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教师工作适应性能力提升的几点感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my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9至10日,我在徐州工程学院参加了关于“新教师工作适应能力提升(理工)”的培训课程。虽然两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我感觉收获颇多。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多位教授多年工作经验的心血和结晶,他们宝贵的经验对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好像指路的明灯,给这些新手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这次讲课的几位教授普遍都认同一个观点:高校教师一定要搞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同时要重视教学,并使教学促进科学研究,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必须兼顾教学和科研。在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一直有偏差,认为大学教师,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听了几位资深教授的讲解,我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两手抓,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浙江工业大学的陈庆章教授说道:“我们可以去任何一个学校去调查,任何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其教学和科研都是十分出色的。”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存在这样一种偏执现象:高校领导对于教师科研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教学,职称评审的指标很大程度上偏向于科研,那些教学能力很强但科研实力较弱的老师在高校很难受到重视。很多专家都在呼吁要重视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要一味以基金项目数、文章数的多少评判一位教师的优劣。现实情况使得一些年轻老师非常困惑。北京高校教师一位老师说:“老师们都知道,想晋升高级职称、申报到一些重点课题就必须做好学术研究和发表更多学术论文,否则,课教得再好也不会被认可。”我作为一名刚入职两年多的高校老师,由于缺乏经验,而且精力有限,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为此,我首先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能表现出浮躁情绪。
  从2013年入职时到现在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领导安排我先后从事《聚合物共混改性》、《高分子成型加工》和《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这三门课的教学。能够顺利把这三门课上好对我来说是一大难题。尤其是《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这门理论课是构建在高分子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学好这门课必须先把《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外、《材料研究方法》这五门课的知识搞明白。这五门课除了《高分子化学》外,其他四门课对我来说完全空白。对于如此严峻的考验,我曾经退缩过,但是面对领导的统筹安排和殷切希望,我必须硬着头皮完成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这门课上好。每上一次课,我至少需要两天用来备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花大量时间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并且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尽量把教材吃透。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对于本学科相关的一些前沿知识,我上课时还穿插一些高分子材料最新的研究成果,查阅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报道供大家分享。针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这门课的特点,利用和我校建立的实习基地的优势,我还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起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2011年新设的专业,无论是教学和还是科研设备都不太齐全,再加上这门课的内容较为抽象,仅仅凭借课堂的理论传授很难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因此,利用实习基地的优势不失为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法。为了满足我校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需要,我们在徐州本地建设了相应实习基地,有生产涂料的奇艳丽有限公司和新沂市达美聚酯粉体有限公司,生产橡胶的徐轮橡胶有限公司、生产塑料的安泰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和生产胶粘剂的江苏谷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几个企业基本上涵盖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五大领域(塑料、橡胶、纤维、涂料和胶粘剂)。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高分子材料加工生产企业的现实情况,在领导的协调和支持下,我带领2011级和2012级两届的学生对四家实习基地进行了参观和访问。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考察,大家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分子产品及其相应的生产流程,学生对于书本上的抽象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这门课的热情得到了极大提高,甚至有很多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时就立志要考高分子材料的硕士研究生。
  2014年下半年,我从事的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参与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琐碎而繁杂的工作,况且都是一些生产型的大型仪器和设备。从实验室水电的改造、地面的重铺和厂家及工程师联系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在学院相关领导安排下,积极参与并付诸行动。尤其是工程师培训时,更是投入了更多精力和时间,唯恐学不会这些大型设备的操作方法。虽然我院的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室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同我院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在个人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为化工学院乃至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我已经有了两年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听了这次培训之后才真正认识了大学教师这份工作,这也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会朝着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的方向努力。
其他文献
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是物理化学理论课程的深化、理解及拓展的基础,是构成学生基础知识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化学实验室拥有较多的仪器设备,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所需要的基本实验工具和实验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1]-[3]。目前一般高校沿用的陈旧落后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我校为例,存在的问题有:(1)综合性、
期刊
摘 要: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细化平时成绩考核办法,从分组考核、课堂练习限时完成、鼓励学生课外思考等方面展开,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平时成绩 考核办法  1.引言  《物理化学》是我校材料科学工程、环境工程和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在该门课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种固定教学模式[2],[3]就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
期刊
摘 要: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中的重点,也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难点。高中有机化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泛,题型也较复杂,是学生高考中容易失分的部分。本文介绍几种高中有机化学习题中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 解题思路  引言  高中的有机化学的内容与无机化学内容相比,知识脉络比较清晰,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也较容易理清。但是由于有机化学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泛的分支,相对来说,化合物的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 高中生物学的很多知识都是运用图形的方法研究和展示的,巧用图形可以解决很多生物学问题。本文介绍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巧用图形化解教学难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绘图、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效性,同时适应高考的考查需求。  关键词: 图形 光合作用 色素 叶绿体 光照强度  1.教材分析  “能量之源——光及光合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第4节
期刊
目的:亚贡叶化学成分研究;建立亚贡叶中绿原酸及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绿原酸和咖啡酸作为主要指标考察提取条件对亚贡叶中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ODS柱、制备用HPLC系统分离纯化样品;以绿原酸、咖啡酸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及云南崇明县农场不同采收期的亚贡叶中绿原酸、咖啡酸含量。此外对不同提取温度及时间的亚贡叶中绿原酸及咖啡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及不
摘 要: 要让学生从小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家庭实验不可忽视。家庭实验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家庭实验 课堂实验  科学探究已成为众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作为课程目标和重点的学习内容已成国际共识,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当前,由于课堂教学采用班级授课,人数多、时间有限,因此不能够使每个学生的科学探究
期刊
摘 要: 本文回顾了牛津大学数百年的学科发展史,剖析了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及特征,勾勒出了其学科由单一人文学科向文理并重的发展轨迹,旨在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发展有其历史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渐进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牛津大学学科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 牛津大学 学科发展 文理并重 启示  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大学最本真的含义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一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中最突出的特色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技能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无可厚非,但往往太过急功近利,重技能轻人文是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这种状况,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和系统的“工程”,职业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学院实际,精心设置人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
期刊
摘 要: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人类知识增长迅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经成为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学习策略教学,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加强学习策略的教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化学教学的本质,真正体现了现代化学教学理论。本文对高中化学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根据学习策略提出针对性教学模式,并在学习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