级官员隆重剪彩……就是没有这些,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刺绣史上也是功不可没的!当年,各路选聘的善绣工匠入文绣院授艺,300名绣女云集京师,龙飞凤舞,绣作恢宏,是何等的壮观。
宋时开封,刺绣之花可以说开遍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杰地灵的古都又涌现出民间刺绣人才——“百姓绣户”。《东京梦华录》中载:大相国寺东门外有一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可谓一个专业刺绣区。想必这条绣巷不会很宽、很长,且是青青石板铺就道路。在满街的黑槐树枝叶茂盛、开花结果之时,源源不断的精美绣品从这里走出。烁烁生辉的绣作把东京城装扮得如此美丽,红红火火的虎头帽、虎头鞋、兜肚、帐沿、绣枕、花巾……城内迎风招展的72家大酒楼和千家小酒店的牌额、望子也都是绣制的。
刺绣,讲究一个针法。如同剑师的剑法,琴师的指法,充满神秘、神奇和神力。纤细的绣花针,飞舞彩线上下,画面上一座座崇楼高阁,一条条街道水路,一辆辆平车,头头牛马及三百六十行人物,被表现得神龙活现。上承古代刺绣的优良传统,下开明清刺绣高度发展的先河,作为北宋都城开封的刺绣,以其地位的优越和人才的集中,无疑是汴绣的冠冕。由于历史的原因,几百年来开封的汴绣湮没无闻,但人民喜爱它,汴绣的一些传统仍代代相传,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以汴绣的名称恢复和发展了它,并逐渐为中外所重视。
宋代刺绣遗留下来的绣品已是凤毛麟角。但它功被天下的业绩为后人感叹,绣巷皆师姑的情景令人怀念和向往。刺绣,这独具民族传统艺术的奇葩总是随着岁月之河起伏跌宕,兴盛衰败。宋绣也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而跌入了最低谷,但深深根植中原,特别是开封这块土地上的刺绣技艺,仍在民间广为流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封这块粗犷的热土竟产生如此秀美、精致的绣品,耐人寻味。开封人的性格又赋予刺绣多了一些恢宏、豪迈的气质。汴绣的成名是沿着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汴绣中静听历史文化的回声,是否感到一种人文历史、自然时空交融的魅力呢?与汴绣对话,可闻相国霜钟声声,可观州桥明月朗朗,可望隋堤烟柳蒙蒙,可随梁园雪霁茫茫
剪纸:根植民间 源于生活
纸在中国的使用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从刀耕火种的年代所使用的甲骨,到战国春秋时的沉重竹简,人们一直都在寻求一种既能记载各种符号又轻便实用的特殊载体。直到汉代,人们终于发明了纸。纸的发明使得已有的文明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些神形兼备的国画和这些笔力遒劲且意味隽永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创作在纸上。前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卷面一一呈现出来,使后人得以继承。
而在神州大地上,另一种纸的艺术也同样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的使命,这就是我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剪纸。只需一张纸和一把剪刀就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由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月下村姑、炕头老妪,任凭银剪游移纸花飞,丽人美景、飞禽走兽招之即来,呼之欲出,贴上窗棂厅堂,人见人爱,遐思无限,这便是绵延不息的民间剪纸艺术。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思维观念仍没有摆脱崇神意识的本质,其动机在于冀求人类与“神灵”的交流,尽管在寻求表达方式时,其间含有多种隐喻手法(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与云贵、陕甘等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相比较,河南剪纸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类对虚幻动物精灵或直观的“生殖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而进入了封建社会佛,儒、道的神权、礼教思维制约时期。剪纸“舞狮”的形象表征是舞狮活动,然而民俗内涵则是借舞狮暗喻“子孙繁衍”。图中舞狮者为男性,手舞“双绣球”,象征雄性的昂扬,在中原民俗活动中是“祈子”的行为。在这里,人类本能中的繁衍意识,已被纳入“三纲五常”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规范之中,这种思维规范一旦通过剪纸形式展现时,便极易为地域群体所理解、认同。
河南民间剪纸的大部分内容,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他们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炼,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在河南各地,都有用剪纸美化生活、装饰房屋的习惯。喜花(结婚时贴用)“鸳鸯戏莲”是表现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钱”(视虎为万能吉祥物),则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钱遍地”;“牧羊人”、“庄稼汉”、“喂猪”、“拉洋车”,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在豫西,剪纸还是姑娘出嫁时别具一格的嫁妆。新婚的第一天,新娘要将自己准备好的剪纸送给婆家人。三天回门后,新娘还要把剪纸赠给婆家的亲戚邻居。人们会根据这些剪纸来品评新娘是否心灵手巧。所以,准备剪纸是姑娘们结婚之前非常重视的大事,也许她一生的名声都维系在这稚巧的剪纸上。
仅仅借助于一把剪刀或者刻刀,于平展纸面上展现一簇簇娇艳欲滴的牡丹,一只只松下闲步的仙鹤,一个个形神各异的老叟、顽童、美妇、神怪,不仅需要灵气,更多的还需要下苦功。通观河南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进入到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人感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木版年画:雕版印刷中的绝技
