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三部曲中非裔美国人历史重构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so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直击美国蓄奴制废除前后一百年间黑人心灵深处痛得不可言说的历史创伤;鼓励黑人勇敢透视创伤性记忆,再现黑人历史,从而走出历史的阴霾;重新赋予黑人话语权,激励黑人大声叙说,因为黑人只有学会倾诉才能消解创伤,重构非裔历史并让这段被疏离的历史跨过黑人被钳制的灵魂来到广场中央,从而重构起非裔历史身份,获得非洲黑人和美国公民完整的身份。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三部曲 非裔美国人 历史重构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创作出《宠儿》《爵士乐》《天堂》这样的反传统三部曲的非裔女作家,在当代美国文坛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传统的黑人小说大都集中刻画奴隶制下黑人的苦难和反抗,忽视了奴隶制对前黑奴精神上的钳制和他们为走出历史魅影所做的种种努力,而莫里森的三部曲创作于奴隶制终结一百多年后,作家感同身受地为黑人寻求摆脱历史阴影的出路:黑人要获得非裔美国人完整的身份,就要正视历史创伤,重构非裔历史身份,更要勇敢发声,建构美国合法公民身份。
  三部曲凸显了莫里森浓郁的历史意识,莫里森敏锐地意识到奴隶制在美国主流历史记录上的缺席,她震惊地说:“我走进了历史博物馆,但那里没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了解历史。”①为了帮助黑人找寻历史归属感,莫里森在三部曲中重构了被歪曲的黑人经历,深入挖掘他们的生存现实与历史的关联,从而为他们确立非裔美国人的完整身份提供有效途径。事实上,莫里森三部曲为作家自己、非裔美国人和整个美国重构了过去的历史。②
  一、疏离:黑人历史的创伤
  黑人的历史就是一部黑奴血泪史。三部曲中的黑人在奴隶制下都遭受了非人的种族迫害。当奴隶制被废除后,黑人依然无法摆脱种族歧视。与身体创伤相比,黑人的精神创伤无以复加,悬空人的身份痛得他们无法正视过去,努力地想要隔离过去。三部曲将黑人的创伤经历置于充斥着种族暴乱和黑人移民浪潮的后奴隶制时代,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集中再现了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黑人真实的苦难。
  《宠儿》讲述了19世纪70年代后黑人从奴隶到自由人的历史进程中的生活经历。小说以史实为原型,虚构了南方种植园“甜蜜之家”里黑奴塞丝的故事,并以杀婴事件为中心讲述了一系列黑人的故事。小说中的黑人都无法逃避被摧残的命运:“甜蜜之家”的奴隶集体逃离失败后,被奴隶主活活烧死;塞丝独自出逃后被迫残忍杀婴,从而避免孩子再次沦为奴隶,然而,黑人群体却集体疏离了她,以至于18年后遭到女儿鬼魂的纠缠痛苦不堪;贝比·莎格斯因奴隶主迫害失去所有孩子,她认定“她什么都不剩了”③。到了1874年,奴隶制已被正式废除了11年,黑人们的状况并没有改善,“白人依然无法无天,整城整城地清除黑人”④。可见,黑人无论作为奴隶还是自由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创伤。
  作为《宠儿》的续篇,《爵士乐》关注了20世纪20年代黑人从南方庄园迁移到北方城市的历史浪潮。种族歧视也随着黑人的迁徙蔓延到了北方城市,“严格的职业障碍、居住障碍以及社会障碍纷纷建立起来”⑤,筑成了坚固的种族壁垒,种族暴动到处可见。小说以历史素材为基础虚构而成,讲述了1926年黑人聚居区发生的一个情杀故事:黑人乔枪杀了情人多卡丝,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乔试图割断旧南方历史的结果。作为北方城市里的黑人代表,乔、维奥莉特和多卡丝身心都饱受了创伤的折磨:乔被疯母亲抛弃,内心充满虚无感;维奥莉特因幼年时母亲自杀变得精神分裂;多卡丝因父母在种族骚乱中惨死备受打击。失去了与祖辈的联系使黑人们对自我身份产生了迷失感。黑人们的经历表明,奴隶制及其后遗症对于黑奴和黑人后代都是永远无法言说的伤痛和耻辱。
