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叔装“戆”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以后,上影厂的人叫刘琼“老爷叔”,既是尊敬又透着亲热,可见他人缘之好。
   老爷叔和我们这班“小爷叔”瞎缠时,会讲上海话,他的上海话里带点苏州口音,交关好听。卅年代过来的上海老派男人,讲起上海话来那个腔调,今天没多少人会得讲了。
   有一天,大家瞎聊文革当中“吃生活”(挨打)的事情,就讲“老爷叔”平常会做人,在厂里没“吃生活”。他就讲,文革当中厂里的确没人打过他,不过还是吃着一记生活,就一记,是外调的人打的。
   那时工军宣队已经进厂了(正式名称是工人阶级和解放军进驻上层建筑领导斗、批、改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特注),有三个外地人来外调,厂里的工军宣队也在旁边。
   这三个人上来凶得很,哗啦哗啦训了一顿之后开口就问:“刘琼!你有没有演过一部反动电影叫《狼山喋血记》的,老实交代!”
   老爷叔讲,听到他们提到迭部电影么心里就有数了,就讲:“没有!”
   那三个人光火了,就讲:“他妈的你还抵赖?白纸黑字的你赖得了?”
   说着说着,他们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纸朝他面前一丢!老爷叔瞄了一眼心里更加有数,心想,看你说点啥。
   来人又用张纸遮掉前面那张纸的一部分,指住纸上一行字给他看,说:“你睁大狗眼看看,这是不是你的名字?”
   老爷叔就讲:“这两个字是我的名字,不过我的确没在这部片子里演过戏。”
   三个来人气坏了,乱叫乱嚷:“你顽固透顶!还赖!还赖!”
   老爷叔跟他们讲,这个角色连个名字都没,叫啥个“猎户男”——“想想,当年我好歹算个电影皇帝,哪能会去演这种群众角色?电影厂老板也不会傻到出大价钱请我去演啊?我真的没有演过这部电影。”
   来人又说:“上面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刘琼两个字吗?”
   老爷叔又讲了:“同名同姓的事总是有的,也可能新出道的演员借我的名字混一混,是不是?”
   来人话锋一转,又追问:“这部片子里头同你搭档演一对夫妻的‘猎户女’是谁?你知道吗?”
   老爷叔知道“要紧关子”到了,就不紧不慢地讲:“这部片子不知道啥时候拍的,因为不大有名气,所以就更加记不得当中这个‘猎户女’是哪一位女演员了。”
   三个来人又是一番狂轰滥炸,老爷叔巍然不动。停掉一会,老爷叔就讲:“这种纸头叫电影说明书,一分钱一张,有时候电影院门口头地上也拾得着。当年为了吸引观众,写点不负责的文字总归有的。我真的没演过这部片子,的确不晓得这个‘猎户女’是啥人演的。”
   老爷叔来了个“关门落闩,敲钉转脚” 。
   这三个人一跳八丈高,其中有个人就在老爷叔头上括了一记,大喝一声:“滚!”
   老爷叔讲,一出专案组办公室门跑到走廊里,他就笑了。
   老爷叔讲:“我演了这么多年戏,骗骗他三只赤佬还不行,电影演员白当了!”
   我就讲:“老爷叔,你这趟演戏绝对成功,伟大。”
   他有点警惕,用不大相信的眼光看看我。
   我正色讲:“平常总归讲,演员演戏要放松、自然,不好有杂念,才能进入角色。你想想看,这个时候,面对这么大的压力,生死存亡关头,你戏演得这么好,这么真实,要骗得人家相信,多么不容易,随便什么人也没本事放松得很,你真是演得好,没啥话好讲了。”
   趁他听得蛮受用的时候,几个“小爷叔”当然不肯放过机会,盯紧了问他,这个冒名顶替的‘猎户男’是谁演的,还有一个‘猎户女’又是谁演的?因为这部片子拍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没生出来。
   老爷叔讲:“这个人不是冒充的,是我自家演的,这个‘猎户女’嘛,不讲你们也猜得到,当时讲出来是要杀头的!”顿时哗然。
   乱哄哄中有个聪明点的小爷叔就问了:“你自己讲电影皇帝不会去演这种名字也没的群众角色的嘛,这又是怎么回事?”
