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內蒙古,陪你一起看草原

来源 :旅读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這裡是歌的海洋;這裡是舞的故鄉
  這裡是牧人的天堂;這裡是朋友相聚的地方草原,美麗的草原……
  在內蒙古,可以是風吹草地見牛羊、可以是沙漠步履掬一抔土念歷史悠悠,出行美名青城呼和浩特,草原明珠鹿城包頭,河套文化鄂爾多斯……,穿越靚麗的風景線,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草原和沙漠:一個自己形塑的內蒙古,或浪漫,或傳奇,就等旅人把回憶帶回去,把情留在那裡。
  呼和浩特之歌
  內蒙古境內天堂的草原綿延四千公里,綠得那麼渺遠,呼和浩特臨近輝騰錫勒、格根塔拉、希拉穆仁草原,更是芳草碧連天。而草原旅遊,就從迎賓下馬酒揭開序幕!
  蒙古族男女以歌相迎,奉上馬奶酒,獻上白、藍、紅、青、黃各色哈達作祝福;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男子相繼獻藝,依「那達慕」傳統節日展現出騎馬、射箭、摔角精采三藝:草原的滿漢全席「詐馬宴」,宮廷華服上身,人人是王爺、王妃,一嘗蒙古族千百年來款待貴賓的烤全羊,一看元朝宮廷歌舞昇平:入夜冉冉篝火,青春男女時而相和古調、情歌,時而手舞足蹈,馬頭琴的樂音悠揚,大草場的夜空都醉成一色。
  期間,內蒙古青青的草原上,牛、馬、駱駝、山羊、綿羊五畜遍地,牧民人人嘴上溜著「三步一個馬糞五步一個牛糞七步一個養分」,城裡的人既來之則安之,越離庸常的生活,草原外就是天外天,想必有詩人席慕蓉筆下的蒼狼和雄鷹。既然,草原上的敖包是蒙古人原始的薩滿信仰、族人祭祖的聖地、成吉思汗的英靈庇佑,何不隨牧民由左向右,繞行敖包三圈為禱,願作旅程的祝福,與相約來日再見。
  草原最初的信仰
  定入當地,綜觀一個民族信仰的更迭,從薩滿教到藏傳佛教,經交融、複合而紛呈的宗教文化,形塑了蒙古人轉世的靈魂,輪迴的哲思。尋幽、訪古、禮佛,呼和浩特有大召、席力圖召和五塔寺;包頭有五當召、美岱召,均值得細閱。
  其中,漢式佛闕屬大召(藏語「大廟」之意),明清時期居七大召之首,以斗拱、牌樓和黃色琉璃瓦等宮殿寺廟特色馳名,留有具文物價值的藝術「三絕」:銀佛、龍雕、壁畫。在市郊的美岱召,「城寺合一,政教一體,人佛共居」則獨樹一幟,曾為蒙古草原上政經、軍事、藝文和宗教中心,卻全圍繞在邊塞芳烈——三娘子一長篇傳奇故事中,途經古城、府廟、塔寺、佛殿、壁畫和老松,在歷史的塵埃中,看的是消失的民族曾經輝煌的故事。
  然而,要從草原上尋見全藏式建築的佛寺非屬易事,於是不論獲譽北方「小布達拉宮」或「草原布達拉宮」,經幡、邊瑪牆古建微觀,寺內保存歷代造像、唐卡、法器等大量文物,尚有轉世靈童活佛駐廟,足以印證其純粹性,同時顯其超脫世俗。這些漢、藏、蒙、印四大民族文化自四海交匯於此,繪製成一頁異彩的佛教藝術。
  從太古宙到現代
  今人借助歷史遺跡與舊物,感受曾經在這片草原繁衍生息的東胡、匈奴、鮮卑、蒙古、女真,及其蓬勃的遊牧文化、民族精神。尤為推薦內蒙古博物院,館藏豐富,匯集現代元素、地域特徵、民俗風采和科普教育,非常適合親子同遊。此外,博物館構建的現代建築形象相當可觀,像極新時代、新潮流的載體,進駐了老靈魂轉生於現世。
  昭君出塞,青塚流芳——昭君墓,坐落在昭君博物院中,夯土成塚,芳草被覆,碧綠如茵得此美名。藍天白雲大青山腳下,唐朝詩人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三》歎落雁出塞換得永垂青史;之於蒙古人心中,非限於傳頌的人物,乃民族友好的象徵。於此,博物館新建,藉工法再現「土木之像」,同為表達後人對王昭君的敬仰。