朱仙镇早在战国初期就已形成,因朱亥故里而得名。朱亥原是卖肉的屠夫,因勇猛过人,武艺高超,被魏国公子信陵君看中,招为手下战将。朱亥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朱仙,镇名由此而来。宋朝时,朱仙镇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宋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南的咽喉重镇。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商贸云集,生意兴隆。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春节)时 张贴的画。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明清两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十分兴盛,作坊最多时达三百余家。清末民初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始衰落,大多数作坊迂回开封市内,于是开封又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中心,城内出现了“天成”、“云记”、“汇川”等名噪一时的老字号年画作坊。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成立了年画社,形成了具有现代规模的作坊,销售批发市场,不仅有传统的手工套色,而且有胶版印刷,并创作出了一大批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年画新作。使这一民间古老艺术瑰宝,在百花园中结出丰硕之果。
从兴盛到繁荣,从繁荣衰落,又从衰落到繁荣,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历了近千年的坎坷历程。一幅小小的木版年画,浓缩了历史的苍桑和进程。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也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收藏的珍品。欧、美一些国家博物馆都珍藏有朱仙镇木版年画,莫斯科博物馆就藏有118幅,而且大部分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鲁迅先生生前喜爱收藏,曾大量收集朱仙镇木版年画(现藏于北京,上海鲁迅博物馆的有42幅)。鲁迅先生在深入研究后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河南朱仙镇年画,刻线刚健有力,不似有些地方年画那样纤巧,这些木版年画不染脂粉,人物无媚态,很有乡土味”。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朱仙镇年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祗画,如灶君神、天地神等,另一类是门神类,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的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那些大大小小的门神画中,两位武将或衣着不同,或形态各异:步下鞭、马上鞭、回头马鞭、抱鞭、竖刀、披袍等,不下20种样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木版年画整个画面饱满、紧凑、严密、上空下实,留有空白地方较少。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得巧妙,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繁琐,表现出匀实、对称的图案,美感性强。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事物总是在发展,木版年画也一样。朱仙镇已经把过去的“天成、老店、天成德、天义德”4个著名的年画作坊恢复起来,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会更加光彩照人。
说开封不可不说汴绣,来古城不可不赏汴绣。
让我们追溯到千年前的一个辉煌王朝——宋朝。遥想当年作为北宋国都的开封,眼前不禁浮现出历史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的繁华——阳光普照,清风拂面,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市井、桥畔、街巷、阡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北宋,刺绣业是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
崇宁四年(1105年),开封城中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大学”——文绣院诞生了。可有鞭炮齐鸣,披红挂彩,大盘鼓惊天动地,可有各级官员隆重剪彩……就是没有这些,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刺绣史上也是功不可没的!当年,各路选聘的善绣工匠入文绣院授艺,300名绣女云集京师,龙飞凤舞,绣作恢宏,是何等的壮观。
宋时开封,刺绣之花可以说开遍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杰地灵的古都又涌现出民间刺绣人才——“百姓绣户”。《东京梦华录》中载:大相国寺东门外有一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可谓一个专业刺绣区。想必这条绣巷不会很宽、很长,且是青青石板铺就道路。在满街的黑槐树枝叶茂盛、开花结果之时,源源不断的精美绣品从这里走出。烁烁生辉的绣作把东京城装扮得如此美丽,红红火火的虎头帽、虎头鞋、兜肚、帐沿、绣枕、花巾……城内迎风招展的72家大酒楼和千家小酒店的牌额、望子也都是绣制的。
刺绣,讲究一个针法。如同剑师的剑法,琴师的指法,充满神秘、神奇和神力。纤细的绣花针,飞舞彩线上下,画面上一座座崇楼高阁,一条条街道水路,一辆辆平车,头头牛马及三百六十行人物,被表现得神龙活现。上承古代刺绣的优良传统,下开明清刺绣高度发展的先河,作为北宋都城开封的刺绣,以其地位的优越和人才的集中,无疑是汴绣的冠冕。由于历史的原因,几百年来开封的汴绣湮没无闻,但人民喜爱它,汴绣的一些传统仍代代相传,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以汴绣的名称恢复和发展了它,并逐渐为中外所重视。
宋代刺绣遗留下来的绣品已是凤毛麟角。但它功被天下的业绩为后人感叹,绣巷皆师姑的情景令人怀念和向往。刺绣,这独具民族传统艺术的奇葩总是随着岁月之河起伏跌宕,兴盛衰败。宋绣也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而跌入了最低谷,但深深根植中原,特别是开封这块土地上的刺绣技艺,仍在民间广为流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封这块粗犷的热土竟产生如此秀美、精致的绣品,耐人寻味。开封人的性格又赋予刺绣多了一些恢宏、豪迈的气质。汴绣的成名是沿着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汴绣中静听历史文化的回声,是否感到一种人文历史、自然时空交融的魅力呢?与汴绣对话,可闻相国霜钟声声,可观州桥明月朗朗,可望隋堤烟柳蒙蒙,可随梁园雪霁茫茫
剪纸:根植民间 源于生活
纸在中国的使用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从刀耕火种的年代所使用的甲骨,到战国春秋时的沉重竹简,人们一直都在寻求一种既能记载各种符号又轻便实用的特殊载体。直到汉代,人们终于发明了纸。纸的发明使得已有的文明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些神形兼备的国画和这些笔力遒劲且意味隽永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创作在纸上。前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卷面一一呈现出来,使后人得以继承。
