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扣新课改要求,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体现新课标改革实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有效性课堂实践,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认识不断加深,教学实践得以体现,以全面、科学、灵活、实用的设计理念,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
首先,教材分析:《旋转》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继平移、轴对称之后学习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本课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材的编排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指针旋转的过程,明确旋转的方向和角度,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一定角度的图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有了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以及学生认识的特点和思维规律,我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绕一个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的含义。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②难点:用语言描述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和转动多少度。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旋转的描述。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时钟,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的运动呢?钟摆到底是在平移还是在旋转呢?看同学们的意见并不统一,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板书课题:旋转。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 建构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5个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1. 认识旋转。多媒体演示:芭蕾舞演员的旋转舞蹈视频,看到了演员们以脚尖为中心不停地旋转;一群小朋友在坐摩天轮和荡秋千,从这些现象里让我们来探究旋转的描述。[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旋转现象的共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活动2. 借助时钟认识旋转三要素之一:旋转方向。 出示挂钟,同学们刚才观察过时钟的旋转运动,那你们知道它是按什么方向运动的吗?学生小组交流可得出指针是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时钟中的时针不在人为的干扰下,只会顺时针运动,这就是时针的旋转方向。
活动3. 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教师指着时钟的中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针和分针都沿着它转,这就是时钟的旋转中心。
活动4. 认识旋转要素:旋转角度。指针从12到1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学生思考可得出当指针从12到1时,指针顺时针绕着中心转了30度。教师:你怎么知道了旋转了30度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共360度,一共有12个大格从12到1是一个大格,即旋转了360/12=30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旋转的理解,使学生能描述简单的旋转。
活动5.知识迁移,认证旋转角为90度,180度,学生有了旋转角为30度的表象,根据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情景图的直观演示去认识旋转角为90度,180度的图形,请同学们拿出直角三角板,把它绕中心顺时针旋转到90度,再绕中心逆时针旋转180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旋转性质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如何画图,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旋转作图的基本要点,将新知识内化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第三个环节 课堂小结 延伸铺垫。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要让学生理解旋轉三要素。同时与平移区分开来。平移是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新图形中每一点与它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牢牢把握了旋转三要素,为后面画出旋转图形奠定基础。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同时,联系生活实际 ,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
六、板书设计
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力求简单明了,形象地反映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发展过程,重难点突出,并把学生的作品加入其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训练,我知道教学还是要多想、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以后我会在这些方面多下苦功夫,让教学环节更加的紧凑,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景,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来,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首先,教材分析:《旋转》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继平移、轴对称之后学习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本课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材的编排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指针旋转的过程,明确旋转的方向和角度,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一定角度的图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有了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以及学生认识的特点和思维规律,我从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绕一个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的含义。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②难点:用语言描述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和转动多少度。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旋转的描述。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时钟,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的运动呢?钟摆到底是在平移还是在旋转呢?看同学们的意见并不统一,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板书课题:旋转。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 建构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5个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1. 认识旋转。多媒体演示:芭蕾舞演员的旋转舞蹈视频,看到了演员们以脚尖为中心不停地旋转;一群小朋友在坐摩天轮和荡秋千,从这些现象里让我们来探究旋转的描述。[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旋转现象的共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活动2. 借助时钟认识旋转三要素之一:旋转方向。 出示挂钟,同学们刚才观察过时钟的旋转运动,那你们知道它是按什么方向运动的吗?学生小组交流可得出指针是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时钟中的时针不在人为的干扰下,只会顺时针运动,这就是时针的旋转方向。
活动3. 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教师指着时钟的中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针和分针都沿着它转,这就是时钟的旋转中心。
活动4. 认识旋转要素:旋转角度。指针从12到1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学生思考可得出当指针从12到1时,指针顺时针绕着中心转了30度。教师:你怎么知道了旋转了30度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共360度,一共有12个大格从12到1是一个大格,即旋转了360/12=30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旋转的理解,使学生能描述简单的旋转。
活动5.知识迁移,认证旋转角为90度,180度,学生有了旋转角为30度的表象,根据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情景图的直观演示去认识旋转角为90度,180度的图形,请同学们拿出直角三角板,把它绕中心顺时针旋转到90度,再绕中心逆时针旋转180度。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旋转性质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如何画图,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旋转作图的基本要点,将新知识内化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第三个环节 课堂小结 延伸铺垫。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要让学生理解旋轉三要素。同时与平移区分开来。平移是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新图形中每一点与它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牢牢把握了旋转三要素,为后面画出旋转图形奠定基础。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同时,联系生活实际 ,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
六、板书设计
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力求简单明了,形象地反映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发展过程,重难点突出,并把学生的作品加入其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训练,我知道教学还是要多想、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以后我会在这些方面多下苦功夫,让教学环节更加的紧凑,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景,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来,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