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02年,乔伊斯基金会将悬念句子文学奖颁发给余华。在此之前,余华已在国际文坛获得卡佛文学奖,相比之下,悬念句子文学奖并无名声,显得无足轻重了。然而这也不妨碍我在时隔多年之后,重新在颁奖词中发现一些有意味的细节。颁奖词声称,余华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反映了现代主义的多个侧面。我们注意到,这个奖项主要是肯定了余华的中短篇小说,唯有限定在这个范围内,余华的先锋写作才是与现代主义相匹配的。新千年之后,余华曾将自己的中短篇小说结集,以不同组合和不同书名在不同出版社出版。我无意中发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中短篇集里,余华重复使用了同一篇自序。序言开头说道,这是他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判断,余华这句话,多少含有某种总结意味,显示了时间赋予一个作家的特殊命运,也暗示了一种特定写作的有限性,和转向其他写作的无限可能。
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如果要贴上一张现代主义标签,理当落在一个特定时段的先锋作家身上,余华是最醒目人物之一。然而一个作家对某种写作信念的坚持,往往是不可靠的,恰如亲密伴侣,时过境迁,早已不能拾回初心。如果将颁奖词和余华自序联系起来看,余华的先锋写作始于1986年,一直延续至1998年。但是早在1990年代中前期,余华就已在下意识里弃暗投明,向现实主义投石问路了。这个秘密转向,以余华接连写出《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小说为标志,只是其中隐含的转型意义,在当时未能引起足够关注罢了。
1998年之后,余华陆续在国际上获得一些奖项,却在创作上陷入难产状态,一度被传江郎才尽。2005年,余华携长篇小说《兄弟》重返文坛,评论家和读者翘首以待,结果发现,那个曾经熟悉的余华已变得面目可疑,似乎再也回不到过去的余华味道了。2013年,余华又推出新长篇《第七天》,照例未能挽回许多老读者的心。豆瓣网显示,读者对《第七天》平均打分只有6.8分,在余华所有作品中可以说是最失民心的。用豆瓣数据来评判一部作品,可能极不严肃,但对余华这样的作家来说,每一部作品均有数万人在打分,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文学人口在交换意见,多少可以反映出某种复杂的真实。浏览一下豆瓣网上的简短评论,我们就会发现,读者对余华在新千年之后推出的两部长篇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读者依然迷恋旧时余华的先锋写作,认为复出之后的余华已大失水准,两部长篇配不上余华这个名字。一种读者则是余华的新增拥趸,接受余华转型之后的新写作,在两部长篇中看到了文学关照当代社会现实的强大力量,甚至感动到泪流满面。如果我们承认文学并非只有一种标准,我们就应该对上述不同意见给予同样的重视。恰是这种意见分歧,以一种曲折形式显示了过去三十年来余华在写作道路上的渐行渐远。
下面我将举例不同时期的三部代表作,来说明余华是如何一路走远的。
第一部作品是余华出道之初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一个青年刚满十八岁,在父亲嘱咐下出门远行,却遭遇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作品写于1986年,刊发于《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李陀当时任《北京文学》副主编,是最先阅读余华这个作品的文坛中人之一。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初读《十八岁出门远行》,他对文学的惯常理解受到了极大挑战,几致乱了套。他又接着说道,《十八岁出门远行》从根本上打破了我们对文学与现实之关系的惯性认识。后面这句话极为经济有效,可以帮助我们回到时代现场,重新理解余华这部作品的特殊价值。
就故事而言,《十八岁出门远行》并无复杂之处,其情节含量不比一篇中学生叙事文多多少,但是余华用一个简单故事表达了一个复杂的疑问——人与现实是如何相遇的。父亲让儿子出门远行,代表了那个时代曾经坚信不疑的现实观——深入生活,如镜子般忠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相和全相。这个青年如马驹一般欢快,信心满满地上路了,但随后遭遇的一切是这般匪夷所思,世界有如躺在一面破碎的镜子里,线条逻辑不再连贯。我们大可不必追问,余华在创作时是如何想的。我们在乎的,是余华通过这个小说创造出了一种主观的现实,一个只被内心感受到的自我世界。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创造,颠覆了过去几十年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信条——世界是客观的,唯一的,无疑的,可以被作家一板一眼如实描绘出来,如镜鉴之物,明亮而清晰。余华则从客观世界里分离出另外一种现实来,它是主观的,多相的,可疑的,即便诉诸作家笔下也暧昧不清,如心波倒影,幽暗而晦涩。
第二部作品是长篇小说《活着》,创作于1992年,首次出版于1993年。迄今为止,在余华所有作品中,这是销量最大也是美誉度最高的一部。在1980年代,余华凭借先锋小说在文坛扬名立万,但在大众读者中影响有限。《活着》则两全其美,既得到主流文坛的高度评价,也获得普通读者的热烈追捧。这个现象不会是一种孤立的事实,而是与余华在写作路线上的转移有着密切联系。《活着》讲述了一个叫福贵的地主少爷,在20世纪中国社会中遭遇各种命运的动荡,最后孑然一身活着的故事。与早期中短篇写作相比,余华在这个作品中恢复了现实书写的客观尺度,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道德世界,都是清晰可辨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恢复了时间的客观属性。余华曾经谈到对文学时间的理解。他借但丁《神曲》的诗句——箭中了目标,离了弦——来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诗人篡改了顺序,从而制造出一种不同于现实秩序的速度感。但在《活着》这部作品中,至少在宏观结构层面,余华没有开启文学时间,而是回归现实时间。他老实地叙述福贵一生的命运变化,有头有尾有过程,让故事回到现实秩序,也回到读者对客观时间的一般感受之中。
有人认为,这个时期余华向现实主义回归了。如果我们认可这个观点,也得补充一点,这个回归还没有最终完成。此时的余华,不过是披了一件现实主义的仿真外衣,内在的语言细节可以证明,骨子里的他还是个先锋作家。余华坦白,《活着》最初是以旁观者角度來写福贵一生,然而叙事受阻,难以为继,直至最后改为第一人称叙述,奇迹出现了,整个写作一气呵成。或许是因为有这样的写作经验打底,《活着》出版时,余华在自序中近乎大放厥词——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我们也可由此判断,余华依然未从主观的自我现实中走出来,他在1990年代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早期的先锋写作经验。具体来说,按照写作时间先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作品面向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在递减,面对外部世界的现实意识在递增。《活着》恰好处在中间状态,减一点自我,增一点现实,二者平衡得恰到好处。这就可以解释,《活着》为何两面讨好,通吃专业和大众两类读者。 第三部作品《第七天》进述一个叫杨飞的中年人,丧生于一场火灾,在冥界遭遇和寻访故人,由此追忆生者的世界和故事。在多数篇幅中,余华对故事的叙述采用了知音体,其间还反复植入各种早已被我们熟知的社会新闻,包括拆迁、贿赂、弃婴、车祸、豆腐渣工程、卖淫、自杀、凶杀、上访等等。我们发现,此时余华已经成为一个紧贴现实地面的作家了。这就不免让我想到了一个细节——余华当年写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其原始素材也是来自报纸上一则有关苹果被抢的新闻,但是经过余华的二度叙述,这则新闻已被文学溶液彻底溶解,恰如米酿成酒,再无新闻痕迹了。而《第七天》则以新闻为补丁,大面积填补文学想象的裂缝,最后读者发现,这个作品成了一部无限接近当下现实的新闻串串烧。
