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h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让文化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文化的殿堂里任意徜徉,自由汲取,尽享学习的乐趣,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不竭源泉,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应当成为数学教师的自觉追求。
  一、发掘数学中特有的“智慧美”,让“数学美”展示文化
  数学中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么鲜明、亮丽而潇洒,也不像其他社会美那么直观和具体,它抽象、严谨、深沉、冷峻而含蓄,有一种理智的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发掘数学所特有的理智美,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智慧,欣赏、体会数学的美。
  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构造美、自然数列的有序美、数学结构系统的和谐美、推理论证的严谨美等都是数学美的体现,我们要善于把握教材中的“美点”,引导学生发现其美的存在,感受美的氛围,从而接受美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通过精心设计挖掘数学的审美因素,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传统的美、现代的美、生活的美,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悟到数学中蕴含的智慧美,并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
  二、将“数学史”融入课堂,通过“历史”彰显文化
  说起数学文化,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数学史,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主要载体。人类文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下了厚实的数学文化,这些宝贵的财富,理应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成为学生数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上,可以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或举办数学家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兴趣和快乐,领略数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体验数学家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从而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确定奋斗目标。还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也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等。这些数学史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适时将数学史引入课堂,将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到数学的文化品位,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文化的底蕴而鲜活生动,充满生命活力。
  三、让数学与文学有机结合,丰富数学文化内涵
  数学与文学的结合,一开始就水乳交融。“循环小数”也好,“纳税”也好,文学所特有的直观、形象、表象丰富、意境悠长的特点,将数学知识阐释得生动而风趣,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圆,就想起了墨子说的“圆,一中同长也”,想起“圆”的“匀称而和谐,端庄而高雅,流畅而饱满”,那样,学生心中的“圆”,就会是一个丰满而深厚的意象,由此又会激起他多方探究寻根的兴趣。
  文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作为、能作为的实在是很多。把数学融入语言中,就是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五除二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此外,“指数爆炸”“直线上升”等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语言。“事业坐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数学和文学的相辅相成,相融相洽,早已有之。数学中的“对称”和文学中“对仗”,思考方法是相通的。徐利治先生把“孤帆远影碧空尽”当做极限概念的意境,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的结合,等等。数学把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而文学的形象化又丰富了我们的想象,补充了我们的数学理解。因此,我们要博古通今,厚积人文底蕰,让我们在数学课堂上,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丰富而又灵动,让孩子们浸润在数学文学的共同滋养中,发展得生动而又灵秀。
  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数学的内在魅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对“数学文化”有一种更朴素的理解,不仅仅是赋予数学以外的内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 文化”。数学最内在的文化特性应该是数学本身,应该体现数学的思维魅力。
  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先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的沉思:可不可以把圆柱体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分析呢?而在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时,又根据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演示了多种切拼方法。在切拼的时候学生发现无论何种方法都要把圆柱分得很细小,拼成的图形才接近于标准的长方体。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转化、微分、积分等数学思想。整个教学过程所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关注、思辨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学到了以后人生中比数学知识更有用、更有生命价值的东西,体悟到更具文化魅力的数学本质。
  李继安先生说:“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学过的数学知识也许会渐渐淡忘,但数学文化可以一直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默默流淌,并以其看不见的神奇力量默默伴随着他们生活和成长。”让我们共同打造充满文化魅力的数学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数学持久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努力让数学成为每一位学生心中的最爱。
其他文献
在深入分析高质量数控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基础上,提出了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层次划分,并探讨了每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On the basis of deeply analyzing the socia
1.重视学生朗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一篇文章的理解,首先要靠朗读,这种朗读是任何高明的讲解都代替不了的。学生对一篇文章能否理解,首先不是教师能否讲懂,而是学生是否认认真真地朗读了。如果学生对文章只是草草一读,是难以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的。在那些出神入化的景物描写面前,在那些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面前,在那种回肠荡气的韵味、慷慨磅礴的气势面前,老师的任何讲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在会心的朗读中,学生才能
A variety of biomarker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recent prospective and retrospective reports as being potentially predictiv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VTE), part
传感器原理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针对“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对如何提高传感器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Senso
摘 要: 本文对无限区间上的有界变差函数及其性质进行学习探讨,结合具体实例,将无限区间上的有界变差函数与有限区间上的有界变差函数进行比较,探究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 有界变差函数 无限区间 有限区间  实变函数理论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分析数学诞生的标志之一.有界变差函数是实变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常用函数,具有很多好的性质,与单调增函数和不定积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有
摘 要: 近年来,在高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高中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需要有待解决的数学问题。作者结合实际例题,对高中数学应用题中的最值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应用题 最值问题  引言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常常
今年4月21日,天津的两大报纸在介绍当晚的电视节目《东周列国——春秋篇》(11)时,多次写到“太子团”,如:“夷吾(晋惠公)病重,派人去秦国接太子团……秦穆公将已嫁 On Apri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种调节课堂气氛的语言交流手段。我们要让思考数学问题成为小学生的一种享受,构思出有情趣的问题,克服学生因单调枯燥的问题而产生厌倦心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快乐课堂 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关注的应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以及数学学习的幸福感。或许真实的课堂上不一定学生能回答到老师所预设的问题上,也不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然而老师的倾听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真实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他们的,每个生命的个体是真实的,让每个生命都有一个真实展示的舞台。教育不应是一种告诉,只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有收获的
摘 要: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标大纲的要求,一线老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维,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针对现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以提高高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二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理念  一、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各地都在施行教育改革,从各地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很多数学老师为了跟随教育的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