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73的表达,探讨其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73的表達情况。结果: p73蛋白在良性肿瘤无表达,在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中均有表达。结论: p73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人类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p73;卵巢上皮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00-01
卵巢肿瘤为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约占50%~70%。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某些原癌基因的过度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p73基因是p53抑癌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性,因此有学者认为p73基因可能同样是一个抑癌基因。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73的表达.进一步探讨p7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女性卵巢上皮肿瘤患者60例。其中,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20例;交界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组28例,所有病例均是确诊病例,且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放疗或化疗。
1.2 免疫组化方法 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SP试剂盒及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断 镜下观察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信号。高倍镜下取4个不同的高倍视野,各计数100个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分为4个等级:无阳性细胞为阴性(-),阳性细胞<30%为(+)、30%~50%为(++)、>50%为(+++)。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数据用±s表示,检验水准取α=0.05,以P<0.05为判断差异有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p73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关系
3 讨论
人类卵巢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而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国内外有大量的资料研究显示,p53基因是最常见的抑癌基因之一,且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型,野生型p53基因为抑癌基因,而突变型p53基因则是癌基因。前者能维持基因的稳定,触发衰老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后者不但无抑癌作用,还抑制前者的活性,引起细胞的转化。
p73基因是Kaghad等[1] 于实验中发现的p53基因的家族新成员之一,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在DNA结合、转化及寡聚物聚合的部位都与p53具有显著的序列相似性,因而有学者认为它是候选的。在正常的机体组织中不被DNA损伤所诱导,很少发生突变。然而p73基因是否是一种抑癌基因,目前仍有争议。Imyanitov等[2]研究认为在卵巢肿瘤中,对于1p36杂合性的缺失(LOH)与p73是否表达无关,p73并不是1p36LOH的靶基因,p73在卵巢癌组织与其周边的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性,p73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未起到重要的作用[3]。本实验利用p73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p7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73蛋白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中无明显的表达,而在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均有显著表达,表达率分别为58.3%、75%,统计学比较其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的差异(P<O.05),提示p73基因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相关性。关于其作用的机制,Jones等[4]通过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测:p73可能通过竞争性的结合p53 DNA特殊的结合点而进行调节p53的功能,降低p53转录的活性,从而阻止p53下游基因激活,进一步使肿瘤发生。也有学者认为p73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对p53基因功能异常的一种代偿或有害性的上调表现[5]。
本研究结果提示,P53蛋白及P7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6]。但对其在卵巢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Kahad M,Bonnet H.Yang A,et a1.Monallelieally expressed gene related to p53 at 1p36.a region frequently deleted in neumblastoma and other human cancelps[J]. Cell, 1997, 9(4): 809-819
[2] Imyanitov E,Birrell G,Filippovieh I,et aL Frequent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t 1p36 in ovarian adenocarcinomas but the gene encoding p73 is unlikely to the targetIJl.Oneogene, 1999, 18: 4640--4642
[3] Cedegoni AM,Bertoni F,Patregnani C,et a1.Allelic expression of p73 in human ovarian cancers[J].Ann Onc01.1999,10(8):949—953
[4] Jones EV,Dickman MJ。Whitmarsh AJ.Regulation of p73-mediated apoptosis by c-JunN-terminal kinasem Biothem J,2007.405:617--623
[5] Zwahlen D,Tschan MP,Grob TJ,ct a1.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p73 splice variants and protein in benign and m alignant ovarian tumors.In¨Cancer.2000,880):66—70
[6] 周亭芳,庄荚帜.P53,P—gP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Medical Edition)
作者单位:476445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p73;卵巢上皮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00-01
卵巢肿瘤为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约占50%~70%。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某些原癌基因的过度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p73基因是p53抑癌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性,因此有学者认为p73基因可能同样是一个抑癌基因。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73的表达.进一步探讨p7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女性卵巢上皮肿瘤患者60例。其中,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20例;交界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组28例,所有病例均是确诊病例,且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放疗或化疗。
1.2 免疫组化方法 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SP试剂盒及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断 镜下观察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信号。高倍镜下取4个不同的高倍视野,各计数100个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分为4个等级:无阳性细胞为阴性(-),阳性细胞<30%为(+)、30%~50%为(++)、>50%为(+++)。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数据用±s表示,检验水准取α=0.05,以P<0.05为判断差异有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p73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关系
3 讨论
人类卵巢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而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国内外有大量的资料研究显示,p53基因是最常见的抑癌基因之一,且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型,野生型p53基因为抑癌基因,而突变型p53基因则是癌基因。前者能维持基因的稳定,触发衰老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后者不但无抑癌作用,还抑制前者的活性,引起细胞的转化。
p73基因是Kaghad等[1] 于实验中发现的p53基因的家族新成员之一,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在DNA结合、转化及寡聚物聚合的部位都与p53具有显著的序列相似性,因而有学者认为它是候选的。在正常的机体组织中不被DNA损伤所诱导,很少发生突变。然而p73基因是否是一种抑癌基因,目前仍有争议。Imyanitov等[2]研究认为在卵巢肿瘤中,对于1p36杂合性的缺失(LOH)与p73是否表达无关,p73并不是1p36LOH的靶基因,p73在卵巢癌组织与其周边的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性,p73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未起到重要的作用[3]。本实验利用p73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p7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73蛋白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中无明显的表达,而在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均有显著表达,表达率分别为58.3%、75%,统计学比较其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的差异(P<O.05),提示p73基因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相关性。关于其作用的机制,Jones等[4]通过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测:p73可能通过竞争性的结合p53 DNA特殊的结合点而进行调节p53的功能,降低p53转录的活性,从而阻止p53下游基因激活,进一步使肿瘤发生。也有学者认为p73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对p53基因功能异常的一种代偿或有害性的上调表现[5]。
本研究结果提示,P53蛋白及P7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6]。但对其在卵巢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Kahad M,Bonnet H.Yang A,et a1.Monallelieally expressed gene related to p53 at 1p36.a region frequently deleted in neumblastoma and other human cancelps[J]. Cell, 1997, 9(4): 809-819
[2] Imyanitov E,Birrell G,Filippovieh I,et aL Frequent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t 1p36 in ovarian adenocarcinomas but the gene encoding p73 is unlikely to the targetIJl.Oneogene, 1999, 18: 4640--4642
[3] Cedegoni AM,Bertoni F,Patregnani C,et a1.Allelic expression of p73 in human ovarian cancers[J].Ann Onc01.1999,10(8):949—953
[4] Jones EV,Dickman MJ。Whitmarsh AJ.Regulation of p73-mediated apoptosis by c-JunN-terminal kinasem Biothem J,2007.405:617--623
[5] Zwahlen D,Tschan MP,Grob TJ,ct a1.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p73 splice variants and protein in benign and m alignant ovarian tumors.In¨Cancer.2000,880):66—70
[6] 周亭芳,庄荚帜.P53,P—gP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Medical Edition)
作者单位:476445 河南省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