余华曾说过,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文学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光。在新千年之前,余华大抵上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写作信念。他总是执着于记忆深处的事物,让往事转化成一种内心光谱,让肉眼可见的现实变成内心隐秘的现实。但是到了《第七天》这里,余华已离初心甚远,他对当下现实展开了正面强攻,必然无法再打动那些先锋派老读者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余华已成功回到现实主义传统——倘若如此,也是一个理想结局。1990年代,通过三部长篇写作,余华基本完成转型。在《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里,余华已经能够用第三人称叙事轻松驾驭长篇写作,意味着他已走出自我世界,能以全知视角审视外部世界了。然而到了《第七天》,余华重启第一人称叙事,颇让人疑心他又回到了先锋写作状态。继续往下读,我们才发现,余华不过是披一件先锋派的外衣。前面说过,余华写作《活着》,披上了一件现实主义的外衣,显得相当得体,这一次却不成功,紊乱了气息,同时也让余华露了怯——他对当代现实主义写作是缺乏信心的。
余华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但我不是在说一个孤例。在余华身上,我隐约看到了当代文学的一段片面史——1980年代以来,由于一批先锋作家对新的现实经验的发现和开掘,传统现实主义发生了断崖式裂变,导致现代主义对峙而出,崎岖而立。到了1990年代,这批作家开始向现实主义写作转型,在两种现实经验中摆渡,由此开拓出新的文学境界,犹如两岸青山相对出,风景无限。进入新千年之后,当作家们纷纷着陆现实主义,却发现他们已在复杂的现实经验中迷失,抓不住世界,也找不回自己。问题就在这里,一批先锋作家回到现实世界,向现实主义投诚,却又为何在写作上不尽如人意了呢?
二
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走到了尽头,现实主义趁势兴起,成为主流,一时无两。然而好景不长,从19世纪后期开始,假以各种奇怪面目的现代主义冒了出来,成群结队,此起彼伏,在其冲击之下,传统现实主义几近崩盘。当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现实主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转移到20世纪的苏俄和中国,与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相结合,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
通过简短回顾,我们发现,当代现实主义的最大冤家是现代主义,而不是早已过了气的浪漫主义。然而明眼人同样会发现,不管现代主义如何花里胡哨,其精神源头就在浪漫主义那儿。往简单里说,现代主义其实是浪漫主义的现代变种。当然变得相当厉害,面目全非,老祖宗也不认得子子孙孙了。可是有一点却是骨子里的,变不了。浪漫主义也罢,现代主义也罢,它们看待世界的基本方法是内心感受法。世界是怎样的,并不重要,只有我感受到的,才是最重要的。它们通过文字建立起来的世界,以主观心灵为地基,以想象和幻想作为基本构架之法。它们看待世界有一个基本方向,我暂且称之为内视角。
现实主义恰好相反。它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依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摹拟、实证和整体把握,是一种外视角。借助发达的外视角,文学就具有了见证时代的功能。这就极大扩张了文学的史诗抱负——以诗性语言来记录历史的客观进程。现实主义作家也描写人物心理,但写的是他的心理,不是我的心理。他们要求自己像一台心电图测试仪一样,精细且客观地把人物心理过程描绘出来。
现实主义首先在欧洲成为主流,与当时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不无关系。孔德在183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实证主义哲学》六卷本,直至1844年出版《论实证精神》,一场思维革命在欧洲已深入人心了。实证主义主张回到客观事物中去,发动人的外部感官和经验理性,摒弃玄思、臆想和一切形而上学。通俗一点说,就是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睁眼说瞎话。这个准则在欧洲社会深度扎根,为19世纪的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维地基。不仅自然科学飞跃进展,人类对社会领域的认知也向自然科学看齐了。孔德趁热打铁,创立了一门学科,叫社会物理学,意图明了,就是将社会过程当作物理过程来研究。
文学也在朝这个方向转变。欧洲本有史诗传统,以叙事诗来见证历史,具有古典时期的外视角特征。到了19世纪,史诗不再局限于一种文体,而是扩展为文学的基本认知功能。比如黑格尔就把长篇小说定义成现代市民史诗。他对比了长篇小说和传统史诗的相似结构,指出它们都是大容量文体,可以完整反映一个时代面貌。黑格尔提出这个观点,要比孔德提出实证主义略早几年,但属于同一个时代步伐,二者汇合,显示了文学扩展外视角、开放外部感官、见证大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切文学作品因细节而生动,但对现实主义来说,成功的文学作品还有两个重要指标——客观与宏阔。前者自不必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序言中说道,法国社会是个大历史家,而他只能当个书记员。他以时代记录员自谦,实则强调文学反映时代的客观属性。现实主义不仅反映时代,而且要有反映时代全貌的抱负。恩格斯对《人间喜剧》评价极高,称它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19世纪中期,以巴尔扎克为代表,法国长篇小说写作开创了一种重要体制,叫大河小说,其特点是多卷体,长时段,视野宏阔,一个时代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皆在作家法眼之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宏大叙事,虽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做到,却是现实主义文学给予读者的最大承诺。
