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能否在加用强有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并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氯吡格雷用量。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本院收治UA患者66例,并排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治疗策略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n=36)、B(n=30)两组。评估两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程度、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心功能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左卡尼汀辅治UA可优化UA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降低出血风险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06-02
1前言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进程具有特殊性[1]。ACCF/AH指南中推荐在使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脏做功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此疾病[2]。目前临床对于UA的治疗,在考虑到阿司匹林耐药发生率增高的前提下,多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加/不加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抗凝,并通过检测凝血功能调整治疗策略。然而,多种抗凝药物的联用有可能增加临床出血事件的风险[3]。因此,能否在加用强有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并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氯吡格雷用量?本研究通过2年间我科收治的UA患者,在使用左卡尼汀的基础上,调整氯吡格雷的给药次数,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特报道如下。
2 患者与方法
2.1 患者
搜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本院收治UA患者66例,并排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治疗策略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n=36)、B(n=30)两组。A组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氯吡格雷,初始剂量为300mg,以后改为75mg,1次/d,疗程均为1个月。B组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氯吡格雷,初始剂量为300mg,以后改为75mg,3次/周,此外,,加用左卡尼汀2g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250mL,糖尿病患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一次,d1-14。分别于治疗后1月进行疗效评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疾病病史、吸烟史方面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评价指标
2.2.1 临床疗效评估: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减少小于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反而加重,同时硝酸甘油使用量也相应增多。
2.2.2 治疗后按心功能分级标准:心肌缺血程度减少2级或2以上者为治疗显效;减少1级者为治疗有效,级数无改变者为治疗无效;
2.2.3出血倾向:包括皮肤点状出血、广泛瘀斑形成、牙龈出血、鼻衄、严重颅内及内脏出血等。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非参数检验的Chi-Square法对上述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如期望频数<5则使用Fisher Exact test进行比较。P <0.05视作具有统计学差异。所用软件为SPSS13.0。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评估
A组36例患者中,13例显效(13/36,36.11%),10例有效(14/36,38.89%),总有效率为75%,B组9例显效(9/30,30.00%),12例有效(11/30,36.67%),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3.2 心功能改善评估
A组36例患者中,10例显效(10/36,27.78%),11例有效(11/36,30.56%),总有效率为58.34%,B组30例患者中,7例显效(7/30,23.33%),10例有效(10/30,33.33%),总有效率为56.5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3 出血事件发生率
A组36例患者中,在1月的治疗疗程中,共有6例患者发生轻微皮肤点状出血,1例出现下肢瘀斑,无牙龈出血及鼻衄发生,无严重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发生。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9..44(7/36)。B组30例患者中,共3例发生轻微皮肤点状出血,0例发生下肢瘀斑,无牙龈出血及鼻衄发生,无严重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3/30),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A组>B组,P=0.041。
4 讨论
左卡尼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可通过转运长链脂肪酸如线粒体,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ATP生成并将其从线粒体由内至外转移而改善心肌营养代谢。国内外诸多文章证实左卡尼汀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生物学功能异常[4]。本研究证实在联用左卡尼汀后,可降低氯吡格雷用量,且并不影響疗效,此外,减少氯吡格雷用量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氯吡格雷通过抗ADP作用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其在冠心病中的疗效已得到广泛公认,然而,该药物较昂贵,对于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广大患者而言,长期服用,可加重经济负担。阿司匹林虽较为便宜,但其耐药性较高,且单用疗效明显低于单用氯吡格雷及两者联用[5]。因此,通过加强心肌能量代谢从而降低氯吡格雷用量,优化治疗方案,减轻患者负担是改善UA治疗现状的有力尝试。而本研究证实减少氯吡格雷的用量,在使用左卡尼汀的基础上,并未影响疗效,且有效的减少了出血事件的发生。该方案适用于贫困地区,具有可行性。
总之,左卡尼汀辅治UA可优化UA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降低出血风险的基础上,减少患者负担,使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El-Deeb MH, Al-Riyami AM, et al. Clinical Pathways for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Oman: An Oman Heart Association Protocol for Hospital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 Oman Med J. 2014 Jan;29(1):8-11.
[2] Maev IV, Samsonov AA, et al. [Drug interac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clopidogrel taken together]. Klin Med (Mosk). 2013;91(5):15-21.
[3] Meier P, Lansky AJ, Baumbach A. Almanac 2013: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Heart. 2013 Oct;99(20):1488-93.
[4] 陈坚.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30): 5321.
