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沃伟东时不是因为他是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静安区工商联主席的身份,而是因为在市工商联召开的各种会议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出席率几乎百分之一百。不了解他的人会问,作为一名企业家,真有这么“闲”吗?
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位于南京西路的汇银大厦25楼,早上10点,不见沃伟东。在我们采访之前,他匆匆忙忙从外面赶回来,听说利用早上的1个多小时接待了好几拨人。原来他只是懂得分秒必争且井然有序。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要跟上沃伟东的思路,也是一门功夫。他的每一个回答都是那么的掷地有声、字字珠玑,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再怎么忙他都是“有备而来”。
时代造就企业家
沃伟东,出生于60年代,生活没有现在富裕,但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
这三十年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国民财富、企业发展都有了惊人的增长,国际地位大有提升,较于其他大国,中国国势的上升是最快最猛的。但具体到某个民营企业,作为企业的当家人,大多感到各种困难把自己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销售、融资、技术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这样的民营企业难道会有前途?答案是有前途的,而且大有前途。
上海汇银集团有限公司就是那个大有前途的企业。当然大有前途不等于前途自动而来,他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顺应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切变化。而沃伟东就是在那个时代下造就出来的优秀领导者。
1989年大学毕业,当时沃伟东并没有选择马上创业,而是进入企业脚踏实地地工作。5年后,有了财富和工作经验的原始积累的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大学毕业生共同创业,从而迈出了创建汇银事业的第一步。
1997年,汇银集团的前身——上海汇银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从那以后,汇银则以一种厚积而薄发的态势迅猛扩张。4年后,沃伟东更是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业发展蓝图,那一年对他来说至今难忘。2001年,汇银先后成功组建中大曙光医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汇绚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参股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上海汇银集团正式成立,标志着汇银集团化、现代企业模式运作的开始;同月,汇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年底,上海汇明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是的,这一系列如浪潮般爆发式的发展都发生在2001年,并都发生在沃伟东一个人身上。用一个麻将术语,这叫“杠头开花”。
此后,汇银开始进入稳健发展的状态,对于当时的沃伟东来说大可卸下重担,惬意悠闲地过上富足无虞的生活。但志存高远的企业家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鹰隼般的眼睛时刻洞悉着繁荣背后的危机,忧患意识是他们立于不败的保证。不为钱而钱,对拓展新空间的追求,是一个高尚的人,尤其是作为优秀企业家该有的人生态度。比尔盖茨、李嘉诚与大多数昙花乍现沾沾自喜的小老板的巨大分别,应该就在这里。
其实,当年沃伟东创办汇银的时候,是从投资类业务开始,人员不多,管理较为简单。之后公司业务向实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战略转变。随着经营规模和人员的急剧扩大,团队、文化、管理等问题一下子摆在面前,尤其是企业软实力与企业的快速发展难以匹配。沃伟东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提出从“练好内功、积聚能量、先强后大”到“软硬并进、内外齐修、又快又好”的战略理论。在他的规划下,近几年汇银集团形成了投资管理和管理投资的业务模式。除基本的证券市场投资外,还开拓了信托投资、期货投资、黄金外汇投资等新业务,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取得了骄人业绩,还积极与花旗、瑞信、辉瑞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如IPO上市、股权并购等多方位的资产管理方式,使资产大幅增值,赢得了良好评价和社会赞誉。如今,汇银旗下的成员企业20家, 总资产超过百亿,员工1000多人。
文化与商业同频共振
说到文化,沃伟东是最有发言权的企业家之一。早在2002年他就率先提出“文化先行”概念,在汇银内部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那个时候很少有企业家谈文化,我们是走得比较前面的。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软实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企业做好,就必须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是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沃伟东总是能比别人先行一步。他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很快就意识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暴利时代很快就会结束,利润平均化是社会的常态,企业要持续性发展,必然要从自身文化抓起。
为了应对实际出现的问题,沃伟东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思想基石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公司所有人员根本利益、长期利益的一致性,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的协调性,通过公司价值的实现来实现个人价值。企业文化除了适用于企业员工,他还开创性地把企业文化也适用到股东层面,率先垂范,带头提升自身价值观修养、组织修养、能力修养、人格修养,全方位践行企业文化。