毕竟每个作家经验有限,要看清时代全相,就必須借助全局性视野,站在高处看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爬到高处呢?作家需要登上一座高山。这座高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最高认知。《三国演义》一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分合循环观,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历史本质的最高揭示了。有了这一句话,《三国演义》就建立了全局性视野,其叙事框架也就自然成立了。现实主义成为主流之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高山供作家攀登。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座高山是人道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则是阶级主义。人道主义也罢,阶级主义也罢,都是人类对历史主流的判断,含有某种假定色彩。但这也不影响文学外视角的客观属性,正如一切科学研究,也都是从假设开始的。 站得高,看得远,外视角的空间尺度放大了,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世间万物变得渺小,只剩下了抽象的本质。这与文学的本性实有相违之处。没有具体的、感性的、生动的事物,文学就会失去血肉,只剩枯槁。因此,这里面有矛盾。调和这种矛盾的办法就是塑造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来达成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平衡。有一種观点认为,塑造典型人物就是把一个人的某种气质放大,属于夸张手法,是浪漫主义留下的文学遗产。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在古典时期,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已经成熟了。远的不论,说近一点的,《三国演义》就是一个范本。关云长的忠,曹孟德的奸,诸葛亮的智,都是典型。《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既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也不是纯粹的漫浪主义,而是两种艺术手法相结合。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当然被注入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但若说典型人物只是浪漫主义的产物,恐怕也不尽然。现实主义也有塑造典型人物的独特方法,就是把某种共性气质追加到某个人物身上,使之纯粹化,符合某种单一的社会认知标准。说白了,典型人物是集体信仰的产物。每一个典型人物的诞生,都是以大量同质性人口的存在为前提的。雷锋是典型人物,因为在革命时代,经过群众性思想改造之后,雷锋身上的某种精神和气质成了一个时代的共同信仰。周扒皮也是典型人物,因为他符合一个时代的人对阶级敌人的共同想象。典型人物不是现实主义的专利,但是现实主义从浪漫主义接过了这个艺术传统,经过吸收改造,将其确立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标准。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现实主义看待世界的科学准则——典型人物可以代言时代意识,接近普遍性,成全宏大叙事。
三
但是问题来了。现实主义以外视角的客观、精细和宏阔来成全一个时代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的纵深发展却带来了对现实主义极为不利的两种社会后果。一是专业分化,二是数字化呈现。以上任何一点,都足以将文学打入时代冷宫,现实主义更是在劫难逃。
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最早讨论专业分化引发的社会分工问题。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了。这个时间巧合不会是偶然的。社会发生专业分化,意味着整体性认知瓦解,全知全能的外视角也不再那么有效了。这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是个要命打击。文学能否客观地记录这个世界的全相,成了一个问题。世界变成迷宫,见证变成悬疑。芥川龙之介在1922年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竹林里》,讲述一个武士携妻经过一个峡谷时遭遇大盗多襄丸,武士被杀,妻子被辱。如果从外视角看,这个过程是可以被确证的。但是小说以七个当事人和见证人在公堂上的各自供词为叙述视角,呈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悬案——每一个人的亲眼所见,都大相径庭。小说的深层意图是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我们不应忽略一点,小说家对文学外视角的整体性和客观性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因此转向内视角叙述模式,让每一个我都跳出来说话,各自讲述的故事都是成立的,放在一起则悖论丛生。现代主义承认主观世界的存在,也承认存在是一种悖论,这种观念的普遍生成对现实主义是一个极大挑战。
现实主义遭遇的第二重挑战是数字化呈现。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当下讨论,就显得极为突出。几年前,郭敬明打造了一部电影,叫《小时代》。这部电影一度很火,自有道理。它说中了许多人的心思——在欲望高涨的物质社会里,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这个渺小是一种内心感受,建立在内视角之上。如果从外视角看,恰恰相反,我们处于一个大时代。过来人大概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过去二十年左右,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巨变。时代在加速度前进,常常使我们回首间惊觉今非昔日,有如梦幻一般。但是我们也时常抱怨,时代如此波澜壮阔,我们却没有读到一部与之相匹配的史诗性作品。问题出在哪儿?不能怪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都偷懒了。还是有作家在努力的,每日深入生活,阅人无数,就差没把生活的牢底坐穿。但最后,他们还是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感到无能为力。
我们发现,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太一样,过去二十年的巨变排除了战争和政治的因素,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来推动的,因此整个过程极为理性,虽然翻天覆地,却没有给人动荡感。对作家来说,动荡感很重要,可以唤醒他们的时代意识和道德敏感。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个达字,按我理解就是过于顺畅,少了动荡感。倘若没有这种动荡感,建立在个人外部感官之上的外视角将逐渐丧失灵敏度,不能将千古事传递给寸心知,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了。但也不是说,因为没有动荡感,人类从此失去了描绘大时代的热情和能力。只能说,在工具理性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的外视角不再那么有力了。在文学之外,用数字武装起来的外视角则变得异常发达,并且反过来挤压文学的感性认知功能。
用数字来表达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我们估且称之为数字化呈现。二十年前,数字化时代和数字经济等说法开始流行,一度引发社会各领域的讨论。人们被告知,一切日常生活,包括个人命运,都将交由数字来裁决。没过多少年,人们又被告知,人类已奔进大数据时代,一切疑难杂症,皆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全面而精准的结论。大数据这个概念的出笼,一开始就包含着某种人类野心——将各种碎片化信息整合起来,重建人类对世界的整体性理解。于是,这个时代的大小变化,以及人们对这种变化的反应,都统统交给数字来表达。经济总量,高铁时速,房子均价……当然在这些数字背后,还有更为纵深的裂变,包括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情感状态等等。但是这些变化都缺乏戏剧性,被大数据覆盖着,很难转化成史诗性叙事。这对现实主义作家是个极大考验。一切事物都转化成数字,人、故事和情感被遮蔽了,作家空有一身本领,找不到真正的叙事焦点。这让我想起温水煮青蛙——我们可以通过温度变化来准确描述一只青蛙的死亡过程,却不能将其转化成情节和故事。对于现实主义文学来说,故事是它的生命线,而且最好是大故事,跌宕起伏,或充满了戏剧效果。