   老爷叔講:“这部片子是进步电影,讲抗日的内容,地下党为了扩大影响,就请我参演了这个群众角色。我当时为了追求进步,抗日嘛,打东洋乌龟,也就不计较啥了。当年,江青还是一个进步文艺青年,后来跑到延安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就捣乱讲:“哦,我知道了,你当时是伸头一刀,缩头一刀,所以横下心来演戏,三只赤佬给你骗倒。”
   老爷叔正色讲:“咳,演戏还是要放松,彻底放松、自然,才能进入角色……”
  
  后记:
   春天多野梦,夜梦里和“老爷叔”在天马厂黄大楼底层办公室对坐,不知两人瞎七八搭讲点啥,只记得窗外灰蒙蒙的在下雨,室内开着不亮的灯,靠窗的墙角在漏雨,渗水的斑迹清晰可辨,惊醒忆及往事,遂记。
  
  又记:
   编辑让我找一张和“老爷叔”的合影,我翻出一张30年前的黑白老照片,摄于老爷叔的创作办公室,他眯花眼笑,手里握了个酱菜瓶子当茶杯,可见当时老爷叔也很“做人家”。办公室在天马厂黄大楼底层,解放前是修道院的静修室,有人讲是关修女的地方。照片上老爷叔穿着厚厚的鸭绒衫,因为工艺原始衣裳缝得一长条一长条,像坦克车履带。手里夹根香烟,快要烧到头了,他说老烟枪抽烟都是这个样子。“小爷叔”我没大没小地和“老爷叔”勾肩搭背,不知当时是在瞎聊天还是存心摆普士拍照片。背后的文件柜里放着被老爷叔枪毙掉的剧本——老爷叔“演而优则导”,老早就做导演了。
其他文献
这三位,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也是曲艺界的良师益友。四月的清雨与哀思已经过去,落下一些文字,以示纪念。  谢晋  二十多年前的时光,我还年轻,初到曲协。那时大导演谢晋名声显赫,如日中天。在一期曲艺讲习班上,我和大导演交集。谢晋导演来讲课,我负责在门口迎接。记得那天暴雨倾盆,谢导不顾湿漉漉的衣服,随即坐下,开始讲课。他讲了什么,我真的记不全了,只记得谢导说喜欢评弹,他在执导电影时,融进了不少细腻的评弹手
期刊
1970年3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其中关押的犯人,大都是狱内其他中队送来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以及从监狱医院出院后还需继续治疗者。四月中旬起,我被编入“未决组”——组内大都是原关押在市内各看守所尚未判决的罪犯。这些人患病后,当时也由监狱医院负责治疗。  壹  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  狱中的一年
期刊
微博上突然亮出一支蜡烛,说程乃珊去世,不由得心头一惊。  其实我同程乃珊不熟,非但不熟,简直是陌生,除了偶尔在报纸上看到这位海派女作家的名字,就是断断续续的一些身世传闻,上海老克勒的孙女,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走,她有她特别的世界观,她的蓝血论……当然,我也知道她的晚年过得很幸福,“夏天是读书的好季节,斟上一杯柠檬水,放上一盘我喜欢的查理林的英语怀旧金曲CD,边上伴着连体婴儿般的老伴,互相唠叨一番,争辩
期刊
民主与法治时报刊文说,历史上,德国也是有“上访”的。在联邦德国成立之初,老百姓有问题或遇到麻烦首先也想到找政府。只不过德国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所以民众会根据不同情况找不同的政府部门。抗议方式是到政府门前游行示威、举牌子表达述求或写信反映问题,抱怨信如雪片般飞向政府各个部门。  德国政府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思路是首先削弱政府的权力,从而让人民逐渐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有限。例如,德国联邦政府把社会、经济、教
期刊
上海是现代中国摄影术的故乡。上海开埠后不久,西洋照相术就开始传入中国,上海是这一技术传入的最重要的口岸之一。从那时起,差不多每一段上海的历史,都有大量的影像记录。《1980:上海祭忆》摄影展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上海记忆的面相。  “上海祭忆”,这个名称意味深长。对于上海来说,1980年代是一段尴尬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上海,依然在岁月的沉睡中延续着昔日的旧梦。跟六七十年代相比,除了更加拥挤之外,并无太大变
期刊
日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洁非及马季、宁肯、李洱、赵利民等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和提名委员代表参加会议。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提名工作已于4月中旬开始,首轮推荐于5月20日前推荐结束,6月上旬组委
期刊
由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3上海中华砚文化暨书画艺术展览会”近日在上海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是“传承、创新”,继承传统,创新未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引路搭桥。此次展览展出包括《砚台春秋》《众砚争辉》《现代名人砚》《当代精品砚》《中华飞天第一砚》《海派砚雕》《上海地区
期刊
滑稽戏来源于哪里?滑稽戏与独角戏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上海滑稽戏的基本语言、特色是什么?……多年来,因为缺乏理论研究,上海滑稽的面貌一直模糊不清,即便是从业者对滑稽的“祖宗”都不甚了解。让人欣慰的是,如今种种疑惑可在《海上滑稽春秋》丛书中寻到答案。2012年8月面世的《海上滑稽春秋》丛书由上海滑稽剧团、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联合编制,共分为4部,分别是《远去的上海市声》《上海滑稽前世今生》《上海滑稽三大
期刊
2012年7月3日至4日,上海又迎来一件盛事、喜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来自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曲艺、民间文艺、杂技、电视、文学翻译等专业艺术领域和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及区县文联代表约700人济济一堂,共商文艺发展大计,共襄文艺繁荣盛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出席并讲话,上
期刊
在那时,我们都知道黄永生。这个人的声音在半导体收音机里:“……毯子身上盖一盖……”这样的声音是在灶披间里,厢房里,前楼、客堂、亭子间……互相窜着;黄永生的声音是具有穿透力的。现在我看着黄永生的照片,对“台上台下师徒情深”的画面除了赞叹,似乎没有更多话想说,倒是嘴里情不自禁地这样来上一句:“毯子身上盖一盖。”前后不搭,但真的是链接了城市生活的两个时代。  一个人的声音,成为一个城市和一个时代的集体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