  同樣神秘的人文景觀,積澱深厚的民族文化,彰顯人類最大爭戰版圖,世界偉人的博大精深,天驕聖地成吉思汗草原帝王陵,即便遺骨金身不在但文化成陵。又世代相傳的祭祖大典,聖祖的守陵人,第卅八代達爾扈特傳人——吉仁巴亞爾(喜悅之意),護守長明燈晝夜不滅。成吉思汗騎乘神馬的靈魂終不會離開草原,族人隨之定到哪裡入葬哪裡祭祖在哪裡。
  沙漠的白蓮花
  適時在沙丘的高空放鬆心情,信風拂過耳邊響起嗡鳴,這是屬於響沙灣的歌。位於鄂爾多斯的響沙灣,已成內蒙古最具特色的度假勝地。「一粒沙世界」每位響沙灣人與遠道而來的賓客,融入一望無際、萬沙萬里的大自然中,沙島周圍廣闊無邊,島中滑沙、水世界、沙漠衝浪、彩虹劇場(鄂爾多斯婚禮)、沙漠雜技大世界等娛樂休閒,另有駱駝、纜車、摩托車、吉普車、小火車接駁,像極歡樂的馬戲團、魔幻的遊樂園。
  說起位於景區中響沙灣蓮沙度假島的蓮花度假酒店,足讓遊客趨之若騖,是座出自日本建築師前田聰志與北京PLAT ASIA建築事務所,據說未使用磚瓦、水泥、鋼筋的綠建築。除了宛如盛開在沙漠中的白蓮花,占盡地利之宜,坐擁本島及眼前仙沙、悅沙、福沙休閒島的沙漠風光外,尚有盡情釋放的沙漠運動、藝術活動、民俗風情,誰說沙漠寂寞,響沙灣其實不寂寞。
  自草原上放歌
  內蒙古最受歡迎的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唱出壯麗河山與蒙古族人的鄉愁。新版本感動推薦,在《歌手二0一八》節目中,由歌唱家騰格爾重新翻唱,影后斯琴高娃吟誦詩人席慕蓉的詩詞,伴隨著馬頭琴聲聲傾訴,「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裡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其他文献
殘臘初雪霽,梅白飄香蕊。依前又還是,迎春時候,大家都備。寵馬門神,酒酌酴酥,桃符盡書吉利。  ——宋·晁補之  除舊迎新的陰曆新年,是海內外華人最重要、最具有凝聚力的傳統節日。大家慼恩天地、崇仰先人、祈盼福祉,要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企盼以及對災難的迴避盡情表達出來,大家也從不吝惜把過多的吉祥如意,凝聚在色彩與線條之間,和吉瑞的福字、喜慶的楹聯一起,掛滿自己的大門和牆面,新的一年便在這濃濃的一派喜色
期刊
因應新春假期,北京故宮動作頻頻,繼供不應求的聯名彩妝,再以文創咖啡廳創造話題。已經開展月餘的春節特展,更以展出文物數量空前,引來諸多關注,或可再掀一波文博觀展熱。  京 故宮咖啡開業 喝進嘴裡都是文化  近日,紫禁城神武門外的一處閒置空間,經匠人巧手修復後成為「故宮角樓咖啡」第一處落腳地。  不同於二00一年進駐故宮的星巴克,曾引起關於外來文化入侵中華文化地標的紛爭,此次開業的角樓咖啡為故宮自有品
期刊
中國大陸真是個遼闊的國度,人與人之間的一次照面,就是很深的緣分,十數億人口中的幾個人,共同度過短短幾天,卻成為一輩子難得的記憶,不會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次相遇。  正苦思著創意遊中華達人組提案該提什麼的攝影師郭政彰,偶然間看到大陸電視臺製播的「南方絲綢之路」紀錄片,這段古道穿越四川、雲南等省分,竞比我們一般知悉的絲綢之路還早五百年。雖然南方絲路歷史悠久,卻極少留下紀錄,原來,它其實是一段「避稅
期刊