数字化呈现不仅掩盖了故事,也遮蔽了看故事的眼睛。我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数字来理解这个世界,依赖数字背后的判断力,而对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情感波澜逐渐丧失了敏感,也失去了必要的敬意和耐心。以文学眼光来看,数字是肤浅的,靠不住的。但是现代社会如何说服一个市民多读文学作品,少读股市K线图呢?似乎是无能为力的。不能简单说,股市K线图背后有真金白银,所以看的人就多。与真金白银相联系的,还有工具理性,以及相对应的文本形式。数字文本对客观世界的呈现更加直观、简洁和精确,因而更被现代人依赖,也成就了一个读数字的时代。相比之下,文学的外视角就显得多余且无能了。 科学理性的扩张抑制了文学的外视角,使其见证时代的功能在萎缩。杨庆祥曾提出一个命题,叫新伤痕。他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发生种种裂变,人们身处其中,经历了新一轮精神创伤,以此为经验的书写,可称为新伤痕文学。我们知道,伤痕文学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十年“文革”為时代背景。这个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动荡,一代人经历了重大精神创伤,因而有伤痕之说。照此理解,新伤痕来自新的时代巨变和新的精神创伤。我大体认同杨庆祥的说法,以为此说颇能切中当下,对这个时代的精神疑难作出了准确概括。然而也仅是在理论上准确,回到创作中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有许多作品在书写新伤痕,却不能引发共鸣,不能向公众传达一个时代的共同经验。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那种具有宏阔视野的文学外视角已经失灵了。人们看到的,只是局部,感受到的,也是支离破碎的。
20世纪以来,面对科学理性的扩张,文学一直在调整外视角的适用范围,不再一味追求它的宏大与客观。这就势必影响传统现实主义的活力,使其朝着两个方向发生变异。一个方向是坚持客观,放弃宏大。19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兴起自然主义思潮,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作家,包括左拉、龚古尔兄弟等。自然主义其实是现实主义的变种,推崇巴尔扎克对现实生活的精细描写,却不赞同把英雄人物放大,反对通过巨人来反映时代。他们主张回到平凡、偶然、琐碎的事件和细节,实则放弃了现实主义的整体性视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波写实主义风潮,主张用客观冷静的笔触来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琐碎欲望,实则也是对宏大叙事的放弃。
还有一个方向是坚持宏大,放弃客观。余华的《活着》就是一例。这部小说通过福贵的一生,将20世纪中国的大历史浓缩进来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进程,包括抗日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小说均有叙述。但是余华没有将笔力用于见证历史,而是借用大历史来表达个人命运的无常。前文说过,余华创作《活着》,正是他向现实主义转型时,但还未充分完成。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的写作确实开放了外视角,加大了写实力度,但是从整体结构看,他依然是在延续19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写作。余华这批作家刚出来时,当代文坛普遍认为,他们只关心形式,不关心内容,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叛,因此将他们的作品定义成先锋小说。这个判断也是需要重新探讨的。先锋小说也关心内容,只是角度不同了,从外视角转换成内视角。不妨再以余华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例——这个小说叙述一个十八岁青年出门远行遭遇的一切,有如梦幻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许多读者一头雾水。因为余华叙述的,不是被看见的客观世界,而是客观世界在内心的倒影。内心有创伤,有起伏,倒影发生了扭曲、变形和重叠,也就不易被读懂了。《活着》依然是倒影法,将大时代的变迁投在个人心灵史上。作家启动了外视角,甚至借用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方法,将时代全景扫描出来。但毕竟只是借用,与传统现实主义有很大不同,顶多只能说,这是深度变异的现实主义。
缩小外视角,或者向内视角转化,这是现实主义自我调整的两种可能。在很多情况下,两种可能交叉发生,文本面貌将变得复杂多样。20世纪以来,各种新版现实主义层出不穷,魔幻现实主义、科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未来现实主义……这些不断延伸的范畴表明,现实主义在自我更新,同时也与传统现实主义相去甚远了。但我并不是说,传统现实主义已无可作为。回到最初,原版现实主义有两大法宝,其一是见证,其二是批判。前者必须在当下进行新的调适,而后者恰是可以不折不扣继承。是批判,而不是内省。这是一种来自外视角的精神立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杰出作家看待和参与外部世界的热情和姿态。当时欧洲新旧交替,动荡不安,不仅需要见证的文学,也需要批判的文学。巴尔扎克、莫泊桑、狄更斯、托尔斯泰……我们依然在仰望现实主义文学的星空,不仅是因为他们记录下了时代印迹,还因他们坚持了一种批判立场,冷眼看浊世,至今令人难忘。
文学倘若只剩见证功能,恐怕连一台数码相机都敌不过。只有重申批判立场,现实主义才能恢复文学之血性,重建社会与人性相互参照的价值尺度。尽管在我看来,批判立场不是文学的最高精神指标,然而对于现实主义来说,却是精神制高点。哪怕它的外视角是小的,亦有可能通往境界之大。就拿迟子建近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候鸟的勇敢》来说吧,作者将叙述视角缩小,如一台摄相机对准了东北金瓮河畔一家候鸟管护站,以春夏秋冬为时序,记录下人与自然的对话。这本是一个小场景叙事,虽有现实,却无主义。但是迟子建用这样一个题材来呼应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态问题,却又含蓄着宏大的道德关怀,在冷静客观的语言背后,隐约可见批判立场。作家借无名氏的闲谈来神化候鸟,又借被神化的候鸟的态度来批判人类对大自然的贪婪索取。这种写法让人想到了中国小说的古代传统——道听途说之所以造也。道听也罢,途说也罢,皆是外视角所得,代表了某种爱憎分明的社会态度。作者又在这种态度之上附加了人性评判的尺度,回到人与动物的初始欲望,对卑微生命的迷途难返给予同情性理解。这或许正是当代批判现实主义的新深度——超越二元对立,直抵人性根本。
谨以上述例子说明,文学的外视角在缩小,在向内视角转化,但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还在延续,其人文立场也在不断延展。在19世纪欧洲,它是人道主义。在20世纪苏联和中国,它是阶级主义。而在今天,是不是可以说,我们还看到了人性主义?
