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因“听”而精彩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di_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所以,“听”是音乐学习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笔者认为,落实有效倾听方法的指导,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在音乐课堂组织中培养倾听习惯
  音乐教学常规的组织,一方面是为了维持音乐课堂教学秩序,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跟音乐建立起“对话”关系,培养倾听习惯。
  1. 课前准备,强化“磁场”。
  音乐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兴趣并强化学生倾听的磁场。例如,在学生等候上课这个阶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弹奏音乐的形式,让学生在整齐的律动声中走进教室一起复习歌曲,或者师生一起跳与教学相关的舞蹈组合,或者以节奏游戏、声势训练等方式进行。每周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较随意的方式。比如,让学生有礼貌地和老师点头问好,然后,听着老师播放的音乐声随意、轻轻地走进教室安静坐下,聆听音乐等待上课;也可以安排音乐小能手到台前展示音乐特长等。
  2. 自创音乐,优化常规。
  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这方面是离不开音乐性的,虽然都是用音乐的方式来问好,但问好的旋律要反复琢磨,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设不同的问好歌。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旋律轻快、有律动、有节奏的音乐,歌词也要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加入多声部,对于旋律和歌词都要细细斟酌。另外,每学期都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问好歌进行改编,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来建立音乐教学常规。比如,“站立”可用上行音阶,“坐下”可用下行音阶,“让学生安静”可用一段固定的音乐旋律,“让学生坐好”可采用短琶音。在学生不专注的时候,可用声势、节奏模仿来暗示,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后迅速作出反应的良好习惯。
  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提升倾听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提问:这首曲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往往想也不想地快速做出回答,他们的回答已经成为了一种定性,一种模式,这是由于应付式、勉强式的倾听造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1. 改变倾听方式——从模式化应答到自主式表达。
  教学《老水牛角弯弯》一课时,欣赏前,我说道:“同学们,今天老师不给大家提问题,大家可以用心感受音乐带给你们的美好,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聆听歌曲,想想在欣赏过程中,让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等会儿跟大家一起分享。”欣赏后,一个学生回答:“听后感觉高兴、欢快。”“多高兴、多欢快?”我紧接着问。有位学生补充道:“好像骑着牛在田间散步那种感觉。”“对,是悠闲、自在的那种快乐。”又有学生补充。看着这一幕,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们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吗?
  2. 挖掘倾听深度——从渐进式体验到内涵深度感悟。
  例如,教学《大海》这课,在让学生初步聆听后,教师进行了小结:这首歌曲的速度稍慢,旋律优美,有种在海上飘荡的感觉。但实际上,学生不一定能听得出这种感觉。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形谱,又伴随着音乐传递纸船等,熟悉旋律。在传递纸船这一环节,先个别学生上台传递,再全班传递。从学生们的动作、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三拍子的特点,同时为积累听觉经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教师又通过伴随着音乐、师生合作朗读歌词,来体验大海的美丽。正是这样层层深入,有层次性地引导学生感受、积累听觉经验,把无意识记忆转变成有意识记忆,使学生在歌曲中真正感受、感知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3. 拓展倾听广度——从鼓励表达的勇气到欣赏表达的多样性。
  比如,欣赏《牧民新歌》时,教师问学生这首曲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感受。有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说:“感觉是在斗牛,因为音乐很热烈,这是斗牛胜利了的音乐。”大家都笑他的回答是南辕北辙。其实,他的回答非常好,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说活泼、欢快,而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在聆听后想象的成果,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音乐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对学生经过思考后的回答给予赞赏、鼓励,欣赏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
  又如,在学新歌之前,我会让学生跟着琴声小声哼唱。唱完后,有意识地问学生:“你们倾听到了什么?”有的学生会说:“老师弹的钢琴很美、很好听,跟这首歌曲的意境很符合。”有的学生会说:“我听到我们在唱这一句时没有跟上节奏。”于是,我就会换着方式重复练习这一句。就是在这样相互欣赏的倾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欣赏性的倾听,要从教师的琴声,学生的发言、歌唱及表演等每一个细小的地方做起。欣赏性的倾听,能让我们变得更谦逊,学得更轻松。
  三、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激发倾听动力
  如何在课堂中正确地评价学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手段。运用适当的、有创意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倾听的动力。
  1. 物质激励。
  在每堂课小结时,我都会为那些倾听习惯良好的学生颁发“笑脸”。 获得5个“笑脸”就能换另一种奖励,至于是什么奖励,我先故作神秘不说,让学生有所期待。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倾听能力不但有了明显的好转,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2. 精神激励。
