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基础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条路径。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加之泛读让阅读的收效大大降低。为此,高中语文阅读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将课内外的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围绕课内教材、放眼关联的课外资源、整合反思、读写结合,才能在长期的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文学素养,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并形成写作直觉和能力。
  《鸿门宴》是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中的一篇文言文,要求学生仔细理会,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针对这一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课本研读、课堂五分钟演讲、作文天天练的人物素材积累及人物客观评价展示活动、相关影视作品的观赏。这些多视角的感知,都使学生对与《鸿门宴》相关的课内外文章有了综合感知,在课堂上分析人物形象就收到了各抒己见、多角度多视野客观评价的效果。学生根据所读所想所思,对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的感知和评价。借助这篇文章,对语文阅读的课内外整合问题,我也作了思考,想法如下。
  一、课内阅读:明确目标和要求
  学生在阅读课本内容之前,即预习文章,教师要明确目标和要求,而不能让学生做读完无印象无感受的浅层次尝试。如学习《鸿门宴》,明确让学生去了解相关背景资料,课堂五分钟演讲,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了解相关人物的成长趣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深入探究的热情。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如阅读要做到“动笔墨、动头脑”“有圈点、有勾画”“有初读、有细读赏读”等,更重要的是落实督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较好的阅读感知能力。
  通过仔细研读课本发现,精读课文和读本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著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串联比较,将这种横向或纵向的联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多角度地研读和分析文本。
  二、课外阅读:围绕课内,教师推荐引导
  课外的文字很多,学生很难去挑选与辨别。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本相关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将有限的阅读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读深读精,抓住教科书中有价值的知识点,挖掘出有意义的读本材料与教学内容印证,注重语文知识的扩展、技能的外化运用和方法的迁徙。
  基于上述目的,依据教材《鸿门宴》,我要求学生阅读《步步高导读》相关背景资料、课外连接及美文欣赏的内容,借助投影的形式,让学生简要了解《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的片段内容。“沟通内外,构筑一个开放的课堂: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课前组织学生围绕‘项羽’这一人物,查找资料,然后进行筛选,课内进行探讨、分析。”利用学校电子阅览室,提供“中国知网”等检索网站资源和技术支持,让学生能检索到与课文有关的研究性材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审视和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就会更具个性美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将所读内容进行整合吸收,学会全面客观感知人物形象,探寻其不同命运的根源。
  三、课内外结合:全面客观把握课堂内容
  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能让学生奠定理解课本内容的些许知识基础。这样的基础,能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更准确。整合的目的是让学生更为全面和深入地完成项羽人物分析的学习任务。有了教材文本的典型事件,加之对人物传记的整体了解、研究性的论文资料、学者大家的评价等,整合这些课内外内容,必然会让学生找准方向、找到突破口、有了着重点,进而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
  四、阅读到写作:写作孕育真感知
  学生在课堂上研读课本内容,必然有所感知、有所思考。这时教师要适当地布置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练笔作业,如《鸿门宴》一课要求学生在《作文天天练》上完成练笔《谁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结合自身理解和感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对练笔优秀文章进行展示,对练笔优秀学生要表扬,抓住每个可能存在的亮点和闪光点,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读写结合:创造写作源泉
  教师还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自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读书的主动性,有了真感悟,才能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鸿门宴》教材课本学习的这一周,我为学生专设了一节阅读课,没有设定阅读书目,而是让学生自由阅读,有的学生由项羽读开去,在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之类的名人传记;有的在读与“人物评价”相关的指导文章;有的在读《高祖本纪》的研究性文章……阅读的自由让学生有了自己阅读的兴趣,更容易触发最为真切的心得感受,并愿意将之付诸笔端,也就有了文字成果。这也证明了“写作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这一句话。以阅读为前提,以写作为提升,尊重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引导学生动笔练笔,读写结合,才能在长期的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223600)
其他文献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该阶段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古典诗词生动而凝练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  一、古典诗词中的“炼字”现象  说起“炼字”,每一个高中生都不会陌生。  一是因为“炼字”是诸多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在诗词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比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中的
期刊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文体分类的专项写作训练较多,绝大多数是整体性的作文练笔,而对作文过程性的指导、作文局部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浮泛。作文中引用诗文这种问题也只是略有提及。在行文中灵活应用已经积累的古诗文资源及其相关拓展内容,这一类的策略指导还相当缺乏。古诗文及其拓展性诗句的直接引用,要与作文内容契合,不可牵强附会。引用的诗句文段或可补充内容,增加文学意蕴,或可支撑观点。直接引用古诗文的名言警句,按引用的
期刊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从阅读到领悟再到语言运用,就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的过程。因此,阅读一般可以分为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理性批判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上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即把控学生的“初步感知—理解领悟—分析鉴赏—表达反馈”四个环节。据此,笔者针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期刊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上好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提问之“智”  在“激趣”中“启智”,并运用智力去“寻法”,这是“智趣”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1.科学性  问题
期刊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的,富有情感的。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其人文精神就蕴含在语文课程(包括教材)中。  一、感恩父母,学会孝敬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于我们最大
期刊
这是我第二次教《(论语)选读》,但我仍然在学生眼中看到了他们对孔老夫子的“不以为然”。那甚至带点儿鄙夷和不屑的神情,和上一批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终于,我很自责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因为我越是教得多,你们越是对他反感得强烈。”“90后”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个性:“老师,您不用自责,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好感。”原来,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孔丘毕竟还是孤独的。  两千五
期刊
《赤壁赋》是苏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重要文言文。一提到《赤壁赋》,教师们都会想到要知人论世,即要联系“乌台诗案”,认为即使是“乌台诗案”这样的挫折也压不跨苏轼的精神支柱。因为苏轼的乐观开朗、豁达通脱、狂放不羁、潇洒超脱是天生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但笔者以为,这些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身处逆境、心有悲情时不断超脱和化解中养成的、练就的。试看看《赤壁赋》一文中的四种悲情意蕴。  一、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而不
期刊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名家名篇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共同特质,并加以模仿,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这种“人格”训练是很有效的,只有借鉴,经过内化才有可能创新。但是作文教学如果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严重背离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力求彰显个性、创意表达”的初衷。  一、套用模式,弄巧成拙  聚焦日常写作教学,作文模式化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期刊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亲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2017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也就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写作的空间。从考场作文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看似有车,实则无车;低幼化严重,泛泛而谈,缺少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绝大部分记叙文构思单一,不是坐在爸妈爷奶车上,看到亲人的白发倍感
期刊
【设想背景】  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匮乏,学生普遍被那些为迎合观众低俗心理而粗制滥造、肆意篡改史实的民间小说或电视剧迷乱了双眼。小说或电视剧的描述不仅与历史有相当差距,而且常有错误与故意虚构,因而在社会传统认知上造成不正确的印象。本堂课旨在培养学生读“史”的求真意识、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区别《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和《资治通鉴》中的鲁肃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