作者简介:
曾念长,社会学硕士,文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学研究、批评与创作,已出版作品《断裂的诗学》《中国文学场》等。现供职于福建省文学院。
2002年,乔伊斯基金会将悬念句子文学奖颁发给余华。在此之前,余华已在国际文坛获得卡佛文学奖,相比之下,悬念句子文学奖并无名声,显得无足轻重了。然而这也不妨碍我在时隔多年之后,重新在颁奖词中发现一些有意味的细节。颁奖词声称,余华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反映了现代主义的多个侧面。我们注意到,这个奖项主要是肯定了余华的中短篇小说,唯有限定在这个范围内,余华的先锋写作才是与现代主义相匹配的。新千年之后,余华曾将自己的中短篇小说结集,以不同组合和不同书名在不同出版社出版。我无意中发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中短篇集里,余华重复使用了同一篇自序。序言开头说道,这是他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判断,余华这句话,多少含有某种总结意味,显示了时间赋予一个作家的特殊命运,也暗示了一种特定写作的有限性,和转向其他写作的无限可能。
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如果要贴上一张现代主义标签,理当落在一个特定时段的先锋作家身上,余华是最醒目人物之一。然而一个作家对某种写作信念的坚持,往往是不可靠的,恰如亲密伴侣,时过境迁,早已不能拾回初心。如果将颁奖词和余华自序联系起来看,余华的先锋写作始于1986年,一直延续至1998年。但是早在1990年代中前期,余华就已在下意识里弃暗投明,向现实主义投石问路了。这个秘密转向,以余华接连写出《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小说为标志,只是其中隐含的转型意义,在当时未能引起足够关注罢了。
1998年之后,余华陆续在国际上获得一些奖项,却在创作上陷入难产状态,一度被传江郎才尽。2005年,余华携长篇小说《兄弟》重返文坛,评论家和读者翘首以待,结果发现,那个曾经熟悉的余华已变得面目可疑,似乎再也回不到过去的余华味道了。2013年,余华又推出新长篇《第七天》,照例未能挽回许多老读者的心。豆瓣网显示,读者对《第七天》平均打分只有6.8分,在余华所有作品中可以说是最失民心的。用豆瓣数据来评判一部作品,可能极不严肃,但对余华这样的作家来说,每一部作品均有数万人在打分,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文学人口在交换意见,多少可以反映出某种复杂的真实。浏览一下豆瓣网上的简短评论,我们就会发现,读者对余华在新千年之后推出的两部长篇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读者依然迷恋旧时余华的先锋写作,认为复出之后的余华已大失水准,两部长篇配不上余华这个名字。一种读者则是余华的新增拥趸,接受余华转型之后的新写作,在两部长篇中看到了文学关照当代社会现实的强大力量,甚至感动到泪流满面。如果我们承认文学并非只有一种标准,我们就应该对上述不同意见给予同样的重视。恰是这种意见分歧,以一种曲折形式显示了过去三十年来余华在写作道路上的渐行渐远。
下面我将举例不同时期的三部代表作,来说明余华是如何一路走远的。
第一部作品是余华出道之初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一个青年刚满十八岁,在父亲嘱咐下出门远行,却遭遇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作品写于1986年,刊发于《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李陀当时任《北京文学》副主编,是最先阅读余华这个作品的文坛中人之一。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初读《十八岁出门远行》,他对文学的惯常理解受到了极大挑战,几致乱了套。他又接着说道,《十八岁出门远行》从根本上打破了我们对文学与现实之关系的惯性认识。后面这句话极为经济有效,可以帮助我们回到时代现场,重新理解余华这部作品的特殊价值。
就故事而言,《十八岁出门远行》并无复杂之处,其情节含量不比一篇中学生叙事文多多少,但是余华用一个简单故事表达了一个复杂的疑问——人与现实是如何相遇的。父亲让儿子出门远行,代表了那个时代曾经坚信不疑的现实观——深入生活,如镜子般忠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相和全相。这个青年如马驹一般欢快,信心满满地上路了,但随后遭遇的一切是这般匪夷所思,世界有如躺在一面破碎的镜子里,线条逻辑不再连贯。我们大可不必追问,余华在创作时是如何想的。我们在乎的,是余华通过这个小说创造出了一种主观的现实,一个只被内心感受到的自我世界。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创造,颠覆了过去几十年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信条——世界是客观的,唯一的,无疑的,可以被作家一板一眼如实描绘出来,如镜鉴之物,明亮而清晰。余华则从客观世界里分离出另外一种现实来,它是主观的,多相的,可疑的,即便诉诸作家笔下也暧昧不清,如心波倒影,幽暗而晦涩。
第二部作品是长篇小说《活着》,创作于1992年,首次出版于1993年。迄今为止,在余华所有作品中,这是销量最大也是美誉度最高的一部。在1980年代,余华凭借先锋小说在文坛扬名立万,但在大众读者中影响有限。《活着》则两全其美,既得到主流文坛的高度评价,也获得普通读者的热烈追捧。这个现象不会是一种孤立的事实,而是与余华在写作路线上的转移有着密切联系。《活着》讲述了一个叫福贵的地主少爷,在20世纪中国社会中遭遇各种命运的动荡,最后孑然一身活着的故事。与早期中短篇写作相比,余华在这个作品中恢复了现实书写的客观尺度,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道德世界,都是清晰可辨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恢复了时间的客观属性。余华曾经谈到对文学时间的理解。他借但丁《神曲》的诗句——箭中了目标,离了弦——来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诗人篡改了顺序,从而制造出一种不同于现实秩序的速度感。但在《活着》这部作品中,至少在宏观结构层面,余华没有开启文学时间,而是回归现实时间。他老实地叙述福贵一生的命运变化,有头有尾有过程,让故事回到现实秩序,也回到读者对客观时间的一般感受之中。
有人认为,这个时期余华向现实主义回归了。如果我们认可这个观点,也得补充一点,这个回归还没有最终完成。此时的余华,不过是披了一件现实主义的仿真外衣,内在的语言细节可以证明,骨子里的他还是个先锋作家。余华坦白,《活着》最初是以旁观者角度來写福贵一生,然而叙事受阻,难以为继,直至最后改为第一人称叙述,奇迹出现了,整个写作一气呵成。或许是因为有这样的写作经验打底,《活着》出版时,余华在自序中近乎大放厥词——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我们也可由此判断,余华依然未从主观的自我现实中走出来,他在1990年代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早期的先锋写作经验。具体来说,按照写作时间先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作品面向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在递减,面对外部世界的现实意识在递增。《活着》恰好处在中间状态,减一点自我,增一点现实,二者平衡得恰到好处。这就可以解释,《活着》为何两面讨好,通吃专业和大众两类读者。 第三部作品《第七天》进述一个叫杨飞的中年人,丧生于一场火灾,在冥界遭遇和寻访故人,由此追忆生者的世界和故事。在多数篇幅中,余华对故事的叙述采用了知音体,其间还反复植入各种早已被我们熟知的社会新闻,包括拆迁、贿赂、弃婴、车祸、豆腐渣工程、卖淫、自杀、凶杀、上访等等。我们发现,此时余华已经成为一个紧贴现实地面的作家了。这就不免让我想到了一个细节——余华当年写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其原始素材也是来自报纸上一则有关苹果被抢的新闻,但是经过余华的二度叙述,这则新闻已被文学溶液彻底溶解,恰如米酿成酒,再无新闻痕迹了。而《第七天》则以新闻为补丁,大面积填补文学想象的裂缝,最后读者发现,这个作品成了一部无限接近当下现实的新闻串串烧。