[5] Anderson JL, Adams CD, et al. 2012 ACCF/AHA focused update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F/AHA 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3 Jun 11;61(23):e179-347.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06-02
1前言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进程具有特殊性[1]。ACCF/AH指南中推荐在使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脏做功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此疾病[2]。目前临床对于UA的治疗,在考虑到阿司匹林耐药发生率增高的前提下,多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加/不加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抗凝,并通过检测凝血功能调整治疗策略。然而,多种抗凝药物的联用有可能增加临床出血事件的风险[3]。因此,能否在加用强有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并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氯吡格雷用量?本研究通过2年间我科收治的UA患者,在使用左卡尼汀的基础上,调整氯吡格雷的给药次数,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特报道如下。
2 患者与方法
2.1 患者
搜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本院收治UA患者66例,并排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治疗策略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A(n=36)、B(n=30)两组。A组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氯吡格雷,初始剂量为300mg,以后改为75mg,1次/d,疗程均为1个月。B组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氯吡格雷,初始剂量为300mg,以后改为75mg,3次/周,此外,,加用左卡尼汀2g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250mL,糖尿病患者使用生理盐水25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一次,d1-14。分别于治疗后1月进行疗效评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疾病病史、吸烟史方面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评价指标
2.2.1 临床疗效评估: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减少小于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反而加重,同时硝酸甘油使用量也相应增多。
2.2.2 治疗后按心功能分级标准:心肌缺血程度减少2级或2以上者为治疗显效;减少1级者为治疗有效,级数无改变者为治疗无效;
2.2.3出血倾向:包括皮肤点状出血、广泛瘀斑形成、牙龈出血、鼻衄、严重颅内及内脏出血等。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非参数检验的Chi-Square法对上述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如期望频数<5则使用Fisher Exact test进行比较。P <0.05视作具有统计学差异。所用软件为SPSS13.0。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评估
A组36例患者中,13例显效(13/36,36.11%),10例有效(14/36,38.89%),总有效率为75%,B组9例显效(9/30,30.00%),12例有效(11/30,36.67%),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3.2 心功能改善评估
A组36例患者中,10例显效(10/36,27.78%),11例有效(11/36,30.56%),总有效率为58.34%,B组30例患者中,7例显效(7/30,23.33%),10例有效(10/30,33.33%),总有效率为56.5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3 出血事件发生率
A组36例患者中,在1月的治疗疗程中,共有6例患者发生轻微皮肤点状出血,1例出现下肢瘀斑,无牙龈出血及鼻衄发生,无严重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发生。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9..44(7/36)。B组30例患者中,共3例发生轻微皮肤点状出血,0例发生下肢瘀斑,无牙龈出血及鼻衄发生,无严重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3/30),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A组>B组,P=0.041。
4 讨论
左卡尼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可通过转运长链脂肪酸如线粒体,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ATP生成并将其从线粒体由内至外转移而改善心肌营养代谢。国内外诸多文章证实左卡尼汀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生物学功能异常[4]。本研究证实在联用左卡尼汀后,可降低氯吡格雷用量,且并不影響疗效,此外,减少氯吡格雷用量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氯吡格雷通过抗ADP作用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其在冠心病中的疗效已得到广泛公认,然而,该药物较昂贵,对于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广大患者而言,长期服用,可加重经济负担。阿司匹林虽较为便宜,但其耐药性较高,且单用疗效明显低于单用氯吡格雷及两者联用[5]。因此,通过加强心肌能量代谢从而降低氯吡格雷用量,优化治疗方案,减轻患者负担是改善UA治疗现状的有力尝试。而本研究证实减少氯吡格雷的用量,在使用左卡尼汀的基础上,并未影响疗效,且有效的减少了出血事件的发生。该方案适用于贫困地区,具有可行性。
总之,左卡尼汀辅治UA可优化UA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降低出血风险的基础上,减少患者负担,使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El-Deeb MH, Al-Riyami AM, et al. Clinical Pathways for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Oman: An Oman Heart Association Protocol for Hospital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 Oman Med J. 2014 Jan;29(1):8-11.
[2] Maev IV, Samsonov AA, et al. [Drug interac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clopidogrel taken together]. Klin Med (Mosk). 2013;91(5):15-21.
[3] Meier P, Lansky AJ, Baumbach A. Almanac 2013: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Heart. 2013 Oct;99(20):1488-93.
[4] 陈坚.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30): 5321.
[5] Anderson JL, Adams CD, et al. 2012 ACCF/AHA focused update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F/AHA 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3 Jun 11;61(23):e179-347.