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广州这座城市的直接感知,来自她无处不在的店。商业是这座城市的肌体,笃定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内敛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对一个在广州生活了十七年之久的湖南人而言,这座城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塑造我、滋养我。
2014年9月,儿子念书的缘故,我搬来越秀区。所住的房子是一栋建于80年代的老旧宿舍,据说以前的单位是木器厂,厂子早倒闭了,宿舍还在,因为占据了北京路片区的绝好地段,人气未散,负载在学位上的优势,使得这里的住户斗转星移,倒在颓败中显出一点别样的活力。因为是在商业区,尽管我们蜗居的小屋不够四十平米,但因为一分钟的距离就能进入闹市,倒让家人找到了透气之处。不可否认,这种镶嵌在活力街区的老旧社区生活,竟然成为儿子整个小学阶段接触社会的真实场域,也成为我感知社会状貌的一个直接切口。通常在饭后,我们全家最喜欢行走的线路,就是出门右拐,进入文德路,从35路公交车站出发,向右拐三四十米到达文明路,然后顺着一家家店铺,看过去逛过去,当然最后常常变成吃过去。
文明路其实是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条古老街道,在市一宫正对面,可以看见古老的“文明门”几个字,我要写到的文明路,不包括它的全部,仅仅涉及夹在文德路和越秀南路中间的部分,全长的距离不过几百米。平心而论,这一段两边的骑楼色彩艳丽、雅致,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任何破坏,当然也没有夸张的修缮,但仿佛从来没有人留意到两边的骑楼,没有人留意到骑楼下面长长的古老街道,更多的人,来到这儿,都是冲着小店而来,它的出名,也正来源于琳琅满目的小店。店铺的种类繁多,一家挨着一家,尽管零星散布着文德路容纳不了的字画装裱,也有不显眼的旧书店、理发店、美甲店、服装店、珠宝翡翠店、房产中介店,但占据绝对优势和地位的,真正将文明路招牌擦亮的,是外人根本就无法想象的广东特色小吃店。
对一个习惯了辣味、味觉粗糙的湖南人而言,没有住到文明路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象世界上的食物,竟能被广东人折腾得如此细致而琐碎,能被收拾得如此妥帖而温存。“民以食为天”“食在广州”的俗语,只要一到文明路,就能获得最直观的理解。从老西关濑粉店开始,一路看过去,正宗老广记牛杂、伙计大排档、嘉乐蛋挞王、九爷鸡、日添美食馆、珍味盏、炖品皇、达杨原味炖品、阿啡与阿机、炭炉鸡煲、冬阴功粉面、盈记原味炖品、小龙虾大闸蟹、老六烤吧、银记肠粉、陈记生煎小笼包、长乐饼屋、明记甜品店、百花甜品、东区特制粉圆冰店、玫瑰甜品、鹿野茶事、百岁牛家潮汕牛肉火锅、滚滚鲜,密密麻麻,应接不暇。正因为这种便利,几年内,我从来没有做过午饭,而是挨家吃过去,我算过,就算每家店吃一次,也能两个月不重样。
好了,先说我最喜欢的两种食物。
排在首位的是糖醋猪脚姜。这种食物我相信只有广东人会做,它的食材就是它名字的组合,包括糖、醋、猪脚和生姜,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加煮熟的剥壳鸡蛋,据说这是广东女人生完孩子以后的必备滋补品,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在新晋的产妇家,才能看到这种食物,没想到在越秀区老城区的街头,随处能见它的身影。每一种食材都简单、常见,食材与食材之间无论如何都难以产生关联,但一碗神奇的糖醋猪脚姜,却能将几种完全搭不上边的食材巧妙地组合到一起,不得不让我佩服广东人在经营食物上的胆识和想象力。细细想来,这种结果的妙处,其实完全来自时间的磨砺和对复杂工序的耐心,据说要将一瓦罐糖醋猪脚姜煲好,至少需要一天时间,而且隔天就要放在慢火上再煮沸一次。在天气湿热的广州,猪脚姜因为有醋的庇护,可以放置几月而不坏,并且越煮味道越浓,口感越好吃。这是我最喜欢的广州食物,我逛文明路最大的动力,除了弥补住处逼仄无活动空间的缺陷,最大的向往恰恰来自能抢到一碗糖醋猪脚姜,而在文明路,要买到这种食物,只能去那家以卖牛杂为主的正宗老广记牛杂。