余华曾说过,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文学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光。在新千年之前,余华大抵上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写作信念。他总是执着于记忆深处的事物,让往事转化成一种内心光谱,让肉眼可见的现实变成内心隐秘的现实。但是到了《第七天》这里,余华已离初心甚远,他对当下现实展开了正面强攻,必然无法再打动那些先锋派老读者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余华已成功回到现实主义传统——倘若如此,也是一个理想结局。1990年代,通过三部长篇写作,余华基本完成转型。在《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里,余华已经能够用第三人称叙事轻松驾驭长篇写作,意味着他已走出自我世界,能以全知视角审视外部世界了。然而到了《第七天》,余华重启第一人称叙事,颇让人疑心他又回到了先锋写作状态。继续往下读,我们才发现,余华不过是披一件先锋派的外衣。前面说过,余华写作《活着》,披上了一件现实主义的外衣,显得相当得体,这一次却不成功,紊乱了气息,同时也让余华露了怯——他对当代现实主义写作是缺乏信心的。
余华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但我不是在说一个孤例。在余华身上,我隐约看到了当代文学的一段片面史——1980年代以来,由于一批先锋作家对新的现实经验的发现和开掘,传统现实主义发生了断崖式裂变,导致现代主义对峙而出,崎岖而立。到了1990年代,这批作家开始向现实主义写作转型,在两种现实经验中摆渡,由此开拓出新的文学境界,犹如两岸青山相对出,风景无限。进入新千年之后,当作家们纷纷着陆现实主义,却发现他们已在复杂的现实经验中迷失,抓不住世界,也找不回自己。问题就在这里,一批先锋作家回到现实世界,向现实主义投诚,却又为何在写作上不尽如人意了呢?
二
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走到了尽头,现实主义趁势兴起,成为主流,一时无两。然而好景不长,从19世纪后期开始,假以各种奇怪面目的现代主义冒了出来,成群结队,此起彼伏,在其冲击之下,传统现实主义几近崩盘。当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现实主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转移到20世纪的苏俄和中国,与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相结合,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
通过简短回顾,我们发现,当代现实主义的最大冤家是现代主义,而不是早已过了气的浪漫主义。然而明眼人同样会发现,不管现代主义如何花里胡哨,其精神源头就在浪漫主义那儿。往简单里说,现代主义其实是浪漫主义的现代变种。当然变得相当厉害,面目全非,老祖宗也不认得子子孙孙了。可是有一点却是骨子里的,变不了。浪漫主义也罢,现代主义也罢,它们看待世界的基本方法是内心感受法。世界是怎样的,并不重要,只有我感受到的,才是最重要的。它们通过文字建立起来的世界,以主观心灵为地基,以想象和幻想作为基本构架之法。它们看待世界有一个基本方向,我暂且称之为内视角。
现实主义恰好相反。它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依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摹拟、实证和整体把握,是一种外视角。借助发达的外视角,文学就具有了见证时代的功能。这就极大扩张了文学的史诗抱负——以诗性语言来记录历史的客观进程。现实主义作家也描写人物心理,但写的是他的心理,不是我的心理。他们要求自己像一台心电图测试仪一样,精细且客观地把人物心理过程描绘出来。
现实主义首先在欧洲成为主流,与当时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不无关系。孔德在183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实证主义哲学》六卷本,直至1844年出版《论实证精神》,一场思维革命在欧洲已深入人心了。实证主义主张回到客观事物中去,发动人的外部感官和经验理性,摒弃玄思、臆想和一切形而上学。通俗一点说,就是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睁眼说瞎话。这个准则在欧洲社会深度扎根,为19世纪的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维地基。不仅自然科学飞跃进展,人类对社会领域的认知也向自然科学看齐了。孔德趁热打铁,创立了一门学科,叫社会物理学,意图明了,就是将社会过程当作物理过程来研究。
文学也在朝这个方向转变。欧洲本有史诗传统,以叙事诗来见证历史,具有古典时期的外视角特征。到了19世纪,史诗不再局限于一种文体,而是扩展为文学的基本认知功能。比如黑格尔就把长篇小说定义成现代市民史诗。他对比了长篇小说和传统史诗的相似结构,指出它们都是大容量文体,可以完整反映一个时代面貌。黑格尔提出这个观点,要比孔德提出实证主义略早几年,但属于同一个时代步伐,二者汇合,显示了文学扩展外视角、开放外部感官、见证大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切文学作品因细节而生动,但对现实主义来说,成功的文学作品还有两个重要指标——客观与宏阔。前者自不必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序言中说道,法国社会是个大历史家,而他只能当个书记员。他以时代记录员自谦,实则强调文学反映时代的客观属性。现实主义不仅反映时代,而且要有反映时代全貌的抱负。恩格斯对《人间喜剧》评价极高,称它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19世纪中期,以巴尔扎克为代表,法国长篇小说写作开创了一种重要体制,叫大河小说,其特点是多卷体,长时段,视野宏阔,一个时代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皆在作家法眼之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宏大叙事,虽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做到,却是现实主义文学给予读者的最大承诺。