打铁要趁热,有了企业文化的良好开局,2004年沃伟东又开始着手党建工作。当年9月汇银本部党总支成立,通过两年时间,党的组织建设实现了在成员企业的全覆盖,并且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汇银董事会把支持党建工作列为既定的工作目标,还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建工作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形成了汇银党员先进性六条具体标准,结合企业工作,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机制不断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汇银党建工作开展以后,使原先自发的、朴素的仅适用于经济组织的汇银企业文化,有了更加堅定的政治保证和发展方向。从原来只考虑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提升到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从一个企业的点,提升到整个中国民营企业的面,自觉地把一个企业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他2006年临危受命,按照上海市委统战部和金融办的要求,组织对爱建证券进行了重组。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当年完成重组,短时间内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弥补了所有历史亏损,化解了爱建证券的生存危机。并在短短的二年多时间里夯实管理基础,进行体系重构,加强风险控制,使爱建证券经营节节攀升,业绩蒸蒸日上,重组当年净利润就3亿多,重组以来盈利大幅增加,创爱建证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爱建证券走出了历史困境,实现了良性循环,同时恢复和新获了权证、基金、债券、资产管理等8种业务资质,公司品牌、形象得以大幅提升,大力进行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造福广大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还为爱建证券未来发展打开了空间。 “当年,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爱建证券的企业文化方针。虽然在重组过程中,文化上的碰撞在所难免,但是因为我们倡导的企业文化发挥了作用,使得这次购并重组顺畅进行,并经受了实践考验。”爱建的成功重组使得沃伟东更加肯定了“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此后,他还曾专门撰写了《对当前民企党建工作推进的建议》,还被评为上海市工商联、总工会“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在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试点成功之后,作为一名商人,沃伟东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让“文化”也加入到自己的投资项目之中。细节决定执行力,2005年,汇银全面实施多元化投资,将目标锁定文化产业。经过多年来的“试水”和研究,汇银构建了多功能、多平台、多市场的文化艺术品产业链,今年9月,更是利用文化市场嫁接金融和科技,打造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画廊——敬华艺术空间。
据悉,此艺术空间拥有大量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典藏作品,其展出面积达3500平米,具备美术馆级别的展覽空间和功能配套设施。无论从经营规模、机制、文化等方面,敬华艺术空间在行业里都有所突破。“我们不是简单地卖画,而是给客户提供了一种财富管理方式,并针对当前书画市场诚信缺失,提出让书画爱好者放心买画,经济买画,便捷经营,快乐收藏。”沃伟东说,目前传统书画行业仍然面临市场结构不合理、诚信文化缺失、现代技术应用缺位、市场要素配套不全等问题,敬华艺术空间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利用自己的金融和科技优势着重探索解决这些问题,让艺术行业回归本真和理性。
社会责任与公益先行
沃伟东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在他成功创立汇银之后,他慢慢发现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个懂得饮水思源的企业家,他觉得自己应肩负更大的责任。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沃伟东始终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关注国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他先后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如何建设民营企业价值体系的若干思考和建议》、《中国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等建议,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上海市政协第十一届三次全会上,他更作了题为《充分认识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上海“十二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大会发言,提出民营经济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这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条件和重点依托,民营经济是自主创新的主要源头,是启动社会投资的主要载体,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力量,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家拥有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中逐步形成了行业转换、区位调整、产业链延伸、技术提升、创新营运方式等多种转型提升类型,“十二五”期间上海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副理事长、上海民营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静安区工商联主席,沃伟东更是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带领企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社会。其实,沃伟东的慈善事业并非发展于汇银腾飞后,早在1998年他就发起起并长期坚持到现在。在10多年前他就提倡“第三次分配”的慈善理念,并于1999年创立“汇银慈善助学基金”,在国内首创了保本保收益、运用资本运作来管理慈善基金的新模式。
这些年来,他也不断探索个人和企业投身公益的新途径。据悉,汇银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设立了“汇银慈善助学基金”,曾出资500万元设立了崇明帮困助学基金,向汶川、玉树等各灾区捐款约530万元,向上海1115火灾灾民捐款200多万元等等,至今企业以各种形式向社会累计捐款超过1亿元。沃伟东说慈善能净化心灵,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静安区民企为汶川地震捐款捐物累计达939万人民币,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社会公益事业达1365.6万元,在云南、江西、安徽等地捐建希望小学7所,他积极参加和承办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蓝天下的至爱”、“点亮心愿”、光彩事业捐款等,为此曾荣获上海市“慈善之星”称号。
在关注身边慈善事业的同时,沃伟东还情系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关心着这些地区的发展。2009年9月7日,经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和吉林省延边州工商联的牵线搭桥,沃伟东亲赴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通过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向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延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而在此之前,他随同全国工商联领导出访西藏,向拉萨捐赠了50万元人民币。
