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境;依托视频融入资源,引导层次交际;紧扣课文活用教材,习得交际技巧;师生角色表演内化,提升交际品质四方面分析,以多角度、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逐步培养指向学生终身发展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情境;口语交际;交际技巧
一、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教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与时俱进,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贴近学生生活挖掘或增加交际点,丰富交际内容,这既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表达的动力源,又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中所提供的劝说话题为劝戒烟、不乱扔、不玩游戏、遵守公共秩序,这些话题是个别行为,不是共性话题,激不起学生交际兴趣。而现实生活中,因为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依赖手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即使聚到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感慢慢消失。所以,新课伊始,我们在原有教材提供的交际话题的基础上,从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低头族”引出劝说的话题,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样巧妙利用公益广告“爱孩子还是爱手机”的视频资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交际行为,创造性地联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交际空间、话题,产生更多的交际行为。
二、依托视频融入资源,引导层次交际
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交际活动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表现的交际能力也存在层次性、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交际情境的创设上有梯度,由浅入深地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得到言语和交际能力的提升。执教《劝说》,以学会劝说技巧“以理服人”“以礼动人”为训练点,同时采用摆事实讲道理、语言委婉、情真意切、注意对象策略,挖掘口语交际点,创设三个互动交流的场景:在“劝一劝”情境中,学生和教师进行角色扮演,第一次尝试劝说,让学生“碰碰壁”,学生体会到成功地劝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教师顺势引出劝说的技巧;在“演一演”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习得方法后再一次合作表演,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及时评价,让学生在“演”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劝说的策略和技巧;在“练一练”情境中,教師利用课件,将语文书上列出的可以劝说的话题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罗列生活中想去劝说的人和事,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由初次劝的失败,自然引出方法的习得、资料的丰富,再到演的成功,到最后的拓展运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才是学习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
三、紧扣课文活用教材,习得交际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功能,根据年段特点,引导学生习得口语交际的技巧。教师在引出话题“劝说”后,可让学生先试着劝说,因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劝说自然不成功,随即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的过程中,巧妙地结合《晏子使楚》和《杨氏之子》故事中的两个事例,让学生悟出劝说的技巧就来源于两个字:“理”和“礼”字。此时教师对将学生能够理解和感知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理性的归结,提醒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要讲艺术,让口语交际有“法”可循,再通过小组合作演练技巧,真正达到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得到言语和交际能力的提升的目标。
四、师生角色表演内化,提升交际品质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借助实物、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营造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还要创设师生、生生互动交际演练场,培养学生交际习惯、交际礼仪和应对能力。执教《劝说》,第一次教师扮演“低头族”爸爸,让学生自由尝试劝说,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在获得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尝试以不同身份演练劝说,挑选优秀小组展示并引导评价,再次内化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打通口语交际和社会的界限,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参与的冲动,在具体的真实的语境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关键词:情境;口语交际;交际技巧
一、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教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与时俱进,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贴近学生生活挖掘或增加交际点,丰富交际内容,这既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表达的动力源,又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中所提供的劝说话题为劝戒烟、不乱扔、不玩游戏、遵守公共秩序,这些话题是个别行为,不是共性话题,激不起学生交际兴趣。而现实生活中,因为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依赖手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即使聚到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感慢慢消失。所以,新课伊始,我们在原有教材提供的交际话题的基础上,从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低头族”引出劝说的话题,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样巧妙利用公益广告“爱孩子还是爱手机”的视频资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交际行为,创造性地联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交际空间、话题,产生更多的交际行为。
二、依托视频融入资源,引导层次交际
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交际活动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表现的交际能力也存在层次性、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交际情境的创设上有梯度,由浅入深地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得到言语和交际能力的提升。执教《劝说》,以学会劝说技巧“以理服人”“以礼动人”为训练点,同时采用摆事实讲道理、语言委婉、情真意切、注意对象策略,挖掘口语交际点,创设三个互动交流的场景:在“劝一劝”情境中,学生和教师进行角色扮演,第一次尝试劝说,让学生“碰碰壁”,学生体会到成功地劝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教师顺势引出劝说的技巧;在“演一演”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习得方法后再一次合作表演,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及时评价,让学生在“演”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劝说的策略和技巧;在“练一练”情境中,教師利用课件,将语文书上列出的可以劝说的话题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罗列生活中想去劝说的人和事,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由初次劝的失败,自然引出方法的习得、资料的丰富,再到演的成功,到最后的拓展运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才是学习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
三、紧扣课文活用教材,习得交际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功能,根据年段特点,引导学生习得口语交际的技巧。教师在引出话题“劝说”后,可让学生先试着劝说,因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劝说自然不成功,随即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的过程中,巧妙地结合《晏子使楚》和《杨氏之子》故事中的两个事例,让学生悟出劝说的技巧就来源于两个字:“理”和“礼”字。此时教师对将学生能够理解和感知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理性的归结,提醒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要讲艺术,让口语交际有“法”可循,再通过小组合作演练技巧,真正达到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得到言语和交际能力的提升的目标。
四、师生角色表演内化,提升交际品质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借助实物、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营造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还要创设师生、生生互动交际演练场,培养学生交际习惯、交际礼仪和应对能力。执教《劝说》,第一次教师扮演“低头族”爸爸,让学生自由尝试劝说,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在获得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尝试以不同身份演练劝说,挑选优秀小组展示并引导评价,再次内化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打通口语交际和社会的界限,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参与的冲动,在具体的真实的语境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