除了猪脚姜,我最喜欢的食物还有盐焗鸡。确实,只要稍稍留意,凡有广东美食的地方,必有广东鸡,流传甚广的说法,“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走出广东”,在文明路就能获得充分佐证。我细细数过,在文明路短短的几十米地界,就有白切鸡、盐焗鸡、九爷鸡三大专店,几乎囊括了广东人制作鸡肉的主要方式。广州人确实爱吃鸡肉,恰如南京人爱吃鸭肉。在湖南,母鸡和阉鸡只有一种做法,就是炖汤,而公鸡除了少数幸运者能活到打鸣的岁数,大多在还没有进入青春期变声之前,就作为给小孩长个的补品爆炒吃了。但广东人不同,凡是将鸡肢解的方式,都是他们不屑的烹饪方法,他们对鸡的态度,说得上极富耐心,没有丝毫潦草,无论是白切还是盐焗,最后都会保持住鸡们的完整肉身,维护一只鸡来到世间的最后尊严。让我惊讶的是,我童年所积累的母鸡、公鸡鸡肉差异的经验,到广东以后完全失效,我从来分不清鸡的性别,只知道肉质是一样的新鲜和细嫩。我常吃的盐焗鸡,来自文明路与万福路交叉处的福宝胜记驰名手撕盐焗鸡店,极小的一个铺面,仅仅两个人,一条细细的挂墙木板,作为顾客的用餐之处,供应的品种,永远是盐焗和白切,一尘不染的玻璃柜后,烹熟的鸡们整齐排列,斩料的师父,一身白衣,戴着口罩和手套,气定神闲的模样,极为麻利地按照顾客的需求,将切好的鸡肉递给外面的帮手。帮手是一个留刘海的姑娘,她稳稳地端坐在一台电脑后面,一边收钱,一边打包递货,脸上始终是温暖淡淡的笑容,安静到不和顾客说一句话,却能将生意打点得妥当干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见她安静地守在店里,从未间断,你都想象不出她发脾气时是什么模样。我至少从这个姑娘手里接过五十次鹽焗鸡饭,但听到她说过的话,没有超过五十个字。
再说两个特别的店。
自然,提到名气,我估计除了百花甜品和明记甜品,达杨炖品应该能稳居江湖第三。百花甜品和明记甜品,纯粹用来哄广东人嘴馋,品类繁多、华而不实,既不能填饱肚子,也说不上营养,对我这种依然存留童年物质匮乏记忆的中年人而言,享用甜品,会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但她味道甜美、卖相好看,深受年轻人和孩子的喜爱,自然也是儿子的最爱。但如果文明路的店,只给我一个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奔向达杨炖品。 毫无疑问,从店名判断,达杨炖品是一家汤品店。从店内忙碌而安静的店员看,所有的员工来自同一个家族,有着相同的外貌特征,个子不高,面相憨厚,单眼皮,有着广东男人特有的踏实品质。让人惊讶的是,多年来,我发现店里没有一个女性成员,不禁让人暗中猜测,古老的传男不传女的律令,是否一直在左右这家店的经营和生存。店子经营的汤品极为丰富,椰子炖乌鸡,算得上是保留节目,也是爆款单品,但汤的种类基本由不同的滋补功能决定,而滋补功能又根据气候特征调整。润肺止咳的话,有橄榄廋肉汤;补充体力的话,有牛肉汤、羊肉汤、鹧鸪汤、猪腱牛腱汤。小小的店面几乎运用到了极致,稍稍宽敞的主间,不到十个平方米,是制作汤料的作坊,高高的蒸锅架起,从上午准备好汤料开始,就热气腾腾地缭绕一天,长长的顾客队伍,从汤料出锅的那一刻,就立即成形,地方窄,几十人的排队只得占用骑楼下的公共街道,买到汤料的,多数不能挤进楼梯下的窄间,只得自己在街边找地方蹲着,趁热将汤品尝完毕。尽管排队的时间长,但无人吵闹,店家不慌不忙,顾客不急不躁,服务硬件说不上好,但汤的味道和用料始终如一,价格也相对稳定,物价再飞涨,炖品也不过隔两年上涨一块。达杨炖品是我在文明路消费最多的店,因为离住处近,我从不占用店家有限的空间,常常是忘记给家人炖汤,就快速地跑到店家去打包一份。达杨炖品的人气极旺,我粗粗算过,就算它每天的营业时间为十个小时,以最保守的算法,每个小时售卖的炖品为100份(高峰期几秒钟卖一份),它的利润也要超过很多中小企业。对一个家族而言,掌握一门绝活,然后持之以恒地保证品质,就足以让子孙后代获得安身立命之本。一碗小小的汤水,在市场经济活跃的广州,足以支撑起很多家庭的生计,获得岁月静好的安稳。