毕竟每个作家经验有限,要看清时代全相,就必須借助全局性视野,站在高处看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爬到高处呢?作家需要登上一座高山。这座高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最高认知。《三国演义》一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分合循环观,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对历史本质的最高揭示了。有了这一句话,《三国演义》就建立了全局性视野,其叙事框架也就自然成立了。现实主义成为主流之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高山供作家攀登。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座高山是人道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则是阶级主义。人道主义也罢,阶级主义也罢,都是人类对历史主流的判断,含有某种假定色彩。但这也不影响文学外视角的客观属性,正如一切科学研究,也都是从假设开始的。 站得高,看得远,外视角的空间尺度放大了,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世间万物变得渺小,只剩下了抽象的本质。这与文学的本性实有相违之处。没有具体的、感性的、生动的事物,文学就会失去血肉,只剩枯槁。因此,这里面有矛盾。调和这种矛盾的办法就是塑造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来达成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平衡。有一種观点认为,塑造典型人物就是把一个人的某种气质放大,属于夸张手法,是浪漫主义留下的文学遗产。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在古典时期,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已经成熟了。远的不论,说近一点的,《三国演义》就是一个范本。关云长的忠,曹孟德的奸,诸葛亮的智,都是典型。《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既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也不是纯粹的漫浪主义,而是两种艺术手法相结合。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当然被注入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但若说典型人物只是浪漫主义的产物,恐怕也不尽然。现实主义也有塑造典型人物的独特方法,就是把某种共性气质追加到某个人物身上,使之纯粹化,符合某种单一的社会认知标准。说白了,典型人物是集体信仰的产物。每一个典型人物的诞生,都是以大量同质性人口的存在为前提的。雷锋是典型人物,因为在革命时代,经过群众性思想改造之后,雷锋身上的某种精神和气质成了一个时代的共同信仰。周扒皮也是典型人物,因为他符合一个时代的人对阶级敌人的共同想象。典型人物不是现实主义的专利,但是现实主义从浪漫主义接过了这个艺术传统,经过吸收改造,将其确立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标准。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现实主义看待世界的科学准则——典型人物可以代言时代意识,接近普遍性,成全宏大叙事。
三
但是问题来了。现实主义以外视角的客观、精细和宏阔来成全一个时代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的纵深发展却带来了对现实主义极为不利的两种社会后果。一是专业分化,二是数字化呈现。以上任何一点,都足以将文学打入时代冷宫,现实主义更是在劫难逃。
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最早讨论专业分化引发的社会分工问题。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了。这个时间巧合不会是偶然的。社会发生专业分化,意味着整体性认知瓦解,全知全能的外视角也不再那么有效了。这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是个要命打击。文学能否客观地记录这个世界的全相,成了一个问题。世界变成迷宫,见证变成悬疑。芥川龙之介在1922年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竹林里》,讲述一个武士携妻经过一个峡谷时遭遇大盗多襄丸,武士被杀,妻子被辱。如果从外视角看,这个过程是可以被确证的。但是小说以七个当事人和见证人在公堂上的各自供词为叙述视角,呈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悬案——每一个人的亲眼所见,都大相径庭。小说的深层意图是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我们不应忽略一点,小说家对文学外视角的整体性和客观性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因此转向内视角叙述模式,让每一个我都跳出来说话,各自讲述的故事都是成立的,放在一起则悖论丛生。现代主义承认主观世界的存在,也承认存在是一种悖论,这种观念的普遍生成对现实主义是一个极大挑战。
现实主义遭遇的第二重挑战是数字化呈现。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当下讨论,就显得极为突出。几年前,郭敬明打造了一部电影,叫《小时代》。这部电影一度很火,自有道理。它说中了许多人的心思——在欲望高涨的物质社会里,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这个渺小是一种内心感受,建立在内视角之上。如果从外视角看,恰恰相反,我们处于一个大时代。过来人大概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过去二十年左右,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巨变。时代在加速度前进,常常使我们回首间惊觉今非昔日,有如梦幻一般。但是我们也时常抱怨,时代如此波澜壮阔,我们却没有读到一部与之相匹配的史诗性作品。问题出在哪儿?不能怪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都偷懒了。还是有作家在努力的,每日深入生活,阅人无数,就差没把生活的牢底坐穿。但最后,他们还是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感到无能为力。
我们发现,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太一样,过去二十年的巨变排除了战争和政治的因素,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来推动的,因此整个过程极为理性,虽然翻天覆地,却没有给人动荡感。对作家来说,动荡感很重要,可以唤醒他们的时代意识和道德敏感。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个达字,按我理解就是过于顺畅,少了动荡感。倘若没有这种动荡感,建立在个人外部感官之上的外视角将逐渐丧失灵敏度,不能将千古事传递给寸心知,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了。但也不是说,因为没有动荡感,人类从此失去了描绘大时代的热情和能力。只能说,在工具理性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的外视角不再那么有力了。在文学之外,用数字武装起来的外视角则变得异常发达,并且反过来挤压文学的感性认知功能。
用数字来表达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我们估且称之为数字化呈现。二十年前,数字化时代和数字经济等说法开始流行,一度引发社会各领域的讨论。人们被告知,一切日常生活,包括个人命运,都将交由数字来裁决。没过多少年,人们又被告知,人类已奔进大数据时代,一切疑难杂症,皆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全面而精准的结论。大数据这个概念的出笼,一开始就包含着某种人类野心——将各种碎片化信息整合起来,重建人类对世界的整体性理解。于是,这个时代的大小变化,以及人们对这种变化的反应,都统统交给数字来表达。经济总量,高铁时速,房子均价……当然在这些数字背后,还有更为纵深的裂变,包括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情感状态等等。但是这些变化都缺乏戏剧性,被大数据覆盖着,很难转化成史诗性叙事。这对现实主义作家是个极大考验。一切事物都转化成数字,人、故事和情感被遮蔽了,作家空有一身本领,找不到真正的叙事焦点。这让我想起温水煮青蛙——我们可以通过温度变化来准确描述一只青蛙的死亡过程,却不能将其转化成情节和故事。对于现实主义文学来说,故事是它的生命线,而且最好是大故事,跌宕起伏,或充满了戏剧效果。