近几年来,静安区工商联和区内的民营企业家在云南、江西、安徽等地捐建希望小学7所。在沃伟东会长的倡议发动下,静安区民营企业家捐款53.5万元邀请安徽省霍山县青枫岭东方希望小学和安徽蚌固镇县宣家鑫希望艺术学校的30位师生来到上海,参观世博会,游览外滩等上海标志性建筑、场所。
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位于南京西路的汇银大厦25楼,早上10点,不见沃伟东。在我们采访之前,他匆匆忙忙从外面赶回来,听说利用早上的1个多小时接待了好几拨人。原来他只是懂得分秒必争且井然有序。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要跟上沃伟东的思路,也是一门功夫。他的每一个回答都是那么的掷地有声、字字珠玑,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再怎么忙他都是“有备而来”。
时代造就企业家
沃伟东,出生于60年代,生活没有现在富裕,但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
这三十年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国民财富、企业发展都有了惊人的增长,国际地位大有提升,较于其他大国,中国国势的上升是最快最猛的。但具体到某个民营企业,作为企业的当家人,大多感到各种困难把自己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销售、融资、技术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这样的民营企业难道会有前途?答案是有前途的,而且大有前途。
上海汇银集团有限公司就是那个大有前途的企业。当然大有前途不等于前途自动而来,他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顺应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切变化。而沃伟东就是在那个时代下造就出来的优秀领导者。
1989年大学毕业,当时沃伟东并没有选择马上创业,而是进入企业脚踏实地地工作。5年后,有了财富和工作经验的原始积累的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大学毕业生共同创业,从而迈出了创建汇银事业的第一步。
1997年,汇银集团的前身——上海汇银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从那以后,汇银则以一种厚积而薄发的态势迅猛扩张。4年后,沃伟东更是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业发展蓝图,那一年对他来说至今难忘。2001年,汇银先后成功组建中大曙光医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汇绚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参股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上海汇银集团正式成立,标志着汇银集团化、现代企业模式运作的开始;同月,汇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年底,上海汇明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是的,这一系列如浪潮般爆发式的发展都发生在2001年,并都发生在沃伟东一个人身上。用一个麻将术语,这叫“杠头开花”。
此后,汇银开始进入稳健发展的状态,对于当时的沃伟东来说大可卸下重担,惬意悠闲地过上富足无虞的生活。但志存高远的企业家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鹰隼般的眼睛时刻洞悉着繁荣背后的危机,忧患意识是他们立于不败的保证。不为钱而钱,对拓展新空间的追求,是一个高尚的人,尤其是作为优秀企业家该有的人生态度。比尔盖茨、李嘉诚与大多数昙花乍现沾沾自喜的小老板的巨大分别,应该就在这里。
其实,当年沃伟东创办汇银的时候,是从投资类业务开始,人员不多,管理较为简单。之后公司业务向实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战略转变。随着经营规模和人员的急剧扩大,团队、文化、管理等问题一下子摆在面前,尤其是企业软实力与企业的快速发展难以匹配。沃伟东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提出从“练好内功、积聚能量、先强后大”到“软硬并进、内外齐修、又快又好”的战略理论。在他的规划下,近几年汇银集团形成了投资管理和管理投资的业务模式。除基本的证券市场投资外,还开拓了信托投资、期货投资、黄金外汇投资等新业务,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取得了骄人业绩,还积极与花旗、瑞信、辉瑞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如IPO上市、股权并购等多方位的资产管理方式,使资产大幅增值,赢得了良好评价和社会赞誉。如今,汇银旗下的成员企业20家, 总资产超过百亿,员工1000多人。
文化与商业同频共振
说到文化,沃伟东是最有发言权的企业家之一。早在2002年他就率先提出“文化先行”概念,在汇银内部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那个时候很少有企业家谈文化,我们是走得比较前面的。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软实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企业做好,就必须找到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是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沃伟东总是能比别人先行一步。他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很快就意识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暴利时代很快就会结束,利润平均化是社会的常态,企业要持续性发展,必然要从自身文化抓起。
为了应对实际出现的问题,沃伟东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思想基石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公司所有人员根本利益、长期利益的一致性,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的协调性,通过公司价值的实现来实现个人价值。企业文化除了适用于企业员工,他还开创性地把企业文化也适用到股东层面,率先垂范,带头提升自身价值观修养、组织修养、能力修养、人格修养,全方位践行企业文化。
打铁要趁热,有了企业文化的良好开局,2004年沃伟东又开始着手党建工作。当年9月汇银本部党总支成立,通过两年时间,党的组织建设实现了在成员企业的全覆盖,并且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汇银董事会把支持党建工作列为既定的工作目标,还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建工作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形成了汇银党员先进性六条具体标准,结合企业工作,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机制不断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汇银党建工作开展以后,使原先自发的、朴素的仅适用于经济组织的汇银企业文化,有了更加堅定的政治保证和发展方向。从原来只考虑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提升到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从一个企业的点,提升到整个中国民营企业的面,自觉地把一个企业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他2006年临危受命,按照上海市委统战部和金融办的要求,组织对爱建证券进行了重组。