除了达杨炖品,第二个就是老西关濑粉店,在短短的文明路,这是唯一开了两家分店的老品牌。从招牌的含金量看,老西关濑粉店和达杨炖品不相上下,但从小店所昭示的气质而言,濑粉店显然算得上文明路的精神招牌,“老西关”三个字凸显了文明路和历史烟尘的紧密联系,在2005年划入越秀区以前,文明路是东山区的核心地段,仅仅十五年时光,关于东山的记忆早已在岁月的打磨中烟消云散,也唯有濑粉店的存在,才能真正安慰那些怀旧的故人。对外人而言,濑粉的称谓极为古怪,其实食材也极为普通,就是大米,但做法一直延续了几十年不变的古老手工,开店的是几个明显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娴静而略显疲惫的面容,让人觉得她们开店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不甘心放弃坚守了几代人的营生。外地有朋友来,如果想品尝老广州的美食,我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带到这里。小店的生意尽管看起来比不上达杨炖品,但因为无法借助公共的街道,店家的座位还是极为紧张,来店的顾客除了老广州,时尚的年轻人也不少。店铺的装修极为质朴,延续了80年代的古旧气息,店内没有任何夸张的广告和展示,不过在墙壁上贴了一些产品的实物照片。小店产品相当丰富,尽管主要以濑粉为主,但实际上包含了文明路汤类以外小吃店的主要种类:濑粉、甜品、紫砂饭、广州小吃,有名的单品包括以下这些:传统米浆濑粉、水菱角、石磨芝麻糊、芒果豆腐花、韭菜猪肉饺、荔湾艇仔粥、盐焗鸡扒饭。从产品的互补性而言,达杨炖品的纯粹和老西关濑粉店的驳杂,构成了最为完美的组合。有意思的是,前者的经营者全部为男性,而濑粉店的经营者全部为女性,换言之,达杨炖品更像是一个外出开拓事业的雄壮男人,而濑粉店更像是一个温暖、家常、随意的邻家大婶。
当然,文明路的店,最能触动我的是那些开店的人。尽管人气旺,但店铺有着一种内在的安静秩序,店家从不为了生意吆喝,都是各行其是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夸张的张罗,这一点和花哨、喧嚣的北京路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也可看出小店的从容和底气,说到底,这种内在的气息还是和经营店子的成员有关。我留意到,尽管大部分店子的规模偏小,也都以家族式的经营为主,但营业者多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扎堆的情况,颇为引人注目,我以日添美食馆和银记肠粉店为例。
日添美食馆位于文德路与文明路的交叉口,在寸土寸金的文明路,算得上规模宏大了,店面二十多平米,和其他店主要经营单品或者小吃不同,这是一家以饭食为主的综合饮食店,打理店铺的员工,清一色为五六十岁的女性,她们外貌普通、打扮朴素、不善言语,各类饭食的味道,调理得极为出色,整个小店大约有八名妇女,一名负责买单调度,两名负责饭食的菜品,一名负责提供汤料,还有两个负责收拾桌椅板凳,剩下的员工就在后台洗菜洗碗,整个程序配合得高效有序,互相之间充满默契。顾客来后,手一指,门口的女性快速在电脑下单,里面的配菜员只要看看眼色,就知道顾客的需求,三分钟不到,香喷喷的煲仔饭、热滚滚的猪红汤就来到了眼前,整个过程,不用说三句话,最简单的服务,也是最贴心的享受。