数字化呈现不仅掩盖了故事,也遮蔽了看故事的眼睛。我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数字来理解这个世界,依赖数字背后的判断力,而对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情感波澜逐渐丧失了敏感,也失去了必要的敬意和耐心。以文学眼光来看,数字是肤浅的,靠不住的。但是现代社会如何说服一个市民多读文学作品,少读股市K线图呢?似乎是无能为力的。不能简单说,股市K线图背后有真金白银,所以看的人就多。与真金白银相联系的,还有工具理性,以及相对应的文本形式。数字文本对客观世界的呈现更加直观、简洁和精确,因而更被现代人依赖,也成就了一个读数字的时代。相比之下,文学的外视角就显得多余且无能了。 科学理性的扩张抑制了文学的外视角,使其见证时代的功能在萎缩。杨庆祥曾提出一个命题,叫新伤痕。他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发生种种裂变,人们身处其中,经历了新一轮精神创伤,以此为经验的书写,可称为新伤痕文学。我们知道,伤痕文学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十年“文革”為时代背景。这个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动荡,一代人经历了重大精神创伤,因而有伤痕之说。照此理解,新伤痕来自新的时代巨变和新的精神创伤。我大体认同杨庆祥的说法,以为此说颇能切中当下,对这个时代的精神疑难作出了准确概括。然而也仅是在理论上准确,回到创作中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有许多作品在书写新伤痕,却不能引发共鸣,不能向公众传达一个时代的共同经验。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那种具有宏阔视野的文学外视角已经失灵了。人们看到的,只是局部,感受到的,也是支离破碎的。
20世纪以来,面对科学理性的扩张,文学一直在调整外视角的适用范围,不再一味追求它的宏大与客观。这就势必影响传统现实主义的活力,使其朝着两个方向发生变异。一个方向是坚持客观,放弃宏大。19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兴起自然主义思潮,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作家,包括左拉、龚古尔兄弟等。自然主义其实是现实主义的变种,推崇巴尔扎克对现实生活的精细描写,却不赞同把英雄人物放大,反对通过巨人来反映时代。他们主张回到平凡、偶然、琐碎的事件和细节,实则放弃了现实主义的整体性视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波写实主义风潮,主张用客观冷静的笔触来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琐碎欲望,实则也是对宏大叙事的放弃。
还有一个方向是坚持宏大,放弃客观。余华的《活着》就是一例。这部小说通过福贵的一生,将20世纪中国的大历史浓缩进来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进程,包括抗日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小说均有叙述。但是余华没有将笔力用于见证历史,而是借用大历史来表达个人命运的无常。前文说过,余华创作《活着》,正是他向现实主义转型时,但还未充分完成。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的写作确实开放了外视角,加大了写实力度,但是从整体结构看,他依然是在延续19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写作。余华这批作家刚出来时,当代文坛普遍认为,他们只关心形式,不关心内容,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种反叛,因此将他们的作品定义成先锋小说。这个判断也是需要重新探讨的。先锋小说也关心内容,只是角度不同了,从外视角转换成内视角。不妨再以余华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例——这个小说叙述一个十八岁青年出门远行遭遇的一切,有如梦幻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许多读者一头雾水。因为余华叙述的,不是被看见的客观世界,而是客观世界在内心的倒影。内心有创伤,有起伏,倒影发生了扭曲、变形和重叠,也就不易被读懂了。《活着》依然是倒影法,将大时代的变迁投在个人心灵史上。作家启动了外视角,甚至借用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方法,将时代全景扫描出来。但毕竟只是借用,与传统现实主义有很大不同,顶多只能说,这是深度变异的现实主义。
缩小外视角,或者向内视角转化,这是现实主义自我调整的两种可能。在很多情况下,两种可能交叉发生,文本面貌将变得复杂多样。20世纪以来,各种新版现实主义层出不穷,魔幻现实主义、科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未来现实主义……这些不断延伸的范畴表明,现实主义在自我更新,同时也与传统现实主义相去甚远了。但我并不是说,传统现实主义已无可作为。回到最初,原版现实主义有两大法宝,其一是见证,其二是批判。前者必须在当下进行新的调适,而后者恰是可以不折不扣继承。是批判,而不是内省。这是一种来自外视角的精神立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杰出作家看待和参与外部世界的热情和姿态。当时欧洲新旧交替,动荡不安,不仅需要见证的文学,也需要批判的文学。巴尔扎克、莫泊桑、狄更斯、托尔斯泰……我们依然在仰望现实主义文学的星空,不仅是因为他们记录下了时代印迹,还因他们坚持了一种批判立场,冷眼看浊世,至今令人难忘。
文学倘若只剩见证功能,恐怕连一台数码相机都敌不过。只有重申批判立场,现实主义才能恢复文学之血性,重建社会与人性相互参照的价值尺度。尽管在我看来,批判立场不是文学的最高精神指标,然而对于现实主义来说,却是精神制高点。哪怕它的外视角是小的,亦有可能通往境界之大。就拿迟子建近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候鸟的勇敢》来说吧,作者将叙述视角缩小,如一台摄相机对准了东北金瓮河畔一家候鸟管护站,以春夏秋冬为时序,记录下人与自然的对话。这本是一个小场景叙事,虽有现实,却无主义。但是迟子建用这样一个题材来呼应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态问题,却又含蓄着宏大的道德关怀,在冷静客观的语言背后,隐约可见批判立场。作家借无名氏的闲谈来神化候鸟,又借被神化的候鸟的态度来批判人类对大自然的贪婪索取。这种写法让人想到了中国小说的古代传统——道听途说之所以造也。道听也罢,途说也罢,皆是外视角所得,代表了某种爱憎分明的社会态度。作者又在这种态度之上附加了人性评判的尺度,回到人与动物的初始欲望,对卑微生命的迷途难返给予同情性理解。这或许正是当代批判现实主义的新深度——超越二元对立,直抵人性根本。
谨以上述例子说明,文学的外视角在缩小,在向内视角转化,但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还在延续,其人文立场也在不断延展。在19世纪欧洲,它是人道主义。在20世纪苏联和中国,它是阶级主义。而在今天,是不是可以说,我们还看到了人性主义?
作者简介:
曾念长,社会学硕士,文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学研究、批评与创作,已出版作品《断裂的诗学》《中国文学场》等。现供职于福建省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