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早期受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u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3个月之内)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112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出影响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

结果

肝移植术后3个月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长≥600 min〔P=0.003,优势比(OR)=9.996, 95%可信区间(95%CI)为2.221~44.981〕、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时长≥6天(P=0.010,OR=6.306,95%CI为1.563~25.437)、Child-Pugh分级为C级(P=0.023,OR=6.298, 95%CI为1.294~30.659);112例肝移植受者中,59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2.68%),共分离出168株病原菌。按标本感染的阳性率高低依次为痰、胆汁、腹水、引流物及导管末端、血液、深静脉导管、中段尿、胸水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按菌种检出率高低依次为革兰阳性菌46.43%(78株)、革兰阴性菌29.76%(50株),真菌18.45%(31株),病毒5.36%(9株)。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约占80.36%(135株),尤以术后1周为高,约占34.52%(58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等均有较高耐药率,其中尤以屎肠球菌耐药率最高;革兰阴性菌则根据菌种不同呈现耐药的菌种个体化,对于碳青霉烯类耐药率相对较低。

结论

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降低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应努力缩短手术时长,ICU留置时间,改善受者基础营养状态,加强肝移植术后受者感染的监测,进一步提高术后肝移植受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低温机械灌注保存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探讨采用肾脏灌注转运箱(LifePort)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86例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供肾采用LifePort低温机械灌注保存;118例供肾采用静态冷保存。收集并分析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PNF)、肾功能恢复延迟(DGF
目的总结肝移植后急性间质性肺炎相关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经过,探讨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及治疗要点。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行476例儿童肝移植,其中8例术后发生急性间质性肺炎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急性间质性肺炎相关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时间窗为肝移植术后(2.67±0.77)个月,初发症状
目的探讨供肾零点活组织检查马里兰病理指数在公民逝世后供者器官捐献供肾评估中的意义。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2例器官捐献者捐献供肾124个,评估后弃用供肾1个,共完成123例供肾移植。123个供肾进行了零点穿刺活组织检查,行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用马里兰病理指数对结果进行分级:低危险组(≤7分)112例;中危险组(8~11分)11例、高危险组(≥12分)0例。观察低危险组
目的探讨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肾用于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312例DCD供者和相应622例受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是否发生AKI将移植受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评估和比较两组的移植效果。结果131例供者发生AKI,发生率为42.0%。AKI组和非AKI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器官功能恢复延迟
目的探讨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家族Ⅱ(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s casades,CaMKⅡ)表达调控对大鼠肝细胞BRL-3A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培养稳定传代的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并建立构建CaMKⅡγ蛋白(LV-CaMKⅡγ组)和CaMKⅡγshRNA(shRNA组)的慢病毒表达体系,同时予以灌注相应的空白载体(LV-NC组、shRNA-NC组)及空白对照(CO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ringle’s法建立肝脏缺血15 min再灌注模型,应用超声造影观测再灌注后1 h、6 h、24 h各时间点肝脏造影剂的灌注状态,记录峰值强度(PI)。并对PI与评价肝脏损伤程度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学评分(Suzuki标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再灌注后1 h至2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移植肾动脉破裂的防治策略。方法结合文献对5例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移植肾动脉破裂供、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受者其对应的供者均有导致移植肾动脉感染的潜在因素,5例供者均有供者来源性感染(donor-transmitted infections,DTI)的风险因素,包括肺部感染(1例重症肺炎)、供肾挫裂伤(1例供肾多处挫裂伤)、肠破裂(1例外伤导致小肠破裂)及切取供肾时剪破
期刊
目的评价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在小儿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亲属活体肝移植术的患儿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C组)和维库溴铵组(V组)。C组和V组分别使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麻醉诱导:C组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V组静脉注射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插管前3 min(T1)恢复至25%时,C组静脉
目的探讨肝、肾移植术后受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因素。方法在5所三甲医院开展了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随访的153例肝移植受者和301例肾移植受者开展问卷调查,采用课题组编制的肝移植、肾移植受者生存质量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受者生存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肝、肾移植受者生存质量均在不同婚姻状况、职业分组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离异、失业及低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