  《天堂》作为三部曲的压轴之作,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后从北方大都市向西迁徙到鲁比镇的黑人群体生活。奴隶自由初期,鲁比人的祖先们随着历史洪流向西迁徙,期盼在美国社会中建立家园,却屡遭白人和浅肤色黑人的双重排斥,粉碎了他们脱离奴隶制后刚找回的自我感,所以历史创伤“不仅会致使受害者丧失自信心,也会使他们对本应为他们创造秩序和安全感的社会文化结构丧失信心”⑥。最后,他们建立了黑人镇,并牢记耻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自我隔离注定了小镇的衰落。痛心的黑人继续西进,途中黑人鲁比病倒被送往医院时,“没有正规医生愿意照看他们”⑦,鲁比惨死在医院走廊里。由于新仇旧恨,黑人们决定定居在鲁比镇,推崇黑人种族主义,而这却是白人社会种族歧视的一个缩影,注定了鲁比镇的瓦解和黑人种族的分崩离析。
  二、记忆:黑人历史的再现
  莫里森的三部曲直面黑人的历史创伤,她一度认为:对于痛彻心扉的过去,“小说人物不愿意回忆,我不愿意回忆,黑人不愿意回忆,白人不愿意回忆”⑧。身心双重创伤导致了黑人的集体失忆,而记忆的丧失则让黑人无法确认自我身份。没有对历史的记忆就无法定位黑人的现在,就没有黑人的明天。有意识地重现记忆有利于解放痛苦的内心,黑人只有意识到记忆的潜在疗救功能,主动或被动回忆那段残酷的经历,正视伤痛,认同历史,才能走出历史的阴霾,因为“不管历史曾经多么黑暗,只有真正面对过去,才能拥有未来”⑨。
  《宠儿》展现了黑奴自由后勇敢回忆过去并成功走出痛苦创伤的过程,意味着过去可以影响现在,历史可以疗救心灵。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曾试图努力忘却过去,但越是想逃避就越受到记忆的折磨:塞丝拒绝过去,但大脑总是自发性地想起“甜蜜之家”的奴隶们被随意买卖和残杀的经历,不堪回首的弑婴事件令塞丝窒息,而历史魅影宠儿的归来又迫使她主动去回忆,宠儿的纠缠迫使塞丝承认过去真实存在并努力补偿宠儿,从而确立了母亲的主体性;保罗·D拒绝回忆奴隶们猪瘟、铁嚼子等耻辱的往事,并将它们封入胸前的一个金属烟草罐中,然而这种逃避却让他更痛苦。当他被宠儿诱惑时,他又切身体会到了那种原始的创伤,从而坦然面对过去的伤痛,找回了自我。代表历史复活的宠儿完成使命后也被黑人群体驱逐出黑人社区,这意味着黑人对苦难历史的认同和对自由的渴求,因为黑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沉溺于过去。   《爵士乐》中的主人公在遭遇情杀后反思和追忆了往昔的精神创伤,从而治愈了自我分裂症,在爱和融合中消解了仇恨,确立了自我主体身份。乔、维奥莉特和多卡丝都经受了丧母之痛,这种痛长久反复地以闪回的方式困扰现在,注定了他们身份的破碎。面对创伤,乔无数次回忆起寻母未果的痛苦经历,被遗弃的锥心之痛让他人格分裂,既渴望母爱,又意图像猎人一样猎杀母亲。被多卡丝抛弃让他再次回忆起母亲对他的遗弃,从而举枪猎杀了多卡丝。当得知多卡丝至死仍爱他时,他决定在爱中与妻子融合,走向新生。维奥莉特精神也是分裂的,当她企图用小刀划多卡丝的脸时,她立马回忆起那些自己流产掉的死婴,母爱促使她开始爱怜多卡丝。实质上,多卡丝是遗弃孩子的黑人母亲的替身,也是黑人母亲流产的孩子的替身,承载着黑人们沉重的过去,她的死亡也意味着黑人终将走出伤痛记忆的阴霾,走向明天。
  《乐园》中,黑人们在回忆中反省并警醒:牢记历史是为了走向真正的天堂,而不是重塑复仇的黑人种族主义,小镇最后成功瓦解并从排外走向了与美国社会的大融合。在阿涅特的婚礼上,教父手中的十字架让斯图亚特回忆起“黑人院落中火上燃烧的十字架”⑩,这是黑人被施刑时的一种标志,让黑人牢记白人种族主义的迫害;承载着先人历史的烤炉被鲁比人奉为神坛并置于小镇中央,因为黑人们害怕丧失记忆后迷失在白人文化里;鲁比黑人每年圣诞节时都通过表演的方式来“重新记忆”先辈们当年被排斥的耻辱,以期为黑人迷失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个历程反复被强化,彰显了其在黑人心中的神圣地位和负面影响,导致鲁比人长期歧视浅肤色黑人。欣慰的是,小说最后以迪肯·摩根为首的黑人们开始醒悟并反省他们的偏执,传达了随着历史的潮流走出鲁比小镇,与美国现实社会融合的强烈愿望。
  三、叙述:黑人历史的重构
  身心重创和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边缘化迫使黑人集体丧失了“声音、活力、知识、知觉、真相、感知能力以及语言能力”{11},而创伤的修复离不开他们勇敢地讲述曾经的痛苦经历,因为治疗创伤是一个发声过程:一个人治愈了创伤(治愈了整体的让渡关系),他就能分辨过去与现在……并清楚认识到自己生活于此时此地,享有美好未来。{12}叙述是黑人们治愈创伤的一个必要手段,黑人只有学会倾诉才能消解创伤,重构非裔历史并让这段被疏离的历史跨过黑人被钳制的灵魂来到广场中央。
  《宠儿》中所有黑人起初除非迫不得已,没有人肯开口,肯讲述自己的故事。{13}结果是塞丝一家遭到黑人群体的排斥,贝比·莎格斯郁郁而终,保罗·D离开塞丝,鬼魂宠儿疯狂纠缠。黑人终于意识到回归历史话语空间的必要性:黑奴西科索被烧死前大声歌唱黑人之歌,勇敢打破白人对黑人语言的禁锢,他虽失去性命却恢复了语言能力,获得了自我主体性。当塞丝因为弑婴事件被质问时,她不再逃避,而是勇敢地出声辩护:“要么是爱,要么不是。淡淡的爱根本就不是爱。”{14}从而宣称了作为黑人母亲的自我主体性。贝比·萨格斯布道时大声演讲:“我的子民,他们不爱你的双手。他们只将它们奴役、捆绑、砍断……你得去爱它们。”{15}她的声音穿透了白人种族歧视的壁垒,支撑、激励黑人们解放自我,获得身心的真正自由。
