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年前,他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偏远的贫困县,致力科技扶贫;18年后,他在异乡的热土上默默奉献,成就了不一般的事业和人生。
他叫曾馥平,被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百姓亲切地称为“真扶贫”。
选择改变命运
1987年,曾馥平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
1994年,已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常务副站长的曾馥平,被选派到广西环江从事科技扶贫工作。
当年7月,他来到环江木论乡顶吉村调研,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这里四面环山,粮食种在石缝里,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百姓喝的是表面泛着黄绿色的污渍水,吃的是稀稀的玉米糊,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棚,一些五六岁的孩子甚至还光着屁股。
几天的所见所闻,令曾馥平感到心酸,更让他感到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沉甸甸的责任,他下定决心:我要为山里的百姓做点事。
曾馥平回到长沙,迅速交接完工作,只身来到环江,开始了他的“扶贫之旅”。
“扶贫不只是送衣送米”
曾馥平初到环江时,广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刚刚启动,无经验可循。于是,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和环江县政府共同牵手,在距离环江县城3公里的思恩镇肯福区建立一个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为日后开展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积累经验。曾馥平主动请缨,任项目负责人。
作为农业科技专家,曾馥平认识到,真正的扶贫不是“天冷送棉被,过年送大米”,根本目的是要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走出一条科学的产业发展之路。
万事开头难。为做好示范区的建设、发展规划,曾馥平和同事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当时4000多亩的示范区都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长满荆棘杂草,每次上山都要带着镰刀斧头开路。一次,曾馥平与同事进入杂草丛生的山地进行实地考察时,不小心摔伤,需住院治疗。此时正是工作最关键时期,一旦耽搁,示范区的生产规划就会拖后,移民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天,曾馥平带伤继续上山,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留下了后遗症,每逢天气变化就会隐隐作痛。
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1996年9月,环江上南、下南等乡镇的513名移民顺利地搬进了肯福示范区。
为了让移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曾馥平和同事们大胆组建环江科环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示范区的基本建设及经营、开发管理。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公司运作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力求做好“造血”前准备。为解除移民后顾之忧,公司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好“造血”工作。
实践证明,实验区的路子走对了。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示范区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20元,实现了解决温饱的目标。到1998年底,示范区3700亩土地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水果、甘蔗、蔬菜等拳头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如今的肯福示范区, 8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95%的农户建了沼气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48元,高于环江县平均水平。
曾馥平和同事们探索的“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扶贫模式,不仅给环江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而且为环江实施“6万环境移民”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誉为“肯福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
“环江是我科研的沃土”
环江不仅是曾馥平科技扶贫的战场,也是他开展科研工作的沃土。
18年来,曾馥平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就。1996年,他主持编写的《河池地区广东帮扶异地安置主导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自治区评估论证,为河池大规模实施环境移民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获授权专利一项。
去年12月底,中科院孙鸿烈院士一行来到环江,在对已开展近10年的大环江流域土壤污染和修复问题进行调研后表示:土壤污染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占总污染土壤10%的土壤已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看到当年寸草不生的板结土地,如今种上了桑树、甘蔗、水稻,农民有了收入,曾馥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08年,在曾馥平的努力下,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县项目落户环江。2010年,该项目经环保部评审,获国家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450万元。目前,总投资达5亿元的第二期项目正在积极规划之中。
早在2000年,为探索喀斯特地区科技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在曾馥平的建议下,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得以批准建设,试验站从2001年开始筹建,2005年列入国家野外研究站,2006年升格为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成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西南喀斯特区域惟一国家野外研究试验站。
依托生态研究站的技术支撑,一批国家、中科院和广西的重大项目先后在环江启动实施,项目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对环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持。
18年斗转星移,18年春华秋实。曾馥平先后获得了“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全国野外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面对成绩,他动情地说:“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有了感情。环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事业在环江,我还要在这里继续干下去!”
他叫曾馥平,被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百姓亲切地称为“真扶贫”。
选择改变命运
1987年,曾馥平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
1994年,已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常务副站长的曾馥平,被选派到广西环江从事科技扶贫工作。
当年7月,他来到环江木论乡顶吉村调研,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这里四面环山,粮食种在石缝里,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百姓喝的是表面泛着黄绿色的污渍水,吃的是稀稀的玉米糊,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棚,一些五六岁的孩子甚至还光着屁股。
几天的所见所闻,令曾馥平感到心酸,更让他感到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沉甸甸的责任,他下定决心:我要为山里的百姓做点事。
曾馥平回到长沙,迅速交接完工作,只身来到环江,开始了他的“扶贫之旅”。
“扶贫不只是送衣送米”
曾馥平初到环江时,广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刚刚启动,无经验可循。于是,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和环江县政府共同牵手,在距离环江县城3公里的思恩镇肯福区建立一个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为日后开展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积累经验。曾馥平主动请缨,任项目负责人。
作为农业科技专家,曾馥平认识到,真正的扶贫不是“天冷送棉被,过年送大米”,根本目的是要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走出一条科学的产业发展之路。
万事开头难。为做好示范区的建设、发展规划,曾馥平和同事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当时4000多亩的示范区都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长满荆棘杂草,每次上山都要带着镰刀斧头开路。一次,曾馥平与同事进入杂草丛生的山地进行实地考察时,不小心摔伤,需住院治疗。此时正是工作最关键时期,一旦耽搁,示范区的生产规划就会拖后,移民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天,曾馥平带伤继续上山,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留下了后遗症,每逢天气变化就会隐隐作痛。
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1996年9月,环江上南、下南等乡镇的513名移民顺利地搬进了肯福示范区。
为了让移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曾馥平和同事们大胆组建环江科环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示范区的基本建设及经营、开发管理。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公司运作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力求做好“造血”前准备。为解除移民后顾之忧,公司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好“造血”工作。
实践证明,实验区的路子走对了。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示范区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20元,实现了解决温饱的目标。到1998年底,示范区3700亩土地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水果、甘蔗、蔬菜等拳头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如今的肯福示范区, 8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95%的农户建了沼气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48元,高于环江县平均水平。
曾馥平和同事们探索的“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扶贫模式,不仅给环江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而且为环江实施“6万环境移民”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誉为“肯福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
“环江是我科研的沃土”
环江不仅是曾馥平科技扶贫的战场,也是他开展科研工作的沃土。
18年来,曾馥平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就。1996年,他主持编写的《河池地区广东帮扶异地安置主导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自治区评估论证,为河池大规模实施环境移民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获授权专利一项。
去年12月底,中科院孙鸿烈院士一行来到环江,在对已开展近10年的大环江流域土壤污染和修复问题进行调研后表示:土壤污染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占总污染土壤10%的土壤已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看到当年寸草不生的板结土地,如今种上了桑树、甘蔗、水稻,农民有了收入,曾馥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08年,在曾馥平的努力下,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县项目落户环江。2010年,该项目经环保部评审,获国家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450万元。目前,总投资达5亿元的第二期项目正在积极规划之中。
早在2000年,为探索喀斯特地区科技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在曾馥平的建议下,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得以批准建设,试验站从2001年开始筹建,2005年列入国家野外研究站,2006年升格为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成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西南喀斯特区域惟一国家野外研究试验站。
依托生态研究站的技术支撑,一批国家、中科院和广西的重大项目先后在环江启动实施,项目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对环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持。
18年斗转星移,18年春华秋实。曾馥平先后获得了“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全国野外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面对成绩,他动情地说:“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有了感情。环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事业在环江,我还要在这里继续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