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当年完成重组,短时间内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弥补了所有历史亏损,化解了爱建证券的生存危机。并在短短的二年多时间里夯实管理基础,进行体系重构,加强风险控制,使爱建证券经营节节攀升,业绩蒸蒸日上,重组当年净利润就3亿多,重组以来盈利大幅增加,创爱建证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爱建证券走出了历史困境,实现了良性循环,同时恢复和新获了权证、基金、债券、资产管理等8种业务资质,公司品牌、形象得以大幅提升,大力进行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造福广大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还为爱建证券未来发展打开了空间。 “当年,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爱建证券的企业文化方针。虽然在重组过程中,文化上的碰撞在所难免,但是因为我们倡导的企业文化发挥了作用,使得这次购并重组顺畅进行,并经受了实践考验。”爱建的成功重组使得沃伟东更加肯定了“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此后,他还曾专门撰写了《对当前民企党建工作推进的建议》,还被评为上海市工商联、总工会“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在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试点成功之后,作为一名商人,沃伟东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让“文化”也加入到自己的投资项目之中。细节决定执行力,2005年,汇银全面实施多元化投资,将目标锁定文化产业。经过多年来的“试水”和研究,汇银构建了多功能、多平台、多市场的文化艺术品产业链,今年9月,更是利用文化市场嫁接金融和科技,打造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画廊——敬华艺术空间。
据悉,此艺术空间拥有大量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典藏作品,其展出面积达3500平米,具备美术馆级别的展覽空间和功能配套设施。无论从经营规模、机制、文化等方面,敬华艺术空间在行业里都有所突破。“我们不是简单地卖画,而是给客户提供了一种财富管理方式,并针对当前书画市场诚信缺失,提出让书画爱好者放心买画,经济买画,便捷经营,快乐收藏。”沃伟东说,目前传统书画行业仍然面临市场结构不合理、诚信文化缺失、现代技术应用缺位、市场要素配套不全等问题,敬华艺术空间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利用自己的金融和科技优势着重探索解决这些问题,让艺术行业回归本真和理性。
社会责任与公益先行
沃伟东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在他成功创立汇银之后,他慢慢发现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个懂得饮水思源的企业家,他觉得自己应肩负更大的责任。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沃伟东始终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关注国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他先后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如何建设民营企业价值体系的若干思考和建议》、《中国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等建议,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上海市政协第十一届三次全会上,他更作了题为《充分认识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上海“十二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大会发言,提出民营经济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这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条件和重点依托,民营经济是自主创新的主要源头,是启动社会投资的主要载体,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力量,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家拥有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中逐步形成了行业转换、区位调整、产业链延伸、技术提升、创新营运方式等多种转型提升类型,“十二五”期间上海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副理事长、上海民营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静安区工商联主席,沃伟东更是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带领企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社会。其实,沃伟东的慈善事业并非发展于汇银腾飞后,早在1998年他就发起起并长期坚持到现在。在10多年前他就提倡“第三次分配”的慈善理念,并于1999年创立“汇银慈善助学基金”,在国内首创了保本保收益、运用资本运作来管理慈善基金的新模式。
这些年来,他也不断探索个人和企业投身公益的新途径。据悉,汇银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设立了“汇银慈善助学基金”,曾出资500万元设立了崇明帮困助学基金,向汶川、玉树等各灾区捐款约530万元,向上海1115火灾灾民捐款200多万元等等,至今企业以各种形式向社会累计捐款超过1亿元。沃伟东说慈善能净化心灵,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静安区民企为汶川地震捐款捐物累计达939万人民币,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社会公益事业达1365.6万元,在云南、江西、安徽等地捐建希望小学7所,他积极参加和承办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蓝天下的至爱”、“点亮心愿”、光彩事业捐款等,为此曾荣获上海市“慈善之星”称号。
在关注身边慈善事业的同时,沃伟东还情系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关心着这些地区的发展。2009年9月7日,经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和吉林省延边州工商联的牵线搭桥,沃伟东亲赴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通过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向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延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而在此之前,他随同全国工商联领导出访西藏,向拉萨捐赠了50万元人民币。
近几年来,静安区工商联和区内的民营企业家在云南、江西、安徽等地捐建希望小学7所。在沃伟东会长的倡议发动下,静安区民营企业家捐款53.5万元邀请安徽省霍山县青枫岭东方希望小学和安徽蚌固镇县宣家鑫希望艺术学校的30位师生来到上海,参观世博会,游览外滩等上海标志性建筑、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