  《爵士乐》中的黑人们来到大都市后彼此疏远,在种族歧视中逐渐变得沉默。维奥莉特不再与乔交流;多卡丝五天里参加了父母的两次葬礼,一句话也不说;爱丽丝遭到背叛后也处于失语状态。精神沦陷的黑人群体中最先觉醒的是维奥莉特,当她直面过去时大声宣称,“我杀死了那个要杀多卡丝的我”{16},从而在爵士乐中与丈夫乔和解。乔在多卡丝脸上看到了母亲的踪迹时,他勇敢地向她诉说自己的记忆并声明:“我没有坠入爱河。我从里面站了起来。”{17}多卡丝也在创伤共鸣中从沉默不语到愿意向乔倾诉幼时遭遇。爱丽丝与维奥莉特的交谈促使她们在共同回忆中放声大笑。在相互讲述和见证中,黑人们有效交流和对话,叙述者和倾诉者感同身受,释怀了过去,消解了创伤,集体获得了重生。
  《乐园》中,鲁比黑人男性承受着祖辈们创伤的同时,还要应对衰落小镇内部的暴力叛逆等问题,双重压力使得他们绝口不谈自己的事情。他们将这一切迁怒于小镇附近的纯女性修道院并袭击了她们,此事件成了小镇从故步自封走向融合的分水岭。最先改变的是迪肯,他向牧师米斯纳倾诉祖辈的故事,讲述、忏悔自己在女修道院的罪行,并说出了自己对小镇封闭政策的怀疑。他的倾诉让他重塑了自我,也促使整个小镇黑人开始思考摆脱心理创伤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牧师米斯纳在听了迪肯的叙说后也大声指出,“隔离伤害了几代人,它没有前途”{18},他的话进一步凸显了小镇的弱点,唤醒了黑人们抛弃黑人种族主义并融入美国社会的渴望。小说最后,修道院女性的集体复活让小镇人看到了融合的希望。
  莫里森的三部曲颠覆了白人主流历史对黑人历史的歪曲和篡改,挑战了黑人群体的失忆症,鼓励黑人们直面痛得无法言说的创伤,还原了奴隶制下黑人的真实经历和心灵创伤,把久违的话语权还给了黑人,让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叙说了自己的历史,寻回了历史归属感,既重构起非裔历史身份,更建构起美国合法公民身份,从而获得了非裔美国人完整的身份。莫里森三部曲也给了非裔美国人打破美国现代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获得真正的主权和自由的希望。
  ① Clemons,Walter.“A Gravestone of Memories.” Newsweek 28 Sep.1987.
  ② Davidson,Rob.Racial Stock and 8-rocks:Communal Historiography in Toni Morrison’s Paradise.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2001(Fall):355-373.
  ③④{14}{15} 托妮·莫里森:《宠儿》,潘岳、雷格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第214页,第196页,第105页。
  ⑤ 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沈宗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⑥ Vickroy,Laurie. Trauma and Survival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Charlottesville: U of Virginia P,2002.
  ⑦⑩{18} 托妮·莫里森:《天堂》,胡允桓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第171页,第210页。
  ⑧ Taylor Guthrie, Danille ed. Conversation with Toni Morrison.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i,1994:257.
  ⑨{13}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第132页。
  {11} Felman, Shoshana, M.D. Dori Laub. Testimony: 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2} LaCapram Dominick.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2001.
