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测试的设题点及训练点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年的自主命题,高考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色,尤其是用来考查学生分析、整合、鉴赏能力的大阅读——现代文阅读,出题越来越规范。
  以湖北考卷为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稳中有变:湖北考卷每一年都对表达方式设置题目,但表达方式的类别有所变化。
  (2)由粗到细:湖北考卷对表达方式中的描写考查尤为重视,从了解描写的作用逐步深入到懂得某一类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从浅入深:湖北考卷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从单一设题到综合设题,从分析某一处的出色到把握布局谋篇的精彩,这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变化不是偶然的,比照其它省市试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今后,湖北省高考试卷表达技巧的考查可能会更广泛更深入。
  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第六大题: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该题要求就文章的结构、思路、景物描写作一个集中赏析,考查点有: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联想)、表达方式(描写)。这道题的开放性和赋分比重之大(16分),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是罕见的。
  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高考对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整合有效信息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会提出相应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备考时,对“现代文的表达技巧”这一考点一定要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二、平时备考训练侧重点
  1. 了解表达技巧的大致类型
  表达技巧大致可以分成布局谋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四大类。
  文章布局谋篇的技巧涉及到材料安排和行文结构,材料安排包括材料的主次和详略;引文结构包括线索、顺序、过渡(承上启下)、照应、悬念等。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描写包括动静、虚实、点面、明暗、声色、细节、浓墨重彩、白描等。
  文章的表现手法主要有铺垫(伏笔、张本、蓄势)、衬托、对比、象征、反复、人称、联想与想象、渲染与烘托、实写与虚写等。
  《语文考试大纲》列举的需要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等。
  2. 了解表达技巧的基本作用
  (1)布局谋篇技巧的作用,如:
  伏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
  (2)表达方式的作用,如:
  描写:点明人物身份,生动形象的表现人物,渲染气氛等。
  (3)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衬托 :烘托出主体事物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对比: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反复: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作者感情,升华主题。
  象征: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特点。
  渲染:突出气氛、刻画人物的特点、表现文章的主题。
  人称: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改换人称:改换人称代词指代的对象为缩短作者和读者的感情距离,使对方有一种更为真切的感受,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更有助于抒发情感。
  (4)修辞手法的作用,如:
  比喻: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拟人: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3. 了解回答问题的专用术语
  三、考场回答问题的注意点
  1. 注意回答的要求
  (1)开放性题目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开放,考生要注意了解题目的有限范围。做到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语言简洁。
  (2)要求分条表述的问题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分点表达;
  (3)有字数要求的一定要严格控制在要求字数内;
  (4)要求用自己语言表述的一定要先整合有效信息,再转为自己的语言表述。
  2. 注意回答的格式
  开放性题目(2006年高考湖南卷鉴赏题型)可以分以下几步骤:①表明观点;②结合文中材料(如果要求结合实际,还应举出生活同等性质的例子);③总结。
  表达技巧常规考查题: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或抒发了谁怎样的感情)。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
  3. 注意回答的完整
  理解句子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思想内容上:①联系本句的含义;②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③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④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实战演练】
  1. 简析《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谋篇布局的技巧。
  2. 简析《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联想的巧妙运用。
  3. 简析《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景物描写的特色。
  【原文】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参考答案】
  1. 从布局谋篇看,本文脉络清晰。文章开篇
  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