银记肠粉店位于文明路与德政路的交叉路口,和日添美食馆遥遥相望,因为是中华老字号,味道自然别具一格,要说儿子最钟情的食品,除了百花甜品和明记甜品,就算得上银记肠粉了。和日添美食馆一样,经营肠粉店的员工依然是清一色的中老年女性,其中最老的一个员工,接近80岁,但行动依然利索,高高瘦瘦,干净清爽,反应也极为敏捷和快速。尽管店铺名气大,又入了官方的法眼,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其装修依旧极为朴素,低调异常。儿子将这些店的妇女称为“广州大妈”,而在我看来,恰恰是这群大妈,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守护着广州的味道和气息。我不知道她们来自何方,也不知道店铺打烊,她们在夜色中消失后去了何处,我突然意识到,我记不起她们的面容,也回想不起她们的声音,但我喜欢的很多味道,其实都来自她们的手艺。
想想自己来广州的十七年,确实能感受到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体验到这座城市的妙处。广州人对待生活、生命、人生的态度,其实就体现在饮食的姿态上,他们的笃定弥漫在一盅汤、一盘粉、一煲粥、一只鸡的持续经营上,尽管短短的文明路,也和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密切关联,但送走北伐的队伍,守护完一段宏伟历史的秘密后,他们能立马转身,回到文明路上,漫不经心、平心静气地经营着自己的光阴。我想起自己刚到广州时,总不习惯廣州人的沉默,不能理解他们对政治和宏大叙事的隔膜,这种凛凛的淡然几乎和我湖南故地的热血构成了鲜明对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意识到柔软比硬核更久远,细节比情节更让人踏实,生活比理念要更让人拥有信心。我不止一次地走在文明路的街头,目睹这些人间烟火气息极为浓厚的小店按部就班地经营,仿佛外界任何的纷扰,都惊动不了他们过日子的耐心和静气,就忍不住地感叹生活的力量和恒久,感叹生命本身的韧劲和修复能力,我不止一次地设想,哪怕是战争,也不可能让活色生香的街头变得沉寂,只要有人,这片土地就会永葆活力和生机。
责任编辑:卢 欣
2014年9月,儿子念书的缘故,我搬来越秀区。所住的房子是一栋建于80年代的老旧宿舍,据说以前的单位是木器厂,厂子早倒闭了,宿舍还在,因为占据了北京路片区的绝好地段,人气未散,负载在学位上的优势,使得这里的住户斗转星移,倒在颓败中显出一点别样的活力。因为是在商业区,尽管我们蜗居的小屋不够四十平米,但因为一分钟的距离就能进入闹市,倒让家人找到了透气之处。不可否认,这种镶嵌在活力街区的老旧社区生活,竟然成为儿子整个小学阶段接触社会的真实场域,也成为我感知社会状貌的一个直接切口。通常在饭后,我们全家最喜欢行走的线路,就是出门右拐,进入文德路,从35路公交车站出发,向右拐三四十米到达文明路,然后顺着一家家店铺,看过去逛过去,当然最后常常变成吃过去。
文明路其实是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条古老街道,在市一宫正对面,可以看见古老的“文明门”几个字,我要写到的文明路,不包括它的全部,仅仅涉及夹在文德路和越秀南路中间的部分,全长的距离不过几百米。平心而论,这一段两边的骑楼色彩艳丽、雅致,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任何破坏,当然也没有夸张的修缮,但仿佛从来没有人留意到两边的骑楼,没有人留意到骑楼下面长长的古老街道,更多的人,来到这儿,都是冲着小店而来,它的出名,也正来源于琳琅满目的小店。店铺的种类繁多,一家挨着一家,尽管零星散布着文德路容纳不了的字画装裱,也有不显眼的旧书店、理发店、美甲店、服装店、珠宝翡翠店、房产中介店,但占据绝对优势和地位的,真正将文明路招牌擦亮的,是外人根本就无法想象的广东特色小吃店。