  {16}{17} 托妮·莫里森:《爵士乐》,潘岳、雷格译,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第209页,第135页。
  作 者:朱晓丽,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道德经》中,老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深邃的见解,其生态伦理观念主要表现为以“道”为主宰、“道法自然”的整体生态观和“无为而治”“知常曰明”的和谐生态观,这些观念以及相应措施对我们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老子 生态伦理观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就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着或多
期刊
摘 要:江国香织的作品极细腻地体现了现实的情感生活,作家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情感手法去描写着不同角色的女性形象。本文会对江国香织的五部作品进行分析,从作品中总结出四类女性形象及其所表现的日本女性生活特质,最后分析出江国香织写作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江国香织 写作 日本 生活  江国香织,1964年生于东京,作品风格多样,获奖无数。1989年《409拉德克里夫》获得法国费米娜奖,成为日本得此奖第一
期刊
摘 要:《人体艺术家》是美国当代杰出小说家唐·德里罗创作的最短的长篇小说,全书篇幅不到八万字,但却深刻揭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猖獗的大环境下普通人物面对灾难时表现出的恐惧、焦虑和极度不安。在这部小说中,他沿袭了前期作品如《天秤星座》《走狗》等小说中的臆想因素,以一种想象、拼贴的蒙太奇手法,在现实与虚构、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切换中进入思想的宗教圣地,领悟人体所能达到的生命极限。  关键词:唐·德里罗
期刊
摘 要:许地山南洋背景小说有两类主人公,作者对第二类主人公即下南洋的华人投注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许地山写出了他们漂泊的命运、坚忍的品质,颇为传奇的情节背后更多是南洋华人生存图景的真实性,人物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是中国民众比较普遍的特质。许地山更写出了这些漂泊南洋的华人艰难、复杂的身份认同过程,姻缘、语言文字、宗教、族群等因素都参与影响身份认同,也带来了难解的身份认同困境。  关键词:身份 认同 归属
期刊
摘 要:国产电影经过十几年的产业化改革,成就斐然。总票房的显著增长及过亿票房影片数量的增多是产业化改革的直接成果。但是,在高票房、快速发展的产业化背后国产电影凸显了故事苍白、无精神内涵等问题。在推进国产电影产业化过程中并没有很好解决叙事伦理的问题是症结所在。本文以贾樟柯作品《天注定》为考察对象,通过梳理作品对真实新闻事件的改编,指出作品陷入叙事伦理困境乃是因为作品建构的多个价值序列存在矛盾冲突。《
期刊
摘 要: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有刻骨铭心的物象追求,这是作家艺术生命的载体。生长于水乡的汪曾祺的创作离不开水。“水”已融入他的血肉和精神,亦如汪曾祺所言,对水的描写甚至超越背景功能而成为整篇小说结构的中心。那么“水”也就构成了汪曾祺创作的“物象”,也就是人文象。本文通过汪曾祺的人文象——水所对应的气质特征加以阐述,了解这种水象映出的淡泊、超脱、随和的个性气质,进而从其作品的审视上认识到汪曾祺把平淡的
期刊
摘 要:《妻妾成群》是苏童独具艺术魅力的小说作品,以其浓郁的悲剧氛围感染了无数读者。本文试图围绕人性异化来探讨该作品所折射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妻妾成群》 人性异化 悲剧意识  《妻妾成群》以陈家为大背景,围绕老爷陈佐仟娶的四房妻妾间的明争暗斗展开了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其中,以陈佐仟、陈飞浦为代表的男性与以毓如、卓云为代表的女性构成了两个对应的话语群体。本应象征着力量、勇气的男性群体却表现出
期刊
摘 要:作家的社会使命感决定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而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则能够揭示人性的丑恶与美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人类的自我审视,有利于社会进步,创设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鬼狗》作为一部动物小说,通过鬼狗生活环境的变迁与成长经历,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美好,对于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与动物 人性 和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经这样定义文学:“文学的根本意义在
期刊
摘 要:《肖申克的救赎》以“救赎”为主题,以获得“自由”为终极目的,在二十年光影浓缩中诠释了诸多的“生死”谜题,更完成了对人性、人生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深层解读,正像该片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所言:这是一部似乎可以把勇气借给需要勇气的人的电影。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 救赎 自由 生死  弗兰克·达拉邦特(Frank Darabont)导演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
期刊
摘 要:赵树理是时代转折中的一个特殊人物,他在作品中向我们展示了农民这一群体在20世纪奔向现代的旅程中步履是如何的艰难,他拒绝拔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始终扎根农村,立足现实,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赵树理 邪不压正 农民 现实主义  赵树理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特殊的人物,人们对他的作品的评价历来众口不一,像他这样一个“文摊”作家,在任何版本的文学史上都是重笔书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许多通俗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