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馥平:扎根深山真扶贫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520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年前,他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偏远的贫困县,致力科技扶贫;18年后,他在异乡的热土上默默奉献,成就了不一般的事业和人生。
  他叫曾馥平,被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百姓亲切地称为“真扶贫”。
  选择改变命运
  1987年,曾馥平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
  1994年,已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常务副站长的曾馥平,被选派到广西环江从事科技扶贫工作。
  当年7月,他来到环江木论乡顶吉村调研,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这里四面环山,粮食种在石缝里,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百姓喝的是表面泛着黄绿色的污渍水,吃的是稀稀的玉米糊,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棚,一些五六岁的孩子甚至还光着屁股。
  几天的所见所闻,令曾馥平感到心酸,更让他感到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沉甸甸的责任,他下定决心:我要为山里的百姓做点事。


  曾馥平回到长沙,迅速交接完工作,只身来到环江,开始了他的“扶贫之旅”。
  “扶贫不只是送衣送米”
  曾馥平初到环江时,广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刚刚启动,无经验可循。于是,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和环江县政府共同牵手,在距离环江县城3公里的思恩镇肯福区建立一个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为日后开展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积累经验。曾馥平主动请缨,任项目负责人。
  作为农业科技专家,曾馥平认识到,真正的扶贫不是“天冷送棉被,过年送大米”,根本目的是要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走出一条科学的产业发展之路。
  万事开头难。为做好示范区的建设、发展规划,曾馥平和同事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当时4000多亩的示范区都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长满荆棘杂草,每次上山都要带着镰刀斧头开路。一次,曾馥平与同事进入杂草丛生的山地进行实地考察时,不小心摔伤,需住院治疗。此时正是工作最关键时期,一旦耽搁,示范区的生产规划就会拖后,移民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天,曾馥平带伤继续上山,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留下了后遗症,每逢天气变化就会隐隐作痛。
  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1996年9月,环江上南、下南等乡镇的513名移民顺利地搬进了肯福示范区。
  为了让移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曾馥平和同事们大胆组建环江科环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示范区的基本建设及经营、开发管理。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公司运作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力求做好“造血”前准备。为解除移民后顾之忧,公司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好“造血”工作。
  实践证明,实验区的路子走对了。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示范区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20元,实现了解决温饱的目标。到1998年底,示范区3700亩土地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水果、甘蔗、蔬菜等拳头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如今的肯福示范区, 8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95%的农户建了沼气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48元,高于环江县平均水平。
  曾馥平和同事们探索的“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扶贫模式,不仅给环江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而且为环江实施“6万环境移民”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誉为“肯福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


  “环江是我科研的沃土”
  环江不仅是曾馥平科技扶贫的战场,也是他开展科研工作的沃土。
  18年来,曾馥平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就。1996年,他主持编写的《河池地区广东帮扶异地安置主导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自治区评估论证,为河池大规模实施环境移民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获授权专利一项。
  去年12月底,中科院孙鸿烈院士一行来到环江,在对已开展近10年的大环江流域土壤污染和修复问题进行调研后表示:土壤污染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占总污染土壤10%的土壤已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看到当年寸草不生的板结土地,如今种上了桑树、甘蔗、水稻,农民有了收入,曾馥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08年,在曾馥平的努力下,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县项目落户环江。2010年,该项目经环保部评审,获国家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450万元。目前,总投资达5亿元的第二期项目正在积极规划之中。
  早在2000年,为探索喀斯特地区科技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在曾馥平的建议下,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得以批准建设,试验站从2001年开始筹建,2005年列入国家野外研究站,2006年升格为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成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西南喀斯特区域惟一国家野外研究试验站。
  依托生态研究站的技术支撑,一批国家、中科院和广西的重大项目先后在环江启动实施,项目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对环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持。
  18年斗转星移,18年春华秋实。曾馥平先后获得了“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全国野外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面对成绩,他动情地说:“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有了感情。环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事业在环江,我还要在这里继续干下去!”
其他文献
“十二五”以来,广西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系统的独特优势,积极组织全区各级统战部门,广泛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人士等统战成员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扶贫开发,打造“同心”品牌。  截至2013年12月,全区共建立了自治区级“同心”品牌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点24个,县(区)级示范基地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帮扶示范基地328个。2011年以来,社会各界人士为新农村建
期刊
从2010年到2013年,在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连续4年深受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青睐,累计获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2000万元,覆盖 15个县160个贫困村,受益农户达22.85万户101.07万人,计划总投资规模超过7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7986.24万元。  做法与创新  自项目开展以来,自治区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操作指南,
期刊
田东县以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为契机,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阳光信贷为契机、以农金村办为载体、以信用评定为手段、以保险担保为支撑、以风险补偿为保障,金融扶贫工作创新突出 “六大举措”,促使金融扶贫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由“扶富”向“扶贫”转变,成为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活样本。  为了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田东县在南北两翼山区和河谷地区实施差别化的金融发展战略,把农村金融改革与扶贫攻坚
期刊
下湾村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西部,虽然坐落在雄伟壮丽的都庞岭脚下、风景怡人的碧溪湖畔,但由于历史原因,下湾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行路难、灌溉难、“空心村”现象严重,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1683元,仅相当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的60.94%,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针对下湾村的现状,为确保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区、市、县、乡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下湾村找贫
期刊
扶贫产业资金以实物的形式无偿补助给贫困户,是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有效保证了资金定向于发展生产而不是用于其他开支;其次是有利于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三是让特别困难的扶贫对象户也能得到一定的扶持。但是,任何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种方式的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效益不高,资金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存在的问题  以水果种植为例。因为是扶贫部门无偿提供的苗木
期刊
“欢迎贵客哟,呀罗耶呀罗耶……”每当夕阳西下,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小屯鼓楼坪前的台阶上,一曲曲清脆悦耳的侗族拦路歌就会响起,一群又一群的游客在芦笙舞和拦路歌声中拾级而上,到鼓楼坪上参加“百家宴”。  “百家宴”是侗族人民待客的最高礼仪,意为“吃百家宴,纳百家福,成百样事,享百年寿”, 在三江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2005年开始,在三江扶贫、旅游、民族等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冠小屯将“百家宴”作为
期刊
2014年3月24日,在广西自治区扶贫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党组书记吴宇雄说:“贵港、玉林两市加大创新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利用监察机关的民生资金电子监察平台,公开扶贫资金项目安排,包括到户资金补助标准,实现可公开、可查询、可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今年开始,全区扶贫资金要全面纳入当地民生资金电子监控平台……”  针对民生资金量大面广,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玉林市博白县在
期刊
2011年以来,广西各行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全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以及28个配套文件要求,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改善特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积极向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开展交通、水利、农业、科技、教育等各类扶贫项目建设,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扶贫产
期刊
“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在扶贫开发新阶段,为提升贫困地区产业造血能力,引领贫困群众加快增收脱贫步伐,提出的重大创新工程、攻坚工程。实践证明,“十百千”产业扶贫示范工程的实施,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脱贫;增强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产业开发意识,锻炼了扶贫干部产业扶贫能力;创新与完善了扶贫机制,提高了扶贫工作水平。  基本概述  目前,广西的
期刊
“为了生存,永不放弃”,在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陇堆屯的屯口,有这样8个红色大字,它笔力不遒劲,章法不优美,但却见证了一位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故事。  位于百色革命老区石山旮旯里的这个石山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过去群众只靠在石窝地种植玉米和红薯维持生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陇雅村村民吴天来凭借过人的胆识,开采矿石、收购药材,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成为了当地令人羡慕的致富能人,也坚定了他摆脱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