对一个习惯了辣味、味觉粗糙的湖南人而言,没有住到文明路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象世界上的食物,竟能被广东人折腾得如此细致而琐碎,能被收拾得如此妥帖而温存。“民以食为天”“食在广州”的俗语,只要一到文明路,就能获得最直观的理解。从老西关濑粉店开始,一路看过去,正宗老广记牛杂、伙计大排档、嘉乐蛋挞王、九爷鸡、日添美食馆、珍味盏、炖品皇、达杨原味炖品、阿啡与阿机、炭炉鸡煲、冬阴功粉面、盈记原味炖品、小龙虾大闸蟹、老六烤吧、银记肠粉、陈记生煎小笼包、长乐饼屋、明记甜品店、百花甜品、东区特制粉圆冰店、玫瑰甜品、鹿野茶事、百岁牛家潮汕牛肉火锅、滚滚鲜,密密麻麻,应接不暇。正因为这种便利,几年内,我从来没有做过午饭,而是挨家吃过去,我算过,就算每家店吃一次,也能两个月不重样。
好了,先说我最喜欢的两种食物。
排在首位的是糖醋猪脚姜。这种食物我相信只有广东人会做,它的食材就是它名字的组合,包括糖、醋、猪脚和生姜,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加煮熟的剥壳鸡蛋,据说这是广东女人生完孩子以后的必备滋补品,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在新晋的产妇家,才能看到这种食物,没想到在越秀区老城区的街头,随处能见它的身影。每一种食材都简单、常见,食材与食材之间无论如何都难以产生关联,但一碗神奇的糖醋猪脚姜,却能将几种完全搭不上边的食材巧妙地组合到一起,不得不让我佩服广东人在经营食物上的胆识和想象力。细细想来,这种结果的妙处,其实完全来自时间的磨砺和对复杂工序的耐心,据说要将一瓦罐糖醋猪脚姜煲好,至少需要一天时间,而且隔天就要放在慢火上再煮沸一次。在天气湿热的广州,猪脚姜因为有醋的庇护,可以放置几月而不坏,并且越煮味道越浓,口感越好吃。这是我最喜欢的广州食物,我逛文明路最大的动力,除了弥补住处逼仄无活动空间的缺陷,最大的向往恰恰来自能抢到一碗糖醋猪脚姜,而在文明路,要买到这种食物,只能去那家以卖牛杂为主的正宗老广记牛杂。
除了猪脚姜,我最喜欢的食物还有盐焗鸡。确实,只要稍稍留意,凡有广东美食的地方,必有广东鸡,流传甚广的说法,“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走出广东”,在文明路就能获得充分佐证。我细细数过,在文明路短短的几十米地界,就有白切鸡、盐焗鸡、九爷鸡三大专店,几乎囊括了广东人制作鸡肉的主要方式。广州人确实爱吃鸡肉,恰如南京人爱吃鸭肉。在湖南,母鸡和阉鸡只有一种做法,就是炖汤,而公鸡除了少数幸运者能活到打鸣的岁数,大多在还没有进入青春期变声之前,就作为给小孩长个的补品爆炒吃了。但广东人不同,凡是将鸡肢解的方式,都是他们不屑的烹饪方法,他们对鸡的态度,说得上极富耐心,没有丝毫潦草,无论是白切还是盐焗,最后都会保持住鸡们的完整肉身,维护一只鸡来到世间的最后尊严。让我惊讶的是,我童年所积累的母鸡、公鸡鸡肉差异的经验,到广东以后完全失效,我从来分不清鸡的性别,只知道肉质是一样的新鲜和细嫩。我常吃的盐焗鸡,来自文明路与万福路交叉处的福宝胜记驰名手撕盐焗鸡店,极小的一个铺面,仅仅两个人,一条细细的挂墙木板,作为顾客的用餐之处,供应的品种,永远是盐焗和白切,一尘不染的玻璃柜后,烹熟的鸡们整齐排列,斩料的师父,一身白衣,戴着口罩和手套,气定神闲的模样,极为麻利地按照顾客的需求,将切好的鸡肉递给外面的帮手。帮手是一个留刘海的姑娘,她稳稳地端坐在一台电脑后面,一边收钱,一边打包递货,脸上始终是温暖淡淡的笑容,安静到不和顾客说一句话,却能将生意打点得妥当干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见她安静地守在店里,从未间断,你都想象不出她发脾气时是什么模样。我至少从这个姑娘手里接过五十次鹽焗鸡饭,但听到她说过的话,没有超过五十个字。
再说两个特别的店。