而在神州大地上,另一种纸的艺术也同样肩负着传递民族文化的使命,这就是我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剪纸。只需一张纸和一把剪刀就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由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月下村姑、炕头老妪,任凭银剪游移纸花飞,丽人美景、飞禽走兽招之即来,呼之欲出,贴上窗棂厅堂,人见人爱,遐思无限,这便是绵延不息的民间剪纸艺术。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思维观念仍没有摆脱崇神意识的本质,其动机在于冀求人类与“神灵”的交流,尽管在寻求表达方式时,其间含有多种隐喻手法(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与云贵、陕甘等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相比较,河南剪纸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类对虚幻动物精灵或直观的“生殖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而进入了封建社会佛,儒、道的神权、礼教思维制约时期。剪纸“舞狮”的形象表征是舞狮活动,然而民俗内涵则是借舞狮暗喻“子孙繁衍”。图中舞狮者为男性,手舞“双绣球”,象征雄性的昂扬,在中原民俗活动中是“祈子”的行为。在这里,人类本能中的繁衍意识,已被纳入“三纲五常”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规范之中,这种思维规范一旦通过剪纸形式展现时,便极易为地域群体所理解、认同。
河南民间剪纸的大部分内容,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他们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炼,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在河南各地,都有用剪纸美化生活、装饰房屋的习惯。喜花(结婚时贴用)“鸳鸯戏莲”是表现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钱”(视虎为万能吉祥物),则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钱遍地”;“牧羊人”、“庄稼汉”、“喂猪”、“拉洋车”,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在豫西,剪纸还是姑娘出嫁时别具一格的嫁妆。新婚的第一天,新娘要将自己准备好的剪纸送给婆家人。三天回门后,新娘还要把剪纸赠给婆家的亲戚邻居。人们会根据这些剪纸来品评新娘是否心灵手巧。所以,准备剪纸是姑娘们结婚之前非常重视的大事,也许她一生的名声都维系在这稚巧的剪纸上。
仅仅借助于一把剪刀或者刻刀,于平展纸面上展现一簇簇娇艳欲滴的牡丹,一只只松下闲步的仙鹤,一个个形神各异的老叟、顽童、美妇、神怪,不仅需要灵气,更多的还需要下苦功。通观河南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进入到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人感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木版年画:雕版印刷中的绝技
朱仙镇早在战国初期就已形成,因朱亥故里而得名。朱亥原是卖肉的屠夫,因勇猛过人,武艺高超,被魏国公子信陵君看中,招为手下战将。朱亥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朱仙,镇名由此而来。宋朝时,朱仙镇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宋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南的咽喉重镇。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商贸云集,生意兴隆。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春节)时 张贴的画。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明清两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十分兴盛,作坊最多时达三百余家。清末民初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始衰落,大多数作坊迂回开封市内,于是开封又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中心,城内出现了“天成”、“云记”、“汇川”等名噪一时的老字号年画作坊。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成立了年画社,形成了具有现代规模的作坊,销售批发市场,不仅有传统的手工套色,而且有胶版印刷,并创作出了一大批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年画新作。使这一民间古老艺术瑰宝,在百花园中结出丰硕之果。
从兴盛到繁荣,从繁荣衰落,又从衰落到繁荣,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历了近千年的坎坷历程。一幅小小的木版年画,浓缩了历史的苍桑和进程。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也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收藏的珍品。欧、美一些国家博物馆都珍藏有朱仙镇木版年画,莫斯科博物馆就藏有118幅,而且大部分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鲁迅先生生前喜爱收藏,曾大量收集朱仙镇木版年画(现藏于北京,上海鲁迅博物馆的有42幅)。鲁迅先生在深入研究后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河南朱仙镇年画,刻线刚健有力,不似有些地方年画那样纤巧,这些木版年画不染脂粉,人物无媚态,很有乡土味”。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朱仙镇年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祗画,如灶君神、天地神等,另一类是门神类,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的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那些大大小小的门神画中,两位武将或衣着不同,或形态各异:步下鞭、马上鞭、回头马鞭、抱鞭、竖刀、披袍等,不下20种样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木版年画整个画面饱满、紧凑、严密、上空下实,留有空白地方较少。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得巧妙,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繁琐,表现出匀实、对称的图案,美感性强。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事物总是在发展,木版年画也一样。朱仙镇已经把过去的“天成、老店、天成德、天义德”4个著名的年画作坊恢复起来,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会更加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