全域旅遊攻略  想知道無錫的最新、最受歡迎的旅遊情報,可參考無錫市旅遊局的微信,全面介紹無錫當下最美麗的風景、最道地的美食,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致。  無錫市旅遊局  地址_江蘇省無錫市新金匱路1號市民中心  電話_+86-(510)6690-1111  網站_www.wuxitouncom.cn  最佳旅遊季節春、秋兩季是到無錫最好的時節。這時的無錫,儼然成了花的海洋。春季雖然天氣多變,但櫻花
期刊
詩人的講述,讓我在空茫中,似乎看見了那首孤單的詩,還有那個棲棲遑遑的女瘋子。  阿嘉莎的妹妹  本名孟瀟,小時喜歡藍色,覺得是乾淨的綠;後來喜歡綠色,覺得是大地和天空的顏色。現在所有的顏色都喜歡,有時不太能接受玫紅,但它若與許多顏色在一起,也是喜歡的。目前跟先生在雲端有一個虛擬的書屋——偵探書屋,攜手一起偵測與探索世界,以聲音節目「昨日世界」(https:∥agathas.ink)記述世間的真與美
期刊
陳浪  旅行作家、自由攝影師、行腳節目主持人,座右銘為:「你有在路上的信仰,那麼你所追尋,就會在路上。」20歲起義無反顧踏上背包客旅程,迄今足跡遍布全球百餘座城市。對於隻身旅行有著無比熱忱,鍾情於漫漫長路上的美麗與哀愁,執著於向遠方不斷地前進且探索。著作有《沒有終點的陸途》(2015)、《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2016)。  絲路上的故事,總是真真假假,虛實難辨,站在文明曾經相會,卻又遠去的斷垣
期刊
「洪崖肩許拍,古洞象難求。攜得一樽酒,來看五色浮。珠飛高岸落,翠涌大江流。掩映斜陽里,波光點石頭。」  當小時  從手機自拍素人開始學攝影、繪畫、漢服,並自創品牌「須彌閣」(Xumige.taobao.com)任服裝設計師,致力於漢服創新。數年前在微博發起「帶著漢服去旅行」攝影計畫,將漢服帶出國門跨越時空,足跡遍布世界多地,希望能將東方傳統美學發揚光大。  微信號_dangshiphoto_xum
期刊
江西的美可能超越想像,風光明媚、山清水秀許多地方如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實際走一趟,才會感受江西獨有的美好。  江西或許不似其他省分來得有名,不過這塊土地自古即地靈人傑,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地理景觀,也孕育出歐陽修、王安石等名人,近年來在滬昆高鐵通車後帶來的旅遊人潮更日益增加,江西也擺脫昔日「最沒有存在慼的省分」印象,逐漸躍升至旅遊名省。  走進山中調色盤  每當秋季作物豐收時,村落人家將放滿收成的
期刊
數年以前,香港旅遊廣告一句「買東西吃東西、買東西吃東西」的宣傳口號言猶在耳。時至而今,隨著店租舰升,香港舆許不再具備買東西的優勢。然而然而無論如何,終究沒有誰能夠取代它美食天堂的地位。  甫於上月落幕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為慶祝邁入第十個年頭,首度擴大舉辦,不僅場地拓寬、攤位增加、表演升級,品類更是包羅萬象。連續四個夜晚,讓原先已經顯得璀燦閃耀的中環海濱,頓時成了一個「以食之名」的狂歡派對。從前門定
期刊
一屍到底  年分_2018 片長_96分鐘  導演_上田慎一郎 演員_濱津隆之、主濱晴美 管道_DVD即將推出  一個捉襟見肘的劇組,自顧自在荒山廢墟開拍活屍電影,沒有妝髮、沒有布景、手持攝影、一鏡到底。卻怎知拍著拍著,真正的喪屍突然現身,宛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導演眼見機不可失,寧可犧牲性命也要將電影拍完,為了達成一鏡到底不惜一屍到底,換來演員逼真演技。一部卅七分鐘的短片,就在人獸搏鬥之間狼狽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