自然,提到名气,我估计除了百花甜品和明记甜品,达杨炖品应该能稳居江湖第三。百花甜品和明记甜品,纯粹用来哄广东人嘴馋,品类繁多、华而不实,既不能填饱肚子,也说不上营养,对我这种依然存留童年物质匮乏记忆的中年人而言,享用甜品,会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但她味道甜美、卖相好看,深受年轻人和孩子的喜爱,自然也是儿子的最爱。但如果文明路的店,只给我一个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奔向达杨炖品。 毫无疑问,从店名判断,达杨炖品是一家汤品店。从店内忙碌而安静的店员看,所有的员工来自同一个家族,有着相同的外貌特征,个子不高,面相憨厚,单眼皮,有着广东男人特有的踏实品质。让人惊讶的是,多年来,我发现店里没有一个女性成员,不禁让人暗中猜测,古老的传男不传女的律令,是否一直在左右这家店的经营和生存。店子经营的汤品极为丰富,椰子炖乌鸡,算得上是保留节目,也是爆款单品,但汤的种类基本由不同的滋补功能决定,而滋补功能又根据气候特征调整。润肺止咳的话,有橄榄廋肉汤;补充体力的话,有牛肉汤、羊肉汤、鹧鸪汤、猪腱牛腱汤。小小的店面几乎运用到了极致,稍稍宽敞的主间,不到十个平方米,是制作汤料的作坊,高高的蒸锅架起,从上午准备好汤料开始,就热气腾腾地缭绕一天,长长的顾客队伍,从汤料出锅的那一刻,就立即成形,地方窄,几十人的排队只得占用骑楼下的公共街道,买到汤料的,多数不能挤进楼梯下的窄间,只得自己在街边找地方蹲着,趁热将汤品尝完毕。尽管排队的时间长,但无人吵闹,店家不慌不忙,顾客不急不躁,服务硬件说不上好,但汤的味道和用料始终如一,价格也相对稳定,物价再飞涨,炖品也不过隔两年上涨一块。达杨炖品是我在文明路消费最多的店,因为离住处近,我从不占用店家有限的空间,常常是忘记给家人炖汤,就快速地跑到店家去打包一份。达杨炖品的人气极旺,我粗粗算过,就算它每天的营业时间为十个小时,以最保守的算法,每个小时售卖的炖品为100份(高峰期几秒钟卖一份),它的利润也要超过很多中小企业。对一个家族而言,掌握一门绝活,然后持之以恒地保证品质,就足以让子孙后代获得安身立命之本。一碗小小的汤水,在市场经济活跃的广州,足以支撑起很多家庭的生计,获得岁月静好的安稳。
除了达杨炖品,第二个就是老西关濑粉店,在短短的文明路,这是唯一开了两家分店的老品牌。从招牌的含金量看,老西关濑粉店和达杨炖品不相上下,但从小店所昭示的气质而言,濑粉店显然算得上文明路的精神招牌,“老西关”三个字凸显了文明路和历史烟尘的紧密联系,在2005年划入越秀区以前,文明路是东山区的核心地段,仅仅十五年时光,关于东山的记忆早已在岁月的打磨中烟消云散,也唯有濑粉店的存在,才能真正安慰那些怀旧的故人。对外人而言,濑粉的称谓极为古怪,其实食材也极为普通,就是大米,但做法一直延续了几十年不变的古老手工,开店的是几个明显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娴静而略显疲惫的面容,让人觉得她们开店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不甘心放弃坚守了几代人的营生。外地有朋友来,如果想品尝老广州的美食,我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带到这里。小店的生意尽管看起来比不上达杨炖品,但因为无法借助公共的街道,店家的座位还是极为紧张,来店的顾客除了老广州,时尚的年轻人也不少。店铺的装修极为质朴,延续了80年代的古旧气息,店内没有任何夸张的广告和展示,不过在墙壁上贴了一些产品的实物照片。小店产品相当丰富,尽管主要以濑粉为主,但实际上包含了文明路汤类以外小吃店的主要种类:濑粉、甜品、紫砂饭、广州小吃,有名的单品包括以下这些:传统米浆濑粉、水菱角、石磨芝麻糊、芒果豆腐花、韭菜猪肉饺、荔湾艇仔粥、盐焗鸡扒饭。从产品的互补性而言,达杨炖品的纯粹和老西关濑粉店的驳杂,构成了最为完美的组合。有意思的是,前者的经营者全部为男性,而濑粉店的经营者全部为女性,换言之,达杨炖品更像是一个外出开拓事业的雄壮男人,而濑粉店更像是一个温暖、家常、随意的邻家大婶。
