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反映网络民意 网络彰显党报声音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7月18日揭晓的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全国省级以上党报报网互动先河的《焦点网谈》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名专栏。这是中国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媒体获得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既是我省报刊系统目前获得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回顾《焦点网谈》创办一年多来的工作,想就其办刊定位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对网络认识的深度决定着《焦点网谈》定位的高度
  
  《焦点网谈》作为报网互动栏目,从网上来,到网上去,我们对网络认识的深度决定着其定位的高度。
  对于“第四媒体”互联网,新闻界广有评论?熏“冲击说”有之,“取代论”有之,“无谓论”、“互补论”也有之。
  但网络的出现,绝非仅是一种媒体的诞生,更非仅是一种产业异军突起。网络开放、互动、无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得网民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和评论,聚合某种愿望或诉求,凝成某种舆论,从而形成网络民意。这与传统民意形成和表达的方式大相径庭。一定程度上,网络论坛以及新闻跟帖的网络语境,不仅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训练了其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还通过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进而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洞察社会舆论的窗口,对中国民主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河南日报编委会正是站在“政治家办报”的高度上,洞察到了网络发展的这一实质。编委会经过深思熟虑,于2004年10月在全国率先推出大型报网联动栏目《焦点网谈》,使党报一方面把握网络舆情,倾听网上声音,反映网上民意,一方面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发出党报声音。
  《焦点网谈》作为全国省级以上党报首开的报网互动栏目,一方面在网站开设有固定栏目,在论坛开辟有专区,还在《河南日报》开辟了专版,每周二、四整版见报。栏目针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主动开展讨论,并收集网友在论坛及新闻跟帖中真实的、原生态的声音,经过精心整理,在网站和党报上公开发表。
  
  积极用党报反映网络民意
  
  新华社最近的一篇报道称,互联网已受到高层的重视和肯定,成为沟通民意的新窗口。除了高层领导亲自上网外,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每天从网上搜集重要信息供领导人参考,网络舆论已成为“公开的内参”。
  党的核心领导和高层尚且对网络民意如此关注,那么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党报更应积极主动反映网络民意。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朱夏炎在对《焦点网谈》编辑组谈话时明确指出,办这个版的本质意义,就是一定要把网络上一些真实的、先进的声音反映出来。
  一年多来,《焦点网谈》正是牢牢把握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位,积极反映网络民情民意,做到下情上达。
  今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之时,为更好地表达农民心声,焦点网谈编辑组策划了“地头连线全国‘两会’,农民对话人大代表”大型网上对话活动。通过网络,来自商丘市宁陵县和开封市尉氏县的农民,在田间地头,与身在北京的人大代表,就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使得农民和网民的意见、建议走进了“两会”。
  此外,网民关于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命不同价”的讨论,见报后引起高度重视,几个月后的今年6月23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审理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意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获得伤害赔偿时“同命同价”,这在中国尚属首次;根据网友讨论整理刊发的报道《羊要强大就要和狼赛跑——河南跳出中部看山东》、《电动自行车,该往哪里走》等,无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主动用党报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网民有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可这类由网友自由随意发布的网络言论,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比如社会舆论分散、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的盲从与冲动、网络色情和谣言等问题相继出现。这当中也不乏一些国内的不法分子和一些图谋进行“西化”、“分化”的境外敌对势力。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作为党的机关报,党报对于网络阵地必须予以占领,对于网络导向必须主动引导。面对网上讨论的焦点和热点,朱夏炎总编辑指出,我们要在舆论上体现出党报所应具备的“三观”,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用我们党报的“三观”引导网上舆论,发出党报的声音。
  去年年初,“芙蓉姐姐”在网上“横空出世”,她以“令人喷饭”的照片,以及“狂舞清华”的视频片段在网上广泛传播,一时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炙手可热的“偶像人物”。对于这一文化现象,《焦点网谈》认为网络文化同样应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必要引导网民认清问题实质。2005年7月7日,《焦点网谈》整版刊发了《网上“红人”芙蓉姐姐引发网友评论网友呼吁: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的报道,并配发了《倡导高雅文化狙击低俗之风》的评论。中宣部领导对此报道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在舆论导向上,观点最为鲜明,引导最为有力。
  一段时间以来,丑化河南人,以及对河南地域歧视的问题在网上甚为流行。为树立河南形象、引导网上舆论,一年多来,《焦点网谈》在这方面的重大战役性报道一个接着一个。一是讲清事实,明辨是非。针对河南蒙冤的“豫花”有毒面粉事件、“苏丹红”源自河南事件,《焦点网谈》在网上主动出击,消除了谣言,扭转了舆论。二是通过河南的发展成就赢得网民尊重,引起网民共鸣。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网友对河南率先取消农业税的评论,对河南跻身“万亿俱乐部”的评论等,均在网上产生强烈反响。三是推出河南的优秀典型人物。舍生取义的李学生、大义至孝的张尚昀、勇于担当的洪战辉……他们的事迹一个个走进《焦点网谈》,在网上好评如潮。面对报道中那么多优秀的河南人,网友惊呼:这堪称“河南人现象”,2005年是“河南人年”!
  《网上的“馒头”是个什么味?》、《从愤青走向奋青》、《不同声音聚焦“经济学家”》等报道,《焦点网谈》均正确引导了舆论,还因此被称为全国网民的“风向标”。
  