  课堂上,要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及时用语言暗示。如,“瞧,今天×××同学听得多认真啊!” “有礼貌的孩子都懂得在课堂上要认真听。”“大家看,他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真棒!”也可以用无声的方式来激励,如,教师给予学生温暖的拥抱,伸出表示赞许的大拇指,握握学生的手,摸摸学生的头等。另外,学生之间的榜样行为激励也很重要,也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倾听动力。
  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建立在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和能力,才能在音乐课堂中发现更多美丽的风景,才会有师生共同创设的音乐激情之旅。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分为三个主题:“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以及“来自社会的爱”。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想通过几个主题教育,将爱的种子植入孩子心间。可是,仅仅用几节课种下的爱的种子,如果没有后续的跟进以及足够的情境体验,这颗种子是很难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的。  梁伟红在《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一文中指出:“故事通过情节营造情境,经由若干问题的呈现带出
期刊
【教学片段一】  师:春联当然不止这四副,请看——  (PPT出示,生读: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鹊闹枝头传喜讯,梅开窗外报新春。)  师: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  生: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  师: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  生: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  师:同学们,考考你们,不用书上那
期刊
今晚,在晕黄的灯光下写下的是内心满满的感动。  那条路,从你出生到今天,广阔,平坦,平凡。一路的磕磕绊绊都在一个又一个的坚守中克服。我满心欢喜的不是你一次又一次取得的并不是特别骄人的成绩,而是你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的勇气。我没有给予你我的所有,而当我年近半百时,却以你为荣。在我回头张望来时的路时,只看见了你慢慢地走路的身影,且留下了我们所有人对你的喜欢。你的宽容、刻苦、温厚以及你的素朴温暖着我们。尤
期刊
小王到学校任职刚满一年,虽然是个新手,可她适应得非常快,已经兼任班主任工作了。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学生们对她敬畏有加,其他教师对这个新来的小丫头也是多了几分钦佩。小王对自己任职第一年的表现很满意,可是哪知道好景不长,接下来就发生了好多棘手的事。譬如有一次,班上两个学生打架,结果家长闹到班上,严重影响了班里秩序的稳定,家长对她也是指责有加,事情反映到学校,学校领导又数落了她一番。又如,学校最近开展教
期刊
【编者按】办公室是学校进行教师管理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日常办公的重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所以,办公室的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不同的办公室,由于教师的结构、组成等不尽相同,形成的办公室文化内涵也有所差异。那么,如何建设好教师办公室文化呢?专家及一线教师的这些文章,可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期刊
随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在逐步增强。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只停留在“完成环节”这个层面上,课堂教学的效率未见明显改善。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利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环节,做到开窍有术、训练有序、引领有效。  一、开窍有术,积累在运用中激活  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中,许多教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让学生从精读中得法,再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略读课文,巩固方法,形成能力。本文结合人教版第十册《彩色的非洲》一文的教学,谈谈如何在略读课奏响指导自主的强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师生角色——指导自主  略读课的性质是半独立阅读,这为
期刊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要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基于这样的思考,
期刊
一、新教材的亮点  1. 调整编排,更为合理,利于教与学。  以“万以内加减法”为例,新版教材在实验版教材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改进。  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逻辑性强,改变以往跳跃性较强的不足,降低难度,减缓了教学的坡度。又如,改变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完某一类型计算后紧接着进行,即分散出现。这样编排,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新学的笔算知识,有利于学生
期刊
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步阶段。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不要用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以免使他们动辄得咎,望而生畏。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入“晒生活”的比赛奖励机制,指导学生从“社会万象、家庭琐事、校园见闻、内心世界”四个方面无拘无束地晒出自己的真实生活,以此不知不觉地、悄悄地打开习作之门。  一、童言无忌写社会万象——晒真事  社会是个万花筒,纷繁复杂,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置身于社会中的孩子时刻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