当然,文明路的店,最能触动我的是那些开店的人。尽管人气旺,但店铺有着一种内在的安静秩序,店家从不为了生意吆喝,都是各行其是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夸张的张罗,这一点和花哨、喧嚣的北京路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也可看出小店的从容和底气,说到底,这种内在的气息还是和经营店子的成员有关。我留意到,尽管大部分店子的规模偏小,也都以家族式的经营为主,但营业者多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扎堆的情况,颇为引人注目,我以日添美食馆和银记肠粉店为例。
日添美食馆位于文德路与文明路的交叉口,在寸土寸金的文明路,算得上规模宏大了,店面二十多平米,和其他店主要经营单品或者小吃不同,这是一家以饭食为主的综合饮食店,打理店铺的员工,清一色为五六十岁的女性,她们外貌普通、打扮朴素、不善言语,各类饭食的味道,调理得极为出色,整个小店大约有八名妇女,一名负责买单调度,两名负责饭食的菜品,一名负责提供汤料,还有两个负责收拾桌椅板凳,剩下的员工就在后台洗菜洗碗,整个程序配合得高效有序,互相之间充满默契。顾客来后,手一指,门口的女性快速在电脑下单,里面的配菜员只要看看眼色,就知道顾客的需求,三分钟不到,香喷喷的煲仔饭、热滚滚的猪红汤就来到了眼前,整个过程,不用说三句话,最简单的服务,也是最贴心的享受。
银记肠粉店位于文明路与德政路的交叉路口,和日添美食馆遥遥相望,因为是中华老字号,味道自然别具一格,要说儿子最钟情的食品,除了百花甜品和明记甜品,就算得上银记肠粉了。和日添美食馆一样,经营肠粉店的员工依然是清一色的中老年女性,其中最老的一个员工,接近80岁,但行动依然利索,高高瘦瘦,干净清爽,反应也极为敏捷和快速。尽管店铺名气大,又入了官方的法眼,获得了诸多荣誉称号,其装修依旧极为朴素,低调异常。儿子将这些店的妇女称为“广州大妈”,而在我看来,恰恰是这群大妈,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守护着广州的味道和气息。我不知道她们来自何方,也不知道店铺打烊,她们在夜色中消失后去了何处,我突然意识到,我记不起她们的面容,也回想不起她们的声音,但我喜欢的很多味道,其实都来自她们的手艺。
想想自己来广州的十七年,确实能感受到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体验到这座城市的妙处。广州人对待生活、生命、人生的态度,其实就体现在饮食的姿态上,他们的笃定弥漫在一盅汤、一盘粉、一煲粥、一只鸡的持续经营上,尽管短短的文明路,也和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密切关联,但送走北伐的队伍,守护完一段宏伟历史的秘密后,他们能立马转身,回到文明路上,漫不经心、平心静气地经营着自己的光阴。我想起自己刚到广州时,总不习惯廣州人的沉默,不能理解他们对政治和宏大叙事的隔膜,这种凛凛的淡然几乎和我湖南故地的热血构成了鲜明对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意识到柔软比硬核更久远,细节比情节更让人踏实,生活比理念要更让人拥有信心。我不止一次地走在文明路的街头,目睹这些人间烟火气息极为浓厚的小店按部就班地经营,仿佛外界任何的纷扰,都惊动不了他们过日子的耐心和静气,就忍不住地感叹生活的力量和恒久,感叹生命本身的韧劲和修复能力,我不止一次地设想,哪怕是战争,也不可能让活色生香的街头变得沉寂,只要有人,这片土地就会永葆活力和生机。
责任编辑:卢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