  成功实践受到各方肯定
  
  《焦点网谈》的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一年多来,受到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省委书记徐光春等的十余次表扬、批示。中宣部新闻局《内部通信》认为,其一方面“反映民众心声,推动政府工作”,一方面“加强报网互动,丰富报纸内容”。徐光春同志更是多次对《焦点网谈》作出重要批示,认为:“报网互动,优势互补,这种宣传形式很好,请继续积极推进。”2006年1月26日,徐光春在调研时指出:《焦点网谈》栏目开全国党报报网联动先河,主动引导网上舆论,宣传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网络部)
  编校:郭玲玲
其他文献
我在翻阅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过程中,一篇题为《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的消息作品深深吸引了我,这篇一等奖作品,确有一种值得称道的强烈的感染力  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在为《山河壮丽人多情》一书作的序中写道:“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十多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读者给我写信说:‘生活感染了你,你又通过自己的笔感染了读者’我
期刊
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张海即专业从事书法组织和书法创作工作张海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早年隶作求其精美,取《乙瑛碑》之骨肉停匀,《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礼器碑》之变化
期刊
实话实说我是一位文字记者,平时很少接触相机,在采访过程中主要是以“笔”录为主2006年金秋时节,在全国著名老劳模申纪兰的故乡山西省平顺县采访时,在该县的井底村一户老百姓的地头,我用最普通的傻瓜数码相机拍下了当地农民摘花椒的一个场景(见右图),想不到的是一张小图片竟被《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等多家报刊争相采用为什么一张小图片能被多家媒体看中呢?它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好图片自己会说话 
期刊
一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出的网络侵权的话题    2006年,一部风行网上的短片及其引发的激烈争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这部短片的名字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素材主要来自导演陈凯歌的新作《无极》,作者是胡戈这个时长为20分钟的短片套用了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法制在线》的形式展开整个故事,围绕《无极》中出现的那个馒头,串联起电影中的镜头与人物,加上时下流行的广告插播RAP音乐
期刊
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由他主持编著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被誉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的里程碑”。  2006年10月,方汉奇教授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为师生作了《学好新闻史》的报告。  笔者于10月18日下午对方先生进行了专访。在半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的谦虚、真诚、儒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治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让
期刊
在党报专刊的办报思路上,现在有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专刊与新闻版的地位和作用被截然分割,新闻版姓“党”,是主流媒体;专刊姓“副”,担负着可读性、服务性、有用性等职能,因为新闻特别是主流新闻信息的“自觉缺席”被边缘化,只能作为正刊的一种“补充”而存在。  之所以强调专刊新闻的“自觉缺席”,是因为即使是在有的党报专刊办报人眼里,专刊的新闻性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他们觉得,抓新闻、抢时效是新闻
期刊
2005年电视湘军在“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理念指导下,成功运作“超级女声”和《大长今》,无论是栏目还是电视剧都引领了中国电视的潮流,成为国内电视媒体竞相模仿的典范2006年年初湖南卫视再次试图通过对电视节目(特别是晚间节目)的差异化编排,避开竞争对手,通过创新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蓝海”空间  “蓝海”一词出自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书中指出,在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
期刊
当下新闻摄影圈子里正蔓延着一股歪风——弄虚作假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歪风已经到了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的地步,否则,新闻摄影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一落千丈,甚至不复存在!    新闻摄影造假事件回放    获奖的拼贴照片《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2006年4月4日,中国摄影报刊发了《“华赛”金奖被疑为合成之作》的文章,文章指出:“这两天,数个互联网新闻论坛内,都出现了内容相似的网友留言,对刚刚揭晓的第二届
期刊
1991年,江苏沭阳县沂涛乡农民编写反“三乱”说唱鼓词,奋起“抗捐”,与乡村干部吃喝挥霍的贪污腐败行为作斗争的种种举动,经记者在新华社内部刊物报道后,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对此作了重要批示根据批示,江苏省委组织调查组对沂涛乡问题做了调查,并专门发出第24号文件对问题进行了处理紧接着,1992年初,沭阳县委又选派优秀青年干部陈学平到沂涛乡担任乡党委书记,整顿和加强那里的基层党组织
期刊
核心提示一:当信息技术再前进一点,当手机屏幕再大一点,当笔记本电脑再轻薄一点,当它们融为一体,成为一张“纸”,仅仅是一张“纸”,这一张“纸”就可以是有图文的“报纸”,可以是有视频的“电视”,可以是有音频的“收音机”,可以是信息海量、没有疆界的、互动性强的“电脑”,可以是随心所欲通话的“手机”,可以是储存大量文件的“公文包”。它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它就是一张“纸”:E纸——“跨媒体”时代的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