  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第六段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七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
   2. 从联想方面看,本文可供鉴赏的地方有三:①相关联想,由细雨闲花的寂寞联想到每个人心中有一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②相似联想,由纳兰性德的寂寞联想到李煜的寂寞,阐明寂寞的意义;由陆游联想到王维、元稹,阐明寂寞的力量。③对比联想,由文人美丽的寂寞联想到林则徐、韩愈,歌颂了后者更高层次的“英雄的寂寞”——奉献。这些内容相互引发,极大的拓展了作品的艺术空间,深化了本文的主题。
   3. 从景物描写看,本文可供鉴赏的地方有两个方面:①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细雨闲花”的怜爱、赞颂。②突出本文主题。写出了“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中体现的情感的滂沱壮烈,隐含对奉献人生的赞美。
  
  【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
  责任编辑:熊岭
其他文献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关于评价鉴赏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E);也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不断强化的一个考查方向。    【知识要点】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或个体,甚至可以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象征等。散文、小说中的物象,诗歌中的形象,都属文学作品形象的范畴,文学作品的主题通常是
期刊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鉴赏“表达技巧”的考题中,有一种基本的题型,即“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题型自1998年发端,便屡屡在高考卷中现身,成为高考卷中的“常客”。  所谓“作用”,是就表达技巧而言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文学技巧,它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特的艺术技能。而“好处”是就技巧所产生或达
期刊
2007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对《考试大纲》中“分析文章结构”这一考点似乎格外青睐,有13份试卷涉及到了对作品篇章结构分析概括的考查,而最为典型的试题当属湖南卷的第21题,要求学生能就鲁迅的《忆刘半农》的结构特征,写成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更引起了大家对这一考点的重视。下面就以2007年高考试题为例,简析六种常见考查方式,以期让同学们在解题时既能“入乎其内”,从内部对语段结构进行条分缕析又能“出乎其外
期刊
在经过连续五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后,我觉得作文有效备考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需要把握,那就是要坦诚厚道地写,先“死”后“活”地练。   写作态度不端正,文章是很难写好的。眼下有很多同学写作动机不厚道,是为文而文,为形式而文,要么投机取巧,运用各种“创新”文体凑字数;要么生搬硬套,“借用”政治、历史、生物课本上的观点;要么借伪文学自欺欺人,在写作中胡编乱造、臆语连篇。   那文章如何才能写好呢?要先“死”后“
期刊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根据多年的备考经验,我认为解答此类试题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原文意识”——紧紧抓住原文不放,向原文要答案。下面我们结合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二大题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原文略)  5. 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
期刊
一、字音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缉私 编辑 开门揖盗 疾恶如仇  B.奴婢 稗官 惩前毖后 刚愎自用  C.强劲 痉挛 泾渭分明 不胫而走  D.船舷 炫耀 头晕目眩 绚丽多姿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呵护 苛求 历经坎坷 百舸争流  B.嫉妒 觊觎 济济一堂 薊门烟树  C.旌旗 茎叶 泾渭分明 荆棘载
期刊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老人的发言并非危言耸听,寥寥数语其实道出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真理:良好的习惯、教养和优秀的人格能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并最终促使其事业的成功。  谁能否认当一个小小的孩童在郑重清理摆放他的物品时,一种严谨认真的习惯正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慢慢成长,而这种习惯将帮助他在
期刊
立 正  许行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  “我看你要为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
期刊
当遥远的先祖从茂密的高枝下颤抖地迈开蹒跚的第一步时,自然对他们的严酷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冰冷的寒夜中噼啪燃烧的篝火驱走了阴冷和饥饿,但维持这火焰背后的艰难的拾取和砍伐带给人类的是如此巨大的付出。除此之外,人类向自然的每一次极微小的索取代价都极其痛苦:为了获取食物,需要不停奔跑;为了寻找水源,需要不断迁移……雄伟威严的自然之神高傲地吝啬着自己的每一笔财富,以凛然的姿态默然的注视着这个刚从丛林中走出的
期刊
编者语:阅读是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加工、整合的过程,在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中怎样重新加工文本,怎样剔除冗余信息,怎样提取有用信息,怎样有针对性地重组语言……您将会从本文中得到一些启示。    按信息学的眼光来看,高考试卷中的各种阅读文本其实就是一个个根据一定目的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体。文本中有明示信息——即由文本字面意义直接呈现的文章的基本内容,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概念、判断等;也有隐含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